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吉造字,魚羊為鮮,這既是民族文化永不消泯的民間遺產(chǎn),也是上天賦予寧夏寶貴的飲食文化精髓。很多人一聽到羊肉就皺起眉頭,受不了那股子膻味兒。但寧夏例外,連很多外地的食客都認為,只有在寧夏,才能真正品味到羊肉的鮮美。 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寧夏羊肉獨有的美味基因,而寧夏人也將羊肉的吃法發(fā)揮到了極致。一只羊從頭到腳,由里至外,不管蒸、煮、燉、烤、還是醬、燴、涮、炒,智慧的寧夏人都能用平日里常見的原料和手法,將它們烹飪得出神入化。閑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領(lǐng)略一下吧! 犯人如何處置,看你官居幾品 廣告 【蒸全羊】 相聲里有一段著名的灌口《報菜名》,第一句便是“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這蒸羊羔,不是寧夏獨有的,但獨在寧夏蒸出來的味道是最鮮美的。 需選用鹽池灘羊才好,去臟,用清水洗凈后,無需腌制,美味天成。放在大籠屜里清蒸,需掌握好火候,出來的整只羊羔用大盤端上,再由技術(shù)嫻熟的小工麻溜兒地分解開來,還沒有吃,就已經(jīng)被眼前的景象所陶醉。 分好的羊肉需大塊大塊地吃才過癮,鮮嫩多汁,口感彈牙,可以蘸椒鹽或蒜泥香醋,也可以就著大蒜直接吃,再配以爽口蘿卜等特色涼菜,味道更佳。面對如此美味,平日里再矜持的食客此時也顧不得吃相了。吃罷,一壺濃濃的八寶茶刮刮腹中的油膩,那叫一個美呀! 【碗蒸羊羔】 選用灘羊胸叉、上脊骨部位,剁成長方形條,用清涼水洗凈,擺在碗內(nèi),放上生姜、大蔥、大蒜;再放上幾粒生花椒,上籠用旺火蒸30分鐘左右,然后扣至湯盤內(nèi)上桌,也可直接盛在碗里上桌,吃時,可撒上香菜,配以干糧饃或小花卷。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相傳有近千年的歷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在寧夏,手抓羊肉主要選用綿羯羊,主要烹飪方法是清水煮(當然,很多人一定要認為還有秘制調(diào)料的話也可以啦),吃法有三種,即熱吃(切塊后蘸香醋或椒鹽)、冷吃(切片后直接蘸精鹽)、煎吃(用平底鍋煎熱,邊煎邊吃)。特點是肉味鮮美,不膩不膻、色香俱全。 【清燉羊肉】 清燉羊肉,需選鹽池的灘羊,切成塊,涼水下鍋,加上蔥姜花椒等調(diào)料,先待鍋開后撇去上層的沫子,然后轉(zhuǎn)為文火慢燉。青蘿卜切塊,先用開水焯一遍,待羊肉燉至8成熟時下鍋與羊肉一起燉,直至出鍋。清燉羊肉肉色白嫩,湯色清亮,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鹽池灘羊肉獨有的鮮香,是不可多得的人間美味,且具有滋補效用。 【烤全羊】 烤全羊,自古以新疆、內(nèi)蒙的聞名。但寧夏烤全羊卻因其獨特的肉質(zhì)所散發(fā)出來的美味而別具一格??救蛐柽x用綠草飼養(yǎng)90天大小的鹽池灘羊羔,加之秘制配方,精心考制而成。出爐后的羊羔肉外焦里嫩、細嫩鮮美,味鮮而不膩,內(nèi)嫩而不腥膻,是地道的純天然美味。 【爆炒羊羔肉】 爆炒羊羔肉是一道傳統(tǒng)小吃,寧夏各地均有制作,知名度較高。 通常將羊羔肉、芹菜、粉條作為主料,以紅辣椒、蔥、精鹽、味精為輔料,選用本地純正胡麻油烹飪,炒至羊羔肉斷生即成,其特點是色澤紅亮,肉質(zhì)軟嫩,滋味醇厚,是絕好的下飯菜。 【涮羊肉】 涮羊肉,又稱“羊肉火鍋”,始于元代,興起于清代,早在18世紀,康熙、乾隆二帝所舉辦的幾次規(guī)模宏大的“千叟宴”,內(nèi)中就有羊肉火鍋。后流傳至市肆,由清真館經(jīng)營,以北京最為出名。其切出的肉,“片薄如紙,無一不完整”,使這一美味更加馳名。 【羊雜碎】 羊雜碎是由羊的心、肝、肺、胃、腸等原料混合燴制的,尤其是面肺的制作方法令人叫絕。制作羊雜碎講究“三料”、“三湯”、“三味”。將羊下水煮好,切碎;在原湯中,配以姜為主的佐料粉,湯呈白色,不可混濁,再把退肉的羊頭骨入鍋,切好后的羊雜碎肉裝碗澆湯淤熱即食。湯要滾燙,肉要爛嫩,加上蔥花蒜苗,再來一勺紅紅的油辣子,舀碗與肉同燴,其香味更濃。 相傳在十三世紀,蒙古大軍西征到賀蘭山腳下,埋鍋造飯時,軍廚照例將羊排和羊肉大鍋燴燉,將羊雜碎丟棄。一天一名小軍廚來遲了,看到鍋里已經(jīng)沒肉了,就將丟棄的羊雜碎洗干凈,放在肉湯里加入大蔥等一起燉,沒想到一鍋香噴噴的羊雜碎就這樣傳開了。此后,寧夏人又在此基礎(chǔ)上更新,將羊頭、肝等均燙洗干凈,配入蔥、姜、味精等,從而成為寧夏風行城鄉(xiāng)的傳統(tǒng)風味小吃。1994年曾被評為“全國清真名牌風味食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