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美景,抒真情 很多同學(xué)害怕寫景作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乏觀察和積累,缺少體會和領(lǐng)悟;一方面是缺少一些寫作技巧。我們不妨從名家寫景美文中汲取寫作技巧,以觸動寫作心弦。 一、描繪三五幅畫面 寫景散文就要向讀者展現(xiàn)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名家名篇中就不難悟出其道道來。朱自清在《春》中就是精描細繪了五幅可視可感的畫面:春草、春花、春風(fēng)、春雨和迎春,就像是放幻燈片一樣,分別從不同角度讓我們感受到春的明麗可愛,感受到春的神韻。在老舍的眼中,在冬天,濟南是一塊難得的寶地,他繪山景、描水色,抓住冬天里山水的特征,展現(xiàn)了四幅風(fēng)格迥異的兩面: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臥雪、冬天的一色的水天。作者寓情于景,再現(xiàn)濟南的冬天的山水之美,寄寓了作者對祖國山水的摯愛之情。散文如此,詩歌也不例外。何其芳在《秋天》中也創(chuàng)設(shè)了三個富有詩意的畫面:農(nóng)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牧女秋戀圖。 描繪三、五幅畫面,就可以盡情地抒寫所要寫的景色,于是創(chuàng)作的思維也就大開了。當(dāng)然,寫景還需要選擇一個角度,或橫向并列,或縱向遞進,這就需要考慮其內(nèi)在聯(lián)系。圍繞一個主題,從不同方面去表現(xiàn),或者相互補充,千萬不能漫無目的,如同一盤散沙。如寫“家鄉(xiāng)的秋天”,就可以考慮從“秋在田野”、“秋在果園”、“秋在池塘”、“秋在天空”、“秋在人們的臉上”去構(gòu)思,去表現(xiàn)秋的內(nèi)蘊。寫“春”,就可以以時間為序,描繪“飛雪迎春”、“春暖花開”、“春色盎然”,展現(xiàn)不同時令下的春的不同風(fēng)韻。 二、激情飛揚,大膽想象 真實地記錄眼前實景固然重要,但僅僅如實的描繪會顯得呆板,它還需要作者在細膩地觀察基礎(chǔ)上進行合理、大膽而獨特的聯(lián)想、想象,使其帶上作者的主觀情感,使其栩栩如生。名家美文的寫景都是浮想聯(lián)翩,這樣就給了讀者閱讀上的美感,也激發(fā)了讀者的思緒,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朱自清在“春花”中寫道:“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上桃兒、杏兒、梨兒。”這里,由“春花”聯(lián)想到“秋實”,更讓人感受到春花的繁茂和艷麗,其喜悅之情如溢水一般?!靶∩桨褲蠂藗€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钡诶仙岬难劾?,“這一圈小山特別可愛,好像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一個奇特的想象,一個大膽而又溫馨的比喻,小山如搖籃,濟南城如熟睡的嬰兒,不但給予了小山的生命,而且還賦予了小山的無限柔情。寫景中展開想象的翅膀,不僅要注重形似,更要注重神似,在寫作者上就要善于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朱自清寫春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的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一組比喻性的排比,讓讀者感受到春雨的細密輕盈。老舍也將濟南冬天的水天一色,想象成“一個空靈的藍水晶”,一個多么精彩的比喻,一個有靈性的比喻,再現(xiàn)了清澈、明亮的世界。獨特的比喻,讀者的印象就難以磨滅,出彩的擬人也是如此?!澳撬?,不但不結(jié)冰,倒反而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就憑這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這里,老舍將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都是那么地善解人意。于是,濟南的冬天里也就孕育著無限的生機和朦朧的春意。 失去了想象,不會運用恰當(dāng)?shù)臄M人和比喻等修辭手法,描寫就如同一塊干蠟一樣索然無味;精用比喻、善用擬人,文章語言生動而活潑,充滿著情趣,熠熠著光彩。 三、巧用側(cè)面描寫,以烘托所寫之景 寫景不要僅局限于所繪之景,還要注重與之相關(guān)的景、物和人,這樣的畫面更開闊,內(nèi)容更豐富,表現(xiàn)力更強。朱自清寫“春草”,卻用了一句“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苯韬⒆觽冊诓莸厣系挠瓮?、休閑去表現(xiàn)小草的柔嫩可愛。他還寫道:“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弊髡呓栾w蟲在花叢中的盛會,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春花的艷麗與香甜。在寫“春風(fēng)”時,作者沒有拘泥于春風(fēng),而是借用嗅覺、視覺、聽覺,寫青草、泥土與花的氣息,寫鳥鳴,寫牧童的笛聲,這些都是烘托中的經(jīng)典之筆。我們寫作景物,也不妨借這種寫法,拓寬寫作內(nèi)容,以收到更好的藝術(shù)效果。寫凌寒獨開的梅花,可以借賞花的人、借凋零的世界、借飄飛的雪花,甚至可以用松、竹等來陪襯。當(dāng)然,用于側(cè)面烘托之物不能搶占了“主角”,否則就是喧賓奪主。 四、善于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一切寫景皆為抒情,無“情”也就無寫景之散文。一篇好的寫景散文,隨處都可以拈來直接或間接抒情的句子?!耙磺卸枷駝偹训臉幼印?,春天的嬌態(tài)可掬;春風(fēng)“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讓你感到輕柔、溫暖和愛意;“那些小山太秀氣!”句中暗含著愛憐;“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不僅寫出雪霽小山之外形,而且還飽含著喜愛之情。只有你用心去欣賞,用心去感受,并且融入其中,你就會自然地生發(fā)情感,就會盡情地流瀉于筆端了。 【寫作指導(dǎo)】 寫景抒情散文是指融寫景與抒情一體的散文。此類散文的寫作緣起可能是游覽勝跡、故里尋根、失意遣懷等。它所描繪的景和抒發(fā)的情不是簡單地結(jié)合在一起,而是情景交融,呈現(xiàn)出“情由景生,景因情美”的和諧關(guān)系。在嘗試此類散文寫作時,應(yīng)注重以下兩方面: ㈠景物描寫要傳神傳神是指描寫時不僅能夠描繪出景物的特點,而且能給讀者如在眼前的感覺。具體做法如下: ⑴善于觀察善于觀察,即用心體悟身邊的景物。對于景物的感受力是此類散文的寫作基礎(chǔ)。優(yōu)秀的寫景抒情散文描寫的景物既在我們身邊,又能挖掘出我們不曾發(fā)現(xiàn)的美。正如朱自清筆下的“荷塘”,讀者看了原型圖片之后會發(fā)現(xiàn),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荷塘。如果沒看《荷塘月色》,我們很可能日日從旁走過也不覺其美。這也印證了那句話“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的眼睛”。善于觀察,才有所感,這是寫作的前提。 ⑵層次分明層次分明即描繪景物時有主次、有先后之分,既能凸顯細節(jié)之美,又給人和諧的整體感。仍以《荷塘月色》為例,作者依次寫了荷葉、荷花、荷香、流水、月色、樹影等景物,作者對這些景物的摹寫均非常細膩,但它們又不是割裂的,如寫荷葉,然后是荷葉中的荷花,然后是風(fēng)送來的花葉的清香,由風(fēng)的吹動引出流水;寫月色,既注重從上至下的流動,又注重從下至上的浮動,從而構(gòu)成了富有詩情畫意的“荷塘月色”??梢?,我們在描寫景物時,可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對彰顯景物特點的細節(jié)工筆描繪,使其凸顯出來,又不斬斷與之相關(guān)的背景,將其融進去。 ⑶善用修辭在描寫景物時,應(yīng)恰當(dāng)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當(dāng)你要把對景物的審美發(fā)現(xiàn)傳達給讀者時,盡量要將其轉(zhuǎn)化為另一種人們熟知的美的形式。譬如《荷塘月色》中把花葉的若有若無的清香形象地比喻為高樓上渺茫的歌聲,再如寫花葉在月光下朦朧的美態(tài),將其比作籠著輕紗的夢,令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這種朦朧的夢幻般的美。善用修辭能夠使描寫的對象生動形象、真實可感,同時使文章語言優(yōu)美、文采斐然。 ㈡情感抒發(fā)要自然 情感抒發(fā)要自然是指散文所表達的情感必須是真實的,同時情感的表達應(yīng)該恰當(dāng)。包括: ⑴有感而發(fā),體現(xiàn)個人氣質(zhì)情感是寫景抒情散文的靈魂,真實的靈魂往往是可愛的。正如季羨林老人認為自己是好人的同時并不掩飾自己的諸多缺點,這反而令老人真實可愛。我們在進行寫作時一定忠于內(nèi)心的情感,不無病呻吟也不夸大其辭。沒有真情,任何筆調(diào)都不能打動人心。情感的真實還能呈現(xiàn)出個性美。同樣的是寫北平,老舍的《想北平》淳樸親切,表現(xiàn)的是他作為北京人對家的依戀,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清靜悲涼,表現(xiàn)的是文人憂郁而優(yōu)美的情懷。真實的情感令散文呈現(xiàn)出迷人的個人氣質(zhì)。 ⑵善于滲透,情景交融善于滲透是指巧妙地將情感融入到景物的描寫中,借用景物來抒發(fā)感情、描繪心態(tài)。當(dāng)作者借用景物作為抒情對象時,景物因情感而形成了美的意境,而情感透過景物直達人心,含蓄而雋永。譬如郁達夫《故都的秋》,“清”“靜”既是對客觀景物特點的描寫和總結(jié),又是作者內(nèi)心的感受,兩者融為一體,意味雋永。 【評改訓(xùn)練】評改下面文章。評析時,建議參照高考評分標(biāo)準。 ⒈作文題目 請以“珍惜”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看 灞 陵 柳 色 一直很喜歡春天,喜歡春天那空氣中彌漫的泥土氣息,喜歡絲絲甜甜的春雨,更喜歡看那剛剛抽芽的嫩柳。 每年春天都要回奶奶家,因為喜歡那里的春天,喜歡那里的柳色。奶奶家附近有一條小河,一年四季唱著歡快的歌,兩岸種著垂柳,一到春天,先是凝固的河流動了起來,再就是柳樹開始抽芽了。腳下是清明的河水,雖然沒有魚但可以看見水底的細石。頭頂上是下垂的柳枝,有的已經(jīng)長出了嫩嫩的綠葉,有的只是顯現(xiàn)出些嫩綠的顏色,春風(fēng)一吹,細細的嫩芽輕輕地跳著舞,仿佛一個穿著綠裙子的小姑娘羞澀的跳著舞,真可愛!從遠處望去,那兩岸的柳泛著綠,就像籠著輕紗的夢。我不禁想起蘇東坡為王朝云修筑的蘇堤,若是種著柳樹,也應(yīng)該是這樣的讓人感動吧!蘇東坡曾用“每逢暮雨倍思卿”來紀念心愛的人,只有真正懂得珍惜過去,珍惜美好的人才會發(fā)出如此唯美的感嘆吧! 柳樹的枝條嫩的時候極容易被剝下,頑皮的孩子將它做成柳笛,吹出悠揚的曲子;剩下的枝條慘白著臉被丟到河里,再過不久,枝條就長出新葉。賀知章說:“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便曋耗嗟拇鹤舆@時候在柳樹上飛來飛去,不久,一個巢就造好了。這時的柳樹就多了幾分生機,小燕子呢喃,將柳樹變得更美了。詩人總喜歡在這么詩意的地方送別友人,李白說:“年年柳色,灞陵傷別?!薄傲迸c“留”同音,折一柳枝是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我熱愛春天,喜愛柳色,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美麗,更是因為他們的內(nèi)涵。記得去年春天,我站在小木橋上看著依舊朦朧的柳色,身后卻是日漸荒涼的小村莊,也沒有了從前小伙伴的陪伴,心中好不凄涼。再看看柳樹,在駘蕩的春風(fēng)中,依舊那么美。它揮動著柔軟的手臂,像是在召喚我,又像是為我送別。橋下淺淺的流水為她伴著奏,盡管只有我一個人,它們還是毫不吝嗇地為我表演。它們珍惜每一個人對它們的留戀,我也在這淡淡的春色之中,學(xué)會了珍惜,珍惜從前的、現(xiàn)在的。我走下橋,心想,珍惜應(yīng)該是比柳色更美麗的東西了吧! 【旁批】 ●開篇點明對柳的喜愛 ●對景物的描寫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景物的美。在寫景時有主次之分,重點突出了嫩柳的可愛,視角由遠到近,再推移到遠景,很有層次感 ●將蘇堤的修筑歸因于朝云,不合史實,也顯得矯情,由此引出的珍惜美好顯得不自然 ●柳枝頑強的生命力不也表現(xiàn)為對生命、對春光的珍惜嗎?可惜作者沒有感悟到 ●折柳的典故與珍惜的主題吻合 ●由柳的繁茂引出柳珍惜每個人對它的留戀,顯得有些牽強。 ●結(jié)尾點題 評改提示:本文得分為:22+23+6=51 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語言流暢、優(yōu)美。在寫景方面能夠運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嫩柳、柳色之美。在抒情方面,能夠由柳色引出對人事的珍惜,不過對柳的“珍惜每個人對它的留戀”一說顯得牽強,由此引出“我”的珍惜就顯得突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