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屬于中醫(yī)消渴的范疇。消渴是以多飲、多食、多尿、身體消瘦為特征的一種疾病。消渴之名,首見于《黃帝內經》。東漢著名醫(yī)家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將消渴分為三種類型:渴而多飲者為上消;消谷善饑者為中消;口渴、小便如膏者為下消。 中醫(yī)認為,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勞欲過度、素體虛弱等因素均可導致消渴。該病的病機特征是陰虛燥熱,以陰虛為本,以燥熱為標,且兩者互為因果:燥熱甚者則陰虛越甚,陰虛甚者則燥熱越甚。消渴的病變部位在肺、胃和腎,而以腎臟的病變?yōu)橹亍?/span>如果患者肺燥陰虛,津液失于滋潤,則會出現(xiàn)口干舌燥、煩渴多飲的上消癥狀;若患者胃熱熾盛,腐熟水谷的能力過盛,則會出現(xiàn)多食易饑的中消癥狀;若患者腎虛精虧,不能約束小便,則會出現(xiàn)尿頻量多、尿濁如脂膏的下消癥狀;若患者兼有肺燥、胃熱與腎虛的因素,則會同時出現(xiàn)多飲、多食、多尿等癥狀。 糖尿病的病程較長,該病患者的病情常常日久不愈,最終會因氣陰兩傷而合并出現(xiàn)其他病變。例如,患者若肺燥陰傷,可合并肺癆等病癥,若腎陰虧耗,肝失滋潤,可合并雀目、內障、耳聾等病癥,若燥熱內熾,蘊毒成膿,可合并瘡癤、癰疽等病癥,若陰虛燥熱,煉液為痰,痰阻經絡,可合并中風偏癱或胸痹心痛等病癥,等等。 在臨床上,如何根據(jù)中醫(yī)理論治療糖尿病呢?烏蘇市中醫(yī)院的有關專家在此介紹了方法,根據(jù)糖尿病的中醫(yī)辨證分型,分別給予了不同的治療藥方。? 燥熱內盛 證喉特點:口渴多飲,大便干燥為主證,兼見口干舌燥,多食,心煩,小便灼熱或黃赤,手足心熱,舌尖紅,苔黃燥,脈紅數(shù)。 治法:清燥泄熱,養(yǎng)陰生津。 方藥:增液承氣湯 基本方:大黃5g,生地15g,沙參12g,枳實6g,玄參12g,麥門冬10g,天花粉12g。 加減:若燥熱偏盛,大便干燥難解,甚或便秘,加芒硝3-10g沖服,番瀉葉10g以助大黃、枳實清燥邪熱之功;若燥熱內盛,氣逆不降,出現(xiàn)咳嗽、聲音嘶啞者,加梔子10g、菊花12g以清熱宣肺;如果在糖尿病中后期,有的患者出現(xiàn)間斷性大便干燥,或表現(xiàn)為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xiàn),且伴有心煩、口干等,治療則以養(yǎng)陰增液,益氣活血為法,藥選黃芪20g、玄參12g、麥冬10g、熟地15g、川芎12g、桃仁10g、當歸10g等。 脾虛濕盛 證候特點:以脘腹痞悶,舌苔厚膩為特點,兼見惡心,嘔吐,四肢困倦,不思飲食,頭昏,舌淡胖,舌苔厚膩,脈濡弱。 治法:健脾益氣,化濕運脾。 方藥:藿樸夏苓湯加減 基本方:藿香10g,厚樸10g,法半夏15g,薏苡仁15g,蒼術10g,茯苓15g,柴胡6g,香附6g,甘草3g。 加減:若脾氣虧虛甚者加黨參15g,白術12g,以助脾氣;若胃納欠佳,不欲食,脘腹脹滿可加山楂15g,麥芽15g,神曲15g,以健脾開胃;如果濕滯偏盛而且舌苔厚膩而腐者,可加草蔻仁10g,白蔻仁10g后下、草果10g,砂仁6g后下以加強燥濕祛滯之功。 肝郁氣滯 證候特點:以胸脅苦滿,胸悶太息為主證,可兼見脅肋刺痛,口苦咽干,急躁易怒,女性可見乳房脹痛,月經不調,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調理肝脾。 方藥:四逆散加減 基本方:柴胡18g,枳殼15g,白芍12g,枳實10g,赤芍10g,川芎10g,茯苓15g,白術10g,生甘草3g。 加減:若肝郁化火,表現(xiàn)為目赤腫痛,急躁易怒者,加丹皮12g,梔子12g,以瀉肝火;若大便干結者加大黃6g,以通腹瀉下;頭暈目眩,頭痛失眠者加天麻10g,鉤藤20g,刺蒺藜15g以平肝潛陽。 水濕停聚 證候特點:以水腫為主要特點,可見小便不利,頭身困倦,頭重如裹,納呆不欲食,舌淡胖,苔白厚膩,脈弦滑或濡。 方藥:五苓散加減 基本方:茯苓20g,豬苓15g,澤瀉10g,白術10g,桂枝6g,白茅根15g,車前草20g,玉米須15g,益母草20g。 加減:水濕停滯由脾虛引起者,適當加黃芪20g補氣利水;水腫煎有淤滯表現(xiàn)為口舌青紫或舌有瘀點或瘀斑、脈澀者加懷牛膝15g,澤蘭15g,活血祛瘀,利水消腫;水腫甚者可見生姜皮10g,桑白皮10g,加強利水;水腫伴腰痛、腰膝酸軟者加續(xù)斷12g,女貞子20g,旱蓮草10g,等補益肝腎;水腫伴咳嗽、氣喘等肺氣不降者,適當加用前胡10g,苦杏仁10g降氣止咳平喘。 氣血虧虛 證候特點:神疲困倦,唇舌指甲及眼瞼色淡等為主證,可以兼見喜坐少動,語聲低微,精力不集中,失眠,舌淡白,脈細弱。 治法:益氣養(yǎng)血 方藥:當歸補血湯加味 基本方:黃芪30g,當歸10g,黨參15g,懷山藥20g,白術10g,丹參15g,阿膠10g烊化,五味子10g,龍眼肉10g,炙甘草5g。 加減:若氣血虧虛同時見胃納呆滯,不思飲食者加山楂15g,神曲15g,麥芽10g,以健脾消食,以助氣血生化之源;若兼見脅肋脹滿等氣滯表現(xiàn)著,加木香6g,青皮10g,陳皮10g,以理氣。腎主骨生髓,髓能化精,精能生血,因而可在上方基礎上適當加枸杞子10g,制首烏15g,菟絲子10g填精補腎。 瘀血阻滯 證候特點:以唇舌瘀黯,局部脈絡青紫為主證,兼可見有局部刺痛,小便滴瀝不盡,出血,局部痛有定處,夜晚加重,舌黯有瘀點或瘀斑,脈澀或結代。 治法:活血化瘀 方藥:桃紅四物湯 基本方:桃仁12g,紅花10g,血竭10g,水蛭6g,川芎10g,白芍12g,甘草3g,鬼見羽10g,丹參15g。 加減:瘀阻在腦者加懷牛膝15g,以引血下行,郁金10g及石菖蒲15g以芳香開竅;瘀阻在心者,加薤白10g,瓜蔞15g以開胸通陽;瘀阻在肩背者,可加姜黃10g,桂枝6g;瘀阻在下肢者,可加懷牛膝15g、孩兒茶10g。 腎陽虧虛 證候特點:以畏寒,肢體欠溫,膝冷,五更作泄,小便清長,夜尿多,或陽痿,性功能障礙,舌淡,苔薄白,脈微細為主證。 治法:補腎壯陽 方藥:金匱腎氣丸加減 基本方:枸杞子15g,桑椹15g,肉桂3g,懷山藥15g,山茱萸12g,丹皮10g,澤瀉10g,菟絲子15g,淫羊藿15g,紫河車10g,鹿角膠5g。 加減:若夜尿頻多,小便清長者加覆盆子20g;陽痿有寒象者加附子10g,若無效加鹿茸粉0.5g,干姜,細辛類溫里通陽藥也可選用,但藥量不宜過大;若男性以性功能障礙為主者,則重用菟絲子、淫羊藿,另用雄蠶蛾研粉沖服。 腎陰虧虛 證候特點:以心煩,失眠多夢,腰膝酸軟,脈微細為主證。兼見手足心發(fā)熱,面部潮紅,熱氣上沖,舌淡紅,少苔,脈細數(shù)。 治法:滋腎養(yǎng)陰方藥:左歸丸加減 基本方:桑椹15g,枸杞子15g,黃精15g,制首烏15g,女貞子15g,旱蓮草15g,桑寄生10g,玄參10g,懷牛膝15g,菟絲子10g,甘草3g。 加減:有虛火者可加知母10g,黃柏10g,龜甲12g,丹皮10g,滋陰清熱;若陰陽兩虛者,可用左歸丸合金匱腎氣丸加減平補腎之陰陽;腰膝酸軟明顯者可加用杜仲12g,續(xù)斷10g,木瓜15g,獨活10g補肝腎健腰膝。 肝膽濕熱 證候特點:以胸脘腹脹,納后飽脹,脅肋脹痛,惡心,口苦為主證。兼見四肢沉重,肌肉酸脹,或有鞏膜、甲床、皮膚黃染,尿黃,舌紅,苔厚膩,脈滑數(shù)。 治法:清利肝膽濕熱 方藥:茵陳蒿湯加味 加減:兼有倦怠乏力,不欲食者可見茯苓15g,白術10g、黨參15g、陳皮10g益氣健脾;若食后飽脹者加木香6g、香附10g行氣消食;脅肋脹痛甚者可加川芎12g、郁金10g、枳殼10g疏肝解郁止痛。 濕熱下注 證候特點:胸脘腹脹,納后飽脹,尿頻尿急尿痛,或大便溏泄、灼熱不暢為主證。兼見四肢沉重,肌肉酸脹,舌紅,苔根黃厚膩,脈滑數(shù)。 治法:清利下焦?jié)駸?/p> 方藥:四妙散加減 基本方:黃柏10g,蒼術10g,車前草15g,生薏苡仁15g,黃芩10g,黃連g,懷牛膝12g,葛根10g。 加減:若病在腎與膀胱,可加用石韋20g,連翹15g,土茯苓15g,甘草3g清泄下焦?jié)駸?;若病在大腸者,可加木香6g后下,焦檳榔10g以調理大腸氣機并加重清熱;若出現(xiàn)外陰瘙癢者,可加用苦參10g、川萆薢12g、連翹15g清熱燥濕止陰癢;若濕熱傷筋而表現(xiàn)為腿易抽筋者,可加用木瓜15g、獨活10g、大青葉15g清熱祛風除濕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