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不得不說頭條問答,不少提問讓我大開眼界。這條問題也屬于出意料之外。 “大智若愚”作為成語最早見于宋代大文豪蘇軾。蘇軾信仰的是道家,“大智若愚”是對《老子》為中心的道家觀念一種再表達。與《老子》第四十一章的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合義。網(wǎng)上有不少提引“大智若愚”的出處時寫上出《老子 第四十一章》,我查考過手頭上的多個版本原文,沒有“大智若愚”一句。而一部八十年代末出版的《漢語成語考釋詞典》(劉潔修編著,商務印書館)則標此成語的出處為蘇軾《祝歐陽少師致仕啟》。 智與愚對立,不是天道令其對立,而是人意分爭讓其對立。老子和莊子的道家學派,很反對這種。他們反對把人事和社會弄得紛紜復雜,欲望浮動,爭食爭利爭權,然后靠禮法、軍事去平衡控制?!按笾恰笔鞘裁茨??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第十六章,本文所引《老子》文字,用王弼本),自然之道會帶著人類去順利地獲得生存生活的必要資源,你不管,你放手,保持一種拙樸順理的態(tài)度去跟從,反而會獲得最好的結果。在行政上,老子從他認為的最好到最差,分了幾種情況:“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第十七章),意思是說,最好的治世之道,老百姓僅僅知道統(tǒng)治者是誰,不發(fā)生任何關系,不知道他的作為,不知道他有政命有管治,次一等好的,是知道統(tǒng)治者有政績,衷心擁護和想親近他,給予他很高的贊譽,再次一等的,知道但不認同,畏懼當權者統(tǒng)治者的手段,不想與他發(fā)生任何關系,最差的一等是,不僅知道不僅不認同不僅反感,而且都起來反抗侮罵當權者。上面的觀點反映了老子對于執(zhí)政狀況之得失,以人民的幸福感為唯一衡量尺度。最大的智慧是,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你的存在而你的管治下萬物并作,欣欣向榮。追求老百姓紀念你的好處,希望萬世留名的,已經(jīng)是次一等的智慧了,而一旦普遍出現(xiàn)“畏之”“侮之”,那就再好的智謀權術,再嚴酷強權的管治都不會讓執(zhí)政安然得起來。 最高的智慧是不用人智,象沒有智慧一樣,智與愚沒有區(qū)別,萬物齊一,完全平等。這就是老子、莊子等早期道家追求的“大智”。這種“大智”最重要的體現(xiàn)處,不是個人的德行生活,不是純個人內(nèi)在的境界追求,而是全社會、整個國家的管治處,能夠達到與自然給予高度吻合的狀態(tài)。此處之“大智”方為大,此處之“若愚”才是最樂道之聰明。如最高當政者都如此追求,如是定位,整個社會必然是:“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你不去追求智慧,智慧反而常在,你不求仁義,仁義反而常在,你不去計算利益,利益反而少不了。當一個社會沒有差別的時候,人們自然不再去想那些你多我少、你好我壞的事情,生活就會井然有依了。老子說:“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在此光景下,做大事的智慧還需要嗎?明君、賢臣、英雄還需要嗎?真正想造福人類的明君、賢臣、名士、英雄,難道不應就以這樣的世界為目標嗎? 有關“大智若愚”,《老子》中還有個比喻應該注意,就是“赤子”:“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第五十五章),赤子就是嬰兒,修道有德之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如嬰兒一般,嬰兒有智慧嗎?是沒有,正因沒,所以能“無求無欲,不犯眾物”(王弼語)。 鄙人在之前頭條問答有關《老子》(《道德經(jīng)》)的核心思想一條中,已經(jīng)說過,整部《老子》的最大宗旨是提出真正好的治國原則和方法,即《漢書·藝文志》中提鉤出來的“君人南面之術”。說這部書是指引個人行為的,修道的,不是不對,但不是《老子》的真正用意所在。“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好了”說的也是治世之道,因而鄙人此處也把“大智若愚”理解為這個范疇的言說,或許也道行之說不同,實為彰老子義所需。那么,“大智若愚”分幾種境界?真正的“大智”恰好是不去分境界的,“道”本無境界,又憑什么去分?有境界之分即有高下、全缺之別,有差別心,即是人心往下走的前兆,這肯定是老子大大反對的事情。上面引述的《老子》第十七章,只不過是說幾種狀況,而不是幾種境界。無差別就境界,有等于無,無也是有,這才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象無形”呢。那“大愚若智”,則剛好相反,扭盡六壬,用盡權謀,巧取豪奪,拼命爭搶,以為很聰明高超,實則不斷積累禍患怨憤,損德?lián)p福損壽,實為愚不可及是也。 個人之言,僅供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