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東西,總是有好有壞,保險產品也一樣。要問我保險產品中,哪些類型的保險產品不能買?小新一定說下面這3款。 1.分紅型的保障類保險所謂分紅型的保障類保險,就是保障型保險,比如:常見的重大疾病保險、壽險等保障型保險加上一個分紅功能,組合成為分紅型的保障類保險。 買這類保險的人群都會這樣想:這款保險很好啊,有風險時用來作為保障,無風險時可以拿分紅當收益理財了。 可是,這款產品真如用戶想的那么好嗎?為什么小新我還要說,這款產品一定不要買呢? 小新講事實: 不管是買保險產品還是買其他產品,作為用戶都會本著不吃虧的原則去購買選擇,當然小新也是不例外的。但是保險公司往往會利用上述心理(買這類保險時的想法),來推出很多杠桿比極低的保險,分紅型保障類保險就是其中一類。 分紅型保障類保險的特點:保費極高、保額極低、分紅極低。 保障型保險就是作用就是用小錢換大錢,用小錢抵御大風險。但是他如果一款保險產品你光交保費都交15萬,賠付20萬,那么這款產品的保障意義幾乎沒有發(fā)揮出來。 分紅型保障類保險就是利用用戶買東西“不吃虧,只看眼前利益”的心理,會把保費設定的極高,基本上會接近出險后拿到的理賠金,最大程度的去收取你的保費。同時,這個分紅收益通常很低,不要聽信銷售員的承諾,要去看保險合同,一般來說,保險合同中標明的收益才是你最終能拿到的收益。 說白了,這個分紅功能只是促使你購買保險的一個噱頭,最后你能分紅拿到的收益是和你的現金價值相關的。通常一份保單,前期的現金價值是非常低的,越往后會越高一些,可以對比看一下收益表,相信那一丟丟的分紅你真的不會看在眼里的。 所以,你想象的能拿到很多錢的分紅收益,只是你的想象,OK! 這類產品確實是一個坑,如果入坑指數滿分10的話,這個產品絕逼在9分! 2.萬能險所謂萬能險:屬于一類保險產品。與傳統(tǒng)壽險一樣給予保護生命保障外,還可以讓客戶直接參與由保險公司為投保人建立的投資帳戶內資金的投資活動,保單價值與保險公司獨立運作的投保人投資帳戶資金的業(yè)績掛鉤。 說白了,萬能險的購買就是給你一個萬能賬戶,可以向這個賬戶中存錢,并且得到一定的萬能收益;另外這個萬能險還有附加保障,每個月都要從這個萬能賬戶中扣除一定的保障分本,來維持這份保障一直有效。而當有一次你的保障成本在扣除后,你的萬能賬戶沒錢了,那么你的保單也就隨之自動失效了。 這類產品有兩個是需要說明的: (1)保險行業(yè)有一句通話:萬能險并不是萬能的!所以萬能險的萬能是在資金的靈活上,而不是我們日常所理解的萬能,什么都可以保障,什么都可以理賠,只有保障責任和理賠申請相對應才會理賠,其余不給予理賠。 (2)萬能險需要扣除一定的費用的。比如:前5年需要扣除一定比例的初始費用后剩余資金才能進入萬能賬戶。
小新講事實: 這類保險很復雜,復雜到連小新這樣的業(yè)內人員有時候都講不清楚,更別說一般的銷售人員(剛接觸保險行業(yè)不久的)了),他們連自己都弄不清楚的保險如何能更好的介紹給用戶呢?又如何給用戶講解理賠事宜呢? 萬能險的復雜在于它附加在很多類型的保險產品上,有很多的保障項目。比如,上面小新說的某盈人生,附加的重大疾病保險和一年期的短期意外險,就單單重大疾病保險就有很多的保障責任,比如:輕癥責任,身故責任、投保人的豁免責任和被保險人的豁免責任等等,而一年期的短期意外險就包括意外傷害、意外醫(yī)療保障責任。如何配置,如何保障,怎樣形式的一個保障等等,這些個問題不解釋清楚,用戶不了解,買了也是坑! 還有一個上面小新也說了萬能險是有費用扣除的,就是對前5年的一個初始費用扣除。這個初始費用的扣除需要解釋清楚,怎么扣除,如何扣除,扣除多少錢,為什么扣除,都是需要講解清楚的。一般來說,在這個初始費用的扣除上,保險公司會盡量放到最大,以此來榨取用戶的利益。 雖然134號文件的出臺規(guī)定萬能險和投連險不能再以附加險的形式設計:
但是,小新上面說的萬能險形式還是存在的。所以建議一些不太會理財的用戶,不要碰這類產品,老老實實的把保障和理財分開,買保障型就單買純保障型產品,理財就單買純理財的產品。這類產品弄好了皆大歡喜,弄不好虧的一定是自己。提醒那些想要此類產品的用戶,一定把費用扣除這塊搞清楚再下單。 如果讓小新來選擇理財產品,小新一定不會選這類產品,因為目前的萬能險并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處于比較混亂的狀態(tài),像小新這種謹慎型的,風險承受能力不強的,會乖乖的買其他理財型產品去理財。 如果這個按入坑指數打分的話,小新會給予9.5分,為什么這么高,真的有點坑! 3.銀行保險入坑指數滿分的來了!這個保險絕對在10分! 不用小新介紹大家也知道銀行保險是啥了吧。顧名思義,銀行保險簡稱銀保,是保險公司和銀行合作,在銀行營業(yè)網點銷售的保險。 小新講事實: 我們經常會在網絡上看到某某阿姨或大姐去銀行存款,最后被騙買了保險。其實很多買了銀行保險的用戶,起初都不是自己想要買的,大部分人是去銀行存款,被銷售員拉過去推銷,加上覺得這個是銀行的,應該不會出現什么問題,聽了一下收益,覺得不錯,稀里糊涂就給買了。當買了之后等到期去取錢拿不出來時,才發(fā)現是保險,在退保,連本金也拿不回來了! 銀行保險銷售多會用誤導的方式去給用戶講解,比如:把保險與存款或其他銀行理財產品進行混淆視聽、夸大保險的實際收益、盡可能的模糊講解保險的風險提示和保險的各種弊端等,對于不了解保險的產品的人,那懂得這些,以為收益高,還是銀行的,到期就可以取了,就會買了,也就入了坑了! 如果不幸你買了銀行保險,那么一定要注意回訪電話,來辨清自己買的到底是啥?如果回訪也回訪了,還有一個時間點就是15天猶豫期,那么也就意味著有15天的猶豫期,在這個期間如果感覺不對勁或不同意保險合同內容,是可以申請退保,返還所交的錢(保費)。但是如果買了一段時間了,過了猶豫期,如果急需用錢,想要退保,你以為你買的和銀行存款一樣,就算沒到期,本金還是可以拿出來的,那就你就錯了。一旦超過猶豫期,那么退保只能退現金價值,這個時候的現金價值可能和你本金相差很遠,你的損失是非常大。這件事的結果,就是你被坑慘了! 所以如果你不了解保險,那么一定不要買銀行保險,切忌!切忌!!切忌!!! 看完,小新關于這類產品的講解,你覺得它的坑指數該不該在10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