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時間,十場專家報告。 今天是“2017上海學前教育年會”的第二天,給與會者送上的是一場思想的“盛宴”。
傳統(tǒng)文化、核心素養(yǎng)、STEM 項目、人工智能、PCK視角、“民促法”解讀……錯過任何一場都會留下遺憾。為此,上海托幼所有記者奔赴各個會場,為大家?guī)Щ厥畧鰧<覉蟾婢A內容全記錄。滿滿干貨,趕緊收藏先! 特別提醒:還有 2 場專家報告將于12月10日在南洋中學進行,敬請關注! 風華中學分會場 尹后慶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 報告題目 未來社會發(fā)展與教育 摘要 在人工智能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教育者更應放寬視野,以落實核心素養(yǎng)作為發(fā)展素質教育的主攻方向,系統(tǒng)培養(yǎng)學生在解決復雜問題、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力、科學探究、社會與情感等多方面的能力,使之具備應對未來的挑戰(zhàn);教師需要從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環(huán)境以及教師角色等多個方面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美好、更理想的教育。
精彩觀點 要堅持“扎根中國”與“融合中外”相結合,宣傳本土的先進思想,不能一味照搬國外的理念與實踐。 科學技術發(fā)展帶來了人類社會的巨大變革,并將對未來產(chǎn)生更為巨大的影響,我們應關注核心素養(yǎng),以落實核心素養(yǎng)作為發(fā)展素質教育的主攻方向。 教師被預測為“未來難以替代的職業(yè)”之一,但這也對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社交能力、人情練達的藝術、同情心等。 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為理想的教育,如互助的、團隊的、泛在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主題學習與項目學習等,而教師本身也應作為引導的、支持的角色存在,建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型教學關系。 張明紅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學系系主任、教授 報告題目 從PCK 視角探析幼兒教師社會領域專業(yè)能力的提升 摘要 張明紅教授結合大量案例,梳理和再現(xiàn)了社會領域PCK項目研究過程中的問題、思考與階段性成果。她明確指出,當下幼兒園在社會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分析對比,《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與PCK之間的關系,深入了解其中社會領域及子領域目標內容,有助于教師明晰社會領域PCK的含義與核心要求。 精彩觀點 社會教育≠社會性教育。 幼兒的情緒情感直接指導、調控著他的行動,驅動他去做出這樣或那樣的行為,或不去做某種行為,所謂“情感在先,行為在后,認識相隨”。 建平中學分會場 張人利 靜安區(qū)教育學院附屬學校校長、特級教師、特級校長 報告題目 遵循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 摘要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零起點、等第制”、“減輕學生過重學業(yè)負擔”、“如何進行幼小銜接”等話題受到教師、家長和社會的熱議。對此,張人利提出“首先應該回歸教育的本源,即教育究竟為了什么?”對此,大家基本形成共識:育人。因此,有必要“研究人(兒童)”,從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來回應這些問題。
精彩觀點 遵循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要明確和關注教育的三個基本屬性、孩子成長的一般規(guī)律、不同學段教育的不同貢獻等。 不同學段教育研究側重面不同,不同年齡兒童需要適合的學習方式、學習不同的知識技能。 姜 勇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學系教授、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學前教育教師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報告題目 用心培育幼兒園教師家國情懷啟蒙教育的能力——致良知、抒情意、絕躬行、始篤信 摘要 “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是學前教育的科學性的重要體現(xiàn),是尊重兒童發(fā)展規(guī)律的重要體現(xiàn)。但是,除了科學性之外,學前教育還具有人文性和政治性。只強調政治性的學前教育會使我們的兒童失去幸福的童年;只強調科學性的學前教育則會使我們的國家失去強大的未來。其中,家國情懷是兒童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因此幼兒園教師首先應該有家國情懷,同時幼兒園教師的家國情懷需要用心培育。
精彩觀點 姜勇教授從以下四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如何培育幼兒園教師的家國情懷—— 建青實驗學校分會場 李躍兒 著名美術教育家,李躍兒“芭學園”創(chuàng)始人 報告題目 用傳統(tǒng)文化塑造孩子的人格 摘要 李躍兒老師通過對幾個孩子活動視頻的分析,精彩地闡述了她的教育觀——“孩子是腳,教育是鞋”,并與大家分享了“芭學園”是如何朝向人格建構為孩子創(chuàng)設有準備的環(huán)境;如何遵循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天命”“率性”和“修道”之路,幫助孩子更好地發(fā)現(xiàn)自己、走向自我學習和自我成長。
精彩觀點 人類生活的本質是什么?是自我學習、自我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是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人格,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能力,簡單地說,就是能讓孩子在未來生活中過得更爽! 楊向東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報告題目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學校課程改革 摘要 楊向東教授提出,核心素養(yǎng)是在信息時代和創(chuàng)新經(jīng)濟的大背景下對教育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教育是面向未來的,因此,學校課程必須做出從“輸入驅動”到“輸出驅動”的改革,打破分科教育的傳統(tǒng)思路,通過創(chuàng)設吸引孩子的情境,在合作、質疑、反思、討論中培養(yǎng)孩子面對復雜問題時整合自己所學的綜合能力。 精彩觀點 信息時代,經(jīng)濟將不再以勞動力和資本為基本因素,而是智能。因此到2020年,大量的依靠勞動力和資本的工作將消失,取而代之的大量工作要求個體適應充斥高技術的工作環(huán)境、能夠解決不良結構的問題、以團隊方式開展創(chuàng)新型工作。 我們必須通過核心素養(yǎng)來重構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維、首創(chuàng)精神以及跨學科的整合能力等。如果我們的孩子都能夠自信、好奇、合作、充滿探究精神,那么他們將無懼未來! 南洋中學分會場 董圣足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民辦教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報告題目 貫徹新法新政,推進分類管理 摘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民促法”)自2002年頒布至今已過去15年。2016年,根據(jù)中央有關對民辦教育實行分類管理的改革精神,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修改“民促法”的決定。修改之后的“民促法”,對于推動民辦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有何重要意義?董圣足所長從“為何實施分類管理”、“分類管理難點何在”、“怎樣推進分類管理”三個方面,對“民促法”中的亮點和關鍵點進行了詳盡而深入的解讀。 精彩觀點 實施分類管理是基于當前民辦教育改革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其中法人屬性不清是所有問題的根源。 當前實施分類管理尚存在許多難點問題。 了解新法新政中關于分類管理的政策設計,有助于更好地推進分類管理的實施。 張溶菁 上海市史坦默國際科學教育研究中心特聘專家、中學物理高級教師 王雪華 上海市史坦默國際科學教育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 報告題目 以學前STEM 素養(yǎng)為導向的項目/ 課程的上海實踐 摘要 上海市史坦默國際科學教育研究中心的兩位專家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對學前STEM 項目/課程在上海的實踐進行了介紹?,F(xiàn)場他們帶來了“基于蔬果超市項目”的6個STEM 項目小實驗,分別對應了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勘測變化、公平測試、鑒定與歸類、工程設計、研究模型6種科學探究類型,以“做中學”的方式生動詮釋了如何在項目中開展有結構的科學探究。
精彩觀點 首先要了解STEM 項目/課程的特征。 基于項目的STEM 幼兒課程結構開展的五階段。 項目開展過程中的思維工具和工程思維。 大同中學分會場 陳積芳 原上海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副主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報告題目 從阿爾法狗(AlphaGo)看人工智能的發(fā)展 摘要 陳積芳教授介紹了誕生于60年前的人工智能這個高深的科技如何走入大眾的視野,以驚人的速度為我們的生活創(chuàng)造驚喜。有科學家預計,人工智能或將在2040年,達到普通人智能水平,并引發(fā)智力爆炸。這一時刻,距今還有23年。
精彩觀點 作為一種工具,人工智能不可避免地會被應用在教育領域,希望廣大教師“擁抱”人工智能,讓教育更美好。 黃 瑾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主任、教授 報告題目 我國幼兒園教師培訓效能提升路徑探析 ——領域教學知識(PCK)的視角 摘要 黃瑾教授聚焦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從領域教學知識(PCK)視角出發(fā),介紹了教師培訓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產(chǎn)生積極影響的四大因素 ,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了增進教師培訓效能的四大途徑,并進行了具體的、詳實的闡述。
精彩觀點 教師培訓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產(chǎn)生積極影響的四大因素。 增進教師培訓效能的四大途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