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后,李世民不顧老
父哀求,殺死十個侄子,
太殘忍嗎?
原創(chuàng) 小D雜談 2017-12-19 22:34
本文轉(zhuǎn)自:今日頭條
玄武門之變,勝利的是利益,失敗的是親情。
隋朝末年,群雄并起,李淵順應(yīng)時勢,也選擇了起兵,時勢造英雄,李家打出了一個新的天下,這就是大唐天下,李淵登基成為唐高祖,長子李建成被封為太子,次子李世民被封為秦王。
圖片
如果單從功勞來算,李世民應(yīng)該比兄長更勝一籌,但是李建成還占了個長子的位置,古代崇尚立嫡立長,李建成做太子,也是名正言順。然而,李世民畢竟軍功甚大,威望也高,手下還有一批能臣武將,等等,都足夠讓李建成將他視為心腹之患。
雖然太子黨和秦王黨斗得甚是激烈,不過李淵估計從來沒有想過,回會釀成兄弟相殘的結(jié)果。所以,當李世民告訴他,自己已經(jīng)于玄武門殺了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二人,李淵一下子癱軟了身體,整個人的精神都被打垮了,他一下子失去了兩個兒子,這壓過了他失去皇位的悲傷。是的,大局已定,李淵只能退位,成為太上皇,將皇上的位置,讓給李世民。
圖片
很快,李淵發(fā)現(xiàn),讓他心碎的事情還沒完,李建成李元吉雖死,還有子嗣留了下來。李淵的親孫子,李建成的五個兒子和李元吉的五個兒子,也都是李世民的親侄子。
李淵苦苦哀求李世民,放過這十個孩子,剛開始,李世民也答應(yīng)了。但是身邊的謀士卻看不下去了,問:殿下豈不聞淮南王劉安故事乎?
當初劉恒繼位,劉邦的另一個兒子劉長不服,起兵謀反,漢文帝劉恒顧念兄弟之情,只是將劉長流放,也沒有殺他,只不過劉長太過執(zhí)拗,竟在路上絕食而死。這讓漢文帝劉恒深感愧疚,于是封劉長八歲的兒子劉安為淮南王。劉安長大后,一直處心積慮想謀反報父仇,事發(fā)后被漢武帝賜死。
圖片
謀士舉這個例子,意在告訴李世民,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李世民沉默了,劉長一個兒子,都可以鬧出風(fēng)波,若是換了自己十個侄子,那將是怎樣的隱患?
于是他不顧老父親的哀求,將這十個侄子都殺了。
圖片
兩個兄弟,十個侄子,李世民登基以后,一直以仁君的形象示人,但是他殺了自己的兄弟侄子,也一直為人所詬病,認為李世民太過殘忍絕情。而后來的朱棣,通過清君側(cè)奪走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根據(jù)史載,朱棣實在是比李世民殘忍的多,然而,就是看起來更為殘忍的朱棣,反而留下了建文帝朱允炆的兒子,沒有趕盡殺絕。
所以很多人認為李世民后來殺死侄子,著實太過殘忍。這應(yīng)該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圖片
不殺的話,那是骨肉親情,是血緣上天然的聯(lián)系,也是痛失兩子后的老父親的哀求,情理之中;殺的話,是以防將來侄子長大成人,一心為父報仇,會重新將朝堂國家弄得腥風(fēng)血雨,可能會犧牲更多人的性命,也是有理有據(jù)。而李世民,他最終做了那個冷血,卻是真正以絕后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