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科學育兒父母們,大都聽過幾堂“如何說孩子才會聽”的課程吧?不知道您還記不記得專家們所說的理論原理,我們先來簡單總結(jié)復習一遍吧! 說教為什么不起作用? 1、四歲前的小寶寶沒有因果的概念,也不太能很好的理解“不”字; 2、家長常常說太多,孩子很難抓住重點; 3、家長自己的說法前后矛盾,或者對于成人和孩子有雙重標準; 4、家長的說法和做法并不一致,行為對孩子的影響遠超過語言; 5、對于大一點的孩子來說,說教常常代表著“家長的高姿態(tài)”,孩子會有不被尊重的壓迫感,當孩子感覺不好時,就很難做得好。(有誰喜歡說教呢?說教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高姿態(tài)) 那我們需要教育引導孩子,或是糾正孩子的錯誤時,有什么原則呢? 1、堅持“身教”,偶爾“言傳”,銘記“行大于言”; 2、教孩子做事時,純講解不如詳細示范加上簡單的要點講解,記得給孩子練習的機會; 3、糾正孩子錯誤時,做好準備工作:先提醒自己“每人每天都會犯錯,沒什么大不了”,注意尊重的姿勢,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或者說“我知道你現(xiàn)在很灰心”; 4、以陳述句指出孩子的錯誤之處,不人身攻擊,不貼負面標簽; 5、盡量減少自己說“不要”的次數(shù)。 爸爸媽媽們可能會擦擦頭上的汗說,好難! 別著急,行動派現(xiàn)在教你“套路”! 優(yōu)質(zhì)父母巧言語之“你可以”VS“不可以”: 以“可以”做的事替代“不”,這是轉(zhuǎn)移注意力的好方法,能避免“不”字帶來的沖突感和批評意思?!安弧敝赶蜉^匱乏的思維,“可以”卻能帶來無限豐富的可能。 “你可以”,既是授權(quán),又包含信任。當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有這么多,他們不僅沒有理由發(fā)脾氣,還能產(chǎn)生“我能行”的體驗,并且明白,即便我不能做眼前這件事,我的人生還可以有很多種選擇,那我又為什么要被這一件事所局限呢?這樣“富有”的思維模式,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例句: 寶寶,今天的屏幕時間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媽媽知道你還沒看夠,但你可以明天再看??!現(xiàn)在,你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嗎?你可以去照顧你的綠蘿,或者畫畫,媽媽忙完就過去和你一起。 寶寶,這個玩具是姐姐的,我們下次再問姐姐借,好嗎?你可以玩我們新買的翻斗車,你能去你的玩具柜拿一下嗎? 寶寶,你特別喜歡妞妞是嗎?喜歡別人的話你可以輕輕的拍一拍對方,或者握握她的手,這是友好的表現(xiàn)! 寶寶,等下我們?nèi)コ?,如果我們一起快點完成購物,媽媽就有時間帶你去廣場上,你就可以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水啦! 優(yōu)質(zhì)父母巧言語之“我注意到(+客觀事實)”VS“你怎么又”: 一般,當家長們發(fā)現(xiàn)孩子有什么該做而未做的事,或者出現(xiàn)了疏忽和錯誤,家長們都會不由自主地用“你怎么又”作為一段話的開始,體味一下,其實這個句式是包含批評指責的意味的,還有一絲不耐煩在里面,孩子們怎么會喜歡聽呢? 再深層次一點,有時候,當我們指責孩子“你怎么又……”時,我們自身還有更多復雜的情緒被加入,例如作為家長的無奈、無助,甚至一點點自責:我怎么就是教不好這個孩子! 如果一段話是以“我注意到”為開端,那非常明顯,這段話將會是對事實的客觀陳述,不是“媽媽覺得”,不包含“你犯錯了”,也不包含“你上次犯錯了,這次又犯了”,更不包含“我不是個好媽媽”。當我們對陳述客觀事實這件事進行刻意的練習,我們其實更容易脫下主觀的束縛,不僅讓聽者無負擔,我們自己也會更容易練就“就事論事”的理性思維。 例句: 寶寶,我注意到你的玩具還在地上,它們應(yīng)該在哪里? 寶寶,我注意到你還沒有洗手,我們就要開飯了哦! 寶寶,媽媽注意到還有十分鐘,你的屏幕時間就要結(jié)束了,你的下一項日程是什么呢? 寶寶,我注意到你今天推了鄰居妹妹一下,你愿意聊聊嗎? 優(yōu)質(zhì)父母巧言語之“我能看出(+情緒)”: 在養(yǎng)娃的漫長道路上,一定有那么很多次,我們看到孩子生氣了、傷心了,可我們卻不知道說什么好,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民族文化內(nèi)斂而深沉,父母常常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更不知道如何對待孩子的情緒。其實,想要培養(yǎng)孩子的高情商、理性思維和自控能力,認識情緒是非常重要的。而“我能看出”這個句式,就可以作為我們對孩子的情緒進行關(guān)注和引導的開端,也非常適合被作為應(yīng)對孩子行為問題的第一步。 當我們懂得常用“我能看出”這個句式,就代表我們觀察并試著了解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就能夠強烈感受到我們的關(guān)注,這會為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提供大量的營養(yǎng)。當我們試著說出孩子的情緒,其實就是在告訴孩子,我們允許他們有感受、接納他們的情緒,無論是不是負面的,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關(guān)鍵在于如何面對。 例句: 寶寶,媽媽能看出你有點生氣了,你愿意聊聊嗎? 寶寶,我能看出你真的很沮喪,你需要自己待一會兒,還是要媽媽抱抱? 孩子,我能看出你今天真的很傷心,媽媽理解你,也相信你有能力面對這件事。 優(yōu)質(zhì)父母巧言語之“我感到(+情緒),是因為______,我希望______”: 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我們難免會煩躁、過度勞累、生氣甚至怒氣沖天,這個時候,我們常常會說出一些讓自己后悔的話,諸如“我怎么生了你這么個壞小孩!”“我不要你了!”等等。在出現(xiàn)激烈情緒時,我們的理性思維是暫停工作的,所以我們更要牢記這個句式,在失控的時候,我們可以丟下這么一句話就暫時離開現(xiàn)場,這已經(jīng)是一個特別好的處理方式了。 有些媽媽在憤怒時會拼命地壓抑自己的情緒,其實這并不是一種健康的方法,被壓抑的情緒既不會消失,也不會有任何好作用,表達自己、面對情緒并找到自己的處理辦法才是正確的方式。當我們說“我感到憤怒”,就是一種表達,當我們說出了造成這種情緒的原因,就說出了問題的癥結(jié),當我們說出希望,其實就是在尋求解決的辦法。 有時候,對方愿意理解、解釋和配合,那我們的情緒會得到非常好的化解,并會升級為原諒和更深的連接。如果對方暫時不愿意配合你去解決,你要做的努力其實也都做到了,你的情緒也會消解大半。 例句: 我現(xiàn)在感覺非常的生氣,因為你破壞了我們的約定,我非常希望你能遵守我們共同的約定。 我當時感覺非常的傷心,因為你說話的方式太不尊重我了,我希望你能尊重媽媽。 我現(xiàn)在感到很煩躁,因為我要準備會議你卻一直打斷我,我希望你能先去另一個房間。 今天的四個句式,大家覺得怎么樣呢? 復習一下: 用“你可以”替代“不” 用“我注意到”描述客觀事實 用“我能看出”描述孩子的情緒 用“我感到_____,是因為_____,我希望_____”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和需求 人們身上大部分優(yōu)雅的素質(zhì),其實都需要刻意的練習。能夠好好說話,是一個人非常寶貴的素質(zhì)和能力。為人父母的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對一些好句式的刻意練習,向孩子示范善意言語的力量,還是那句話,身教的意義遠大于言傳。 |
|
來自: cuishiwei藏書 >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