靈水村是京西古驛道上一座千年歷史的古老山村,獨特承襲的舉人文化,山環(huán)水繞的翠蔭黛瓦,古樸的民居,淵遠的民俗如一壇陳年佳釀,徜徉其間,令人不飲自醉。 我們剛進村口,就看見了一口水井,轆轤還支架在井口上,彰顯著歷史的風(fēng)范。 靈水村的靈泉禪寺是北京最早的寺廟。原貌保存較好的還有娘娘廟、火龍王廟、文昌閣及魁星樓等17座廟宇。村外還有建于元代的一座天主教堂,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靈水宗教文化。靈水村的宗教文化在歷史上也相當(dāng)發(fā)達。這個小村莊過去建有17座廟宇,而且是佛教、道教、儒教、天主教共處一村,這種“四教合一”,互相交融、碰撞、和諧共存了數(shù)百年的現(xiàn)象,在北方的鄉(xiāng)村是不多見的。 村內(nèi)有10棵古樹,其中有珍貴的“樹上樹”“柏抱?!钡?。 大戶人家的氣勢 《北京通史》記有靈水最后的舉人劉增廣倡導(dǎo)在本地區(qū)建立新式學(xué)堂,并親自撰寫了碑文。靈水雖然只是一個較封閉的深山村落,文化底蘊卻非常深厚。 進村落,鉆小巷,我們來到一座四合院??粗郝涞慕ㄖ窬郑乙詾?,它確實年代久遠,盡管年久失修,有些破落,但那個年代大戶人家的氣勢會令你浮想聯(lián)翩。 站在院落中,我環(huán)顧四周,觀看著雕花的窗欞,欣賞著敦厚的基石,品味著歷史的積淀,聆聽著導(dǎo)游的介紹,這是在水泥森林中體驗不到的。 眾多舉人出現(xiàn)在靈水村,構(gòu)成了世代鄉(xiāng)村的“士大夫”風(fēng)情,靈水村的宅院和民居建筑風(fēng)格追求“仕者風(fēng)范”?!霸街啤钡木砰g九檀大宅院(后自焚而避禍)及劉知府的五套院、譚瑞龍的大宅院縱深相連、左右互通。八大商號及傳統(tǒng)民居則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兩進或三進四合院,軸線明晰,房舍對稱。生產(chǎn)、經(jīng)商、生活互融,體現(xiàn)著視為命脈的傳統(tǒng)文化和倫理的文化觀念?!办`水村的古民居是中國北方明清時期鄉(xiāng)村民居建筑的典范?!爆F(xiàn)有四合院162套,約1100間房。原貌保存度為80%。明代宅共6個,22間房。清代宅院民居約120余間。 從最右邊的小街向村內(nèi)走去,才發(fā)現(xiàn)許多屋頂上都長著荒草,大門緊閉,鐵將軍把門,略顯蕭條。街上行人稀少,惟有小賣部前有幾位婦女在聊天,見到我們便湊上來,問要不要吃農(nóng)家飯。從她們口中得知,村里年輕人都下山打工去了,也有些有錢人下山買了房子,不再住老屋,所以村中人氣不旺。 由于讀書人多,做官人多,靈水村幾家大宅院體現(xiàn)出的是鄉(xiāng)村士大夫的風(fēng)格。幾家保存較完整的舉人宅院已被旅游公司收購,導(dǎo)游老楊手持鑰匙串,為我們逐一打開那些緊鎖的大門。舉人宅院的布局各不相同,有一進、二進院落的宅院,也有五進院落的大宅院。宅院建有門樓、影壁、高階、大板門,過廳寬大,雕梁畫柱。 最有氣勢的當(dāng)屬明代富紳劉增昆的宅院,這是套五進宅院,由五座四合院南北相連而成。每個四合院正門和后門均設(shè)在宅院的中間位置,連成一條直線,從第一座宅院進入,可以筆直穿過五座院落。如果關(guān)閉正門,開旁門,又可獨立成為一個單元。 清代舉人劉懋恒買下了這套宅院。雖然劉懋恒官至山西知府,但住在如此規(guī)模的大宅院里,容易招人閑話。據(jù)說他放了一把火焚燒宅院,燒掉半數(shù)以上的屋子。穿過殘毀的院落到后門,門上巨大的松木梁有燒焦之痕。當(dāng)?shù)卮迕裾f,每到夏天,這根橫梁就會滲出松脂,為昔日宅院的輝煌垂淚。 村里走出的最后一個舉人叫劉增廣,辦過新式學(xué)堂,解放后不久就死了。現(xiàn)在,靈水村里再也找不到舉人的后代,他們早就搬走了。但靈水村人仍然注重文化傳統(tǒng)的傳承,每逢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lián),貼對子,以示文雅之風(fēng),聽村民介紹,村子附近山上還有大片墳地,葬著歷代舉人??上焐淹恚覀儫o緣前往觀瞻了。 靈水八景,有許多說法,現(xiàn)在主要是:東苓石人,南堂北眺,西山蓮花,北山翠柏,柏抱桑榆,靈泉銀杏,舉人宅院,飄雨山莊。此地山明水秀,藏風(fēng)聚氣,構(gòu)成了所謂“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 “四教合一”的景觀 沿著小路一直上行,眼前豁然出現(xiàn)一片空地——難道這是“村廣場”?空地的一側(cè)是一個古戲臺。有南海火龍王廟、天仙圣母廟、觀音堂、二郎廟,這四座廟宇緊緊相鄰。南海火龍王廟居于建筑群的中央,相傳建于金代,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重建?,F(xiàn)主要殿堂已無存,只存拔券山門。山門為青磚歇山式建筑,有吻獸,青磚刻匾,周圍刻有蓮瓣,中刻“南海火龍王廟”并有款刻“大明嘉靖歲次丙申(1536年)重陽吉日造,曾林鄉(xiāng)重修”。 南?;瘕埻鯊R是靈水村保存得最完好的寺廟。山門大殿都在,右邊的廂房還有幾間存留。大殿里的墻壁上,柁架上的彩繪圖案色彩鮮艷,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這可以看出當(dāng)年的香火旺盛。 大殿里面空蕩蕩,殿門早已沒了,但房梁上的彩繪依然清晰可辨,幾個房梁上都描畫著金龍,顏色尚未褪去。殘存的戰(zhàn)爭年代的告示,也許是排戲的劇組布置的場景吧,卻讓我們很快進入了時光隧道。 最為奇特的是院子里的兩株古柏,站立了千年,但依然偉岸參天,郁郁蔥蔥。一株在主干的分杈處長著一棵桑樹,高大挺拔,被起名“柏抱桑孫”:另一株的主干處長出一株榆樹,枝繁葉茂,被喚作“柏抱榆子”,兩株古木被石凳圈繞起來,也是村人納涼談天的好去處。 據(jù)當(dāng)?shù)卮迕裰v,這兩株都是雄性,但明代時寺僧將雌枝嫁接到其中一棵雄性上,形成了罕見的雌雄同體,每年果實累累。有一棵樹說不清是柏抱槐,還是槐抱柏,兩種樹長在了一起。 不遠處一座古寺,名曰靈泉禪寺,據(jù)說是先有寺而后有村的。禪寺坐北朝南,房屋大多已被摧毀,有幾間屋子只剩下了半間。山門的門檐處有精美的磚雕,檐下的石額上“靈泉禪寺”四個古字仍清晰可見。這里面供奉了佛祖、菩薩、金剛,還有關(guān)公,這種規(guī)格與皇家寺廟一樣。如今整座寺廟只剩下了山門與東側(cè)的旁門,還有影壁,單看這座影壁——盡管殘破不堪,就可以想象當(dāng)年靈泉禪寺的規(guī)模了。 靈泉禪寺,是靈水村有文字記載的最早寺廟,也是有文字記載北京地區(qū)最早的佛教寺院。明《宛署雜記》記載:“靈泉禪寺,在凌(靈)水村起自漢,弘治年間(1485-1505)僧海員重修,庶吉士論記”。漢代建筑已是片瓦無存了,我們只能獲得一些明代該寺的情況。 從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靈泉禪寺宏大的建筑規(guī)模和曾經(jīng)旺盛的香火。靈泉禪寺有三重大殿,坐北朝南,山門青磚仿木結(jié)構(gòu),歇山式大脊、筒瓦頂,有吻獸、垂獸,四角懸風(fēng)鈴,石刻件拼砌發(fā)券門洞,門額有“靈泉禪寺”石刻,并有題記“大明嘉靖癸巳(1553)七月吉日重開山門第一代住持圓恭立”。 此外還有文昌閣及魁星樓大小17座廟宇,村外還有一座建于元代的天主教堂。在山野郊外的小村落中,佛、道、儒、天主四教各領(lǐng)風(fēng)騷,相融共存,創(chuàng)造了靈水村“四教合一”的奇特宗教文化。 神樹靈木又是一絕 靈水村的神樹靈木又是一絕:同行的導(dǎo)游說,那就是靈水村的核桃樹。他說靈水村所產(chǎn)的核桃久負盛名。 解放前,天津商行收購核桃時,不見靈水村的核桃就不能定價。但靈水村最有名的是這里走出了22位舉人,一個村落竟然如此人才輩出,必然有不同凡響之處,也是此行我們最想得知的謎底。 在靈水村后五道廟遺址的高臺上,凌空斜逸著一棵巨大的金代柏樹,它的幾個大枝伸向東方,猶如巨龍的虬爪,是京西最大的一棵“龍爪柏”。站在柏樹下可以俯瞰靈水村全景,可以遠觀崇山峻嶺,令人有地老天荒之感。當(dāng)?shù)厝朔Q這棵柏樹為“京西靈芝”,靈芝能治病救人,據(jù)說此樹具有神性。 其中兩棵千年古柏寄生樹,院中兩株直徑達兩三米的千年古柏,一株金代古柏軀干的樹洞中間寄生了直徑20厘米的桑樹,桑柏兩樹,枝繁葉茂,姿態(tài)奇絕。另一株金代古柏粗干下部的杈中,寄生出的榆樹直徑達70厘米,榆柏兩樹,蒼黛交映,情趣盎然。人們稱之為“柏抱?!焙汀鞍乇в堋保庆`水村中的“靈水八景”中兩景,也是北京的“古柏奇觀”中的兩大奇觀。 在靈泉禪寺的遺址里,還有兩株銀杏樹,樹齡在千年以上。在初冬的陽光里,滿樹的黃葉瀟灑飄逸,獨領(lǐng)風(fēng)騷。 這里還保存著有上百年歷史的石磨、轆轤、水井,參天的古樹更是隨處可見。歲月的痕跡都印刻在上邊,似乎都在訴說那些遙遠的故事。 [我來說兩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