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眼指的是作品中點(diǎn)睛傳神之筆,詩詞句中最精煉傳神的某個字可以稱為詩眼,而全篇最精彩最精警的某一句子,也可稱為詩眼。由于有了這個字詞或句子,而使形象鮮活,神情飛動,意味深長,引人深思,富于藝術(shù)魅力,稱為一篇詩詞的眼目。如王安石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綠字,便是句中之眼;而李商隱詩的“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這句便是篇中之眼。對于詩眼的解釋,網(wǎng)上已多有論述及例子,由于考慮到詩眼在詩歌創(chuàng)上的重要性,不得不再次引申。 詩眼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蘇東坡的詩句中,但最早提出這一主張的是黃庭堅(jiān),黃庭堅(jiān)移植了禪家的“句中有眼”之說,后受江西詩派推崇,徐文長在《青藤書屋文集》卷十八《論中》曰:“何謂眼。如人體然,百體相率似膚毛,臣妾輩相似也。至眸子則豁然,朗而異,突以警。文貴眼者,此也。故詩有詩眼,而禪句中有禪眼”亦同此義。呂居仁在《童蒙詩訓(xùn)》記潘邠老言:“七言詩第五字要響,如‘返照入江翻石壁、歸云擁樹失山村’,翻、失是響字。五言詩第三字要響,如‘圓荷浮小葉、細(xì)麥落輕花’,浮、落是響字。所謂響者,致力處也。”,此說法是承自江西詩派的說法。 張子韶在《橫浦心傳錄》中記聞居仁論詩,“每句中須有一兩字響,響字乃妙指。如‘身輕一鳥過’、‘飛燕受風(fēng)斜’,過、受皆句中響字”,張子韶說法則沒有規(guī)定響字需在七言第幾字、五言第幾字,只要是詩句中的響字,皆是詩眼。對此說法個人是比較認(rèn)同的,如“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句中以天能將樹壓低的夸張手法,描繪出日暮時分天色移時之變幻,天低月近,因此“低”與“近”相互映襯,都是句中詩眼,而“低”、“近”二字出現(xiàn)的位置也非如潘邠老所說的五言第三字,而是第四字。還有如“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句的“蒸”、“撼”二字也非第三字,而是第二字。學(xué)詩者要在動詞上多練功夫,要把動詞用活。 至于篇中之眼則多為精煉警策之句,在李商隱的詩中常常能見到這樣的精警之句,如“身無彩風(fēng)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春心莫共花爭花,一寸相思一寸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而杜甫詩中也時有點(diǎn)睛之筆,如“自笑狂夫老更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等,這些都為篇中詩眼。像這樣的精警之句在全篇中通常都只有一兩句,多了就不合適了。全身是眼,就變成了“槍眼”(偷笑)。 賀裳在《載酒園詩話》中曾嗤其《律髓》標(biāo)舉句眼之妄,以王安石的五律為例子,說八句中有“六只眼睛,未免太多”,蓋“人生好眼只須兩只,何必盡作大悲相”。不過王安石例子中的詩眼均為句中之眼,八句中有八句響字也未嘗不可,紀(jì)曉嵐曾就賀裳這一說法作過詳細(xì)的駁論。所以我覺對于句中之眼,則該響時則響。對于篇中之眼,則不宜太多,有一二句便可。另外還要提到的一點(diǎn)是對于詩眼的煉字煉句方面還需要照顧全詩的效果。 杜甫的《曲江對雨》詩曾在宋代刻到了某寺院的院壁上,其中的“林花著雨胭脂濕”的濕字讓蝸涎蝕掉了,蘇東坡、黃庭堅(jiān)、秦觀、佛印四人分別以“潤”、“老”、“嫩”、“落”補(bǔ)上,結(jié)果都不如濕字貼切,原因就是他們都忽略了杜甫寫這首詩的時代背景,當(dāng)時正是長安新經(jīng)喪亂之后,杜甫借荒涼雨景抒寂寥之心。所以詩眼的獲得,除了需要提煉字句外,更要使提煉的字詞和詞句,最能表現(xiàn)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達(dá)詩人對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而且這樣的詞句,要在詩詞的關(guān)鍵部位,具有統(tǒng)攝全篇的作用。因此對于詩眼的錘煉,要立足于全篇,不可孤立地在字句上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