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也化為光| 第1590期 Nikolai? Astrup[挪威] ? 點擊收聽 ? 傍晚的夢想 作者:赫爾曼·黑塞[德國] 為你讀詩:楊祐寧|演員 從前歡快跳動的心 現(xiàn)已膽怯而衰頹, 它想重新返回青春, 厭倦了匆忙的游戲。
許許多多可愛的圖像 正從昏暗中升起, 看呀,早已熄滅的陽光 給它們鍍上了金輝。
那世界,我們一度諳熟, 遠遠放出光芒: 孩提時高高的星星帳幕 恰是孩子們的故鄉(xiāng)。
我們還站在昏暗中 懷著柔和的夢想, 渴望走進那光明中, 自己也化為光。
林克 譯 選自《黑塞詩選》,重慶大學出版社 赫爾曼·黑塞,德國作家,詩人。黑塞一生曾獲多種文學榮譽,比較重要的有:馮泰納獎、諾貝爾獎、歌德獎。他愛好音樂與繪畫,是一位漂泊、孤獨、隱逸的詩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為題材,表現(xiàn)對過去時代的留戀,也反映了同時期人們的一些絕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門青》《荒原狼》《東方之旅》《玻璃球游戲》等。 你更喜歡一天中的哪個時刻? 請移步圖文下方「留言區(qū)」 ﹀ ﹀ ﹀ 傍晚夜幕降臨,太陽隕落而眾星起,也正是人間從熱鬧逐漸轉(zhuǎn)而靜謐的兩極之間的過渡時刻。隱喻著生活中道德與人性、理智與感情、社會與個人,在兩極之間種種的矛盾和掙扎的狀態(tài)。黑塞著迷于在兩極之間的探尋,他在《療養(yǎng)客》里寫到“我要用詩句、用篇章贊美世界的二極性,因為在那火花閃耀的兩極間我看到了生活的燦爛”。正如傍晚夜空的昏暗映襯出星月的光芒。
我們還站在昏暗中,正如昏暗的反面即是光明,人世也總是悲涼與歡喜共生。我們滿懷熱望卻依然時時感到無能為力。黑塞說,我希望的世界更美,我的夢想也更多。現(xiàn)實從來不是充足的,魔術(shù)是必要的。我們看到每個人都懷著柔和的夢想,渴望走進光明,并讓自己也化為光。 文/三十 - 詩歌音樂 - 音樂剪輯自德國配樂大師、作曲家、鋼琴家的Peter Kater的作品In A Dream。大部分的人只在夢中生活,還有人掙扎著要覺醒過來。 ● ● ● ▎詩意的人 楊祐寧 演員,代表作有《十七歲的天空》《太平輪》《寒戰(zhàn)2》《魔宮魅影》等。2004年,憑借主演的首部電影《十七歲的天空》獲得第41屆金馬獎最佳新人獎。2017年,參演《喜歡你》《建軍大業(yè)》《俠盜聯(lián)盟》等。 ▎特別推薦 點擊視頻,聆聽江一燕談專輯制作 在歲末寒意漸濃時,「為你讀詩」聯(lián)合演員江一燕及兒童文學專家,特別制作了一張詩歌專輯。15首溫暖清澈的詩歌,給孩子,也給你。 在這里,重新遇見 “諾獎詩人”泰戈爾、“童謠詩人”金子美玲 “童話詩人”顧城…… 兒童詩歌教育家樹才編選 江一燕溫情朗讀,另有來自文學專家的細致講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