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車秘旨》讀者須知 一、本書作者李涵虛,世稱之為西派。書中大旨,雖不出《參同》、《悟真》之範圍,但既已自成一派,必有其特異之處,而為他種丹經(jīng)所未嘗言者。學者應分別觀之。 二、因學人功夫有先後,程度有淺深,故創(chuàng)為三件河車之說。第一件河車,即指第一段功夫,第二件即指第二段功夫,第三件即指第三段功夫。至於運轉河車之路,仍只一條,並無歧異。勿誤會河車有三條路也。 三、三件河車文中,未免有形容太過、及譬喻不當之處,讀者幸勿拘泥于字面而曲為之說。 四、附錄中收心法下手功夫,頗為切要。果能仔細參悟,必可獲益。 五、道情詩詞雜著中,亦偶有妙義隱藏其間,讀者如能觸類旁通,固甚善也。 六、此書乃舊抄本,流傳至今,已八十餘年,未曾刊版行世。除河車三篇而外,其他如收心法及道情詩歌篇,在原抄本上既未另立專名,又不應隸屬于《三車秘旨》名義之下,而其排列次序,亦欠妥帖。今特標題附錄二種,並重為整理一過,以便讀者。 七、前人丹經(jīng)之作,或以訪外護,或以示及門,本非普渡性質,亦非為傳世計。故不必求人人瞭解,並且預防人人皆能瞭解。於是隱語異名,層見迭出。閱者茫然,不知所謂。甚至意在此而言在彼,真相常常被其瞞過。學道者無人不歎丹經(jīng)之難讀,即以此故。 八、讀本書若不得其解,當求之於《道竅談》中,讀《道竅談》仍不能領悟者,當參考《三豐全集》,因其可以互相發(fā)明也。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五月,皖江陳攖甯作於滬上。 李涵虛真人小傳 真人四川嘉定府樂山縣李家河長乙山人氏。生於嘉慶丙寅年八月初四日寅時。生時,母夢一道人懷抱金書一函入門,寤時則真人生焉。 伯仲三人,師居其二。幼而穎悟,弱冠入邑庠生。善琴,嗜詩酒。年二十四,遇呂祖,不識。後病傷血之癥,奉母命,至峨眉縣養(yǎng)病,遇鄭樸山先生。 先生康熙時人,孫真人諱教鸞之高弟也。同寓與之治病,並雲(yún):“金石草木,只可治標。治本則宜用自身妙藥,方能堅固。”聞之,恍若夢覺,即稽首皈依。先生遂傳口訣,囑雲(yún):“大劫將至,子宜速修救世,更有祖師上真為師?!贬嶂炼朊忌?,遇呂祖、豐祖於禪院。師初名元植,字平泉。呂祖改為西月,字涵虛,一字團陽,密付本音。潛修數(shù)載,金丹成矣。三師複至,叮嚀速著書救世。奉三真之命,著有《太上十三經(jīng)注解》、《大洞老仙經(jīng)發(fā)明》、二注《無根樹》,名曰《道言十五種》。又曰《守身切要》。將呂祖年譜、聖跡、丹經(jīng)、救世等書刪訂,名曰《海山奇遇》。撰集豐祖全書,名曰《三豐全集》。自著另有《九層煉心》、《文終經(jīng)》、《後天串述》俱刊行於世。更有《圓嶠內(nèi)篇》、《三車秘旨》、《道竅談》三書,俱未刊行。 山于咸豐丙辰正月至長乙山房,得瞻慈容,如三十許人。拜別後,師于本年五月初八寅時升舉,異香滿空者七日。本日卯時,現(xiàn)仙容於自流井。飛升後,顯跡甚多,不能盡述。 師生二子,長業(yè)儒,次務農(nóng)。大兄舉三子,長十一歲,聰明仁孝,師每稱羨。 門人甚眾,而大丹成者,江西周道昌一人,得玉液還丹者數(shù)人。 山德薄緣淺,侍師未久,略述其目擊大概雲(yún)爾。 福建建寧縣巧洋弟子李道山敬述。 三車者,三件河車也。第一件運氣,即小周天子午運火也;第二件運精,即玉液河車運水溫養(yǎng)也;第三件精氣兼運,即大周運先天金汞,七返還丹,九還大丹也。此三車者,皆以真神、真意斡乎其中。人能知三車秘諦,則精、氣、神三品圓全,天、地、人三仙成就。 第一件河車 運氣功夫,所以開關築基,得藥結丹也。其中次敘,從虛空中函養(yǎng)真息為始。收心調(diào)息,閉目存神。靜之又靜,清而又清。一切放下,全體皆忘?;旎煦玢?,杳杳冥冥。功夫到此,如天之有冬,萬物蕓蕓,各返其根。如日之有夜,刻漏沉沉,各息其心。此無知、無識時也。誰曉得無知、無識之際,才有一陽來複,恰如冬之生春,夜之向曙。驀地一驚,無煙似有煙,無氣似有氣,由下丹田薰至心闕,使人如夢初醒。初醒之候,名曰活子時。急起第一河車,采此運行,遲則無形之氣變?yōu)橛行巍?/div> 此氣也,名壬鉛,名後天,又名陽火,故曰子時進陽火。何為進陽火?學人把初醒之心,陡地撥轉,移過下鵲橋,即天罡前一位。誓願不傳之真訣也。移至尾閭,守而不亂。霎時間真氣溫溫,從尾閭骨尖兩孔中,透過腰脊,升至玉枕,鑽入泥丸。古仙雲(yún):“夾脊雙關透頂門,修行路徑此為尊?!奔粗复艘?。 愚人不知運氣,便要舌舐上顎,以承甘露?;n!可笑亦可憐也,皆不得師之過也。須知運氣一道,只可引氣入喉?!饵S庭經(jīng)》曰:“服食玄氣以長生”,因此陽火之氣紫黑色,名曰玄氣耳。服食之法,須要口訣,乃能送入氣管。否則走入食喉,從何處立得丹基?須把這陽氣送下氣喉,至於玄膺,乃化為甘露之水。《黃庭》曰:“玄膺氣管受精符”,此之謂也。玄膺名玄雍,又名玄壅,言人之氣到此壅塞也。俗人不知玄妙,氣至泥丸,就想他化為神水,如吞茶湯一般。吾恐氣管一滴,便叫汝咳而不休矣。蓋水者有形之物,安能入得氣管?故《黃庭》曰:“出清入玄二氣煥,子若遇之升天漢?!豹q言清氣出於丹田,玄氣入于玄膺,二氣轉換雲(yún)爾。氣化為水,灑濯心宮,仍落於虛無竅內(nèi)。寶之裕之,是為築基。 築基既久,積累益深,乃有一個時候,照常靜坐。忽于丹田中突出一物,有聲如風雷之響,有色如星電之光,是為後天中先天藥。即按第一車運之,至於泥丸,始化為液,餌而服之,方得玉液丹頭。此得藥結丹之始也。以後功夫,須要綿綿不絕,固蒂深根。乃盡養(yǎng)丹之妙,請看下文分解。 第二件河車 運精功夫,所以抽坎鉛,制離汞,煉己性也。 前此運氣日久,得了小藥,結了丹頭。以後綿綿內(nèi)息,天然自在,固守丹田。每早辰間,清坐清臥,其丹如一團軟綿,升於心府。仍要收回虛中,杳然無影,方不走失。訣曰:“神返身中氣自還”,正此時也。懷抱日深,忽然間丹田如春水初生,溶溶漾漾。即守自然之內(nèi)息,烹之、煉之,其水忽化為熱氣,由兩胯內(nèi)邊流至湧泉。須要神注兩踵,真息隨之,此所謂真人之息以踵也。如此片時,湧泉定靜,即將心返尾閭,默默守候。忽覺有物來尾閭間,似綿陀,似饅首,似氣塊,沉滯難行。就要調(diào)停內(nèi)息,專心一志,猛烹急煉。乃有一股熱湯,透出尾閭,徐徐過腰脊,滔滔上泥丸。方謂之黃河倒卷,漕溪逆運。此等河車,《大洞經(jīng)》所雲(yún)“勒精衛(wèi)泥丸”,呂祖所雲(yún)“搬精入上宮”,不與運氣同也。泥丸宮中,水聲震響,久之而水聲止息,神即休於其中。持守片時,乃以舌倒舐上顎,鼻中忍氣,牙關緊閉,兩手反抵坐榻,頭面仰對空梁,候他金液滿舌,其鼻息忍而不播,伊乃啯了一聲,流入氣管,降下重樓十二階梯,神水灌注華池矣。這個華池,人多不知?;蜓陨嗵ハ拢蜓韵碌ぬ?,皆非也。此華池在人兩乳中間,名曰上氣海,與玄膺隔一層耳。白玉蟾雲(yún):“華池正在氣海內(nèi)”是也。水滿華池,走而不守。至於絳宮,心地清涼。落于黃庭,心火泰定。此之謂抽鉛制汞,牽虎降龍。既未兩卦,周流不息,即玉液煉己之事也。但此玉液,不能日日常有,須加前頭運氣功夫。運之數(shù)次,乃有一次。若做到玉液長來之時,則黃中通理,皮膚潤澤。心君閒逸,性體光明。對境忘情,在欲出欲,隨緣度日,在塵離塵。真意堅牢,劍鋒犀利。圓陀陀,光灼灼,赤灑灑,亮錚錚,此煉己純熟時也。 於是講三車功夫,又聽下文分解。 第三件河車 運先天精氣,丹家名汞迎鉛入,情來歸性,七返九還之事也。 前此煉己純熟,汞性通靈,進退自如,雌雄應變。功夫至此,乃可行返還大事。七返還丹者,先將已成之汞性呼為內(nèi)丹,於是入室坐圜,把內(nèi)丹藏於空洞之中。上邊如乾,下邊如坤,性邊屬有,命邊屬無。先要以有入無,然後從無生有。其象如乾精播於坤母,坤乃實腹而為坎。坤精感自乾父,乾乃虛心而為離。乾坤既列,名為鼎器(即有無妙竅也)。離坎二用,借此現(xiàn)形。原夫以有入無之時也,寂寂靜靜,心死神存。稍焉有自己識神,化為驚人、愛人之物,試爾內(nèi)神。又有諸天魔將,化為好人、惡人之物,試爾內(nèi)神。諸般不動,元神湛然。乃更一時焉,有一支陽氣發(fā)生。譬如坤陰之下,一陽來複。我即吐乾宮一陰以迎之(腎氣上升,心液下降,本乎自然),名曰以汞迎鉛,又曰大坎離交,又曰內(nèi)外陰陽消息。消息既通,於是命太乙神女儔邱蘭者,捧出雌劍,摘而取之,立為丹本,此即七返還丹也。丹本既立,神氣融和,由是一陽漸長而為兌,坎男變?yōu)閮杜樱ù思锤皆?、西江月、蛾眉月諸喻時也)。因此兌女二字,故丹家名曰首經(jīng),又曰天癸(因類而言耳。愚人不知,盲修瞎煉,未遇真師之故也)。丹士采此首經(jīng),名曰攝情歸性。五千四十八日歸黃道之時,有如十五明月,金水圓滿。在人身中,總一先天精氣,騰騰壯盛之時也。學人到此,急起大河車,運上泥丸。稍焉,有美液墜於顎中,大如雀卵葡萄,非麝非蜜,異樣甘香,此乃九還金液大丹也。道人服此金液,然後名之曰鉛投汞,金並木,後天返先天,嬰兒會姹女。嬰、姹相逢,朝夕涵養(yǎng),久之洞見臟腑,內(nèi)外光明,中有一真,宛然似我,此嬰、姹複生嬰兒矣。得此嬰兒者,必須默默調(diào)養(yǎng),刻刻溫存,由靈谷移上天穀,然後出神入化,高會群仙。 收心法 長乙山人李涵虛著 皖江陳攖寧校訂 收心法提詞 平鋪直敍收心法,上天歡喜無譴責。窮年矻矻駕河車,心似勤勞實安逸。昨夜飛神朝上真,封為善教大真人。道我四百年來事,三番遊戲到紅塵。懷抱金丹獨得意,也共群仙說啞迷。覺來始動慈悲心,手中直寫瑯環(huán)記。不分善惡與賢愚,總要收心坐虛無。入得杳冥方見道,最初一著好功夫。 收心法下手功夫 養(yǎng)生之道,真息為本。曹文逸雲(yún):“我為諸公說端的,命蒂從來在真息?!闭\要言也。下手功夫先靜心,次緘口,次調(diào)息(心靜則氣平,不調(diào)之調(diào)為上)。鼻息平和,然後閉目內(nèi)觀,神注腎根之下陰蹺一脈(穀道前,陰囊後),如此片時,將心息提上虛無竅內(nèi)(臍後腰前,心下腎上,中間一帶,不可拘執(zhí)),停神安息,以自然為主。心太嚴則炎,務必順其自然,即文火也。心太散則冷,務必守其自然,即武火也。文武烹煉,始終妙用。內(nèi)息勻稱,勿忘勿助。是時也,心如虛空,有息相依則不虛,有息相隨則不空。不虛不空之間,靜而又靜,清而又清。氣息綿綿,心神默默。至此要一切放下,人我皆忘。此之謂鑽杳冥。杳冥中有氣,一神獨覺,此乃真息也。真息發(fā)現(xiàn),薰心酥癢,還要按入腔子裏虛無竅內(nèi),積之累之,則命蒂生而陽氣自長,乃可以開關運氣矣。 凝神調(diào)息,是下手功夫。凝神者,是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內(nèi)也。心未清時,眼勿內(nèi)閉。先要自勸自勉,收他回來,清涼恬淡,始行收入氣穴,乃曰凝神。坐虛無中,不偏不倚,即是凝神於虛。調(diào)息不難,心神一靜,隨息自然,我只守之、順之,加以神光下照,即是調(diào)。調(diào)度陰蹺之息,與吾心之息相會於氣穴中也。神在氣中,默注元海,不交而自交,不接而自接,所謂隔體神交也。守其性,不散亂。存其神,不昏沉,故能杳冥恍惚。 心止於臍下,曰凝神。氣歸於臍下,曰調(diào)息。神息相依,守其清淨自然,曰勿忘。順其清淨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潑而心自在,即用鑽字訣,以虛空為藏心之所,以昏默為息神之鄉(xiāng)。三番兩次,澄之又澄,忽然心息相忘,神氣融合,不覺恍然而陽生矣。 收心法雜談 門人問曰:“三車秘諦,盡泄天機,能不懼天譴乎?”涵虛曰:非敢故違天譴,實望人改過自新。凡作功課,必先去人心,求道心。屏凡息,尋真息。然後定神氣,鑽杳冥。如此諸境,皆不可少。入吾道者,安得複為小人? 凡做功夫,鑽杳冥是第一樁難事。但先天一氣,自虛無中來,必有真杳冥,乃有真虛無。噫!先難而後獲,全身要捨得。昔我在洞天中,學鑽杳冥七八年,然後稍有把柄。今之學者,進銳退速,安能入道耶? 弟子問曰:“先生傳道,人言過濫。倘下士得之,行持無效,能不反唇相詆耶?”涵虛曰:不遭下士之譏,不足以見吾道之大也。大道者,先要清淨身心,調(diào)理神氣。其甚者,要能一切放下,鑽入杳冥。必有此等真功夫,然後有真效驗。彼無功而妄想效驗者,亦終為不得效驗之人也。反唇相詆,何足病之? 弟子問曰:“如師所說,惡人皆可學道乎?”涵虛曰:可。即誦格語曰:“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敝T惡莫作,眾善奉行,則能轉地獄為天堂,變黑氣為紅光。余有三字訣,修道之士,勤、誠、恒,缺一不可。但勤矣、誠矣,而結果必歸於恒。孔子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況道乎?儒生習文藝,尚以數(shù)年為期,甚至有十年者。豈修心煉氣,反不如讀書作文? 誠乃至陰之象,在《易》為太極,在佛為如如。孟子曰:“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眲訉o言,則知誠為陰象。孔門之道,推至誠如神,論至神無息,皆靜中大體、大用,故以誠入靜,靜心不亂。以誠入定,定心不移。以誠守中,中心不偏。以誠入杳冥,則通微無礙矣。 勤為學業(yè)之本,其在於道,更有不勤之勤焉。養(yǎng)自然之息,定自然之心,無為而為,為而不為。所謂“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者,真乃勤之至也。 煉睡魔,必用勤字。跑香打坐,精神倒退,此誤用其勤之過也。善煉睡者,睡而不睡,不睡而瞧,功夫自然不斷,神氣自然加增。熬更守夜,反惹睡魔?!秴⑼酢吩唬骸皩嬅鲁O啾ВX悟候存亡?!蹦苡么嗽E,自然惺惺不昧。 門人問曰:“陸潛虛仙師雲(yún):‘交媾乃太上閟秘之旨’,其訣可得聞乎?”曰:交媾者,至陰之本,杳冥之根也。人能鑽入杳冥,方能得成交媾。我勸人先在虛空中團煉,靜之又靜,定之又定,無人無我,無無亦無,自然入得杳冥,不交媾而自能交媾,從至陰中生出至陽矣。交媾之法,先天與後天不同。先天交媾,以性立命。後天交媾,以神合氣。故《入藥鏡》雲(yún):“是性命,非神氣。水鄉(xiāng)鉛,只一味?!毕忍烀浚氂幸晃?。後天名目,則分精、神、意、氣、魂、魄、性、情。若在先天,只煉出一個,就皆有了??傄獜慕绘胖腥〕稣骊柖?。人身五臟,原有部位,不可移動。道家雲(yún):“乾坤坎離顛倒”,豈心可移於下,腎可移於上耶?非也。所謂顛倒者,乃心腎中之神氣耳。心神俯而下就,腎氣仰而上升,神氣顛倒,則有形之心腎亦如顛倒,無形之乾坤亦皆顛倒。顛倒交施,坤中生一陽為坎,乾中生一陰為離。離女與坎男交施,則如西方之兌女,相接東方之震男。又將南北移為東西,水火變?yōu)榻鹉?。金情木性,稱為白虎青龍。龍交虎,如姹投嬰,虎交龍,如嬰投姹。要之,乃性命二物。命中有性,性中有命,二物乃一物耳。故紫陽先生曰:“震兌非東西,坎離非南北?!比艘嗫梢曰腥灰印?/div> 儒家、道家,養(yǎng)氣各有不同。養(yǎng)自然之氣,可以得生。養(yǎng)浩然之氣,則可生、可死。古來志士仁人,見危授命,殺身成仁之類是也。養(yǎng)之之時,純是義理之心,充乎宇宙,故孟子曰:“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乎天地之間,是集義所生者?!钡兰茵B(yǎng)氣,獨葆其真,不必見危而早退,不必殺身而早隱?!兑住匪^見機而作,不俟終日之君子也。 道家初功,須養(yǎng)其自然之氣。敢問何為自然之氣?曰:易言也,其為氣也,至小至柔以曲,養(yǎng)而無害,則聚乎虛空之中,是集精所生者。道家還丹,亦是浩然之氣。其氣得手,亦能見危授命,殺身成仁。古來謂之刀解,究竟有神奇莫測處,變化莫解處,異乎儒家?;蛩乐?,他處見之,鬚眉轉少,仙客同遊,此乃還丹成就,身外有身者。 至人得道,生亦仙,死亦仙,如留形住世,屍解登真之類是也。仁者能靜,生亦壽,死亦壽,如曾子全身,顏淵短命之類是也。 道有五失:有淺嘗而去者;有浮慕其名者;有始勤終怠者;有心性偏執(zhí),未入門牆,妄詆高深者;有資質下愚,喚之不醒,呼之不悟者。道有三得:有知之者,可為靈人;有好之者,可為真人;有樂之者,可為至人。 第 三 卷 後天串 述 文 終 經(jīng) 予著《道德》、《黃庭》、《大洞》、《無根》諸注,皆言先天之用,而非初學法門也。夫行遠自邇,登高自卑。若不明後天次序,譬諸世上功名,未舉茂才、孝廉,空想進士、翰林也。因作《後天串述》一篇,為入門之路焉。 一、收心。二、尋氣。三、凝神。四、展竅。五、開關。六、築基。七、得藥。八、結丹。九、煉己。 太上有言,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後天資補,賤下之道也。賤也者,師所謂“說著醜”也。下也者,《經(jīng)》所謂“下而取”也。培養(yǎng)丹基,純以精氣為寶。其行法功也,要先收心入內(nèi),以中為極,以和為則,以神為體(定),以意為用(慧)。 尋氣在陰蹺為先,中是活活潑潑,不見不聞之處。和是專氣致柔,抱神以靜之功。定中生慧,坐照如初。媾元精而生元氣,展竅開關不難也。元精者,陰蹺一脈,逐日生人之氣也。學人採取元精,必尋氣之活動處,而以靜合之。此之謂神氣交。神氣交,則男女媾精,真種化生。真種者,後天鼎之真氣也。後天鼎者,即元神、元炁交合之所也,故名靈父、靈母。 此氣從鼎中煉出,即宜凝其神,柔其意,以柔制剛,自然入我內(nèi)鼎。和之、調(diào)之、鍛之、煉之,潛伏于丹田之中,呼吸乎虛無之內(nèi),是名命蒂,又號胎息。 忽然而內(nèi)鼎之間,沖出一物,跳跳躍躍,噓噓噴噴,直由沖脈上至心府,即展竅時也,俟其衝突有力時,乃變神為意,引出尾閭,一撞三關,飛上泥丸,即開關也。 關竅既開,乃行養(yǎng)己之功,而談築基之道。築基者,采彼氣血,補我精神。精神雖壯,又恐動搖,於是以壬鉛制之,壬鉛者,二氣媾而生者也。 原夫坎宮之氣,地氣也。離宮之氣,天氣也。天地交合之時,混混沌沌,氤氤氳氳,結為虛無窟子。虛無窟中旋產(chǎn)一氣,即以此氣為壬鉛,此得鉛時也。 鉛之體有氣無質,以故清而上浮。至昆侖時,要以目光上視,神氣相息於頂中。凝住一時,陽極陰生,始以舌倒抵上齶,鼻息要勻,抵齶久之,乃有美津降下,寒泉滴滴。雖不甚多,然一吞下重樓,以意送回黃庭。卻又奇怪,發(fā)聲如澎湃一般,始知天上甘露,原不可多得也。降入黃庭,結為內(nèi)丹。 以後則在欲絕欲,在塵出塵,對境忘精,煉鉛伏汞,趕退三屍、五賊,銷磨六欲、七情。骨氣俱是金精,肌膚皆成玉質。則內(nèi)發(fā)天機,外合人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積功累德,煉氣養(yǎng)神,物來事至,心境自放光明。即景會心,慧劍劈開塵障。功修人間,名稱天上。且食天祿,享壽無窮。此時抱璞守貞,防危慮險,天人合發(fā),萬化定基,精神永固,一氣還虛,此煉己之功完備矣。 入門者必先收心、尋氣、凝神、展竅、開關、築基、得藥、結丹、煉己,此九層功夫,乃為入道之門。 既已入門,陰陽歸一,無往不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自有為而入無為,由勉強而抵自然,未有金丹不成者矣。 第四 卷 循途 錄 (人元大道九層煉心文終經(jīng)) 紫霞洞主人涵虛子手著 ?。ň艑訜捫牡姥裕?/div> 初層煉心者,是煉未純之心也。未純之心,多妄想,多遊思。妄想生於貪欲,游思起於不覺。學人打坐之際,非不欲屏去塵情,無如妄想才除,遊思忽起。法在止觀,乃可漸漸銷熔。止則止於臍堂之後,命門之前,其中稍下,有個虛無圈子,吾心止於是而內(nèi)觀之,心照空中,與氣相守,維繫乎規(guī)矩之間,來往乎方圓之內(nèi),息息歸根,合自然之造化;巍巍不動,立清淨之元基。從此一線心光,與一縷真氣相接,渾渾灝灝,安安閒閑,此煉心養(yǎng)氣之初功也。 二層煉心者,是煉入定之心也。前此一線心光與一縷真氣相接,若能直造窈冥,自當透出玄竅;奈何定心不固,每為識神所遷,心與氣離,仍不能見本來面目。法在心息相依之時,即把知覺泯去,心在氣中而不知,氣包心外而不曉,氤氤氳氳,打成一片,是煉心合氣之功也。 三層煉心者,是煉來複之心也。前此氤氤氳氳,打成一片,重陰之下,一陽來複,是名天地之心,即是玄關一竅。此刻精、氣、神都在先天,鴻濛初判,並不分真精、真氣、真神,即此是真精、真氣、真神。若能一心不動,便可當下採取運行。無奈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美景現(xiàn)前,茫無措手;心一動而落在後天,遂分為精、氣、神矣。法在玄關初現(xiàn)之時,即刻踏住火雲(yún),走到尾閭,堅其心,柔其息,敲鐵鼓而過三關,休息於昆侖焉,此煉心進氣之功也。 四層煉心者,是煉退藏之心也。前此踏火雲(yún),過三關,心與氣隨,固已入於泥丸矣。然在泥丸宮內(nèi),或有識神引動,則氣寒而凝,必不能化為真水,灑濯三宮,前功盡棄矣。法在昆侖頂上,息心主靜,與氣交融,氣乃化為美液,從上齶落下,捲舌承露,吞而送之,注心于絳宮,注心于黃庭,注心於元海,一路響聲直送到底,又待玄關之現(xiàn)焉,此煉心得氣之功也。 五層煉心者,是煉築基之心也。前此入泥丸而歸氣穴,已有河車路徑,從此一心做去,日夜不休,基成何待百日乎?然或有懈心,有欲心,作輟相仍,丹基難固。夫築基所以聚精會神也,功夫不勤,精神仍然散亂,何以延年奉道?法在行憑子午,逐日抽添,取坎填離,積金實腹,此煉心累氣之功也。 六層煉心者,是煉了性之心也。前此河車轉動,聚精會神,則靈根充實矣。從此心液下降,腎氣上升,是為坎離交。杳冥中有信,浩浩如潮,一半水氣,濛濛如霧,一半雲(yún)氣,是名金水初動,方修玉液還丹。倘用心不專,則盡性之事難了。法在於金水初生之時,由丹田分下湧泉,霎時而合到尾閭,調(diào)停真息,鼓之舞之,乃能滔滔逆上,至於天穀;涓涓咽下,落于黃庭。如此則朝朝灌溉,心地清涼。血化為膏,意凝為土,土中生汞。汞性圓明,遇物不遷,靈劍在手。孟子謂“盡其心者,知其性也”。仙家名為陰丹、內(nèi)丹,此煉心明性之功也。 七層煉心者,是煉已明之性也。前此金水河車,仙師名為內(nèi)煉。到此,還有外煉功夫。以外合內(nèi),真心乃聚而不散。蓋內(nèi)體雖明,好飛者汞性。內(nèi)修雖具,易壞者陰丹。設或保養(yǎng)不純,則心性複滅矣。法在以虛明之心、妙有之性和砂拌土,種在彼家。彼家虛而由我實之,彼家無而自我有之。以有投無,以實入虛。死心不動,霎時間先天一氣從虛無中來。一候為一陽,有如震。二候為二陽,有如兌。時值二候,正宜合丹。那邊吐出一弦真氣,其喻為虎向水中生。這邊落下一點玄光,其喻為龍從火裏出。兩邊龍虎會合,性情交感,一場大戰(zhàn),宛如天地晦冥,身心兩靜矣。俄而三陽發(fā)動,有如乾卦。如潮如火,如霧如煙,如雷如電,如雪如花。身中陽鉛晃耀,我即持劍、掌印、踏罡、步鬥,鼓動元和,猛烹極煉,透三關而上泥丸,一身毛竅皆開,比前玉液河車,更不同也。吞而服之,以先天制後天,性命合而為一,即大還也。性屬火,其數(shù)七。命屬金,其數(shù)九。返本還元,故明七返九還、金液大丹。從此鉛來制汞,其心長明,汞不動搖矣。此煉心存神之功也。 八層煉心者,是煉已伏之心,而使之通神也。前此七返九還,以鉛制汞,心已定矣。但要溫之、養(yǎng)之,要使身中之氣盡化為神,身中之神能游於外。於是取一年十二月氣候,除卯酉二月為沐浴,餘十月為進退,故名十月溫養(yǎng),非言要十個月功夫也,否則心雖定而不靈。煉之、鍛之,靈心日見。靈則動,動則變,變則化,故有出神之事,而不為物情所迷。此煉心成神之功也。 九層煉心者,是煉已靈之心而使之歸空也。前此溫養(yǎng)功深,神已出而不惑,隨心所欲,無往不宜,高踏雲(yún)霞,遍遊海島,致足樂也。但靈心不虛,則不能包涵萬有,此所以有煉虛一著也。煉虛者,心胸浩蕩,眾有皆無。清空一氣,盤旋天地間。是我非我,是空不空。世界有毀,惟空不毀。乾坤有礙,惟空無礙,此所以神滿虛空,法周沙界也。此煉心之始末也,無以加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