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一病占兒科疾病的首位,臨床以發(fā)熱、咳嗽、流涕就診者十有八九,如感冒、咳喘、乳蛾等癥,屬現代醫(yī)學上感范疇,是兒科常見病、多發(fā)病。因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腠理疏薄,衛(wèi)表不固,抗病能力低下,一旦遇氣候失?;蛘{護失宜,易于感受外邪,罹患本病,或并發(fā)肺系疾患,從臨床多數病例來看,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小兒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其他疾病。本病臨床見癥輕重不一,輕則流涕,低熱,咳嗽,重則高熱驚厥抽風。倘若治不得法,或延誤治療會迅速誘發(fā)急性支氣管炎,肺炎咳喘等癥。 1.風溫善用銀翹散,靈活加減重辨證小兒感冒,有風寒、風溫之分,但由于小兒生機旺盛,陽常有余,陰常不足,感邪之后,易從火化,故風寒感冒少見,多數病例由風溫之邪所致。 風溫感冒癥見發(fā)熱汗出,微惡寒,鼻塞流涕,咽痛,面赤唇紅,口渴喜飲,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指紋浮紅,擬以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為法。方用銀翹散: 銀花10g,連翹9g,薄荷花6g,牛蒡子6g,甘草3g,蘆根10g,豆豉6g,荊芥5g,桔梗6g,竹葉8g。 銀翹散的配伍和用量,應根據證候的不同,體質的強弱,疾病的輕重以及時令季節(jié)的變化,分別選擇和加減藥物。 (1) 如癥見高熱汗出,則以方劑中的連翹為主,銀花為輔,連翹用量增至10~12g,銀花減至7~9g,以加重清熱解毒之效,降低銀花疏表出汗之流弊。二者相互配伍,既發(fā)揮了疏表散邪,清熱解毒的作用又根據了汗量的多少,權衡藥量輕重,以達治療目的。 (2) 如發(fā)熱無汗或少汗,癥見微惡寒,四肢逆冷者,為風熱郁閉肌膚之象,上方中重用銀花10~15g,豆豉10~12g,薄荷6~8g,荊芥6~9g,另加綠豆衣15g,以助上藥辛涼透表,逐邪外出,以達退熱解毒之目的。 (3) 如頭痛而重,可將方中荊芥改為芥穗,另加菊花10g,以升清陽之首,以奏清熱散風止痛之效。 (4) 如咳嗽頻作,痰多喉鳴,另加瓜蔞8g,桔梗用量增至8~10g,取其載藥上浮,宣肺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 (5) 如口渴唇紅而干,則重用竹葉10g,加生石膏12g,以清熱除煩,止咳生津,通利小便,促使熱隨小便而解。 (6) 如發(fā)熱驚悸不安,則重用薄荷10g,加僵蠶10g,疏風清熱鎮(zhèn)驚。 (7) 如高熱汗出,驚厥,甚至抽搐,可酌加羚羊角粉0.5~1g(沖服)、鉤藤10g,鮮蘆根15~20g,三藥同用有清熱鎮(zhèn)驚,育陰熄風之功,但分而言之,經臨床體會到羚羊粉加鮮蘆根不僅能清熱泄肺平肝,而且熄風止痙,其中鮮蘆根可以通上達下,加強疏表之效能,再配鉤藤清肝通絡,鎮(zhèn)驚安神,故高熱抽搐即可迎刃而解。 (8) 如癥見咽紅充血,在上方中必減荊芥,防其辛溫入血,致使充血難消。但應重用牛蒡子9~10g,另加板藍根10g,或錦燈籠10g,佐以梔子6g,清熱涼血,解毒利咽。 (9) 如咽紅扁桃體化膿仍減荊芥和豆豉,重用銀花10g,連翹12g,牛蒡子10g,山豆根9g,馬勃8g,取其苦寒泄熱,解毒利咽通便之作用。如扁桃體腫大影響呼吸時,可另加射干4 ~6g,以加強解毒清熱開通利咽作用。如伴有頜下淋巴結腫大可加山慈菇10g、元參8g軟堅散結解毒消腫。 (10) 感冒高熱已退,后遺低熱午后升高,舌尖紅,苔白厚膩,嘔吐酸餿,便下臭穢,腹痛時作,此為濕邪影響中焦運化,氣機遏阻,水濕不化,應將上方中銀花改為忍冬藤10g,繼清余邪,減去豆豉,另加川樸6g,焦三仙9g,苦溫通降,宣導化滯。 (11) 如小兒夏季感冒,暑邪郁閉肌表,高熱無汗者,銀翹散方中可將荊芥改為香薷3~5g,另加扁豆6~9g,化濁清暑,疏表退熱; 如暑季小兒伴有腹瀉,嘔吐或腹脹納呆,舌苔白厚,上方減牛蒡子加藿香3~5g,川樸6g,白蔻仁3g,芳香化濁行氣和胃寬中。 (12) 如體質素虛兼有外感,應根據臟腑虛弱程度,酌加扶正藥物以達邪外出。如脾氣虛伴有腹瀉者,可加白術,脾氣虛者酌加太子參,氣虛兼見舌質淡紅者將太子參改為沙參; 陰虛者,加扁豆、山藥; 腎陰虛者加玉竹; 胃陰虛口渴甚者選用生石膏、石斛、花粉等藥。但扶正祛邪藥物用量的比例應靈活掌握,正虛則以補為主,疏表為輔,防止扶正礙邪; 如邪重則以祛邪為主,扶正為輔,防止祛邪而傷正氣。 綜上所述,對風溫感冒的臨床用藥,是宗溫病學中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的銀翹散隨證加減的。此方通過長期臨床運用,體會到隨著病情發(fā)展變化,有兩種不同作用。表證發(fā)熱階段,主要是辛涼解表退熱為主,解毒為輔。如所用藥物本末倒置或忽視辨證,必將影響療效,延長病程,故臨床上應慎重從事。再如因風熱所致的,應根據 “火郁發(fā)之” 的原則進行治療。用清熱藥時,應注意疏風,以達表除熱。此外,臨床治療感冒,往往投表劑,汗雖出而熱不退,舌質鮮紅,舌苔由白變黃,唇紅而干,煩躁氣粗,夜臥不安。此由素體陰虛,過汗又復傷陰,身熱不解,此時切忌表散,當益陰存津,透表清熱,宜益胃疏表湯加減,沙參、生地、麥冬、扁豆、薄荷、蘆根以養(yǎng)陰除表散邪。 2.咳喘辨寒熱,取效在用量咳喘是臨床上兩種不同的證候,有時單獨出現,有時合并發(fā)生,當風邪襲表犯肺,肺氣失于宣暢,升降失調,則發(fā)生咳喘。咳喘一年四季均有發(fā)病,但以冬春多見,臨床多見如下兩種類型。 (1) 風熱咳嗽: 可見咳嗽痰稠,鼻流濁涕,發(fā)熱有汗,口渴面赤,唇紅,舌紅,苔薄白,脈浮數,指紋浮紅。治以疏風清熱,宣肺止咳。方宜桑菊飲加減: 桑葉10g,菊花6g,杏仁6g,連翹8g,薄荷6g,桔梗6g,蘆根10g,甘草3g??人灾卣呒忧昂?g,炙杷葉9g,疏風清熱止咳; 胸悶痰稠,另加浙貝9g,瓜蔞6g,冬瓜仁10g,寬胸清熱化痰;發(fā)熱有汗,口渴舌紅,可加生石膏12g,花粉6g,加重蘆根用量至15 ~20g以養(yǎng)陰清熱止渴; 發(fā)熱有汗,舌紅,大便不暢,肺熱盛者加黃芩6g,瀉熱通便; 咽喉紅腫,可加牛蒡子6g,山豆根10g,元參6g,散風解表,清熱利咽; 咳嗽煩躁,夜寐不安,舌紅苔微黃,加重連翹用量10g,另加黃芩5g,竹葉6g,檳榔6g,川樸6g,滑石6g,通草6g,馬兜鈴10g,清熱利濕,通便,佐以消導。 上述咳嗽,如風重于熱者,則以疏風為主,佐以清熱,熱重于風者,以清實熱為主,佐以疏風。 風熱咳嗽甚者容易引起氣喘,甚或鼻煽,鼻流濁涕,痰鳴口渴,煩躁不寧,面赤,唇舌均紅,苔薄白或微黃,指紋浮紅,治以清熱宣肺平喘,方宜麻杏石甘湯加減,麻黃3g,杏仁3g,生石膏12g,甘草3g。 如癥見熱盛微汗,原方中加連翹10g,銀花6g,清熱解毒。 如鼻煽氣喘,除加重石膏用量外,另加桔梗6g,宣肺平喘。 如咳重痰多應加前胡6g,炙杷葉10g,大貝3g,冬瓜仁8g,清熱止咳化痰。 如癥見煩躁不安,呼吸急促,喉間痰鳴,大便干燥不暢者,上方中加葶藶子6g,天竺黃8g,松蘿茶10g,海浮石6g,魚腥草6g,瀉肺清熱,鎮(zhèn)驚除煩,化痰平喘。 如汗出高熱不退,呼吸急促,可加羚羊角粉0.5~1g,牛黃0.5g,鮮蘆根15g,清熱定喘,化痰益陰。 如患病期間小兒突然出現面色蒼白,氣喘短促,痰聲低微,額汗如珠,四肢逆冷,形神倦怠,雙目無神,溏瀉,脈象虛數,舌苔光滑,為心陽虛衰,清心回陽救逆,方宜人參五味子湯或參附湯急救。 人參五味子湯: 人參、白術、茯苓、麥冬、五味子、炙甘草,另加牡蠣、黃芪、山萸肉。 (2) 風寒咳嗽: 咳嗽痰液稀薄,兼有惡寒無汗,鼻塞流涕,發(fā)熱,唇舌淡紅,脈浮緊,指紋青。治以宣肺散寒,止咳化痰。方以杏蘇散加減: 杏仁6g,蘇葉6g,陳皮6g,半夏6g,茯苓5g,枳殼4g,桔梗6g,前胡6g,甘草3g。 小兒風寒咳嗽,根據脈證所見臨床以杏蘇散為常用方劑,用之得當,確實效如桴鼓,現將本方使用加減詳列于下。 如癥見舌淡紅苔白厚,方中陳皮改為橘紅,健脾燥濕化痰。 兼有發(fā)熱惡寒無汗,氣促,除加重蘇葉10~12g用量外,另加炙麻黃3g,發(fā)汗退熱平喘。 如咳嗽不止,可加紫菀、冬花各6g,溫肺散寒止咳。 如痰變稠黏,可將杏仁改為蘇子,另加瓜蔞6g,旋覆花6g,橘絡10g,通絡潤肺,降氣祛痰。 如大便稀薄無味,氣弱脈細者,減去方中枳殼,另加白術、薏米各6g,增茯苓為8g,健脾滲濕止瀉。 如咳嗽痰多,夜間尤甚,納呆脘滿,苔白薄,脈沉滑。 方中減杏仁、蘇葉,另加山楂10g,神曲8g,麥芽9g,川樸6g,腹脹加炒萊菔子5g,消食導滯,祛痰止咳。 如癥見氣喘咳嗽,呼吸急促,鼻煽痰鳴,發(fā)熱惡寒無汗,鼻塞聲重,舌淡苔白,脈浮緊,指紋浮紅,治以宣肺散寒,降氣平喘,方宜華蓋散加減: 麻黃6g,杏仁8g,陳皮6g,茯苓6g,蘇子6g,桑白皮5g,甘草3g,生姜1片。 用華蓋散時如無汗而喘用生麻黃,有汗而喘改為炙麻黃潤肺平喘。如痰多陳皮改為橘紅8g,另加半夏降氣燥濕祛痰。如喘重,胸高抬肩,另加白芥子6g,蘇子改為玉蘇子6g,加重桑白皮用量至10g,以瀉肺定喘。癥見大便秘結不通,另加瓜蔞仁8g,杏仁用量改為10g,二丑6g,潤燥通便定喘。體弱氣虛,大便溏薄,減蘇子,另加白術6g,太子參3g,扶正祛邪。 如果小兒喘證嚴重,伴高熱不退,氣急鼻煽,汗出口渴,胸高抬肩,痰鳴聲如拽鋸,面赤唇紅或紫黑,大便秘結,舌苔黃燥,指紋青紫,此為風邪化熱,邪毒入里,肺氣郁閉,升降失常,內煉津液,煉液成痰,踞于喉間,此種病例多由病初表證階段宣散失利或患兒素蘊痰熱,復感新邪,熱襲肺胃所致,中醫(yī)稱 “馬脾風” 證。 治宜通腑瀉熱豁痰平喘,上方中加大黃3g,檳榔6g,天竺黃10g,二丑8g,海浮石10g,生石膏18g。減去辛溫藥物如生姜、蘇子、茯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