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6港臺文學選讀2評 崔鶯鶯、杜麗娘、林黛玉是中國文學殿堂里三位極具個性的女性,她們對待愛情的堅定和執(zhí)著可謂'前無古人',然而她們大膽追求愛情的思想和方式還是有明顯區(qū)別的,這也就注定了別樣的結局。 中國古代敘事文學,塑造了許許多多愛情中的女性形象,如果我們要打造一個名為“戀愛中的古代少女”的榜單,我以為崔鶯鶯、杜麗娘和林黛玉應該是這個榜單的前三甲。這三個文學形象,從某種意義上,是有譜系關系的,尤其是崔鶯鶯和杜麗娘之于林黛玉,在《紅樓夢》的故事文本中,更是具有“革命引路人”的意義。 「黛 玉」 黛玉在大觀園——這個作者制造出的桃花源里,似有還無地談著戀愛,心里什么都有,到底一句話也沒說出來——蜂腰橋寶玉倒是說出了肺腑之言,結果落到了襲人耳朵里。杜麗娘在那個有著惹是生非花神的南安府花園里做夢,一場戀愛談得“死去活來”——從夢到魂,等到麗娘小姐再度恢復為人時,戀愛已然變成了婚姻。由此看來,這三位少女,只有《西廂記》里的鶯鶯小姐,扎扎實實在人間談了一場靈肉結合的戀愛。 ▲ 林黛玉 「 西廂記」 在《西廂記》的故事里,戀愛中的崔鶯鶯,更具現(xiàn)實感和現(xiàn)代感。 杜麗娘和林黛玉,在戀愛中的表現(xiàn),更為詩化,她們都擁有自己獨特而優(yōu)美的經(jīng)典抒情畫面:描容和葬花。麗娘小姐被一瓣落花驚夢,繼而尋夢不得,于是便丟了卿卿性命——然而在死前,她還要“描容”,把自己美麗的容貌描畫下來,這是一份怎樣對美和生的執(zhí)著?黛玉姑娘戀愛談得不順利時,就去“葬花”,祭奠如同花一樣明媚鮮艷卻終將逝去的青春。 ▲ 杜麗娘 「 崔鶯鶯」 鶯鶯小姐顯然沒有這樣的幸運,同樣是絕妙好辭的《西廂記》,作者卻沒有給予她如此這般獨一無二的抒情段落,雖然有拜月和聽琴,只是太過庸常,難以與“描容”和“葬花”這樣清艷奇絕的場面相比。鶯鶯拜月,比不得貂蟬拜月;鶯鶯聽琴,也比不得文君聽琴——終究是落了第二層,然而鶯鶯卻被作者賦予了一個不那么引人注目、卻格外耐人尋味的動作——不語。 ▲ 崔鶯鶯 「 鶯鶯“不語”」 鶯鶯的不語,發(fā)生在《西廂記》最為高潮的一幕——“酬簡”。鶯鶯在書信中答應了張生幽會的要求,紅娘再三催她“去來,去來”,鶯鶯“不語”,但還是跟著紅娘去了西廂。張生見了鶯鶯,“跪抱”,鶯鶯不語;張生起來,挨著鶯鶯坐下,鶯鶯不語;張生抱鶯鶯,鶯鶯不語;寬衣解帶,“一片眼淚,一片快活”,張生跪謝:“張珙今夕得侍小姐,終身犬馬之報?!柄L鶯依舊不語;紅娘催促離開,提醒怕夫人知道,鶯鶯起身走,不語;張生不舍拉住,叮囑再來,鶯鶯還是不語! 有意思的是,在元稹的《鶯鶯傳》中,對西廂歡會這一情節(jié),也有著類似的描寫,此前張生跳墻,被鶯鶯訓斥之后,于是絕望。然而突然紅娘又陪鶯鶯突然降臨西廂,“張生飄飄然,且疑神仙之徒,不謂從人間至矣?!痹谠〉墓P下,那個西廂里的夜晚,鶯鶯也是“終夕無一言”。 「 “不語”原因 」 當然不是這個人物不善言辭。無論是唐傳奇《鶯鶯傳》,還是王實甫的《西廂記》,崔鶯鶯這個人物,都是很會說話、機敏多才的,且看她此前教訓張生,說得合情合理,進退得宜??v然大家閨秀矜持,可到了以身相許的定情之夜,竟然一言不發(fā),也實在有悖常理。 鶯鶯不說話——或者說作者在此處不讓她說話,其實是一種用心良苦的設計。金圣嘆在批“酬簡”一折中鶯鶯幾處“不語”,都用了“妙”字,這不語的妙處在哪里呢? 鶯鶯的“不語”,如同黛玉的“葬花”、杜麗娘的“描容”一樣,是塑造人物非常有力的一筆。兩情繾綣的時候,張生的反應很正常,贊美,親昵,歡喜得充滿感激和感動,然后就是給出誓言——鶯鶯對這一切都不置一詞。這樣反常的行動設計,展現(xiàn)出了鶯鶯復雜而深刻的精神情感世界。 ▲ 黛玉葬花 鶯鶯來了西廂,她在掙扎和糾結之后,勇敢或者沖動地拋開了現(xiàn)實世界的種種利害關系的桎梏,準備不再壓抑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她要享受自己的青春。只是,她很清楚這樣的享受無異是一種放縱,同樣很清楚自己可能要付出的代價。鶯鶯是冷靜的——始亂之,終棄之,這樣的結局也許在她決定去西廂之前,就想到了。鶯鶯的不語,其實是無語。面對張生真誠而脆弱的誓言,她能說什么呢? 鶯鶯的無語里,有一份勇敢和擔當——我愿意相信,月移花影的那個晚上,鶯鶯是為自己——而非為張生——去了西廂! 特別感謝原文作者 計文君女士 作者簡介 計文君,河南省許昌人,小說家,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博士,主要著作有小說集《天河》《剔紅》、《窯變》、《帥旦》等,學術專著《誰是繼承人——小說藝術現(xiàn)當代繼承問題研究》。曾獲人民文學獎、杜甫文學獎、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2011年入選“未來文學大家TOP-20”。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