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室內(nèi)樂,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是弦樂四重奏、木管五重奏、銅管五重奏等。室內(nèi)樂的“室”指的是貴族城堡中的音樂室,這些音樂室實際上并不小,有些甚至是可以被劃分在音樂廳的范疇內(nèi)的。在最初的時候,室內(nèi)樂只是區(qū)別于那些編制十分龐大而必須要在大戲院、大音樂廳進行演奏的作品,從這個定義出發(fā)的話,早期的歌劇、巴洛克時期的大部分作品其實都可以歸類至室內(nèi)樂。不過現(xiàn)在所說的室內(nèi)樂通常代指一件或者幾件樂器演奏的小型器樂曲,主要是重奏曲或者合奏曲的形式。
先來說說大家最熟悉的弦樂四重奏吧。弦樂四重奏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與大提琴組成,是古典主義時期最為常見的室內(nèi)樂形式,大家對于它的熟悉也間接證明了它的融洽、和諧與理想。事實上,弦樂四重奏在完成巴洛克時期與古典音樂時期的銜接上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它的形式能夠完美地表現(xiàn)復調(diào)音樂與主調(diào)音樂,使得這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得到了良好的過渡。
以莫扎特的《G大調(diào)第十四號弦樂四重奏》的第一樂章為例。1782年末,莫扎特受到海頓作品的啟發(fā)而開始寫作這部弦樂四重奏曲,最終共完成了六首作品,這些作品與海頓的俄羅斯四重奏并列,為歐洲音樂史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后世樹立了難以企及的標準。而這首G大調(diào)弦樂四重奏則是其中的第一首,又名“春天”,作品號K387。
暫且不去分析作品的結(jié)構(gòu)、手法、體裁,單純從不同的唱片版本來比較。這首作品第一樂章四小節(jié)后有樂器輪流演奏旋律的部分,這里繼承了海頓的“談話原則”,同時也是最容易比較樂器定位的。大家可以欣賞下由Eder Quartet演奏的版本,這是在水平方向上比較寬的一個版本,中提琴、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依次演奏的那一句旋律,可以明顯地分辨出三者的位置。再比較下Petersen Quartet演奏的版本,在旋律更換聲部的時候,并沒有明顯的聲像變化。The Juilliard Quartet演奏的版本則是介于兩者之間,有一定的聲像變化,但變化比起Eder Quartet的版本會微弱一些。
在此,稍微補充一些有關(guān)立體聲拾音技術(shù)的知識,以便于大家進一步理解定位的區(qū)別是怎么產(chǎn)生的。關(guān)于立體聲拾音的方式,如果簡單粗暴地分類,可以視為以時間差的拾音方式為主、以聲級差的拾音方式為主或者是混合拾音制式這幾種?;跁r間差的拾音方式最為常見的就是AB拾音制式,其優(yōu)點是具有良好的溫暖感,較多的空間信息以及低頻豐滿度,聲音松弛而自然,缺點就在于定位不會太準確。相應(yīng)的,基于聲級差的拾音方式,常見的是XY拾音制式,其優(yōu)點在于具備十分良好的定位,尤其是在拾取弦樂四重奏這樣的形式時,四件樂器的分布于位置能夠十分清晰與明確,但缺點在于溫暖感和豐滿度方面會相對欠缺。想要兼顧聲場的自然與定位的準確,通常會采用增加傳聲器的方式,至于增加的傳聲器所占的比例多少,則都取決于混音師的審美和經(jīng)驗。
也是由于不同的立體聲拾音制式各有優(yōu)缺點、難以兩全,所以版本之間才會有這樣那樣的差別,也才給了我們更多的選擇余地。大家除了在比較不同版本之間定位上的差別,還可以相應(yīng)地比較下音色上的差別:高音部分是否明亮有光澤又不過于刺耳,中頻部分是否溫暖有厚度又不至于含糊,低頻部分是否有力有彈性又不會顯得壓抑。由于弦樂四重奏涵蓋了高頻、中頻、低頻三個頻段,因此比較不同頻段的色彩是欣賞弦樂四重奏版本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至于木管五重奏,實際上是室內(nèi)樂重奏中難度比較大的形式,它的確立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也需要通過樂手的不斷配合,才能使得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圓號這五種材質(zhì)、形制、音色都不太類似的樂器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組合。由于同一首樂曲演奏的版本并不多,在此就不再舉例,大家可以參照欣賞弦樂四重奏的方式,來分析其定位的特性以及音色的特點。
另外,不同版本之間的混響區(qū)別,也可以參照之前的分析方式,比較下混響時間長短、混響發(fā)送量的大小、空間的大小等等,在此也不贅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