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老年階段健康的保護與促進 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人達1.85億,占總人口的13.7%,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23億,占總人口的9.1%。中國老年人口數(shù)量多,健康情況堪憂,他們有2/3的時間處于“帶病生存狀態(tài)”,健康情況已經(jīng)影響到他們的幸福與快樂,影響到他們的生活質(zhì)量。 (一)健康老人的標準。老年生活質(zhì)量階段是指60歲及其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華醫(yī)學會老年醫(yī)學會于1995年對健康老人提出了10條標準: 1、軀干正常,無明顯畸形、駝背等不良體型;骨關節(jié)活動基本正常。 2、神經(jīng)系統(tǒng)正常,無偏癱、老年性癡呆及其他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 3、心臟基本正常,無高血壓、冠心病及其他器質(zhì)性心臟病。 4、無慢性肺部疾病,無明顯肺功能不全。 5、肝、腎方面,無內(nèi)分泌代謝疾病,無惡性腫瘤及影響生活功能的嚴重器質(zhì)性疾病。 6、有一定視聽功能。 7、無精神障礙,性格健全,情緒穩(wěn)定。 8、能恰當?shù)膶Υ彝ズ蜕鐣娜穗H關系。 9、能適應環(huán)境,具有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學習、記憶能力。 (二)人生老年階段健康保護與促進的中心目標 1、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從單純的防老防病、維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壽為目標,上升為全面提高生活質(zhì)量為目標。 2、動員全社會關心幫助老年人,創(chuàng)造條件,促進交流,讓他們重新融入社會。 3、提供完善保健服務,預防疾病發(fā)生、及時治療患者、促進康復,讓病殘者走出病榻,真正提高生命質(zhì)量和價值。 4、針對人群特點,就營養(yǎng)、休閑娛樂、學習、鍛煉和日常生活等,提供再教育。 5、完善心理調(diào)適機制,幫助老年人修心養(yǎng)性,陶冶情操,消除危害健康行為,重建健康促進行為,從退休后的適應角色變換,到社區(qū)臨終關懷,提供全程服務。讓老年人以充滿尊嚴和無悔的心情,有尊嚴的走完人生最后的旅途。 (三)人生老年階段健康保護與促進的方法 1、坦然面對、接受和適應自己衰老的現(xiàn)實,不悲觀失望,不被“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感嘆所壓抑。人類只有認識到自身會衰老,并努力去揭開衰老之謎、延緩衰老,才能有效地防治老年性疾病,推遲老年的進程,最大限度地保持健康,延長生命。 2、堅持體育鍛煉。老年人需要增加戶外活動、參加體育鍛煉,參與社區(qū)活動,增加人際交往,來愉悅心神,增強體質(zhì),改善生理功能,提高生存能力,延緩衰退、衰老和慢性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速度,提高生活質(zhì)量。 (1)體育鍛煉的內(nèi)容。方法不要太復雜,強度不要太大、運動密度要小、易懂易學易做,不受年齡、性別和一般生活條件的限制,不會出現(xiàn)不良反應,可以持之以恒、終身堅持的各種有氧運動。貴在堅持并與防病治病有機結合起來。 ①保持心、肺功能宜選擇:行走、太極拳、健身操、健身舞、扭秧歌、爬山等。 ②防止肌肉力量及耐力衰退宜選擇:手扶高處的俯臥撐、對墻推、沖拳運動等來保持上肢肌肉力量及其耐力;半蹲起、高姿蹲馬步、半蹲跳等來保持下肢肌肉力量及其耐力;斜板上上身在高處的仰臥起坐;腹背運動,以及安置在社區(qū)的扭腰盤、伸背器等來保持腰、腹、背肌的力量及其耐力。 ③保持柔韌性宜選擇:各種伸展運動、腹背運動、壓肩、轉肩、擺臂、壓腿、踢腿、擺腿、彈腿等。 ④養(yǎng)生和康復可選擇:太極拳、自我按摩、瑜伽、健身球、門球、赤腳行走等。 ⑤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以便更好的確定運動處方。 (2)體育鍛煉應注意以下事項: ①要學會自己訂計劃、自己能評價、自我能監(jiān)督,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以便更好的確定運動處方。 ②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運動,定一個比較容易實現(xiàn)的目標,避免盲目性。 ③重點加強心、肺功能鍛煉,這是健康長壽的基礎。 ④充分考慮血管彈性減低、血流阻力增加、心腦血管功能減退等特點,合理安排活動量。堅持適度性原則,量力而行,適可而止,防止過量,超過心腦血管承受能力,使功能受損,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險。 ⑤堅持柔韌性練習,防止和延緩軟組織的退行性變化。 ⑥選擇好運動的時間、運動場所、找好搭檔,多參加社區(qū)組織的集體活動,減輕常見的孤獨感、寂寞感、無助感等心理壓力。飯后不宜馬上百步走。俗話說的“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指吃飽了還要運動,不要誤解為飯后立馬去走。因為,飯后胃部膨脹,可反射性引起冠狀動脈收縮,使心肌供血減少,這時走步,容易加重心臟負擔,老年人心功能減退,特別是患有冠心病時,心臟負擔加重與供血不足相結合,就有可能加大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圍,飯后至少要休息1小時以后去走,以改善心肌供血狀況,才更有利健康。 ⑦遵循運動鍛煉的循序漸進、經(jīng)常性、因人而異、安全、科學等基本原則,堅持合理、適量的、持之以恒的科學運動,增進健康。要避免一些具有一定程度風險的運動,防止受到傷害。老年人的體育鍛煉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這些風險具有不確定性、普遍性、無形性、突發(fā)性、嚴重性等特征。速度過快、頸部繞環(huán)、低頭、壓腿、用后背撞大樹,以及太早起床晨練和晨練運動量過大等,都可能發(fā)生意外,出現(xiàn)不幸事件。運動要緩慢柔和,呼吸平和。 ⑧晨練不宜太早。太陽未升起以前,地面空氣缺少對流,較為混濁,還易受涼感冒。 3、注意衛(wèi)生保健。老年人是各種慢性病的高發(fā)期,需要獲得社會和家庭提供的預防、治療和康復服務,自己應主動去獲取健康服務,以增強各種抵抗力和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 (1)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不同,對于人體的健康和衰老產(chǎn)生的影響也不同。經(jīng)常鍛煉、規(guī)律而充足的睡眠、不吸煙、不飲酒或少量飲酒、飲食有規(guī)律、控制體重是影響生理年齡的6個因素,盡管人們不能改變出生的年分,只要能做到這6項,通過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清心寡欲,樂生、樂活、慢活等等,是可以改善健康狀況,提高生活質(zhì)量,實現(xiàn)健康的長壽,安度晚年。 (2)防治膽石癥。膽石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70歲以上老人半數(shù)患有膽結石。預防的辦法有:堅持有規(guī)律的生活;堅持低脂膳食,不飲酒;加強體育鍛煉,多跳躍,多飲水,防止膽石積聚;防止肥胖。 (3)定期檢查身體。檢查視力、聽力和牙齒;經(jīng)常監(jiān)測血壓;認真對待胸痛,防心臟?。灰ㄟ^有規(guī)律的生活、低脂膳食、不飲酒。 (4)慎重用藥,對自己常服藥心中有數(shù)。人到老年,各器官、系統(tǒng)功能減退,疾病多,服藥也多。由于血液供應不足,肝臟的解毒功能老化,對藥物的耐受性減弱,在用藥時一定要做到: ①就醫(yī)用藥。不在未經(jīng)醫(yī)生診斷的情況下,隨意服藥;明確是否需要用藥,不需用藥時就不要服藥。 ②選用自己常服的、熟悉的、適應的藥,合理用藥。不貪新、求貴,不追求使用新藥、特效藥。 ③按時服藥。 ④慢性病患者,要堅持服藥。以治療塵肺為例,由于抗纖維化藥物療程長,有一定的不良反應,一般需要連續(xù)服藥2年以上方可見效,因此,不能半途而廢。 (5)重新融入社會,善用公共衛(wèi)生保健服務。通過社會提供的完善保健服務,預防和及時治療疾病、促進康復,走出病榻,真正提高生命質(zhì)量。 4、做到合理營養(yǎng),平衡膳食。 老年人由于活動量減少,人體的代謝率降低,各項生理功能減退,消化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適應能力下降,這一系列老年化的生理變化,以及個人的醫(yī)療史,都深刻地影響到老年人的營養(yǎng)需要與對營養(yǎng)的吸收。一般老年人的營養(yǎng)膳食,要堅持易咀嚼、易消化吸收、不易引起便秘、富含老人必需的營養(yǎng)素等四項原則。 (1)多食以谷物為主的碳水化合物。少用甜食,做到粗糧、細糧搭配吃。年齡增長,體力活動減少,基礎代謝率降低,熱能的需要量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可以減少,而人對有的營養(yǎng)素比如鈣的需求,并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減少,所以食量又不能減得太多。 (2)限制脂肪攝入。脂肪有助于對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改善蔬菜食物風味,老年人需要脂肪,但基于許多原因,老年人必須限制飲食中的脂肪攝入,盡量以植物脂肪為主,少吃動物性脂肪。 (3)保證足夠的蛋白質(zhì)。由于分解代謝增加,合成代謝減慢,負氮平衡容易發(fā)生,老年階段對蛋白質(zhì)的需要量不會改變。但老年人總的進食量減少,對蛋白質(zhì)的利用能力降低,只有多進食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食物,保證足量的、優(yōu)質(zhì)的蛋白質(zhì)的供給,才能補償功能消耗,維持人體組織代謝與修補的需要,增強抵抗力,避免老年性蛋白質(zhì)缺乏癥。有些老年人強調(diào)素食,致使食物中蛋白質(zhì)含量不足,這會加速肌肉等組織的衰老退化,使酶的活性降低,引起貧血和抵抗力下降,引發(fā)一系列不良后果。選擇蛋白質(zhì)既豐富,又是低脂、富含纖維的食物更有益于健康。慢性便秘、心臟病或糖尿病患者以豆類、豆制品和谷物作為蛋白質(zhì)的來源,既易咀嚼,又經(jīng)濟,效果也好。 (4)調(diào)整維生素、礦物質(zhì)的攝入量。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改變了對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的需要量,有的需求增加,有的需求減少。 ①人體對維生素A的需求量,首先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到老年階段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因此,不需要另外補充。 ②老年人容易缺乏維生素D,應增加其攝入量,并通過多到戶外活動、常到窗邊坐坐等方式來解決。 ③多吃蔬菜、水果,可預防白內(nèi)障和黃斑變性的發(fā)生。多補充維生素B12,許多老年病將因此得到改善。 ④由于食量減少鐵的攝入量降低;潰瘍、出血等導致慢性缺血而失鐵;胃酸分泌減少引起鐵吸收減少;吃的藥物增多、抗酸劑、抗血凝劑、阿司匹林以及治療關節(jié)炎的藥物的使用等等,影響到對鐵的吸收,所以鐵的攝入不能減少。肉類和動物血提供的鐵吸收率高,要多吃。 ⑤缺鋅能導致味覺與食欲下降,老人需要增加鋅的攝入量。 ⑥鈣攝入量不足易導致骨質(zhì)疏松癥,乳及乳制品的鈣吸收率高,可以用來補鈣,奶過敏者要食用含鈣豐富的其他食品來補鈣。 (5)增加老年人特別需要的營養(yǎng)素攝入量 ①增加富含核酸食物的攝入量。人體所需核酸來源于人體自身的合成和從食物中攝取,隨著年齡的增長,合成能力減弱,需要增加從食物中的獲取量,因此,要增加富含核酸的蘑菇、蘿卜、甜菜、蘆筍、菜花、蔥、豆類、青花魚、蝦、沙丁魚、鯡魚、牡蠣等蔬菜、豆類制品、水產(chǎn)品和海產(chǎn)品等等食品。 ②增加富含抗氧化酶食物的攝入量。酶是生命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物質(zhì),香菇、生姜、青椒、大棗、山楂、山藥、銀杏、茄子、大蒜等食物都富含抗氧化酶,要多食用這些食物。 ③增加富含前列腺素食物攝入量。前列腺素有降血壓、預防腦血栓、保護大腦和心臟的作用,洋蔥中富含前列腺素,要多食用些洋蔥。 ④增加氨基酸的攝入量。老年人體內(nèi)氨基酸含量逐漸減少,是造成健康狀況下降的原因之一,苦瓜、苦菜、百合、蕎麥、茶葉等食物中都富含氨基酸,且品種較全,要多食用。 ⑤紅薯、十字花科蔬菜中富含抗癌物質(zhì);大豆中富含植物雌性激素;紅葡萄酒中大量存在水楊酸,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也應該注意攝食。 (6)主動、定時補水。老年人缺少口渴感加上尿多,很容易引發(fā)脫水,輕微的脫水就會引起昏聵,精神混亂,造成危險,老人要主動、定時的補水。 (7)注意膳食纖維的攝入。纖維素有利于消化和腸的蠕動,避免便秘,還有利于防止腸癌及降低膽固醇,要多吃粗糧、新鮮蔬菜和水果。 (8)口味稍淡。每天食鹽量限制在5克以內(nèi),避免過多的鈉貯留體內(nèi)。 (9)防止步入藥片、補品的誤區(qū)。到目前為止,研究生命進程的科學家,還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特殊的飲食或營養(yǎng)補品,能夠延長人的壽命。老年人要防止受騙上當,將有限的錢財用在無用的藥片、補品以及其延年益壽的許諾上。其實,新鮮水果、蔬菜、奶、瘦肉、谷物等,完全能提供人體維持健康長壽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和抗氧化物質(zhì),食用這些食物足矣。 (10)膳食要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①食物組成多樣化,富含老人必需的營養(yǎng)素。 ②細糧粗糧搭配吃,植物性食物與動物性食物混吃,做到酸堿平衡。 ③多吃富含各種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防止引起便秘。 ④食物要新鮮,烹調(diào)加工要適合老年人消化系統(tǒng)的特點,要切成碎末、小塊、細絲、簿片,多選用豆腐、蒸蛋等軟食,以利于咀嚼、消化和吸收利用。 ⑤準時進餐,少吃多餐,細嚼緩咽,廣食、雜食、不偏食。 4、注意心理調(diào)適。西方社會曾被人們形象的喻為“兒童的樂園,青壯年的戰(zhàn)場,老年人的墳墓”。在我國,老年人同樣面臨著很多心理問題,是容易產(chǎn)生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的社會群體之一。老年人對自身的衰老有敏感的體驗,會強烈感受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上失落感、疲倦感和各種病痛,容易使老年人患上抑郁癥;執(zhí)著于自己長期以來形成的價值觀、方法論,不能溶入社會,也容易產(chǎn)生抑郁癥或精神焦慮癥;空巢家庭,容易使老年人變得冷漠、恐慌和焦躁等,使不少人經(jīng)常處于怕早死,怕出意外的擔驚受怕之中。特別是一些老朋友相繼去世,使他們的死亡可預見性逐漸明朗化,由此引發(fā)的瀕死感和心灰意冷,不僅引發(fā)自身的行為問題,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壓力。老年人要緩釋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需要始終如一保持豁然開朗、樂觀、愉快的心境。 (1)保持適度緊張。人到老年,如果過起“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日子,會使體質(zhì)下降,人易蒼老。積極的生活方式會刺激人體的適應機能并遏制疾病的發(fā)展,一方面可使人體分泌更多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增強免疫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強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大腦細胞也可以得到充分的氧氣和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供應,有利于大腦的健康。醫(yī)學家把“適度緊張”形容為“生命之鹽”,是健康長壽的刺激劑,取之適度、有益無害。我們要量力而為,把握好緊張之“度”,做到飲食有節(jié)、睡眠有時、忙而有序、做事有效率、有規(guī)律的生活。 (2)增加興趣愛好,以動為主,動靜結合。 (3)為心理減壓。心境豁達百病除,化愁緒為樂觀,化抑郁為開朗,摒棄不順心時過度吸煙、酗酒等不良行為習慣。 (4)熱情社交,誠摯交友,互相關心,取長補短。 (5)善于傾訴。遇到壓力和不順心、不愉快的人和事,不要悶在心里,要善于向家人、向朋友傾訴,讓家庭成員和朋友共同分擔壓力,不要讓所有的壓力一個人扛著;全體家庭成員都要關懷老人,減輕老人常見的孤獨感、寂寞感、無助感等心理壓力;社會、家庭也應為老人的晚年創(chuàng)造心理安寧、生活充實的環(huán)境和機會,如上老年大學、再婚等等。 (6)抵制年齡歧視。有一種錯誤的看法,認為人老了會糊涂,會丟三落四,忘前忘后,老而無用,什么都干不成了,這種偏見會使老年人消極悲觀,失去信心。事實上并非如此,有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智力與其青、壯年時期比較,絲毫沒有退化跡象。人的精神活動可因年齡關系,在時間上會有長有短,但絕沒有誰優(yōu)誰劣之分。所謂“老而無用”、“老糊涂”,這種世俗之見,反映的是一種年齡歧視。人到老年,在身、心方面確實會有所改變,生理上的改變,不意味著會失去人生的價值。老年人在行為上的退縮,精神上的自暴自棄,不是智力退化的結果,多因社會習俗所致,“老而無用”、“老糊涂”的習俗,使老人們產(chǎn)生了自我暗示:“老了,會糊涂,沒用了”,有的人還以糊涂自居,如此下去,用進廢退,最終弄假成真,真的會發(fā)展成糊涂無用了。 (7)預防懷舊而導致各種身心疾病的增加,引起心理疲勞,甚至神經(jīng)系統(tǒng)機能紊亂,而出現(xiàn)焦慮、憂郁、自卑,乃至喪失生活的信心和勇氣等等。老年人要學會隨和、超脫一些,眼光放遠些,心情開郎一些,遇事不強求,不生悶氣,根據(jù)自己的精力、體力、職業(yè)、愛好和興趣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和社會活動,廣交朋友,用親情、友情填補生活中的寂寞。 衰老是生命的一個持續(xù)而必然的過程,“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的這句詩中是不包括年齡條件的,人都會老,老了仍然有用。我們既要承認人生和萬事萬物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滅亡的規(guī)律,“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shù)十年”,順應離退休后的生活,享受清閑貽養(yǎng)之福;也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讓我們的身、心在衰老的過程中都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可得永年”,優(yōu)雅地老。人類社會就是一個山花爛漫、百花爭艷的社會,只有各年齡階段的人,都各盡所能,社會才會真正的興旺發(fā)達,才會有“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 5、堅持有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對長期以來形成的生活節(jié)奏,不要隨便打亂,以免發(fā)生意外。本人就曾碰到過因打亂生活節(jié)奏而猝死的實例。一個是我的親戚,由于收到了女兒寄來的匯款太高興,第二天天未亮就起了床,由于太早,就在家干了兩小時勞動,然后趕到郵局去取錢,結果腦溢血倒在了田地里,搶救無效而死亡。另一個是我的老領導,據(jù)家人說,平常是每天5點多鐘起床跑步,那天凌晨4點就起了床去跑步,結果猝死在馬路上。其實,全國不少地方都有過老年人清晨猝死的報道。 6、走出“千金難買老來瘦”的誤區(qū)。老人體形瘦,并非真的有利于健康長壽。 (1)體形偏瘦可能招致多種疾病。 由于缺乏豐滿而結實的肌肉及皮下軟組織的支持,無法緩沖外來的強力沖擊,從而易引起內(nèi)臟下垂、并容易造成骨折。 年老體瘦者,由于皮膚變薄、干枯,皮脂腺分泌減少,易患老年性糠疹、皮膚角化、瘙癢等皮膚??; 體瘦者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對變差,特別是當罹患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與癌癥時,因機體缺乏營養(yǎng)儲備,會很快地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臟腑組織比一般人更快地出現(xiàn)衰弱狀態(tài)等。 (2)60歲后老人的肌肉會開始出現(xiàn)萎縮,每10年男性萎縮4%,女性萎縮可達6%。所以老年人保持適當?shù)捏w重或稍為超過正常值,更有益于健康長壽。 (完) 人生不同年齡階段健康的保護與促進(十) 楊明遠 人生老年階段健康的保護與促進 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人達1.85億,占總人口的13.7%,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23億,占總人口的9.1%。中國老年人口數(shù)量多,健康情況堪憂,他們有2/3的時間處于“帶病生存狀態(tài)”,健康情況已經(jīng)影響到他們的幸福與快樂,影響到他們的生活質(zhì)量。 (一)健康老人的標準。老年生活質(zhì)量階段是指60歲及其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華醫(yī)學會老年醫(yī)學會于1995年對健康老人提出了10條標準: 1、軀干正常,無明顯畸形、駝背等不良體型;骨關節(jié)活動基本正常。 2、神經(jīng)系統(tǒng)正常,無偏癱、老年性癡呆及其他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 3、心臟基本正常,無高血壓、冠心病及其他器質(zhì)性心臟病。 4、無慢性肺部疾病,無明顯肺功能不全。 5、肝、腎方面,無內(nèi)分泌代謝疾病,無惡性腫瘤及影響生活功能的嚴重器質(zhì)性疾病。 6、有一定視聽功能。 7、無精神障礙,性格健全,情緒穩(wěn)定。 8、能恰當?shù)膶Υ彝ズ蜕鐣娜穗H關系。 9、能適應環(huán)境,具有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學習、記憶能力。 (二)人生老年階段健康保護與促進的中心目標 1、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從單純的防老防病、維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壽為目標,上升為全面提高生活質(zhì)量為目標。 2、動員全社會關心幫助老年人,創(chuàng)造條件,促進交流,讓他們重新融入社會。 3、提供完善保健服務,預防疾病發(fā)生、及時治療患者、促進康復,讓病殘者走出病榻,真正提高生命質(zhì)量和價值。 4、針對人群特點,就營養(yǎng)、休閑娛樂、學習、鍛煉和日常生活等,提供再教育。 5、完善心理調(diào)適機制,幫助老年人修心養(yǎng)性,陶冶情操,消除危害健康行為,重建健康促進行為,從退休后的適應角色變換,到社區(qū)臨終關懷,提供全程服務。讓老年人以充滿尊嚴和無悔的心情,有尊嚴的走完人生最后的旅途。 (三)人生老年階段健康保護與促進的方法 1、坦然面對、接受和適應自己衰老的現(xiàn)實,不悲觀失望,不被“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感嘆所壓抑。人類只有認識到自身會衰老,并努力去揭開衰老之謎、延緩衰老,才能有效地防治老年性疾病,推遲老年的進程,最大限度地保持健康,延長生命。 2、堅持體育鍛煉。老年人需要增加戶外活動、參加體育鍛煉,參與社區(qū)活動,增加人際交往,來愉悅心神,增強體質(zhì),改善生理功能,提高生存能力,延緩衰退、衰老和慢性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速度,提高生活質(zhì)量。 (1)體育鍛煉的內(nèi)容。方法不要太復雜,強度不要太大、運動密度要小、易懂易學易做,不受年齡、性別和一般生活條件的限制,不會出現(xiàn)不良反應,可以持之以恒、終身堅持的各種有氧運動。貴在堅持并與防病治病有機結合起來。 ①保持心、肺功能宜選擇:行走、太極拳、健身操、健身舞、扭秧歌、爬山等。 ②防止肌肉力量及耐力衰退宜選擇:手扶高處的俯臥撐、對墻推、沖拳運動等來保持上肢肌肉力量及其耐力;半蹲起、高姿蹲馬步、半蹲跳等來保持下肢肌肉力量及其耐力;斜板上上身在高處的仰臥起坐;腹背運動,以及安置在社區(qū)的扭腰盤、伸背器等來保持腰、腹、背肌的力量及其耐力。 ③保持柔韌性宜選擇:各種伸展運動、腹背運動、壓肩、轉肩、擺臂、壓腿、踢腿、擺腿、彈腿等。 ④養(yǎng)生和康復可選擇:太極拳、自我按摩、瑜伽、健身球、門球、赤腳行走等。 ⑤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以便更好的確定運動處方。 (2)體育鍛煉應注意以下事項: ①要學會自己訂計劃、自己能評價、自我能監(jiān)督,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以便更好的確定運動處方。 ②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運動,定一個比較容易實現(xiàn)的目標,避免盲目性。 ③重點加強心、肺功能鍛煉,這是健康長壽的基礎。 ④充分考慮血管彈性減低、血流阻力增加、心腦血管功能減退等特點,合理安排活動量。堅持適度性原則,量力而行,適可而止,防止過量,超過心腦血管承受能力,使功能受損,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險。 ⑤堅持柔韌性練習,防止和延緩軟組織的退行性變化。 ⑥選擇好運動的時間、運動場所、找好搭檔,多參加社區(qū)組織的集體活動,減輕常見的孤獨感、寂寞感、無助感等心理壓力。飯后不宜馬上百步走。俗話說的“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指吃飽了還要運動,不要誤解為飯后立馬去走。因為,飯后胃部膨脹,可反射性引起冠狀動脈收縮,使心肌供血減少,這時走步,容易加重心臟負擔,老年人心功能減退,特別是患有冠心病時,心臟負擔加重與供血不足相結合,就有可能加大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圍,飯后至少要休息1小時以后去走,以改善心肌供血狀況,才更有利健康。 ⑦遵循運動鍛煉的循序漸進、經(jīng)常性、因人而異、安全、科學等基本原則,堅持合理、適量的、持之以恒的科學運動,增進健康。要避免一些具有一定程度風險的運動,防止受到傷害。老年人的體育鍛煉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這些風險具有不確定性、普遍性、無形性、突發(fā)性、嚴重性等特征。速度過快、頸部繞環(huán)、低頭、壓腿、用后背撞大樹,以及太早起床晨練和晨練運動量過大等,都可能發(fā)生意外,出現(xiàn)不幸事件。運動要緩慢柔和,呼吸平和。 ⑧晨練不宜太早。太陽未升起以前,地面空氣缺少對流,較為混濁,還易受涼感冒。 3、注意衛(wèi)生保健。老年人是各種慢性病的高發(fā)期,需要獲得社會和家庭提供的預防、治療和康復服務,自己應主動去獲取健康服務,以增強各種抵抗力和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 (1)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不同,對于人體的健康和衰老產(chǎn)生的影響也不同。經(jīng)常鍛煉、規(guī)律而充足的睡眠、不吸煙、不飲酒或少量飲酒、飲食有規(guī)律、控制體重是影響生理年齡的6個因素,盡管人們不能改變出生的年分,只要能做到這6項,通過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清心寡欲,樂生、樂活、慢活等等,是可以改善健康狀況,提高生活質(zhì)量,實現(xiàn)健康的長壽,安度晚年。 (2)防治膽石癥。膽石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70歲以上老人半數(shù)患有膽結石。預防的辦法有:堅持有規(guī)律的生活;堅持低脂膳食,不飲酒;加強體育鍛煉,多跳躍,多飲水,防止膽石積聚;防止肥胖。 (3)定期檢查身體。檢查視力、聽力和牙齒;經(jīng)常監(jiān)測血壓;認真對待胸痛,防心臟??;要通過有規(guī)律的生活、低脂膳食、不飲酒。 (4)慎重用藥,對自己常服藥心中有數(shù)。人到老年,各器官、系統(tǒng)功能減退,疾病多,服藥也多。由于血液供應不足,肝臟的解毒功能老化,對藥物的耐受性減弱,在用藥時一定要做到: ①就醫(yī)用藥。不在未經(jīng)醫(yī)生診斷的情況下,隨意服藥;明確是否需要用藥,不需用藥時就不要服藥。 ②選用自己常服的、熟悉的、適應的藥,合理用藥。不貪新、求貴,不追求使用新藥、特效藥。 ③按時服藥。 ④慢性病患者,要堅持服藥。以治療塵肺為例,由于抗纖維化藥物療程長,有一定的不良反應,一般需要連續(xù)服藥2年以上方可見效,因此,不能半途而廢。 (5)重新融入社會,善用公共衛(wèi)生保健服務。通過社會提供的完善保健服務,預防和及時治療疾病、促進康復,走出病榻,真正提高生命質(zhì)量。 4、做到合理營養(yǎng),平衡膳食。 老年人由于活動量減少,人體的代謝率降低,各項生理功能減退,消化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適應能力下降,這一系列老年化的生理變化,以及個人的醫(yī)療史,都深刻地影響到老年人的營養(yǎng)需要與對營養(yǎng)的吸收。一般老年人的營養(yǎng)膳食,要堅持易咀嚼、易消化吸收、不易引起便秘、富含老人必需的營養(yǎng)素等四項原則。 (1)多食以谷物為主的碳水化合物。少用甜食,做到粗糧、細糧搭配吃。年齡增長,體力活動減少,基礎代謝率降低,熱能的需要量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可以減少,而人對有的營養(yǎng)素比如鈣的需求,并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減少,所以食量又不能減得太多。 (2)限制脂肪攝入。脂肪有助于對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改善蔬菜食物風味,老年人需要脂肪,但基于許多原因,老年人必須限制飲食中的脂肪攝入,盡量以植物脂肪為主,少吃動物性脂肪。 (3)保證足夠的蛋白質(zhì)。由于分解代謝增加,合成代謝減慢,負氮平衡容易發(fā)生,老年階段對蛋白質(zhì)的需要量不會改變。但老年人總的進食量減少,對蛋白質(zhì)的利用能力降低,只有多進食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食物,保證足量的、優(yōu)質(zhì)的蛋白質(zhì)的供給,才能補償功能消耗,維持人體組織代謝與修補的需要,增強抵抗力,避免老年性蛋白質(zhì)缺乏癥。有些老年人強調(diào)素食,致使食物中蛋白質(zhì)含量不足,這會加速肌肉等組織的衰老退化,使酶的活性降低,引起貧血和抵抗力下降,引發(fā)一系列不良后果。選擇蛋白質(zhì)既豐富,又是低脂、富含纖維的食物更有益于健康。慢性便秘、心臟病或糖尿病患者以豆類、豆制品和谷物作為蛋白質(zhì)的來源,既易咀嚼,又經(jīng)濟,效果也好。 (4)調(diào)整維生素、礦物質(zhì)的攝入量。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改變了對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的需要量,有的需求增加,有的需求減少。 ①人體對維生素A的需求量,首先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到老年階段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因此,不需要另外補充。 ②老年人容易缺乏維生素D,應增加其攝入量,并通過多到戶外活動、常到窗邊坐坐等方式來解決。 ③多吃蔬菜、水果,可預防白內(nèi)障和黃斑變性的發(fā)生。多補充維生素B12,許多老年病將因此得到改善。 ④由于食量減少鐵的攝入量降低;潰瘍、出血等導致慢性缺血而失鐵;胃酸分泌減少引起鐵吸收減少;吃的藥物增多、抗酸劑、抗血凝劑、阿司匹林以及治療關節(jié)炎的藥物的使用等等,影響到對鐵的吸收,所以鐵的攝入不能減少。肉類和動物血提供的鐵吸收率高,要多吃。 ⑤缺鋅能導致味覺與食欲下降,老人需要增加鋅的攝入量。 ⑥鈣攝入量不足易導致骨質(zhì)疏松癥,乳及乳制品的鈣吸收率高,可以用來補鈣,奶過敏者要食用含鈣豐富的其他食品來補鈣。 (5)增加老年人特別需要的營養(yǎng)素攝入量 ①增加富含核酸食物的攝入量。人體所需核酸來源于人體自身的合成和從食物中攝取,隨著年齡的增長,合成能力減弱,需要增加從食物中的獲取量,因此,要增加富含核酸的蘑菇、蘿卜、甜菜、蘆筍、菜花、蔥、豆類、青花魚、蝦、沙丁魚、鯡魚、牡蠣等蔬菜、豆類制品、水產(chǎn)品和海產(chǎn)品等等食品。 ②增加富含抗氧化酶食物的攝入量。酶是生命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物質(zhì),香菇、生姜、青椒、大棗、山楂、山藥、銀杏、茄子、大蒜等食物都富含抗氧化酶,要多食用這些食物。 ③增加富含前列腺素食物攝入量。前列腺素有降血壓、預防腦血栓、保護大腦和心臟的作用,洋蔥中富含前列腺素,要多食用些洋蔥。 ④增加氨基酸的攝入量。老年人體內(nèi)氨基酸含量逐漸減少,是造成健康狀況下降的原因之一,苦瓜、苦菜、百合、蕎麥、茶葉等食物中都富含氨基酸,且品種較全,要多食用。 ⑤紅薯、十字花科蔬菜中富含抗癌物質(zhì);大豆中富含植物雌性激素;紅葡萄酒中大量存在水楊酸,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也應該注意攝食。 (6)主動、定時補水。老年人缺少口渴感加上尿多,很容易引發(fā)脫水,輕微的脫水就會引起昏聵,精神混亂,造成危險,老人要主動、定時的補水。 (7)注意膳食纖維的攝入。纖維素有利于消化和腸的蠕動,避免便秘,還有利于防止腸癌及降低膽固醇,要多吃粗糧、新鮮蔬菜和水果。 (8)口味稍淡。每天食鹽量限制在5克以內(nèi),避免過多的鈉貯留體內(nèi)。 (9)防止步入藥片、補品的誤區(qū)。到目前為止,研究生命進程的科學家,還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特殊的飲食或營養(yǎng)補品,能夠延長人的壽命。老年人要防止受騙上當,將有限的錢財用在無用的藥片、補品以及其延年益壽的許諾上。其實,新鮮水果、蔬菜、奶、瘦肉、谷物等,完全能提供人體維持健康長壽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和抗氧化物質(zhì),食用這些食物足矣。 (10)膳食要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①食物組成多樣化,富含老人必需的營養(yǎng)素。 ②細糧粗糧搭配吃,植物性食物與動物性食物混吃,做到酸堿平衡。 ③多吃富含各種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防止引起便秘。 ④食物要新鮮,烹調(diào)加工要適合老年人消化系統(tǒng)的特點,要切成碎末、小塊、細絲、簿片,多選用豆腐、蒸蛋等軟食,以利于咀嚼、消化和吸收利用。 ⑤準時進餐,少吃多餐,細嚼緩咽,廣食、雜食、不偏食。 4、注意心理調(diào)適。西方社會曾被人們形象的喻為“兒童的樂園,青壯年的戰(zhàn)場,老年人的墳墓”。在我國,老年人同樣面臨著很多心理問題,是容易產(chǎn)生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的社會群體之一。老年人對自身的衰老有敏感的體驗,會強烈感受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上失落感、疲倦感和各種病痛,容易使老年人患上抑郁癥;執(zhí)著于自己長期以來形成的價值觀、方法論,不能溶入社會,也容易產(chǎn)生抑郁癥或精神焦慮癥;空巢家庭,容易使老年人變得冷漠、恐慌和焦躁等,使不少人經(jīng)常處于怕早死,怕出意外的擔驚受怕之中。特別是一些老朋友相繼去世,使他們的死亡可預見性逐漸明朗化,由此引發(fā)的瀕死感和心灰意冷,不僅引發(fā)自身的行為問題,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壓力。老年人要緩釋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需要始終如一保持豁然開朗、樂觀、愉快的心境。 (1)保持適度緊張。人到老年,如果過起“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日子,會使體質(zhì)下降,人易蒼老。積極的生活方式會刺激人體的適應機能并遏制疾病的發(fā)展,一方面可使人體分泌更多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增強免疫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強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大腦細胞也可以得到充分的氧氣和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供應,有利于大腦的健康。醫(yī)學家把“適度緊張”形容為“生命之鹽”,是健康長壽的刺激劑,取之適度、有益無害。我們要量力而為,把握好緊張之“度”,做到飲食有節(jié)、睡眠有時、忙而有序、做事有效率、有規(guī)律的生活。 (2)增加興趣愛好,以動為主,動靜結合。 (3)為心理減壓。心境豁達百病除,化愁緒為樂觀,化抑郁為開朗,摒棄不順心時過度吸煙、酗酒等不良行為習慣。 (4)熱情社交,誠摯交友,互相關心,取長補短。 (5)善于傾訴。遇到壓力和不順心、不愉快的人和事,不要悶在心里,要善于向家人、向朋友傾訴,讓家庭成員和朋友共同分擔壓力,不要讓所有的壓力一個人扛著;全體家庭成員都要關懷老人,減輕老人常見的孤獨感、寂寞感、無助感等心理壓力;社會、家庭也應為老人的晚年創(chuàng)造心理安寧、生活充實的環(huán)境和機會,如上老年大學、再婚等等。 (6)抵制年齡歧視。有一種錯誤的看法,認為人老了會糊涂,會丟三落四,忘前忘后,老而無用,什么都干不成了,這種偏見會使老年人消極悲觀,失去信心。事實上并非如此,有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智力與其青、壯年時期比較,絲毫沒有退化跡象。人的精神活動可因年齡關系,在時間上會有長有短,但絕沒有誰優(yōu)誰劣之分。所謂“老而無用”、“老糊涂”,這種世俗之見,反映的是一種年齡歧視。人到老年,在身、心方面確實會有所改變,生理上的改變,不意味著會失去人生的價值。老年人在行為上的退縮,精神上的自暴自棄,不是智力退化的結果,多因社會習俗所致,“老而無用”、“老糊涂”的習俗,使老人們產(chǎn)生了自我暗示:“老了,會糊涂,沒用了”,有的人還以糊涂自居,如此下去,用進廢退,最終弄假成真,真的會發(fā)展成糊涂無用了。 (7)預防懷舊而導致各種身心疾病的增加,引起心理疲勞,甚至神經(jīng)系統(tǒng)機能紊亂,而出現(xiàn)焦慮、憂郁、自卑,乃至喪失生活的信心和勇氣等等。老年人要學會隨和、超脫一些,眼光放遠些,心情開郎一些,遇事不強求,不生悶氣,根據(jù)自己的精力、體力、職業(yè)、愛好和興趣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和社會活動,廣交朋友,用親情、友情填補生活中的寂寞。 衰老是生命的一個持續(xù)而必然的過程,“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的這句詩中是不包括年齡條件的,人都會老,老了仍然有用。我們既要承認人生和萬事萬物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滅亡的規(guī)律,“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shù)十年”,順應離退休后的生活,享受清閑貽養(yǎng)之福;也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讓我們的身、心在衰老的過程中都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可得永年”,優(yōu)雅地老。人類社會就是一個山花爛漫、百花爭艷的社會,只有各年齡階段的人,都各盡所能,社會才會真正的興旺發(fā)達,才會有“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 5、堅持有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對長期以來形成的生活節(jié)奏,不要隨便打亂,以免發(fā)生意外。本人就曾碰到過因打亂生活節(jié)奏而猝死的實例。一個是我的親戚,由于收到了女兒寄來的匯款太高興,第二天天未亮就起了床,由于太早,就在家干了兩小時勞動,然后趕到郵局去取錢,結果腦溢血倒在了田地里,搶救無效而死亡。另一個是我的老領導,據(jù)家人說,平常是每天5點多鐘起床跑步,那天凌晨4點就起了床去跑步,結果猝死在馬路上。其實,全國不少地方都有過老年人清晨猝死的報道。 6、走出“千金難買老來瘦”的誤區(qū)。老人體形瘦,并非真的有利于健康長壽。 (1)體形偏瘦可能招致多種疾病。 由于缺乏豐滿而結實的肌肉及皮下軟組織的支持,無法緩沖外來的強力沖擊,從而易引起內(nèi)臟下垂、并容易造成骨折。 年老體瘦者,由于皮膚變薄、干枯,皮脂腺分泌減少,易患老年性糠疹、皮膚角化、瘙癢等皮膚??; 體瘦者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對變差,特別是當罹患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與癌癥時,因機體缺乏營養(yǎng)儲備,會很快地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臟腑組織比一般人更快地出現(xiàn)衰弱狀態(tài)等。 (2)60歲后老人的肌肉會開始出現(xiàn)萎縮,每10年男性萎縮4%,女性萎縮可達6%。所以老年人保持適當?shù)捏w重或稍為超過正常值,更有益于健康長壽。 (完) |
|
來自: 百科知識博覽 >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