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馗是中國古代民間傳說中的捉鬼之神。宋代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三·雜志》引宮中一幅唐代流傳下來的鐘馗畫像的題記說: 開元年間,唐玄宗在驪山舉行閱兵典禮。典禮結(jié)束后,玄宗回到宮中,突然生病持續(xù)了將近一個月。巫醫(yī)用盡了渾身解數(shù)也沒辦法治好玄宗。有一天晚上,玄宗夢見一大一小兩個鬼。小鬼身穿絳紅色的衣服,一只腳光著,另一只腳穿著鞋,腰帶上掛著一只鞋,還別著一把竹紙扇,他偷了楊貴妃的香囊和皇帝的玉笛,繞著大殿奔跑。而大鬼頭上戴著帽子,身著襕衫,露出一條胳膊,腳上穿著靴子,正在后面追趕那個小鬼。當大鬼一抓住小鬼,就就挖出了他的眼睛,然后將他撕碎吃掉了。唐玄宗問大鬼是什么人。大鬼回答說:“臣是鐘馗,曾經(jīng)在武舉考試中落選。但發(fā)過誓,要為陛下鏟除天底下的所有妖孽?!碧菩谛褋硪院螅⒓锤械缴眢w痊愈了,并且更加的強壯,于是召吳道子進宮,將夢中所見的事情告訴他,叫他畫了下來。 這一故事正是鐘馗抓鬼故事的來源。然而沈括對此傳說表示懷疑,他指出在皇祐年間,上元縣出土了一座墳?zāi)?,其中的墓志銘表明了此為南朝宋征西將軍宗愨(què)之母鄭夫人之墓,宗愨有一個妹妹名字就叫做鐘馗,此外北魏有李鐘馗,隋代有將領(lǐng)喬鐘馗、楊鐘馗,可知鐘馗這個名字早在唐代以前就廣泛流傳了。有時“鐘馗”又寫作“鐘葵”。宋陳正敏《遯齋閑覽》和明郎锳《七類修稿》也皆認同“鐘馗”源于“鐘葵”,并指出《北史》中有堯暄本名鐘葵,字辟邪。 鐘葵,也寫作“終葵”,在《爾雅》中解釋成一種野菜,也叫“蘩露”。然而做為野菜的終葵不可能和捉鬼扯上關(guān)系。終葵還有第二種含義,指的是古代的一種叫做“椎”的器物,齊人稱之為終葵。 清顧炎武在《日知錄》卷三十二中引東漢馬融《廣成頌》:“翚(huī,通揮)終葵,揚關(guān)斧”。此段描寫的是天子召來方相氏舉行大儺(一種驅(qū)邪儀式)的情景。根據(jù)文意推斷這里的終葵原本應(yīng)該是一種兵器。古人在驅(qū)邪儀式中也常常使用兵器來威懾妖魔。而進入到儀式中的兵器也因此被賦予了神圣的魔力。故而后人認為終葵可以驅(qū)邪,喜歡以“終葵”為名。堯暄本名鐘葵,字辟邪,正好說明了這點。 而到了后世,人們逐漸遺忘了終葵的本來含義,只知道它有辟邪的功效。再經(jīng)過訛傳,演變成了“鐘馗”并附會出了鐘馗捉鬼的傳說。雖說鐘馗捉鬼是附會出來的傳說,但后來被發(fā)揚光大,產(chǎn)生了鐘馗畫、鐘馗戲、鐘馗小說,也進入到儺儀式當中,成為備受中國百姓歡迎的神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