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鹽和避難所》的世界,除了上期提到的諾斯替主義世界觀的無名島,在整個大陸上還有著七個宗教,并分別在島上也有著相應的避難所。這七個宗教,縱列下來,就是人類的宗教史,或者說人對神的觀念的發(fā)展主軸。當然,在游戲中七教是同時存在的。在現實中也是如此,各個類型的宗教并非隨著時間嚴格更迭取代(譬如直到現在非洲和加勒比地區(qū)的原始部落仍然存在著泛靈論的信仰)。但在歷史上,仍然有一個明顯的更迭次序、發(fā)展脈絡及內在邏輯,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宗教仍然是有先后的?;盟{將分兩期與大家一起回顧這一歷程。 因為《鹽》的世界基本是以西方封建時代為原型,本文的討論范圍也僅限于此。這個“西方”,可以認為是與歐洲為中心,加上與之自古有相互深入文化影響的地區(qū):歐洲、埃及、小亞細亞、黎凡特地區(qū)和美索不達米亞。并且這個范圍,也會隨著時代而有所變化。簡而言之,就是西方文明史、西方藝術史一般會涉及的區(qū)域。其他地區(qū)如東亞、印度等,暫不加入討論。 三大主流宗教:一神教的興衰起止游戲開始時,有三大宗教可選:光之女神、三圣教、鋼鐵之源,是游戲中大陸上最主流的宗教。在現實中對應的分別是多神教、一神教、無神論,三者作為主流意識形態(tài),是歐洲歷史的中軸線,分別代表信史以來的三大時代:古典時期、古典末期/中世紀/近代前期、啟蒙時代至今。 一神教在時間上居于中間,起止都伴隨著和其他信仰的沖突、時代的重大更迭和波瀾壯闊的故事,是這條中軸線的中心。這兩個交替期在游戲中都有體現,分別是世界上正在進行的兩場最重要的歷史事件:阿斯卡利亞(Askaria)強行推行三圣教、取代其他信仰尤其光之女神,對應的是羅馬帝國末期,基督教取代古典多神教成為唯一正統(tǒng)信仰,并開始了與后來的伊斯蘭教一起組成的千余年的一神教時代;而北方大陸的馬克多爾(Markdor)的鋼鐵議會強調人的意志,對抗三圣教的入侵,則對應了文藝復興后的歐洲,逐步恢復古典時期對人的推崇,尤其啟蒙運動后,逐漸走向以理性構建社會的無神論思想。 除了這條主軸,人類的信仰歷史還有更多的細節(jié)。一切還要從比多神教更早的泛神論開始。 巖石之根:崇拜自然的泛靈論根據已知的研究,在任何文明中,人類最初的信仰都是對自然事物的崇拜開始的。在原始文明時期,生產能力低下的狀況下,人類對自然的力量懷有巨大的恐懼和崇拜的心理,并漸漸形成了萬物有靈的觀念。這時人格化的“諸神”尚未形成,萬物之靈與其本身是一體的。人類也以與自然融為一體作為體驗神性的方式。 在泛靈教中,隨著時光的推移,逐步產生了被認為可與自然之靈溝通的巫師,他們被認為有控制天氣、預言、解夢、占星以及靈魂離體的能力。伴隨而來的,是各種對自然的祭祀儀式。薩滿教就是流傳至今的泛靈信仰。 游戲中的巖石之根,也是典型的泛靈教,信仰樹靈,并追求與樹靈成為一體。其一部分直接原型,應是凱爾特人在接受基督教之前信仰的德魯伊教(Druid),在森林居住、擅長運用草藥、崇拜橡樹。 而巖石之根對毒劑的熱衷的一面,原型則應是巫毒教(Voodoo)。其前身源自非洲南部的貝寧,隨著殖民者一起在加勒比地區(qū)融合發(fā)展,最終于18世紀在海地形成。海地的巫毒信仰揉入了部分天主教元素,但本質是鮮明的泛靈教及薩滿特征,信仰宇宙間的眾多靈體“Loa”,并向起祈求來解決問題,因此有著繁多的神秘巫術儀式和咒語。很多儀式,是透過用植物纖維和獸骨做成的巫毒娃娃而成,而這娃娃相傳有著對其對應的人同等的詛咒和祝福能力(著名的扎小人)。 在毒劑使用方面,最著名的是傳說海地的巫毒法師方面,會萃取河豚的毒素,讓健康的人進入假死狀態(tài),成為沒有思想的奴隸在農場做苦力。這就是僵尸(Zombie)的來源。 必須指出,現在人們很多對巫毒教的恐怖邪惡的看法,是被外界夸大和妖魔化的,其本身要比外界渲染的良善很多。 黃金教:神與自然之間的酒神信仰黃金教派信仰兩位神:酒神Gilbael和幻神Axigal,原型是色雷斯人的信仰、后來被納入古希臘神系的酒神狄俄倪索斯(Dionysus,羅馬名為巴庫斯 Bacchus)。色雷斯的文明遠低于古希臘城邦,故被希臘人視作蠻族。狄俄倪索斯最初是他們的豐收之神,而當人們發(fā)現從大麥和葡萄中釀酒的技藝時,又將這項榮譽歸功于他。于是狄俄倪索斯就開始代表酒的致幻與熱情,以及其帶來的神秘性。當希臘人接納酒神后,常有信奉狄俄倪索斯教派的主婦和少女,成群結隊在荒山上歡舞欲狂。在后來成為了尼采口中的酒神精神。 酒神信仰原則上可以歸入多神信仰的一部分,但仍帶有鮮明自然崇拜的特征。龐貝遺址出土的壁畫顯示,古希臘時代有崇拜酒神的狄俄倪索斯秘儀,教義與具體內容已不可考。但有崇拜大地女神得墨忒耳(Demeter)的厄琉息斯秘儀的部分內容則保留了下來,其中的重要因素包括神秘體驗、永生與致幻。黃金教派隨肉身腐朽,試圖以佩戴面具求得不朽的做法,也許是以兩者的結合為原型。 光之女神:萬神殿中的多神教隨著農業(yè)與城市的發(fā)展,人類漸漸從自然走向文明,也逐步走入多神教時代。成熟的多神教之神,都帶有鮮明的人格特征,并且形成一套完整的神譜。神譜上的諸神,往往各司其職,并有清晰的來源與親緣關系。譬如游戲中《萬神錄》中提到光之女神德瓦拉在內的12位舊神,而且詳細記錄了其相互關系和恩怨,就是典型的多神教神系。 但事實上這些后來被記錄為從創(chuàng)世起就是一家的諸神,最初往往都是互無關系、分別起源的,而且必然有一些是外來者。多神教最大的特征,并非神靈的數量,而是隨著文明的擴張,不斷吸收其他國家、城市、文明的神明,在萬神殿中給予其一席之地。當信仰發(fā)展到一個相對成熟的時期,就會形成神譜,將諸神的家系、關系重新排列,形成“他們本來就是一家”的印象。譬如有記載的人類最早的多神教,蘇美爾-巴比倫神系,最初的諸神就是各城邦分別的主神,后來隨著文明的融合,漸漸互相吸納,也互相變成的父子夫妻兄弟姐妹。更著名的古希臘神系也是如此,最終由赫西俄德的《神譜》完成了對不同發(fā)源的諸神的安排整理。而《神譜》里描述的三代神王(烏拉諾斯、克洛諾斯、宙斯)為首的諸神的職責、狀態(tài),充分體現了從原始、自然到文明、城市的變化過程,十分有趣。 而外來神,最經典的莫過于希臘的愛神阿芙洛狄忒(Aphrodite),即羅馬的維納斯(Venus)。在希臘神系中,這位女神的重要性無需多言,而其身份,有初代神王烏拉諾斯之女,和三代神王宙斯之女兩個版本。但其真正的出身,是從東方的古美索不達米亞傳來的外來神祗。她最初是古蘇美爾神系中的愛神與女戰(zhàn)神伊南娜(Inanna),在巴比倫神系中稱伊什塔爾(Ishtar)。然后傳到迦南(敘利亞)地區(qū)成為女神阿斯塔特(Astarte),也就是舊約圣經中和巴力一起被猶太教視作敵神的亞斯塔祿。再向東,到達希臘,不再保留戰(zhàn)神的神職,成為愛神阿芙洛狄忒。相傳維納斯在塞浦路斯的海上出生,并被稱為塞浦路斯女神,也暗示了其來自東方的出身。 因此,游戲中的12位舊神,雖然在神譜上不乏兄弟姐妹,但最初應該也是互不相識獨立起源的。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神譜編寫完成,多神教仍然會繼續(xù)吸收新神進入。所以多神教的另一特征,就是往往在宗教層面是呈比較開放的態(tài)度的,這與后續(xù)的一神教呈現出非常鮮明的對比。 萬神殿內部》(The interior of the Pantheon) Giovanni Paolo Panini, 18th century。古羅馬萬神殿是多神教開放精神的象征,也是古典建筑的高峰 游戲中德瓦拉女神承載著質樸、包容與慈悲的特質,幻藍認為原型是希臘的大地女神德米特爾與基督教的圣母瑪利亞的結合。同時光之拱堂等劇情,說明德瓦拉信仰也有一部分基督教原型的成分 而游戲中還提到原本12位舊神平分秋色,但最后只剩下光之女神德瓦拉的信徒眾多,其他諸神的信仰都逐漸凋零。在現實的歷史中,也有過兩次多神教內部獨尊一神,向一神轉化的嘗試。 一次是公元前14世紀,埃及法老阿肯那頓(Akhenaten)宗教改革,廢黜埃及其他諸神的地位,只尊太陽神阿頓(Aten)一神;另一次則是公元前9-7世紀,亞述在新王國時期統(tǒng)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全境,并向黎凡特地區(qū)和小亞細亞不斷擴張,并將主神阿淑爾(Ashur)的信仰帶到征服地區(qū),取代當地的諸神。但兩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阿肯那頓去世后埃及多神信仰復興,阿吞也和拉神(Ra)結合,成為拉的另一種形態(tài)。而亞述則因為古巴比倫諸神在民間根基太深,無法將其從神廟請出,阿淑爾最終只是合并了部分神的神職與名號,取得了主神的地位。 多神教從未從內部演變?yōu)橐簧?,最終其沒落的結果,是被外來的、與之完全不相容的一神教所取代。而這也意味著輝煌的古典時代的終結。 |
|
來自: 昵稱27494174 > 《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