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心” 心的主要功能為映照,身是心感知事物的手段,意則是心通過身對外物的感應,感應到靈明之處便是知。物就是能夠被身心感應的事物?!靶募蠢硪?。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王陽明認為,心即理這是自然道理,人對外物的認知是一種本能,心的本體就是“至善”,將這種本能發(fā)揮到極致就能夠心如明鏡,映照萬物,此時的心便是天理。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fā)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意思是心是人身的主宰,主宰人的認知,控制人的能動性,而人心的思慮,人心之所至處便有了意。意之本體是知,是人心對外物的認識,意之所在是物,意必有所倚靠,意不能離事離物而獨存,不然就是無意義,是玄想。而王陽明所指的物,與我們所說的“事”更加貼近一些。他說:“如意在于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試聽言動,即試聽言動便是一物。所以某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薄拔铩彪x開然的主觀意愿,離開人心,便在此心上死寂,不復不曾存在。 心即理,人皆有心,為何還會有人不善呢?王陽明認為人之所以還會有不善是“惡人之心,失其本體?!辈皇钦f他沒有了這一心,是他因私欲隔斷了心之本體?!靶臒o私欲之弊,即是天理。不需外面添一分。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fā)之事父便是孝,發(fā)之事君便是忠,發(fā)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要達到這個理就要去人的私心,私欲。以沒有被私欲遮蔽、污染的純天理之本心去處事,待人,則可以達到忠、孝、信、仁四種儒家所追求的圣人的人格境界。而這個私欲并不是我們簡單理解的那個私欲。把心看成是體,把理看做用,理就是心本體的流行發(fā)用。他說: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所以說無心即無理。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其實也是說世間萬物、萬事都有它發(fā)生,存在的理,也就是它的“原因”,它的規(guī)律,這個“理”與“氣”,共同構建了一事一物的發(fā)生發(fā)展結果,理是內在的,是虛化的,氣則是外在的,氣化而成物。 比如說一張桌子,它為什么是張桌子?說它是一塊木頭,一塊形狀比較奇怪的木頭,可以嗎?它之所以成了一張桌子是它有一張桌子的理。它作為一張桌子的理在我心。所以它可以用來看書,可以用來吃飯,它是桌子。那如果離開本心,執(zhí)著探尋桌子這個念去向外界去尋求桌子,什么是桌子?木頭的是桌子?大理石的是不是桌子?小孩子坐在一個小凳子上,趴在高的方凳上寫字,高方凳是不是桌子?所以到底哪個才是真桌子?“桌子”不在這些各種各樣的桌子中,桌子在人心中。要看人心所指,人心里面桌子的理發(fā)于方凳,方凳就是桌子,發(fā)于木樁,木樁就是桌子。桌子在它之所以是桌子的理上。如果離開這個理去求什么是桌子,則雜而無主,沒有規(guī)范,沒有答案。所以說無心外之事物。
二、關于“理” 程頤程顥確立了理在道學之中的地位。而他們所提說到的多為“物之理”。如:“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則,一物須有一理?!边@是道學中的物和理認識?!秱髁曚洝防锩嬗姓f到:“又問心即理之說。程子云:‘在物為理’,如何謂心即理?”先生曰:“在物為理,在字上當添一心字。此心在物則為理。” 至于心與理的關系,《傳習錄》中王陽明又說:心之體,性也,性即理也。即有孝親之心,即有孝心之理,無孝親之心,即無孝親之理。理豈外于吾心耶? 按照朱熹的理論體系,只能說性即理而不能說心即理,只能說有孝之理,故有孝親之心,不能說有孝親之心,故有孝之理,無孝親之心,即無孝之理。依朱熹的系統(tǒng),理可以離開心而獨存。雖無此實是,卻有此可能。而按照王陽明的理論系統(tǒng)。則在實是上和邏輯上,無心即無理。關于王陽明提到的心,他又說到了本心和習心。本心即他所追求的和他心學理論的主體,天下之大本即立于人之“心”,即立于人心之“誠”。除去人心之誠,一切道理都會失掉其本原。他曾說天理在人心,亙古亙今,無有始終,天理即是良知。 由此可見王陽明實際認為人心之本體即“本心”就是良知。與之相對的王陽明所說的“習心”,關于“習心”的理解。在他提及習心的地方是在和其門人錢德洪,王畿論學中它有說到:“人心本體原是明瑩無滯的,原是個未發(fā)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體,便是功夫,人己內外,一齊俱透了。其次不外有習心在,本體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實落為善去惡,功夫熟后,渣滓去得盡時,本體亦明盡了?!绷暿蔷毩暎菍嵺`活動。如習武,此處所講的習心應當是人在實際物質生活中因外物呈現(xiàn)給人的表象而使人發(fā)生出的喜惡好懼之心。私欲便由此而起。對外在物質的追求越是強烈,習心對人心的影響就越大,繼而私欲越盛,渣滓越多,遮蓋本心,不見天理。這個習心和功利主義的功利一詞有幾分相似。他說人有習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實用為善去惡功夫,只去懸空想個本體,一切事為俱不著實,不過養(yǎng)成一個虛寂,此病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說破。他這里說的“懸空想個本體,不著實,虛空”就是相對人之心而言,他講的良知之學,就是要講人之心,只是要人本著己心。 王陽明的“心即理”思想與他所樹立的良知學說都是繼承并發(fā)展了儒家求知修身的教化人的最終目的,使之完善和具體化。他曾說良知是天理之昭明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自此他已將“心”、“天理”、“良知”三者圓融起來了。所以達“天理”就要“致良知”,也就是致“本心”,致心之本體,去除私欲對本心的遮蔽,而所行是否摻雜私欲,自己心里明白,這就是良知之體仍然存在,只是你沒有依了自己的良知,故我們要倡導心即理,倡導致良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