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不 拾 遺 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拾走。形容社會風氣好。也作“路不拾遺”、“路無拾遺”。“道不拾遺”這個成語常與“夜不閉戶”連用。 近義詞:路不拾遺 反義詞:打家劫舍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子產退而為政五年,國無盜賊,道不拾遺?!薄稇?zhàn)國策·秦策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強大,諸侯畏懼。” 譯文: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子產下朝后,經(jīng)過五年的政事經(jīng)營,國內沒有盜賊,路不拾遺?!薄 稇?zhàn)國策·秦策一》:“一周年之后,路上沒人拾取遺失的東西,百姓不亂取非分的財物,國力大大加強,諸侯個個畏懼?!?/span> 典故 商鞅,原名公孫鞅,衛(wèi)國人,戰(zhàn)國時期政治家。他在秦孝公時任秦國的宰相,因功勞顯赫而封賜商地十五邑,故稱商鞅。他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廢除了維護貴族特權的舊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商鞅變法'。 他堅決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對國家有功,就應該予以獎勵。他鼓勵耕織,生產多的可免去徭役,他認為,貴族世襲的制度應該廢除,應當按軍功的大小給予不同的爵位等級,執(zhí)法應該嚴明,不講私情,以法為準。商鞅的變法遭到了貴族勢力的反對,但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變法很快就推行開了。 一年以后,由于商鞅積極地推行變法,老百姓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了,軍隊紀律嚴明,民風也變得純樸起來,人們不隨意拿取,夜不閉戶,道不拾遺,秦國一天天強大了起來,別的諸侯都對秦國心存畏懼。 后來,民間的時候也流傳著一些小故事。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做買賣的人途經(jīng)武陽(今河北大名、館陶一帶),不小心把一件心愛的衣服丟了。他走了幾十里后才發(fā)覺,心中很著急,有人勸慰他說:“不要緊,我們武陽境內路不拾遺,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蹦侨寺犃税胄虐胍?,心里話:這可能嗎?轉而又一想,找找也無妨。于是趕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 舉例 全國解放后,社會秩序大大好轉,許多地方夜不閉戶,道不拾遺。 道不拾遺,正是社會治安良好的最佳寫照。 這類道不拾遺,夜不閉戶之事,在我們村可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 回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