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氣味芳香,具有化濕運脾作用的藥物,都叫做芳香化濕藥 脾喜燥惡濕,濕濁內(nèi)阻中焦,脾胃就會運化失常。芳香化濕藥辛香溫燥,因此有醒脾和胃,燥濕化濁,疏暢氣機,消脹除痞的作用。主要用于濕阻中焦,脾陽被困,運化失常而導(dǎo)致的脘腹脹滿,食少倦怠,嘔吐反酸、大便溏泄、口干多涎、舌苔白膩等癥狀。 另外,濕溫病、暑濕病的初起,濕熱內(nèi)蘊也可以用這類藥物。芳香化濕藥氣味芳香,能夠祛除邪穢之氣,因此還用于治療瘟疫、瘴瘧等病。 這一章是芳香化濕藥,后面一章是利水滲濕藥。大體上除濕的用詞,也就是化濕、燥濕、滲濕、利濕幾個方面。其中化濕指的是上焦,也就是辛宣芳化,從汗排出。滲濕和利濕主要指的是下焦,也就是淡滲利濕,從小便排出。 燥濕主要指的是中焦,上不能宣、下不能利,只能就地干燥。 當(dāng)然了,這不是絕對的,黃柏主要作用于下焦,也是燥濕藥,也是把濕邪直接烘干 濕是陰邪,重濁黏膩,壅滯難去,因此使用這類藥物的時候需要注意配伍行氣暢中苦溫燥濕、淡滲利濕等藥,從不同的側(cè)面祛除濕邪,增強化濕的作用。如果是濕熱合邪還需要配伍清熱藥,寒濕還需要配伍驅(qū)寒藥。脾胃虛弱的還用過配伍健脾胃藥 芳香化濕藥多辛溫香燥,容易耗氣傷陰,對于陰虛津虧以及氣虛的患者慎用。而且這些芳香藥多含有揮發(fā)油,因此不宜久煎,煮時間長了揮發(fā)油消失,藥也就失去了作用。 蒼術(shù) cang?zhu?別把讀音弄錯了 蒼術(shù)和白術(shù)在漢代是作為一個藥來用的,統(tǒng)稱術(shù)。它們的作用也有相似之處,比如都能燥濕健脾。 蒼術(shù)含有揮發(fā)油,新鮮的蒼術(shù)根切開以后能夠析出油點。相比白術(shù)來說,蒼術(shù)質(zhì)地更重一些。 白術(shù)也有油點 蒼術(shù)辛、苦,溫,歸脾、胃、肝經(jīng)。功效燥濕健脾,祛風(fēng)散寒,解郁辟穢,明目。 蒼術(shù)的燥性充足,因此能夠想到蒼術(shù),首先是它的燥濕作用。但是蒼術(shù)也含有揮發(fā)油,不僅能燥濕,也能芳香宣散濕邪,也就是能夠通過發(fā)汗來祛除濕邪。 蒼術(shù)燥脾濕,芳香氣味能健脾運,脾喜香味。因此蒼術(shù)主治中焦?jié)駵⑹Ы∵\所導(dǎo)致的惡心嘔吐、脘腹脹滿、大便溏泄、倦怠乏力,舌苔白膩垢濁等情況 比如平胃散,就是用蒼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 蒼術(shù)能發(fā)散燥濕,性溫能驅(qū)寒,因此善于散風(fēng)寒、祛濕邪,可以用于風(fēng)寒濕邪侵襲肌表導(dǎo)致的惡寒發(fā)熱、頭痛身痛、無汗鼻塞的風(fēng)寒夾濕表證。比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神術(shù)散,《癥因脈治》的蒼術(shù)除濕湯等藥 蒼術(shù)能燥濕,而且性味辛散,辛散的藥也能說它是祛風(fēng),因此蒼術(shù)可以用于痹癥偏于濕重的情況,也可以用于風(fēng)盛的行痹以及寒盛的痛痹,對于濕熱下注導(dǎo)致的熱痹,,癥狀可見足膝腫痛,或者萎軟無力,步履艱難的,可以用蒼術(shù)配伍黃柏或者是石膏、知母。蒼術(shù)配伍黃柏就是二妙散,蒼術(shù)配伍石膏知母就是白虎加蒼術(shù)湯了。 在中醫(yī)基礎(chǔ)理論中,脾為生痰之源,脾不運化,水谷精微不能轉(zhuǎn)化成氣血,就會化生痰飲,因此痰飲水濕是程度上的差別。蒼術(shù)燥濕的能力強,兼能健脾運,因此可以用于化痰飲 蒼術(shù)配伍香附、枳殼、制半夏、天南星、茯苓等藥,可以用于月經(jīng)量少、經(jīng)閉不孕,拌見形體肥胖、痰多乏力等癥。也就是女科書上常說的形肥經(jīng)少、形肥經(jīng)遲等癥狀 如果是脾虛肝郁,濕濁下注而導(dǎo)致的白帶增多,《傅青主女科》的完帶湯,用蒼術(shù)配伍白術(shù)、車前子、人參、柴胡等藥 另外,《辨證錄》用蒼烏參苓散治療一時心痛,時發(fā)時止,一日數(shù)次,晝夜不安等證?!痘罘C要》用蒼術(shù)芍藥湯治療痢疾腹痛?!短绞セ莘健返牡质ド?、《秘傳眼科龍木論》都用蒼術(shù)來治療雀盲、兩目昏澀等眼病。 蒼術(shù)的用途大體就是這些,這個藥算是一個很重要的藥,因此在使用上需要注意它的燥性。以及它辛散辟穢、質(zhì)重通降的性質(zhì)。因此也說白術(shù)守而不走,蒼術(shù)走而不守,故白術(shù)善補,蒼術(shù)善行。 在臨床實踐中,除了以平胃散為代表的健脾祛濕作用,和以二妙散為代表的清熱燥濕作用,蒼術(shù)還有一個妙用。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蒼術(shù)性辛燥,能夠健脾運,辛能宣散上焦?jié)裥?,燥能祛除中焦?jié)裥埃n術(shù)質(zhì)地重著,因此也能下行而通利下焦?jié)裥?,所以二妙散采用選用蒼術(shù)來搭配黃柏。 因此蒼術(shù)是一個行水氣很好的藥 臨床上常用三四倍蒼術(shù)配伍一倍麻黃,比如蒼術(shù)30配麻黃10,或者蒼術(shù)45配麻黃15,蒼術(shù)能行水氣,麻黃能利尿。麻黃瀉肺氣,蒼術(shù)健脾也就是補肺,能制約麻黃對于水氣的疏泄,因此蒼術(shù)配伍麻黃不會出汗,反而專行水氣,而明顯的小便增多。 在一些濕熱病中,重用蒼術(shù),而且配伍三分之一量的麻黃,往往會收到奇效,可以用于頑固性寒濕證、濕熱證、風(fēng)濕證,當(dāng)然了,不同的情況需要配伍不同的藥物 因此在《中醫(yī)治病絕招》中說:蒼術(shù)三倍于麻黃利尿。 蒼術(shù)這個藥燥性很重,如果運用不當(dāng),會導(dǎo)致汗出過多以及傷陰動血證。因此在臨床上使用蒼術(shù)需要注意幾點:第一就是舌苔厚膩,說明確實是有濕邪。第二就是平素出汗比較少的患者,出汗多的患者就需要謹慎。第三是沒有陰虛、血燥、津枯的表現(xiàn)。第四是消化道沒有活動性潰瘍以及其他出血表現(xiàn)的。第五就是先小劑量用過蒼術(shù)有效但是濕邪不除的。 蒼術(shù)的用量,雖然這個藥無毒,但是它燥性太重,因此一般用量都比較保守,也就是10-30克,有把握的情況下可以用到五六十克。 在炮制上,大部分都是生用蒼術(shù)。如果嫌它的燥性太重,可以用米泔水泡蒼術(shù),然后再炒一下,米泔水的性質(zhì)溫和,泡了以后就會降低蒼術(shù)辛烈燥性,轉(zhuǎn)而有和胃的作用,可以用于濕氣嘔吐、脾胃不和、痰喘咳嗽、目生翳障等情況。 臨床上還有用麩炒蒼術(shù)的,經(jīng)過麩炒以后,蒼術(shù)的辛性減弱,緩和了燥性,氣味變得更加芳香,因此增加了健脾和胃的作用,可以用于脾胃不和、痰飲停滯。脘腹痞悶、青盲雀目等情況。 還有焦蒼術(shù),蒼術(shù)炒焦以后護發(fā)油啥的就沒了,而澀性增加,固腸止瀉常用,比如用于脾虛泄瀉、久痢,或者婦女的淋濁白帶等癥。 現(xiàn)代還發(fā)現(xiàn)蒼術(shù)有降血糖、降血壓、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可以用于糖尿病 還有用蒼術(shù)治療胃下垂的,用的是蒼術(shù)提升脾氣的作用:蒼術(shù)10-15克,加水武火煮三分鐘,再文火煮半個小時,。也可以用沸水浸泡蒼術(shù)當(dāng)茶喝。 蒼術(shù)的禁忌:防風(fēng)、地榆為之使。 忌桃、李、雀肉、菘菜、青魚。 血虛怯弱及七情氣悶者慎用。誤服耗氣血,燥津液,虛火動而痞悶愈甚 凡病屬陰虛血少、精不足,內(nèi)熱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衄,咽塞,便秘滯下者,法咸忌之。肝腎有動氣者勿服。 '內(nèi)熱陰虛,表疏汗出者忌服。 厚樸 厚樸用的是樹皮和根皮 厚樸苦、辛、溫,歸脾、胃、肺、大腸經(jīng)。功效燥濕消痰,消積除滿,溫中止嘔,降氣平喘。 厚樸也有揮發(fā)油,有芳香氣息。但是厚樸的辛味不只是標(biāo)注,確實有辛辣味道。而且能夠刺激喉嚨。反而是厚樸的苦味并不重。 能夠想起厚樸,首先就是它通腹氣的作用,能夠用于脾胃氣滯、脘腹脹滿。厚樸這個藥辛能行氣散氣,善于運化中焦之氣而疏利氣機,是行氣除脹的重要藥物。凡是脾胃樞機不利,而見到氣滯不舒,脘腹脹滿的都可以使用,而且要大劑量使用。 比如傷寒論的厚姜半甘參湯,厚樸半斤姜半斤,一參二草也需分。半夏半升善除滿,治療腹脹此方真。用于治療腹脹,厚樸一次用半斤,折合現(xiàn)在115克。漢代煮藥是煮一次,現(xiàn)代煮兩次,因此現(xiàn)代用這個方子,如果按照原方劑量,厚樸也需要用80克。 《金匱要略》厚樸三物湯:厚樸半斤,大黃4兩,枳實五枚。 要想腹氣暢通,就是用大劑量,小劑量往往達不到目的,這個等后面再仔細說厚樸的劑量問題。 厚樸性味苦溫,能燥中焦?jié)駶幔帜軌蛐衅⑽笟鉁?,對于中焦?jié)褡?,氣機郁滯,脾失健運而導(dǎo)致的脘腹痞悶,脹痛不舒,嘔惡食少,舌苔垢濁而膩的患者,經(jīng)常會用到,比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平胃散,《內(nèi)外傷辨惑淪》的厚樸溫中湯,《金匱要略》的厚樸大黃湯等。 厚樸苦能降氣,辛能散結(jié),除了能通腹氣以外,還可以消食積、通胃腸積滯,常用于食積不化,停滯于脘腹,氣機阻滯而導(dǎo)致的噯腐吞酸、脘腹脹痛、痞悶不舒等癥狀。在這方面經(jīng)常配伍焦三仙等消食藥。 如果是積滯比較重而導(dǎo)致脘腹脹痛,大便不通,可以和大黃、枳實、厚樸這一類的配伍,就比如承氣湯這一族的方子。 因此,厚樸通腹氣,氣滯能通,食積也能通,寒能用,夾熱的也能用,有濕邪能用,大乘氣湯那樣燥邪傷腸的也能用,而且效果很好,這樣一個傻瓜藥是醫(yī)生最喜歡的,只要是脹肚子,就會首先想到它。 因為痰濕阻滯導(dǎo)致的嘔吐、食積導(dǎo)致的積滯,都能用 厚樸通腹氣,因此承氣湯多用厚樸,腹氣暢通以后,胃氣自然能夠和降,大便也就通暢了。 厚樸性燥,能夠燥濕,而且能夠調(diào)和脾胃氣機,因此也可以用于霍亂吐瀉,清濁不分,用于止瀉當(dāng)然就不能配伍大黃了,熱痢需要配伍黃連,寒瀉的需要配伍白術(shù)、木瓜,比如《濟生方》中的實脾散。 厚樸能祛濕行氣,既能降胃氣,又能暢運脾氣,脾氣舒暢,濕濁消散,也就沒有了痰涎,因此說厚樸能化痰。 厚樸降胃氣,當(dāng)然也會降肺氣;健脾氣,因此也就堅肺氣,因此說厚樸能降氣平喘 厚樸燥濕痰,降氣平喘的作用可以用于痰多壅肺、胸悶氣逆而導(dǎo)致的咳喘癥狀,比如傷寒論的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蘇子降氣湯。 治久患氣脹心悶,飲食不得,因食不調(diào)。冷熱相擊,致令心腹脹滿:厚樸火上炙令干,又蘸姜汁炙,直待焦黑為度,搗篩如面。以陳米飲調(diào)下二錢匕,日三服。亦治反胃,止瀉。(《斗門方》) 治因喜怒悲思憂恐驚之氣,痰涎郁結(jié),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間,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滿,氣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氣喘急,或因痰飲中結(jié),嘔逆惡心:紫蘇葉二兩,厚樸三兩,茯苓四兩,半夏五兩。上細切。每服四錢,水盞半,生姜七片,棗一個,煎至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易簡方》四七湯即《金匱要略》半夏厚樸湯) 治蟲積:厚樸、檳榔各二錢,烏梅二個。水煎服。(《保赤全書》) 現(xiàn)代用厚樸主要就是這些作用,厚樸另外還有一些作用,現(xiàn)代運用已經(jīng)不多了 比如厚樸殺蟲的作用,消化道寄生蟲所生存的環(huán)境,就是胃腸濕熱,或者說是因為生蟲而導(dǎo)致胃腸濕熱,這兩者的因果關(guān)系沒辦法追究。厚樸通腹氣,消積滯,蟲也算是積滯,因此也能有利于蟲的排除。厚樸能除濕,但是性溫,如果配伍檳榔、烏梅,就能夠克伐厚樸的溫?zé)嵝再|(zhì),而起到殺蟲的作用。 厚樸的辛味,能行氣,不僅是降氣,也有宣散作用,厚樸用到大劑量就能發(fā)汗,因此《本經(jīng)》說厚樸主中風(fēng)傷寒,頭痛。確有發(fā)汗作用,特別是夏季貪涼,里有濕邪,外感風(fēng)寒,厚樸也經(jīng)常用到。 厚樸入脾胃,對于外感傷寒,氣血澀滯導(dǎo)致的肌肉不仁,風(fēng)寒痹痛,也有治療作用。 也有書說厚樸主死肌 再就是治療驚悸,悸本身屬于肝病,厚樸能辛散行氣,能舒暢脾氣,當(dāng)然也就能舒肝氣,平肝逆。驚本身屬于心病,厚樸能安腸胃,因此也能定心神,所以《本經(jīng)》說厚樸能主驚悸。當(dāng)然了,也有人有不同看法。遇到驚悸的時候大家可以試一下。 厚樸能調(diào)理脾胃氣機,我們都知道,胃氣升而為苔,脾氣降而為帶,厚樸能燥脾濕,舒脾氣,因此也能夠治療白帶病。脾胃和婦科的關(guān)系密切,脾胃氣機不通,沖任二脈也就不能通暢,因此對于閉經(jīng)、月經(jīng)延遲,厚樸也可以考慮。 關(guān)于厚樸的主治就說這些 厚樸的劑量,我的教科書上寫的是3-10克,實際上這是一個無效劑量。剛提到在傷寒論中,厚樸用到半斤,折合現(xiàn)代,可以用到80克,實際上也有一部分人就善于大劑量使用厚樸,也會用到80克。 傷寒論上寫半斤的藥,都是能多用的,比如熟地、厚樸、柴胡、半夏、生姜等藥,這些藥往往小劑量使用和大劑量使用完全不是同一個作用。 對于腹氣壅滯不通而言,學(xué)過《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人都知道,這個在內(nèi)經(jīng)是很嚴重的疾病,不管是兼什么疾病,如果出現(xiàn)腑氣不通,也要先治療腑氣不通。因為腑氣是不是通暢,關(guān)系到人體陽氣能不能正常運行。經(jīng)常性的腑氣不通,就會遍生諸病,全身不舒服。 中醫(yī)這樣強調(diào)腑氣不通的重要性,在治療的時候就需要速治,因此必須使用大劑量的厚樸,直通腑氣。再舉個例子,比如你通下水道,你是一下子把它捅透,還是分半個月的時間,慢慢捅呢? 因此對于腹氣不通,就是要用大劑量,這個劑量就不能小。 從漢代到明代,用到厚樸的時候一直就是大劑量。但是大劑量也有壞處,厚樸這個藥本身是理氣的,經(jīng)常大劑量使用就會導(dǎo)致氣虛。 在厚樸的使用中,還有這樣一個病例,古代人吃人參吃多了,腸胃氣滯難行,就是用厚樸通腹氣。它兩個本來就是一個補氣,一個順氣。 因此葉香巖說厚樸“多用則破氣,少用則通陽”。這句話也沒錯。問題是葉香巖也算是半個醫(yī)圣,他這么一說,厚樸的用量就降了下來,再以后用厚樸就是1-3錢,連10克都不到。其實就是把一把鋒利的匕首當(dāng)西瓜刀用了。 所以說在臨床上,遇到腹氣不通的時候,就是要用80克,爭取盡快解決問題,當(dāng)然這個劑量也不能持續(xù)使用,用太多了會消耗氣血。 遇到腹氣不通可以在50克左右的劑量上使用一段時間,既能大力通暢氣機,又不至于太過消耗氣血。 如果不是腹氣不通,就是普通胃脹,或者是其他疾病,可以用二三十克的劑量。 甚至也可以做成平胃散那樣的散劑,用量就更小了,祛濕也管用。 因此厚樸的用量,應(yīng)該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既不要因為書上寫的最大劑量9克而不敢大劑量使用,也不要掛在大劑量上下不了。 厚樸這個藥,有一定的刺激性,會刺激喉嚨,因此需要炮制,一般都是姜制,每100斤厚樸放10斤生姜榨的汁,拌勻,裝到袋子里悶到姜汁被完全吸收,然后用文火炒干,處方寫姜厚樸。 經(jīng)過生姜炮制的厚樸,揮發(fā)油并沒有減少,而對于喉嚨的刺激性減輕了,因此更適合用于脘腹脹滿,咳嗽氣短,特別是適合嘔惡。 如果不經(jīng)過炮制,直接用大劑量,可能就會因為刺激性太強烈而導(dǎo)致患者喝不下。 當(dāng)然了,現(xiàn)在開厚樸藥店里面就一種,也就有啥算啥,除了特殊情況一般也就是寫厚樸,很少寫姜厚樸。自己開的門診,也沒必要自己去炒,把厚樸多放一些日子再用,也能減少刺激性。 有刺激性的比如半夏、麻黃,都是放一段時間更好用。 比如用半夏厚樸湯治療梅核氣,痰氣郁結(jié),咽中不適,似有物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息者,半夏厚樸湯主之。 本來就是咽喉不舒服,就不能再用對咽喉有刺激的生厚樸,只能用姜厚樸。 厚樸這個藥用好了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藥,可如果用不好,10克就會出現(xiàn)副作用,比如會造成口干,或者腹部不適,也有的會加重胃腸道癥狀,比如因為氣虛不運導(dǎo)致的胃腸道積滯,厚樸破氣,就不適合使用 在臨床上使用厚樸還有一些注意事項,我直接復(fù)制一下 《本草經(jīng)集注》:'干姜為之使。惡澤瀉、寒水石、消石。' 《藥性論》:'忌豆,食之者動氣。' 《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本草經(jīng)疏》:'凡嘔吐不因寒痰冷積,而由于胃虛火氣炎上;腹痛因于血虛脾陰不足,而非停滯所致;泄瀉因于火熱暴注,而非積寒傷冷;腹?jié)M因于中氣不足、氣不歸元,而非氣實壅滯;中風(fēng)由于陰虛火炎、猝致僵仆,而非西北真中寒邪;傷寒發(fā)熱頭疼,而無痞塞脹滿之候;小兒吐瀉乳食,將成慢驚;大人氣虛血槁,見發(fā)膈證;老人脾虛不能運化,偶有停積;妊婦惡阻,水谷不入;娠婦胎升眩暈;娠婦傷食停冷;娠婦腹痛瀉利;娠婦傷寒傷風(fēng);產(chǎn)后血虛腹痛;產(chǎn)后中滿作喘;產(chǎn)后泄瀉反胃,以上諸證,法所咸忌。' 厚樸花 厚樸花是附著在厚樸后面的一個藥,介紹的很簡單,用的也比較少,需要掌握的主要是花和樹皮的區(qū)別 厚樸花辛、微苦,微溫,氣味芳香,歸脾胃經(jīng)。功效開郁化濕,理氣寬中。 作為花入藥,厚樸花以氣味見長,因此比厚樸更多芳香辟穢,行氣寬中,但是燥性比厚樸弱 厚樸花的主要作用在于行氣,比如用于肝胃氣滯、胸脘脹悶、食欲不振。納谷不香等氣郁氣滯類的疾病。 厚樸花輕,更容易上行,而宣散辟穢,這方面可以用于感冒咳嗽類疾病,比如用于暑濕感冒 厚樸花的分量比較輕,在用量上也不宜太大,一般也就是用幾克的劑量,也沒人用太大劑量。作為花畢竟價格貴,而且在作用上很多都和厚樸類似,如果需要大劑量使用的話,就不如用厚樸便宜了 厚樸花雖然燥濕的作用比如弱,總歸是一個燥濕藥,加上它芳香宣散的作用比較強,因此具備發(fā)汗作用,既燥濕又發(fā)汗,因此陰虛液燥的患者忌服。 藿香 藿香辛,微溫,有芳香氣息。歸脾、胃、肺經(jīng)。功效化濕、解暑、和胃、止嘔。 藿香是以香氣著稱的藥,能宣散上焦?jié)駶?,這種藥不是很多,除了藿香以外,也就是青蒿,佩蘭勉強能算。 藿香性平和而不燥,既能散表邪,又能化濕邪,而且芳香宣散能力很好,因此可用于暑月外感風(fēng)寒、內(nèi)傷生冷而導(dǎo)致的惡寒發(fā)熱、頭痛、脘痞脹滿、嘔惡泄瀉等證,比如藿香正氣散。 也可以用于濕溫病,身熱不渴、肢體倦怠、胸悶口膩、脈濡緩的情況。比如藿樸夏苓湯。 我們拿藿香正氣散說一下,藿香這個藥,以氣味入藥,就是依靠氣味來治病,因此在處方的時候需要盡量保留氣味。藿香正氣散這個藥,就是用藿香做散劑,根本不煮,直接吃,因此效果很好。現(xiàn)在西藥的藿香正氣水,煮了以后再濃縮,藥效相對來說就差很多,好歹藿香正氣水還有效。等到了藿香正氣軟膠囊,干脆做成了現(xiàn)代化的制劑,這種軟膠囊到胃的末端才會溶解,藥效都釋放到腸子里去了,所以根本不管用。 越是現(xiàn)代化的制劑,距離處方初衷越遠 藿香的溫性不重,暑季感寒能用,濕溫病屬濕熱性質(zhì)的,也能用,它是一個寒熱都能用的藥。從另一方面來說,即便是遇到一個濕溫病,也不能都用寒涼藥,因為寒涼藥清熱雖然好,卻郁閉氣機,反而不利于濕邪的排除。 藿香辛溫芳香,辛散而不峻烈,有的溫性而不是燥熱,因此能健運脾胃,宣化濕濁,也是一個治療濕阻中焦,中氣不運的常用藥,比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不換金正氣散,用于理氣化濕,和中開胃?!蹲C治準(zhǔn)繩》的七味白術(shù)散,用于治療濕濁困脾,中焦不和而導(dǎo)致的脘腹脹滿、食少納差、惡心嘔吐、泄瀉不清、舌苔濁膩。 注意這個舌苔濁膩,這是濕濁的代表,一般看到舌苔濁膩的患者,就會經(jīng)常選用芳香化濕藥 藿香能化濕濁、運脾胃、和中止嘔,因此可以用于治療脾胃濕濁引起的嘔吐,單用就有效,配伍半夏、砂仁、生姜等藥也可以。 藿香的止嘔,是治療濕濁導(dǎo)致的嘔吐,對于胃虛的嘔吐不宜。藿香這個藥畢竟是個宣散藥,更側(cè)重于升提脾氣,如果是胃虛的嘔吐,用了藿香以后不僅不能止嘔,還會加重 藿香芳香辟穢,能散邪氣,辟穢濁,因此也被說是通利九竅,而能解除時邪,也就是時令病,比如現(xiàn)在流行的禽流感,就是時令病,換個季節(jié)它就不流行了 藿香這種辟穢濁,散邪氣,還可以用于山嵐瘴氣,水土不服,寒熱瘧疾等疾病。 另外藿香還可以治療霍亂、痢疾、鼻淵。鼻淵就是鼻竇炎 藿香漱口可以治療口臭,有的說是治療飲酒口臭。其實就是用它的香味遮臭。當(dāng)然了,藿香去濕熱邪氣,也能針對口臭的成因有治療作用。 香口去臭:藿香洗凈,煎湯,時時噙漱。(《摘元方》) 治小兒牙疳潰爛出膿血,口臭,嘴腫:土藿香,入枯礬少許為末,搽牙根上。(《滇南本草》) ⑦治胎氣不安,氣不升降,嘔吐酸水:香附、藿香、甘草各二錢。為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沸湯調(diào)服之。(《圣惠方》) 藿香這個藥性質(zhì)溫和,芳香醒脾,辟邪扶正,而且有止嘔的作用,因此可以用于治療妊娠嘔吐,胎氣不安。我沒找到藿香安胎的字句,但是這種芳香健脾的藥,孕婦是可以使用的。 孕婦忌諱的是重著下引藥,比如龍骨、牡蠣,以及破氣破血藥,大毒藥物等類型。 藿香在主要作用就是這些,現(xiàn)代研究認為藿香有止咳化痰的作用。解表除濕藥如果不能止咳化痰,那反而是笑話了。 關(guān)于藿香的劑量,由于這個藥是伴隨著溫病學(xué)發(fā)展起來的一個藥,因此最開始的用量就不大,也就是十克以內(nèi),但是多做散劑,就算是散劑的效果比湯劑更大一些,也沒有人會嘗試太大的劑量。而且藿香畢竟是一個夏天用的發(fā)汗藥,劑量太大也沒有用處。 藿香的禁忌:《本草經(jīng)疏》:'陰虛火旺,胃弱欲嘔及胃熱作嘔,中焦火盛熱極,溫病熱病,陽明胃家邪實作嘔作脹,法并禁用。' 《本經(jīng)逢原》:'其莖能耗氣,用者審之。' 佩蘭 佩蘭辛、平,有芳香氣息,歸脾、胃、肺經(jīng)。功效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發(fā)表解暑,辟穢,解郁。 佩蘭的實際味道略微有點苦,說微苦是對的,但是資料標(biāo)注都是辛味,辛是藥物的功效,不是實際味道。 佩蘭和后面的澤蘭,都是蘭,屬于蘭這個系列的,都是芳香怡人,而性味平淡。因此在選擇藥物的時候,往往會不把佩蘭或者澤蘭當(dāng)做主要藥物來使用。 佩蘭的芳香氣息,能夠辟邪穢,開郁結(jié),因此也用于解暑除濕,比如用于外感暑濕,濕溫病初起,發(fā)熱惡寒,頭痛無汗,肢體酸重疼痛,頭昏重脹痛,胸悶脘痞,經(jīng)常嘔惡等癥狀,可以單獨用佩蘭,也可以配伍藿香陳皮等藥物,比如《時病論》的芳香化濁法,《增補評注溫病條辨》的七葉蘆根湯,《重定廣溫?zé)嵴摗返奈迦~蘆根湯等藥方。 對于夏秋交替時節(jié)感受濕熱,或者脾胃內(nèi)傷復(fù)感外邪而導(dǎo)致的濕溫初起,癥狀可見惡寒少汗,身熱不楊,午后熱甚,頭重如裹,身重肢倦,胸悶脘痞,苔白膩,脈濡緩的,也可以用佩蘭來治療。 佩蘭本身是一個氣味芳香見長的藥物,對于濕邪重的疾病,它沒有那么強的能力祛濕。但是佩蘭氣味芳香,對于暑濕穢濁氣息,有很好的辟穢作用,因此暑病多用,而往往會配合其他藥物來使用。如果是單獨使用佩蘭,需要用很大的劑量才可以。 佩蘭和藿香一樣芳香化濕,醒脾和中,因此也可以用于濕邪內(nèi)困所導(dǎo)致的身熱不楊,脘腹痞悶,嘔惡,吐厚濁涎沫,口中甜膩,不渴或者渴了不想喝水,大便溏泄,小便混濁,苔白膩,脈濡緩的癥狀,這種情況也叫做脾癉。 雖然說佩蘭和藿香都是芳香化濕藥,但是藿香發(fā)汗解表的作用要比佩蘭強不少,藿香辛散而不峻烈,性溫而不燥熱,擅長理氣止嘔,是治療濕邪氣滯嘔逆的要藥。 而佩蘭芳香性平,更擅長辟穢濁,去腐氣,是治療脾濕口甜口臭的良藥。 香薷也能芳香化濕,發(fā)汗解表,但是香薷發(fā)汗的能力強,有夏月之麻黃的稱號。如果按照發(fā)汗的能力來比較,香薷發(fā)汗最強,藿香就差一些,佩蘭性平,發(fā)汗最弱。 藿香辛散性平,既能散郁結(jié),又能化濁氣,辟邪穢,因此能解郁散結(jié),疏利氣機,可以用于肺氣郁結(jié),不得宣揚而導(dǎo)致的呼吸不利,喉癢咳逆,氣喘水腫等癥狀。 佩蘭解郁結(jié),也能用于肝氣郁結(jié),情志不舒而導(dǎo)致的精神抑郁,善嘆息,胸悶脅脹,脘痞噯氣,或者是月事不行,苔薄膩,脈弦的癥狀。 佩蘭能入脾胃,因此能運脾胃之氣而旺盛氣血生化之源,也能解肝膽郁結(jié),由此能用于婦科病,而具有生血調(diào)經(jīng)的作用,不僅是用于月事不行,也可以用于產(chǎn)后氣血兩傷,元氣受損,正氣不足,“百節(jié)空虛”的產(chǎn)后諸病。 因此《雷公炮炙論》說:'生血,調(diào)氣與榮。'也就是調(diào)氣生血,增強體質(zhì)。 除了上面這些作用以外,佩蘭還有兩個對立的作用。首先,佩蘭能祛濕氣,開肌表,因此能治療小便不利,水腫。佩蘭芳香化濕,醒脾開胃,能清利生痰之源,因此也能治療胸脅痰飲,多涎。 《本草經(jīng)疏》說:'肺主氣,肺氣郁結(jié),則上竅閉而下竅不通,胃主納水谷,胃氣郁滯,則水谷不以時化而為痰癖,蘭草辛平能散結(jié)滯,芬芳能除穢惡,則上來諸證自廖,大都開胃除惡,清肺消痰,散郁結(jié)之圣藥也。' 佩蘭既能解郁結(jié),也能利小便,因此在《現(xiàn)代實用中藥》用它來治療腰腎疼,結(jié)石等癥,這方面記載不多,可以試一下。 佩蘭性質(zhì)平和,入脾胃兩經(jīng),因而前人多認為它能生津止渴而治療消渴癥,比如李東垣就說它能生津止渴,潤肌肉,治消渴。 現(xiàn)在也有用佩蘭治療二型糖尿病的,效果還不錯。比如佩蘭二術(shù)湯,佩蘭四錢,白術(shù)四錢,蒼術(shù)四錢,茯苓六錢,陳皮三錢,半夏三錢,澤瀉四錢 還有人用佩蘭殺蠱毒。消癰腫,治療風(fēng)邪侵襲的一些疾病,這些都可以用佩蘭的性質(zhì)來解釋。 佩蘭的用量,我這邊書上說的是5-10克,實質(zhì)佩蘭的藥性很平和,而且發(fā)汗的作用比較差,可以大劑量使用。用幾十克都是常見的劑量,我這邊有用到60克的,應(yīng)該說這也不是極限。即便是不用這么多,考慮到佩蘭的性質(zhì)平和,適當(dāng)多用一些也是必要的。 使用佩蘭的時候需要注意,氣虛,特別是胃氣虛的患者禁用。陰虛的患者也最好不要使用。 砂仁 砂仁也叫做縮砂仁,是幾十粒種子干縮在一起。 砂仁辛、溫,氣味芳香,歸脾、胃、腎經(jīng)。功效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醒脾開胃,固腎止遺。 砂仁也叫縮砂仁,整個一個種子團凝聚在一起,因此質(zhì)地比較重,當(dāng)然了,藥店的砂仁有的帶著皮殼,會感覺輕一些。砂仁雖然也是芳香化濁藥,但是主要歸于脾胃,用它來治感冒的不多。加上砂仁還有安胎的效果,因此它主要的作用就是調(diào)和脾胃。 當(dāng)然了,砂仁的溫性也是比較明顯的,用于暑濕感冒也未必合適。 砂仁的芳香氣息濃郁,因此標(biāo)注了辛味,能夠醒脾,化濕,止嘔,調(diào)和脾的氣機;同時它還能治療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寒瀉冷痢,也具有和胃降胃的作用。因此能雙向調(diào)節(jié)脾胃。 具體來說砂仁的作用,首先在于化濕行氣溫中,醒脾和胃,因此可以用于脾胃氣滯,濕濁中阻所導(dǎo)致的脾胃不和、脘痞不饑,脘腹脹痛,飲食不化,嘔吐呃逆,噯腐吞酸,小兒疳積等癥。 比如香砂六君子湯,參苓白術(shù)散等方子 砂仁辛香性溫,能溫中健脾止瀉,和胃調(diào)中而止嘔,因此也常用于虛寒吐瀉,冷痢等癥。 治冷滑下痢不禁,虛羸:縮砂仁、炮附子(末)、干姜、厚樸、陳橘皮等分。為丸。日二,服四十丸。(《藥性論》) 治小兒滑泄,肛頭脫出:縮砂一兩。去皮為末,每用一錢,以豬腰子一片批開,入藥末在內(nèi),綿系,米泔煮熟,與兒食之,次服白礬丸。(《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縮砂散) 砂仁第三個作用是行氣和中安胎,常用于肝氣郁結(jié),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而導(dǎo)致的妊娠惡阻、胎動不安等癥。 砂仁安胎而止嘔,祛濕而健脾,因此在妊娠嘔吐中很有市場,是常用藥。 安胎藥有很多,但是以氣血為根,黃芩安胎常用,但是經(jīng)常用黃芩導(dǎo)致太寒也會滑胎,生姜止嘔常用,經(jīng)常用生姜導(dǎo)致煩熱,也會胎動。只有補氣藥能壯胎的根本,因此經(jīng)常配伍。即便是用砂仁安胎,也需要配合點補氣藥。特別是對于妊娠胃虛氣逆,嘔吐不食的,更需要配合補氣藥。 另外的可以根據(jù)寒熱辯證,偏熱的加黃芩,偏寒的加生姜。 如果是妊娠期間見到腰酸腹脹,或者小腹墜脹,伴有少量陰道出血的胎氣受損,胎動不安癥,也可以用砂仁,比如《景岳全書》的獨圣散,就是單用砂仁來治療胎氣受損,胎動不安。臨床也可以配伍白術(shù)、蘇梗等藥來使用。 如果是因為腎氣不固所導(dǎo)致的胎動不安,也可以配伍補腎藥來使用 砂仁不止是治療孕婦嘔吐,不是孕婦的嘔吐也有效果,就是脾虛痰阻導(dǎo)致的嘔吐,一樣用砂仁。只是砂仁有一個副作用,就是它開胃很好,因此用砂仁治療習(xí)慣性嘔吐,在取得效果的同時,往往會增加體重。 別看孕婦用砂仁隨便用,劑量大了也沒事。將軍肚的如果也學(xué)著用砂仁,用一段時間以后就會發(fā)現(xiàn)上當(dāng)。 砂仁開胃的功效,不亞于焦三仙雞內(nèi)金,甚至我感覺比那幾個還好用。 治妊娠胃虛氣逆,嘔吐不食:縮砂仁不拘多少。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入生姜自然汁少許,沸湯點服,不拘時候。(《濟生方》縮砂散) 治婦人妊娠,偶因所觸,或墜高傷打,致胎動不安,腹中痛不可忍者:縮砂不計多少。慢火炒令熱透,去皮用仁,搗羅為末。每服二錢,用熱酒調(diào)下,須臾覺腹中胎動處極熱,而胎已安。(孫用和) 接著說砂仁的作用,砂仁能舒暢氣機,因此可以用于心腹疼痛,比如《本草綱目》的縮砂酒。 砂仁入腎,《醫(yī)林纂要》說砂仁潤腎,補肝,補命門?!侗静菥V目》說砂仁養(yǎng)胃益腎,理元氣。《黃帝內(nèi)經(jīng)》說: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砂仁味辛,由此說它潤腎。 砂仁性質(zhì)溫,而芳香走竄,說潤腎好聽,它也是入腎陽的一個藥,因此只能作用于腎陽。關(guān)于這一點有些爭議,有的書認為砂仁就是入脾胃,比如說《本草新編》就認為砂仁“止于脾胃”,這個“止”字用的很堅決,就是到脾胃為止,不能作用于腎。 砂仁用于腎病,主要是用于奔豚證,奔豚證是水逆病,因此能解釋為腎氣虛動。 再就是有人用砂仁治療全身腫滿。治遍身腫滿,陰亦腫者:縮砂仁、土狗一個,等分。研,和老酒服之。(《仁齋直指方》)。這個土狗是螻蛄,不是笨狗,別弄錯了 治氣虛腫滿,痰飲結(jié)聚,脾胃不和,變生諸癥者:人參一錢,白術(shù)二錢,茯苓二錢,甘草七分,陳皮八分,半夏一錢,砂仁八分,木香七分,生姜二錢。水煎服。(《古今名醫(yī)方論》香砂六君子湯) 砂仁整個的種子團縮在一起,因此也叫做縮砂仁,縮砂入腎,能溫腎縮尿,治療尿頻、遺尿。這個可以從形態(tài)學(xué)上來解釋,它本身就是縮砂,因此能縮尿,再就是它干縮以后,也符合腎主藏的含義。 治療尿頻遺尿,是砂仁入腎所治療的主要癥狀,這個無可爭辯,就是通過溫腎陽來實現(xiàn)的。 生砂仁是不能入腎的,如果需要入腎來治療尿頻遺尿,必須用鹽砂仁,通過鹽的炮制,引藥入腎,才能達到治療目的。 砂仁入腎,雖然沒有多少作用,卻用來解釋另一件事情,這件事情比砂仁入腎更難理解,那就是用于治療口舌生瘡,牙齒疼痛。我的書中說是用于真元虧耗,虛火上炎而導(dǎo)致的口舌生瘡。 可是砂仁真的能治療口舌生瘡,牙齒疼痛,我就用砂仁治療過口舌生瘡,還挺好用。按理說口舌生瘡都是上火,砂仁性質(zhì)明顯的溫性,沒助火勢加重口瘡就不錯了,怎么會治療口瘡呢? 我就遇到過,因為有嘔吐而用了砂仁,然后發(fā)現(xiàn)口瘡好了。整個方子里面都沒有一個清熱藥。 有用就成,也沒必要非要解釋清楚 砂仁還有解食物中毒的作用,這個和它調(diào)和脾胃氣機的作用有關(guān)系。可以用于“一切食物中毒” 治一切食毒:縮砂仁末,水服一、二錢。(《事林廣記》) 牙齒疼痛:縮砂常嚼之。(《仁齋直指方》) 另外砂仁還可以治療女子崩漏,化銅鐵骨鯁。 砂仁能止嘔安胎,因此說它能降肺氣,而用于氣逆咳嗽。 治咳嗽和止嘔道理是一樣的。 砂仁的作用大體就是這些,總結(jié)一下就是健脾氣化痰濁,而能止嘔。開胃氣助消化而能通腹脹。脾胃通暢食欲增加因此能扶正氣。散郁氣而能治脘腹脹痛。安胎氣而能治胎動不安,妊娠嘔吐。 辟邪穢而能解食毒;固腎氣而能治療尿頻遺尿;固元氣而能治療虛火上炎 砂仁用好了真是好藥,因此需要對它的藥性有所熟悉,也要善于使用它的長處。 關(guān)于砂仁的劑量,教科書說的是3-6克,這個劑量太小,止嘔安胎都不管用,一般可以用到二三十克,也是很平常的劑量。 砂仁的炮制,剛提到了鹽砂仁,就是用鹽水拌砂仁,然后炒。砂仁一般生用,要的就是它芳香辟穢的氣味,但是在引藥入腎的時候必須鹽制,另外用于妊娠嘔吐或者胎動不安的時候,鹽砂仁能減少它的燥烈,便于長期使用。 用于妊娠不是必須用鹽砂仁 砂仁的性質(zhì)燥烈,因此陰虛有熱的忌服。我這邊教科書是這么說的。這么說也不對,砂仁用于治療口腔潰瘍不就是解釋成虛火上炎嘛,這個虛火當(dāng)然就是陰虛,陽虛也不會有虛火。 但是屬于實熱證的,砂仁偏溫,還是需要謹慎使用。 《本草經(jīng)疏》:'凡腹痛屬火,泄瀉得之暑熱,胎動由于血熱,咽痛由于火炎,小兒脫肛由于氣虛,腫滿由于濕熱,上氣咳嗽由于火沖迫肺而不由于寒氣聽傷,皆須詳察鑒別,難以概用。' 《得配本草》:'氣虛肺滿禁用。'《藥品化義》:'肺有伏火忌之。' 《海藥本草》:'得訶子、鱉甲、豆蔻、白蕪荑等良。' 白豆蔻 豆蔻原本出自唐 杜牧 《贈別》詩:“娉娉嬝嬝十三馀,豆蔻梢頭二月初。”從此豆蔻特指十三歲少女。 白豆蔻辛,溫,歸肺、脾、胃經(jīng)。功效化濕行氣,溫中止嘔,開胃消食。 砂仁和白豆蔻在作用上很類似,因此需要比較兩者的區(qū)別 砂仁和白豆蔻都是姜科植物,有著親屬關(guān)系。 我們看白豆蔻的具體作用。白豆蔻辛溫芳香,行氣化濁,因此能治療濕阻中焦,脾失健運證。 比如《圣濟總錄》的白豆蔻湯用來治療腸胃感受濕氣,濡瀉無度,腹痛少食等證。濡就是軟。 《仁齋直指方》的半夏厚樸湯,治療濕熱困脾,胃反吐痰,胸滿脅痛等證。 還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木香順氣丸,《奇效良方》的白豆蔻丸,證治準(zhǔn)繩的太倉丸等藥。 白豆蔻溫中化濕,和暢中焦,也會用于濕溫病和暑溫病夾濕的情況。比如《溫病條辨》的三仁湯,《醫(yī)源》的藿樸夏苓湯,《溫病條辨》的甘露消毒丹等方子。 這些方子還都是很有名的,其中以三仁湯最出名。是濕熱阻滯脾胃的常用方。 白豆蔻也可以治療嘔吐,如果是用于胃寒嘔吐,單獨使用就會有效,也可以配伍陳皮半夏之類的藥物來使用。 白豆蔻的溫性比較明顯,因此可以用于治療胃寒性疾病,比如胃寒嘔吐,胃寒氣逆等情況,代表方是《香砂養(yǎng)胃丸》 白豆蔻有醒脾的作用,而且燥濕性很好,能用于濕熱性疾病,也能用于解酒毒,比如《蘭室秘藏》的葛花解酲湯,就會用到白豆蔻,當(dāng)然也要配伍能清熱的藥物。 在《本草綱目》還記載白豆蔻治療噎膈和寒瘧。白豆蔻能健脾止嘔,當(dāng)然能治療噎膈。至于寒瘧,這方面沒經(jīng)驗,就不多評價了。 白豆蔻的主要作用就是這些??偨Y(jié)白豆蔻,主要也就是幾個方面的作用,首先是用于濕熱病和酒毒病,酒毒也是濕熱性質(zhì)的。其次是用于治療嘔吐、氣逆、噎膈等胃氣上逆的疾病。 第三是治療胃寒性的疾病。 第四就是治療脾胃氣滯導(dǎo)致的胸膈痞悶,岔氣刺痛,胸脅滿痛等疾病 第五是治療脾濕導(dǎo)致的腹瀉。 主要的也就是這幾個方面 很多書上都說白豆蔻入肺,能溫肺平喘,也沒見到這方面的方子。如果是肺寒咳喘,可以用桂枝加厚樸杏子湯,用的是厚樸,不是白豆蔻 倒是有一個方子,是用蔻仁治療食道癌的,白蔻仁、砂仁各2克,荷葉半張,荷葉切碎,和蔻仁砂仁一同放到砂鍋里煮,然后代茶喝。 對比白豆蔻和砂仁,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時候選擇的還是砂仁,選用白豆蔻的主要是那幾個名方,三仁湯,藿樸夏苓湯,等,因為方子里面有,所以就用了,也不會具體去想白豆蔻是什么作用。 但是在學(xué)習(xí)白豆蔻的時候,還是需要熟悉它和砂仁的區(qū)別。 砂仁氣味芳香,種仁的質(zhì)地重,因此芳香暢胃氣,質(zhì)地重入下焦,能安胎,還能治療遺尿。但是白豆蔻不能入下焦,也就沒有安胎的作用,雖然白豆蔻也能止嘔。 不是所有止嘔的藥都能安胎 古書說白豆蔻入中上焦,砂仁入中下焦,這個算是它們的主要區(qū)別 砂仁開胃氣,健脾氣,所治療的疾病大多是虛癥,甚至還說砂仁補腎氣,因此砂仁所治療的疾病多偏虛,或者說多雜癥。而白豆蔻多用于濕熱病,暑濕病等時邪疾病,多屬于新感疾病,因此白豆蔻所治療的疾病多屬于實證。 這兩點應(yīng)該作為白豆蔻和砂仁的主要區(qū)別吧。 叫豆蔻的有白豆蔻、草豆蔻和肉豆蔻,一般寫豆蔻或者蔻仁是指白豆蔻,就是今天說的這個。 用量不用特殊說明了,和砂仁差不多的東西。 處方的時候需要注意,白豆蔻氣味芳香,不耐久煮,需要標(biāo)明后下。 白豆蔻的禁忌: 注意陰虛血燥而無寒濕者忌服。 ①《本草經(jīng)疏》:'凡火升作嘔,因熱腹痛,法咸忌之。' ②《本草匯言》:'凡喘嗽嘔吐,不因于寒而因于火者;瘧疾不由于瘴邪,而因于陰陽兩虛者;目中赤脈白翳,不因于暴病寒風(fēng),而因于久眼血虛血熱者,皆不可犯。' ③《本草備要》:'肺胃火盛及氣虛者禁用。' 在白豆蔻和砂仁后面,分別寫了豆蔻殼和砂仁殼,性質(zhì)和豆蔻、砂仁差不多,但是力量比較弱?,F(xiàn)在都追求療效,也沒多少用的。 草豆蔻 草豆蔻在植物形態(tài)上和白豆蔻的區(qū)別還是蠻大的。 前面說了,白豆蔻用的就是生藥,一般不炮制,最多也就是打碎了用。而草豆蔻有多種炮制品,比如炒制、姜制、鹽制等。炒制是將草豆蔻直接炒黃。姜制是草豆蔻炒熱以后,噴灑姜汁,然后炒干。鹽制是邊撒鹽水邊炒。 這算是草豆蔻和白豆蔻的第一個區(qū)別吧 草豆蔻辛,溫,歸脾、胃經(jīng)。功效燥濕行氣,溫中止嘔。 草豆蔻和白豆蔻的作用差不多,臨床上如果買不到白豆蔻就會用草豆蔻替代。如果說區(qū)別,草豆蔻行氣的作用不如白豆蔻,而溫燥性質(zhì)要比白豆蔻強,因此草豆蔻主要就是用于脾胃寒濕氣滯,而白豆蔻還能用于三仁湯那種祛濕熱的方子。 草豆蔻的作用,大體分為這么幾點。首先是治療泄瀉、嘔吐。草豆蔻能溫中散寒,燥濕醒脾,因此能夠用于寒濕氣滯而導(dǎo)致的嘔吐泄瀉、噯氣等證。 草豆蔻用于治療寒濕郁滯中焦而引起的胃痛嘔吐,常配伍高良姜。高良姜是溫里的,草豆蔻是化濁行滯的,都針對寒濕嘔吐。 高良姜和草豆蔻都是姜科的植物,有一個藥叫做紅豆蔻,是高良姜的一個變種大高良姜的果實。 草豆蔻能燥濕濁行氣滯,能夠用于中焦不運,寒濕盛的患者,治療寒濕腹痛、腹?jié)M。痰飲。帶下等疾病。 白帶病不是脾胃病,卻也是脾虛濕勝而導(dǎo)致的 草豆蔻能健脾運,因此也能夠用于不思飲食,中焦痞滿,食谷不化等飲食積滯類的疾病 草豆蔻用于脾胃虛弱或者寒濕郁滯而引起的食欲不振,常配伍木瓜 草豆蔻作為一個芳香化濁藥,也可以用于瘴氣、瘴瘧、霍亂等屬于穢濁氣息侵襲人體導(dǎo)致的疾病 草豆蔻還被用于解酒毒、殺魚肉毒 關(guān)于草豆蔻的功效主治大體就說這些吧。它和白豆蔻在功效上差不多,只要能夠記住它們的藥效不同點就可以了。 關(guān)于草豆蔻的禁忌:注意陰虛血少,津液不足者禁服,無寒濕者慎服。 《本草經(jīng)疏》:'凡瘧不由于瘴氣;心痛胃脘痛由于火而不由于寒;濕熱瘀滯,暑氣外侵而成滯下赤白,里急后重,及泄瀉暴注口渴,濕熱侵脾,因作脹滿,或小水不利,咸屬暑氣濕熱,皆不當(dāng)用。' 《本草備要》:'忌鐵。' 草果 白豆蔻、肉豆蔻、草果,都是姜科植物。草果的植株和昨晚上草豆蔻的很相似,但是果子不一樣 草果辛、溫,歸脾、胃經(jīng)。功效燥濕散寒,除痰截瘧。 從砂仁到白豆蔻,白豆蔻比砂仁溫一些,草豆蔻比白豆蔻溫一些,但是草豆蔻也沒看出性質(zhì)多么溫?zé)幔€算是一個比較平和的藥物。而草果比草豆蔻性質(zhì)更熱,這種熱就表現(xiàn)的更明顯,因此也說它燥熱傷津。 在芳香化濕藥中,都是提到芳香氣息,或者是含有揮發(fā)油,草果也含有揮發(fā)油,但是就沒有佩蘭那種芬芳,而是氣息濁烈 從功效描述上也能看出來,砂仁和白豆蔻是化濕,草豆蔻和草果是燥濕,而草果是燥濕散寒,草豆蔻是燥濕溫中。溫中是服藥以后自我感覺胃暖和,散寒是服藥以后全身暖和。在等級上又不一樣 草果溫?zé)嵝再|(zhì)在幾個藥里面最強,而且燥性也最強,因此它的燥濕能力也最好,而在治療痰飲水濕疾病上面,具備更強的化濕化痰的能力,因此說它能除痰。 草果的特點大體就是這些,下面看看它的具體功效 草果辛溫燥烈,能溫燥中焦,健脾和胃,因此擅長治療脾胃寒濕,常用于寒濕阻滯脾胃,中陽不運而導(dǎo)致的吐清稀涎沫,肢倦不溫,身重酸楚,嘔惡泄瀉,脘腹冷痛,納呆食少,口淡不渴等證。 還可以用于脾寒證,大便泄瀉,面青不食等癥,比如《濟生方》中的果附湯 治脾痛脹滿:草果仁二個。酒煎服之。(《仁齋直指方》) 草果含有揮發(fā)油,也叫做芳香辟穢,而且性質(zhì)溫燥,因此可以用于穢濁氣息外感的瘧疾、瘟疫、痰飲等病癥。比如《瘟疫論》的達原飲,《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常山飲,《濟生方》的實脾散、清脾湯等藥。 治瘧疾,胃中寒痰凝結(jié),不易開解:草果、常山、知母、烏梅、檳榔、甘草、穿山甲。水煎服。(《慈幼新書》草果飲) 治癉瘧,脈采弦數(shù),但熱不寒,或熱多寒少,膈滿能食,口苦舌干,心煩,渴水,小便黃赤,大腑不利:青皮(去白)、厚樸(姜制炒)、白術(shù)、草果仁、柴胡(去蘆)、茯苓(去皮)、半夏(湯泡七次)、黃芩、甘草(炙)各等分。細銼。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侯。(《濟生方》清脾湯) 治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后發(fā)熱,日后但熱而無憎寒,初起二、三日,其脈不浮不沉而數(shù),晝夜發(fā)熱,日哺益甚,頭身疼痛:檳榔二錢,厚樸一錢,草果仁五分,知母一錢,芍藥一錢,黃芩一錢,甘草五分。用水一鐘,煎八分,午后溫服。(《瘟疫論》達原飲) 《本草綱目》:'草果,與知母同用,治瘴瘧寒熱,取其一陰一陽無偏勝之害,蓋草果治太陰獨勝之寒,知母治陽明獨勝之火也。' 草果溫胃化飲,因此也會有消食化積的作用,可以用于食積腹?jié)M,當(dāng)然是寒濕性質(zhì)的。比如《仁齋直指方》用草果一味藥,酒煎服,治療寒濕直中,脾胃失和而導(dǎo)致的腹部脹滿,按之不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泄瀉等證。 草果辛溫燥烈,燥濕和散寒性質(zhì)都比較強,在使用的時候往往需要炮制來制約它的這種性質(zhì),現(xiàn)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姜制、煨制和炒制,其中以姜制用的比較多。姜制以后,草果的燥烈性質(zhì)得到收斂,更擅長溫中止嘔,可以用于寒濕阻滯脾胃,脘腹脹滿,反胃嘔吐等疾病。 草果的用量,在治療比較嚴重的腹脹的時候,可以用到50克。 草果辛溫燥烈,傷津液,耗損元氣,因此凡是陰虛血少者忌用,老弱虛怯者慎用。 忌鐵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