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李玲,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新鄉(xiāng)市青年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輝縣市美術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河北美院特聘書法教授,《中國書法報》2016年度遴選活動-當代十大女性書法家候選人。 參展榮譽 入展 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展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展 全國第四屆婦女書法篆刻展 首屆西泠印社書法篆刻展 首屆沈商文化杯書畫大賽 全國第四屆四堂杯書法大賽 河南省2015年特邀女書家書法展 獲獎 第九屆上元雅集篆書十佳 “墨舞中原·河南省首屆書法篆刻展”優(yōu)秀獎 2017“中國字-世界情”古文字書法大賽優(yōu)秀獎 全國第三屆賽克勒杯青年組銀獎 全國貞元杯書法大賽優(yōu)秀獎 河南省東方杯青少年書法作品展優(yōu)秀獎 河南省第三屆女子書畫大賽優(yōu)秀獎 河南省百縣市書法聯(lián)展一等獎 學書感悟 硯邊隨筆
我很慶幸當年就讀的小學開設了書法課,也許,從小學三年級的第一堂描紅課開始,我便和中國這門古老的漢字----書寫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 對于書法的感情,從最初懵懂的喜愛,到后來發(fā)展到近乎癡迷的執(zhí)著,筆墨早已與我相濡以沫。經(jīng)常幾天幾夜陪伴我的只有一只毛筆,幾縷墨香,一本古帖,沉浸在翻越幾千年的過往之中,跟隨著先人摹寫和鑄刻,讓一串串或莊嚴肅穆或瀟灑靈動的文字躍然紙上,執(zhí)筆流年,醉枕墨香,也只有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自我,安靜、純粹、淡然…… 早年學書,多欠專注,古今碑帖臨遍,無一而精。后來莫名愛上了大篆,這一愛就是十多年。大篆難識、難記、作品更難創(chuàng)作。很多書家只是拿來打打基礎,并不做深入研究,早幾年中書協(xié)會員剛批下來的時候,身邊的朋友曾勸我放棄大篆,去練習些雅俗共賞老百姓都認識的書體。但是這種古老而神秘的字體似乎已經(jīng)滲入我的骨髓,我早已對他有著一種難以割舍的愛戀。靜夜,展卷鋪毫,眼前的《散氏盤》的古拙樸茂、渾然豪放;《毛公鼎》的氣宇軒昂、莊嚴肅穆,《白盤》的圓潤遒麗、優(yōu)美秀逸;《大盂鼎》的雄壯凝練、端莊大氣;《石鼓文》的古樸自然,雄厚流暢……他們是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亦書亦畫的古樸正如穿越遠古的精靈,我感嘆中國古老文字的博大神奇,優(yōu)雅的字體像一個個跳躍的音符,激蕩著我內心的波瀾。 篆書是書道之極。“古人以書名者,必通篆籀,篆籀所以為諸體之本”(《書法正傳》)。我認為,作為一個書家,篆書的基本功是不可或缺的。了解文字的演變規(guī)律和發(fā)展脈絡,必須從篆書入手。金文從殷商、西周、東周到秦漢,歷經(jīng)一千多年,經(jīng)歷了繁復的變化,不同時期,風格多變,或遒美或流媚或渾厚或恣肆,自然隨意,古拙樸茂。所以要把這個青銅器上澆鑄的銘文用毛筆搬到一張平面的宣紙上,又要做到風格統(tǒng)一,其難度可想而知。任何書家的創(chuàng)新都不是無水之源,都涉及到一個繼承傳統(tǒng)的問題,因女性柔逸、細膩的審美視角解讀古文字鑄刻遺跡,所以我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就以《虢季子白盤》、《墻盤》等銘文的整飭工穩(wěn)、儒雅秀逸風格做基礎,然后融入《毛公鼎》的端莊大氣和《散氏盤》的恣肆爛漫,并揉進清代各篆隸大家所長,如:吳大瀓的自然質樸、吳昌碩的沉實酣暢、楊沂孫的清俊剛勁、王福庵的工穩(wěn)精美。也參考當代的篆書名家的作品。經(jīng)過反復的臨習、對比、消化、統(tǒng)一,慢慢的使自己的作品呈現(xiàn)出樸實自然、勻凈典雅、細膩空靈的格調。 篆書貴在用筆。從金文的出現(xiàn)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由于青銅器的鑄造工藝、銹蝕殘損以及捶拓效果的影響,我們今天能夠見到的金文面貌已于當時的書寫面貌相差甚遠。我們在拓片上看到的只是金文的結字和章法,而筆法早已無從考究,所以想從金文中獲取筆法,是不現(xiàn)實的。由于個人審美的視角不同,每個人對大篆的書寫風格理解也會迥然有異??梢宰非髸鴮懙脑鷳B(tài),寫出點劃的厚重古樸的基調;亦可追求金文書寫的自由自在,關注金文的線條因銹蝕而產生的斑駁爛銅之貌,取其自然、渾樸、生拙的金石氣息。無論選擇哪種途徑,“金石氣”一直是金文書法評價的最高標準。金文用筆貴在凝練厚重,以內在的張力和節(jié)律給人以力感和美感。起筆或輕或重、或方或圓。入筆一定要干脆利落,收筆一定要自然明快。線條的行進速度不可過快,一定注意行進中的動感。轉折處加以捻管以保持中鋒運筆,體會鋒不露則神藏的意趣,使線條富于力感和美感。金文的臨習要做到“心摹手追”,有意識的去練習每個單字的結構,要過心過腦,靜靜的去寫,虔誠地和古人對話,才能感知每個字的靈性所在。 “窮篆籀,工省而易成”(《筆勢論十二章》)。近年來,我又對章草進行了重點研習,宗法秦漢及近人。章從篆隸來,我慶幸自己愛上了篆書,有了扎實的篆書功底,故下筆便入章草書寫核心,線條綿厚從容,不激不厲,筆墨情致間流淌著古人高貴的血脈。又以章草配大篆之款文,大美之和,自然和諧。 金文因字數(shù)的限制,還有對古文字字法的嚴謹性,創(chuàng)作作品的難度較其他書體要高出很多,我們平日里除了研究篆書的筆法之外,還要過古文字關,所以我們篆書作者要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時間和精力,多少個不眠之夜,置身寂靜的書屋,青燈孤影,與古人對話,寒來暑往竟渾然不知。筆底的風光讓我流連忘返,在筆走龍蛇中寄托自我。 縱觀古今卓有成就的書家,無一不是書畫印文皆通。一個好的書家是要有全面的知識支撐的,我知道我欠缺的還很多很多,“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將會在大篆這條漫長而清苦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因為愛,不言苦。 最后我要感恩在書法的道路上陪伴我、教導我的每一位恩師益友和幫助我的古文字專家。謝謝你們的鼓勵和指導。師恩難忘!一路同行,感恩有你……
丁酉仲夏李玲于半舊小筑燈下 作品欣賞 親,關注后,更多河南省書協(xié)官方信息第一時間通知您! |
|
來自: 妙語lianzhu > 《12,繪畫,攝影,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