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玉禮器 進(jìn)入階級社會,玉器成了統(tǒng)治者權(quán)力、地位、人品美德的象征物。發(fā)端于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史前玉器的精神內(nèi)涵,到商周時期被牢固地確立在禮義和祭祀的基礎(chǔ)上。玉器作為權(quán)勢標(biāo)志的特性被制度所強(qiáng)化,按照奴隸社會禮制的規(guī)范,構(gòu)筑起玉器的道德化、宗教化和政治化。把玉器所具有的各種自然屬性,比之君子之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角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yáng),專以遠(yuǎn)聞,智之方也;不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把某些特定的器物,賦予祥瑞禮義的新含義?!吨芏Y·春官·大宗伯》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zhí)鎮(zhèn)圭,公執(zhí)恒圭,侯執(zhí)信圭,伯執(zhí)躬圭,子執(zhí)谷璧,男執(zhí)蒲璧”。璧、琮、圭、璋、琥、璜六種禮器,成為上古時期重要的祭器和辨明貴族等級身份的顯著標(biāo)志,從而規(guī)定什么樣的人用什么玉,什么場合用什么玉,講究名份地位,不得逾越或濫用。 一、玉璧 玉璧的形制是一種圓形、板狀體的器物,中間有一個圓孔。與玉璧造型相類似的器物還有玉瑗、玉環(huán),其區(qū)別主要在于中間孔的大小,孔大的是玉瑗,孔小的是玉璧,孔的大小介于玉璧、玉瑗之間的是玉環(huán)?!稜栄拧酚涊d:“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huán)”?!叭狻笔怯竦牟糠?,“好”是中間的孔。即肉的尺寸大約是好的尺寸的一倍時,那便是玉璧;好的尺寸大約是肉的尺寸的一倍時,那便是玉瑗;肉與好的尺寸大約相等時,那便是玉環(huán)。玉璧的厚薄不一,而厚度在1厘米以下的比較多見。玉璧也有不作圓形的,略呈方形或長方形,而四角圓渾,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遺址就出土有這一形制的玉璧。璧除了玉璧外,還有石璧和琉璃璧。新石器時代已有石璧,戰(zhàn)國至漢,石璧之外,還有琉璃璧。 玉璧的紋飾種類繁多,除了《周禮》記載中,蒼璧是素璧,樸素?zé)o紋飾外,谷璧裝飾有谷紋,蒲璧是蒲紋,此外還有乳丁紋璧、云紋璧、獸面紋璧、龍紋璧、獸紋璧、鳥紋璧、螭紋璧、圈紋璧等。谷紋形如“,”,當(dāng)中是一個凸起的乳丁紋,加上一個小尾巴,便是谷紋。它是描寫谷物剛剛發(fā)芽的形狀。谷紋玉璧主要流行于春秋戰(zhàn)國時代,直至漢代。初期的谷紋,并不排列成行,只是把璧面填滿而已,以后為了整齊,先在璧面上淺刻平行線交叉紋,然后在線紋交叉之處,琢谷紋,排列成行。這種線紋,時代愈晚,愈為明顯。 玉璧的用途主要是祭祀、喪葬、饋贈和玩賞等。首先在祭祀方面,玉璧是國之重器,《尚書·顧命》記載:“越玉五重:陳寶,赤刀,大訓(xùn),弘璧,琬琰,在西序”。“弘璧”就是大璧,大璧被認(rèn)作是國之重器。古代又有祭祀天地四方之禮,所用的六種祭器,是代表六方之神的,叫做“六器”。其中祭天的,是用蒼色的玉做成的璧,叫做“蒼璧”。古人有“天圓地方”的觀念,祭祀時就選用了圓形的玉璧。蒼璧在六器中比較特殊,其它五器,都與五行發(fā)生了關(guān)系,惟有璧不在五行中。璧之被采用為祭天之器,不但注意了形狀是合乎“天圓地方”的“圓”,顏色也采用了天之“色”?!对娊?jīng)》中有“悠悠蒼天”的記載。《爾雅》釋之為:“春,萬物始生,其色蒼蒼,故曰蒼天”。蒼的顏色,《爾雅》釋為“青也”。因此,蒼璧應(yīng)是青玉璧。祭祀用的玉璧,在祭祀儀式結(jié)束后,有的埋于地下,有的沉于水中。 二、玉琮 玉琮的形制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較高的方柱狀,中間是圓筒形;另一種是扁方形,中間也是一個圓筒。由于玉琮的形制特別,長期以來,被人們看作是車軸兩端的飾件,稱作杠頭。關(guān)于玉琮形制的來源也眾說紛紜,吳大徵先生認(rèn)為玉琮是由杠頭演變來的;吉拉斯先生認(rèn)為玉琮是由原始人的煙筒演變來的;那志良先生認(rèn)為是玉鐲演變來的。 玉鐲說認(rèn)為:琮的最初形制是一塊外方內(nèi)圓的筒狀物,可能是用來做鐲子的;也可能是套在一根圓木棒上,作為儀仗。有時在上面琢獸面紋或人面紋,有時沒有紋飾。拿它做鐲子用,是單獨(dú)的一塊;拿它做儀仗,就要集合幾塊,穿聯(lián)起來(穿聯(lián)的方法:因為它的中孔很大,不便于用繩穿系,便取一根木棒,一塊塊地套在棒上)。以后為了簡易,用一塊較大的材料制作,用紋飾表示出它是由幾件鐲子組合而成的。在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琮,凡是較高的,大都是上端寬大,下端較窄。如果把大的一端向下,整個的器物擺在那里,你會覺得穩(wěn)當(dāng),可是上面的紋飾就倒置了。但是任何人做東西,如果是立著擺放的,絕不可能是上大下小,同樣推理,既然是上大下小,它就不是立著擺放的東西。把琮套在木棒上,有兩個目的:一是古代的部落免不了有類似儀仗的東西,他們在一根圓的木棒上,套上幾件有獸面紋的琮作為儀仗;二是古代的部落,不能沒有祭祀,把琮套在圓木棒的上端,構(gòu)成了象征神祖的神位,使祖先神靈有所依附,也有可能。一根木棒上套上幾件琮,可能是上面的大些,以次漸漸小些,然后改雕成一塊時,就成了上大下小的形狀。 玉琮上的紋飾,在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器物中,以獸面紋為最多,另有神人與獸面復(fù)合紋。獸面紋圖像的眼是重環(huán)形,外圈兩側(cè)有陰刻三角形弧線,表示眼角;嘴是凸橫檔的闊嘴,獠牙外露。神人獸面紋以1986年浙江省余杭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出土的一件刻劃神人獸面紋樣的玉琮最具特色。根據(jù)考古發(fā)掘報告的描述:“紋飾區(qū)之一是四個正面的直槽內(nèi)上下各有一個神人與獸面復(fù)合像,共八個?!袢说哪樏孀龅固菪?。重圈為眼,兩側(cè)有短線象征眼角。寬鼻,以弧線勾劃鼻翼。闊嘴,內(nèi)以橫長線再加直短線分割,表示牙齒。頭上所戴,外層是高聳寬大的冠,冠上刻十余組單線和雙線組合的放射狀羽毛,可稱為羽冠;內(nèi)層為帽,刻十余組緊密的卷云紋。臉面和冠帽均是微凸的淺浮雕。上肢形態(tài)為聳肩、平臂、彎肘、五指平張叉向腰部。下肢做蹲踞狀,腳為三爪的鳥足?!谏袢说男馗共恳詼\浮雕突出威嚴(yán)的獸面紋。重圈為眼,外圈如蛋形,表示眼眶和眼瞼……眼眶之間有短橋相連,……寬鼻,鼻翼外張。闊嘴,嘴中間以小三角表示牙齒”。 關(guān)于玉琮的用途,除了上述可能是套在木棒上面構(gòu)成神祖的神位,使祖先的神靈有所依附和可能是部落中的儀仗之類的說法外,還有古文獻(xiàn)中記載的幾種用途:如《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黃琮禮地”?!吨芏Y·春官典瑞》記載:“駔圭、璋、璧、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斂尸”。等等。此外,瑞典漢學(xué)家高本漢認(rèn)為琮是女祖;民族學(xué)家凌純生認(rèn)為琮乃象征女陰性器,為女祖的神主。 三、玉圭 玉圭的形狀有兩種:一種是方頭的,或者說是平頭的,頂端平直,與石斧之形相近,被稱為“平首圭”;另一種是尖頂?shù)?,頂部略呈三角形,與戈的頂端相似,被叫做“尖首圭”。 玉圭形狀的來源應(yīng)該是石斧。在新石器時代,石斧的用途主要有兩個,一是實用器具,供劈砍、挖掘之用;另一是兵器,把它裝個把子,用來攻擊或防御。石斧更進(jìn)一步的用途是部落首領(lǐng)的指揮用具。它的尺寸可能比較細(xì)長便于把握,有的石斧還雕有紋飾。因為它是首領(lǐng)們所用,而且代表了權(quán)威,所以,其造型和裝飾就顯得比較特殊,如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玉斧鉞,上面刻飾有神人獸面紋和鳥紋,總之,新石器時代斧上的所有紋飾,多是兇惡的,如果是人紋,便是圓眼露牙,令人可畏;獸紋多是獸面紋,鳥紋便是鷹、梟之類的猛禽,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的兩件玉圭,一件是人紋,圓圓的臉,兩只大眼,四顆長牙,兩個向上,兩個朝下,一副兇像;另一件是一面鷹紋,一面梟紋。這些圖像的目的都是為了顯示所有者的權(quán)威。 到了西周時期制定禮制時,對于國家的高級官吏,就采用了斧的形狀表示他們的權(quán)威,稱之為“圭”。這個圭,因為由斧演變來的,斧上端的刃形是平直的,所以叫它“平首圭”。作為朝廷禮器,把圭分發(fā)給大臣,一方面是給了他們職位的證明,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任命狀”,另一方面遇有大典,或是上朝的時候,他們還要拿著它。斧是兵器,后來演變成了圭,戈也是兵器,而且是在古代車戰(zhàn)時適用的兵器,因為斧變成了圭,戈形也被采用做成了圭。戈的頂端是三角尖形,做成的是尖首狀的圭,叫做尖首圭,盛行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 玉圭的紋飾,除了一些純裝飾性之外,另有三種紋樣:有的雕俘虜之形,象征勝利;有的雕丑惡的人面紋或獸面紋,象征首領(lǐng)的威嚴(yán);有的雕鳥紋或獸紋,與獸面紋一樣,也是象征威嚴(yán)。 關(guān)于玉圭的用途,不同的圭有不同的用途?!吨芏Y》所記的六瑞中有鎮(zhèn)圭、桓圭、信圭、躬圭,六器中有青圭,另有婚嫁及和難用的谷圭、圭璧合制的四圭有邸、兩圭有邸、圭璧,以及嵌飾用的裸圭等?!吨芏Y·冬官考工記玉人》記載:“鎮(zhèn)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天子圭中必”?!懊缇糯纾^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謂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有人認(rèn)為尺寸不應(yīng)與信圭同,是五寸之誤),謂之躬圭,伯守之”。因此,六瑞中的鎮(zhèn)圭、桓圭、信圭、躬圭等是不同社會階層統(tǒng)治者的所有物。 六器中的青圭與中國古代“四神”、“四帝”、“五行”等觀念有關(guān)。王充《論衡·物勢篇》記載:“東方,木也,其星蒼龍也;西方,金也,其星白虎也;南方,火也,其星朱鳥也;北方,水也,其星玄武也”。蒼龍、白虎、朱鳥(或作朱雀)、玄武叫做“四神”,也就是四方神,都是用動物代表。與四神相匹配的是“四帝”,也是以方向來分的:伏羲氏是青帝,是東方之帝;神農(nóng)氏是赤帝,是南方之帝;少皋氏是白帝,是西方之帝;顓頊?zhǔn)鲜呛诘?,是北方之帝。伏羲、神農(nóng)、少皋、顓頊,叫做“四帝”?!吨芏Y》上所說的禮神之玉,除了祭祀四方之外,還加入了天、地,合為六器。《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祀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黃琮禮地,青圭禮東方,赤璋禮南方,白琥禮西方,玄璜禮北方”。 “四神”、“四帝”之說,本乎“五行”。五行的分配是:東方,甲乙木,木色青;南方丙丁火,火色赤;西方庚辛金,金色白;北方壬癸水,水色黑。這“四行”,正與“四神”、“四帝”相合,另外的那“一行”,是中央戊己土,土色黃,帝為黃帝,湊足了五行,最終形成:東方,甲乙木,木色青,神是青龍,帝是青帝,祭祀用青圭。一片青色。南方,丙丁火,火色赤,神是朱鳥,帝是赤帝,祭祀用赤璋。一片赤色。中央,戊己土,土色黃,帝是黃帝,祭祀用黃琮。一片黃色。西方,庚辛金,金色白,神是白虎,帝是白帝,祭祀用白琥。一片白色。北方,壬癸水,水色黑,神是玄武,帝是黑帝,祭祀用玄璜。一片黑色。 四、玉璋 玉璋的形狀,像是把圭的上端斜著削去了上部的樣子。許慎的《說文解字》釋璋是“半圭曰璋”。它可能是由偏刃石斧、石刀之類的器物,對玉璋的造型創(chuàng)造產(chǎn)生影響。 玉璋的種類,依據(jù)《周禮》記載,有赤璋、大璋、中璋、邊璋、牙璋五類。 玉璋的裝飾,光素?zé)o紋的占絕大多數(shù)。 玉璋的用途有三個:一是祭祀南方之神,《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祀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黃琮禮地,青圭禮東方,赤璋禮南方,白琥禮西方,玄璜禮北方”。二是天子巡守,祭祀山川,《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記載:“大璋中璋九寸,邊璋七寸,射四寸,天子以巡守”。即天子在巡守途中,遇到大山川,便要祭祀一番,所用的祭品,有時就用璋。所祭祀的如果是山,祭完后,把玉璋埋在地下;如果是川,便把玉璋沉入水中,叫做“沉”。三是諸侯聘女。 五、玉琥 玉琥是用玉料雕刻成虎形,即虎形玉器。中國到漢代才有西域諸國貢獻(xiàn)獅子,因此,很長一段時間,古人把老虎稱為獸中之王。早在殷商時期,就有虎形器物。殷墟第1001大墓出土的大理石虎形玉雕,虎作跪坐姿態(tài),發(fā)掘報告稱它為“虎首人身神話動物”。這個定名比較合理,因為如果是一只虎,它永遠(yuǎn)不會有這種坐態(tài),而且這種坐姿,是商代常見的人物雕像的姿態(tài)。殷墟婦好墓共出土了8件玉虎,造型分為圓雕、扁平板狀,通體刻飾云紋。 西周時期制定禮儀制度時,把“虎”字加上“玉”旁,作成“琥”字,使之成為周禮的六器之一,“以白琥禮西方”。為何把西方之神看作是白虎?根據(jù)《爾雅》邢昺疏:“四方皆有七宿,各成一形……。西方成虎形”。實際上確實存在西方民族崇拜虎圖騰的現(xiàn)象,如簡伯贊先生《中國史綱》第二卷載:“據(jù)史籍所載,秦當(dāng)襄公之世,其時秦族尚游牧于陜甘邊境,他們就以少皋之神為其種族之神,而稱之曰白帝。并且建立一個神廟,曰‘西畤’,祠祭白帝。據(jù)傳說:‘白帝冠白文’他本來是一只白虎,后來被西方諸種族,當(dāng)作圖騰,而奉為西方之神。秦族是西方種族之一,所以也奉祀白虎”?!逗鬂h書》卷一一六也記載:“巴之先人廩君死,魂魄世為白虎”。巴人活動區(qū)域內(nèi)出土的器物,多裝飾有虎紋。巴人也是西方民族,所以也以白虎為圖騰。西方民族是與虎的淵源比較深的,或許也是由此影響到白琥作為禮西方的禮器。 六、玉璜 玉璜的形制,一般說它是“半璧曰璜”,這與“半圭曰璋”一樣,都是后人根據(jù)它們的形狀后定出來的,而不是璜、璋兩器形的來源。新石器時代遺址或墓葬中出土的玉璜,沒有一件是“半璧”這樣的造型,由此可知玉璜的來源,不是把一個玉璧劈開,取其一半便是璜。 玉璜的形制來源于對彩虹的模仿。《太平御覽》引《搜神記》記載:“孔子修春秋,制孝經(jīng),既成,孔子齋戒,向北斗星而拜,告?zhèn)溆谔?,乃有赤氣若虹,自上而下,化為玉璜”?/span> 新石器時代的玉璜一般是素面,鉆有二孔,形狀有扇形、半環(huán)形、半月形、近半月形、近半圓形等。商代的玉璜形狀,比較接近半璧形,變化也多,紋飾以動物紋為多見。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璜,有中部雕成側(cè)身人面形的,細(xì)眉、方眼、大耳,耳下有向上拳曲的上肢,身部像鳥,短翅,長尾下彎,一足作站立狀,頭戴高冠,尾下又琢一戴高冠的側(cè)身人面;有全身作龍形的,一端是頭,一端是尾,滿身琢鱗紋,脊上有戚齒一行;另有作魚形的玉璜。西周的玉璜與商代的玉璜在形制上沒有顯著的變化,但有紋飾的玉璜很少見。戰(zhàn)國時期的玉璜,幾乎都有紋飾,璜的兩端,有許多是各有一獸頭,以龍頭、虎頭為多,也有的僅具抽象的獸形。 玉璜的用途有兩個,一是用來祭祀北方之神,二是作為佩飾之用。
因圖片太多,有需求的朋友可聯(lián)系饕餮盛宴古玉愛好者之家群主索取,群主聯(lián)系方式:微信號:TTSY-001,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