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與吐蕃的戰(zhàn)爭,又稱唐蕃戰(zhàn)爭,是公元7世紀至9世紀發(fā)生在唐朝和吐蕃之間的戰(zhàn)爭。原因是吐蕃與唐朝爭奪西域和青海地區(qū)。唐太宗貞觀十二年(638年),唐蕃發(fā)生松州之戰(zhàn),唐軍擊退了吐蕃軍;唐高宗、武則天時期,唐朝、吐蕃互有勝負,安西四鎮(zhèn)三失三復(fù);唐玄宗時期,吐蕃處于劣勢,其間多次通過會盟劃分唐蕃邊界。安史之亂期間和之后,吐蕃借機控制了隴右十八州和安西四鎮(zhèn),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長安。唐朝聯(lián)合回鶻、南詔、大食,合圍吐蕃,唐將李晟、韋皋皆重創(chuàng)吐蕃,國勢大衰,最終在末代贊普朗達瑪被刺殺后,吐蕃于877年分裂崩潰。唐朝和吐蕃前后共有八次會盟,由于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嫁給吐蕃贊普,所以唐蕃關(guān)系又稱舅甥之盟。 太宗時期 松贊干布于貞觀八年(634年)遣使與唐朝修好,唐朝也派臣入蕃。貞觀十年(636年),松贊干布派專使去長安請婚,唐朝不允。 與此同時,在634年底,唐太宗派大將李靖擊敗吐谷渾,吐谷渾的步薩缽可汗伏允,在逃亡中被殺害。唐以后冊封伏允的兒子慕容順作為吐谷渾可汗。其后,慕容順被暗殺,635年,唐朝支持慕容順的兒子諾曷缽為汗。 馮德遐幾乎在同一時間到吐蕃。到這個時候,松贊干布知道,在過去,東突厥和吐谷渾可汗娶了中國(隋朝)公主,因此派了一位特使陪同馮德遐回京進一步表示敬意,并請?zhí)瞥夤骱陀H,唐太宗拒絕。當(dāng)吐蕃使者回到吐蕃,他告訴松贊干布唐太宗最初是同意求婚的,但諾曷缽訪問唐朝,在他的干預(yù)下,導(dǎo)致了唐太宗的拒絕。松贊干布在憤怒中攻擊吐谷渾,占領(lǐng)了吐谷渾大部,迫使吐谷渾人逃到了青海湖以北。 同時,在638年秋,松贊干布借口唐朝屬國吐谷渾從中作梗,親自指揮大約20萬吐蕃軍,開始攻擊唐朝的松州(今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但同時松贊干布又派遣使者到唐朝國都長安再次請求,并宣稱他們打算歡迎公主。唐太宗派侯君集為當(dāng)彌道行軍大總管指揮5萬軍隊,執(zhí)失思力、牛進達、劉簡協(xié)助,援救松州。與此同時,吐蕃軍正在圍困松州的首縣-嘉誠(今四川松潘),但唐軍先遣部隊在牛進達指揮下,打敗了吐蕃軍。松贊干布在恐懼中退出唐境,派特使到長安道歉,但再次要求和親。唐太宗這一次同意了。 唐軍松州之戰(zhàn)勝利后,唐太宗決定安撫吐蕃。640年秋,松贊干布派了他的宰相祿東贊攜帶黃金和珠寶貢品到長安,再次要求和親。作為回應(yīng),唐太宗冊封了一個宗室的女兒為文成公主,準備讓她嫁給松贊干布。由于祿東贊給唐太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決定把瑯邪公主的孫女段氏嫁給祿東贊做妻子。祿東贊婉言拒絕了,說他已經(jīng)有了一個妻子,而且在他的國王娶親之前自己先娶親,是不適宜的。 641年春天,唐太宗派他的堂弟江夏王李道宗,陪同祿東贊護送文成公主到吐蕃。當(dāng)他們抵達吐蕃后,據(jù)說松贊干布非常高興,他對李道宗使用女婿對岳父的禮儀。他為文成公主建立了一個宮殿和在見公主時該穿漢服。據(jù)說,當(dāng)時的吐蕃人有一個文成公主討厭的習(xí)俗:人們會在臉上涂上紅色,松贊干布為她的緣故禁止了這一習(xí)俗。 此后唐太宗在位期間,唐朝與吐蕃沒有發(fā)生任何沖突。貞觀二十一年(647年),當(dāng)唐軍攻打西域國家龜茲的國王白訶黎布失畢時,唐太宗就征用了吐蕃軍隊。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當(dāng)唐使王玄策被困在政治動蕩印度時,王玄策要求吐蕃和尼泊爾援助,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吐蕃和尼泊爾戰(zhàn)勝了印度妄圖加害王玄策的國王阿羅那順。唐高宗即位后,冊封松贊干布為西??ね?、駙馬都尉。直至唐太宗和松贊干布都去世十幾年后的龍朔二年(662年),吐蕃和唐之間因吐谷渾和西域,沖突再起。 高宗、武則天時期 吐蕃不聽唐高宗的詔諭,在663年滅亡了吐谷渾。唐朝所封西突厥繼往絕可汗阿史那步真向安西都護蘇海政誣告興昔亡可汗阿史那彌射謀反,彌射被殺。突厥對唐朝離心,乾封二年(667年),阿史那都支率西突厥弩失畢部歸附吐蕃。吐蕃控制了瓦罕走廊。 670年,大非川之戰(zhàn),唐與吐蕃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乾封二年(667年),吐蕃大相祿東贊去世,總章二年(669年),吐蕃贊普芒松芒贊以其子噶爾·贊聶多布為大相,由其弟噶爾·欽陵帶軍駐扎在原吐谷渾??傉氯辏?70年),欽陵率領(lǐng)40萬吐蕃軍隊入侵并攻占了安西四鎮(zhèn)。四月初九,唐朝以薛仁貴為行軍大總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為副,領(lǐng)軍5萬人反擊吐蕃軍,以收復(fù)淪陷的安西四鎮(zhèn),并“護吐谷渾還國”。薛仁貴率軍經(jīng)鄯州(今青海省樂都縣)至青海湖南之大非川。薛仁貴留郭待封率2萬人守護輜重于大非川(今青海省共和縣西南的切吉曠原)。隨后,薛仁貴率軍輕裝奔襲。在河口(今青海省瑪多縣)大敗吐蕃軍隊。薛仁貴乘勝進占烏海城。但郭待封不服軍令,擅率后隊繼進。吐蕃軍以20余萬軍隊發(fā)起攻擊,擊敗郭部,唐軍輜重盡喪。薛仁貴被迫退保大非川。吐蕃軍與唐軍對峙到八月,主力齊集后,欽陵指揮40余萬大軍進攻唐軍。薛仁貴在無險無糧的情況下,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戰(zhàn)后,吐蕃軍占據(jù)了安西四鎮(zhèn)。唐朝被迫將安西都護府遷至西州(今新疆吐魯番),吐谷渾亦被吐蕃徹底吞并。 咸亨元年(670年),吐蕃陷安西,四鎮(zhèn)罷;上元二年(675年),唐朝收復(fù)安西四鎮(zhèn);儀鳳三年(678年),吐蕃西取龜茲等四鎮(zhèn);調(diào)露元年(679年),唐將裴行儉收復(fù)龜茲、碎葉、于聞、硫勒四鎮(zhèn);垂拱二年(686年),唐朝命令金牙軍放棄龜茲等四鎮(zhèn);永昌元年(689年),吐蕃擊斬派遣的安西都護閻溫古;武周長壽元年(692年),武威軍總管王孝杰大破吐善,復(fù)收四鎮(zhèn),重置安西都護府于龜茲,駐唐兵3萬。 儀鳳元年(676年),吐蕃侵襲唐朝的廓州、河州(今臨夏)和疊州。唐軍反擊,在臨河龍支擊敗了吐蕃。儀鳳二年(677年),李敬玄統(tǒng)率的唐軍輕敵在青海湖大敗。永隆元年(680年),吐蕃攻克靠近云南的安戎鎮(zhèn),在青海方向,被唐將黑齒常之阻擋,七月,黑齒常之率軍擊敗論欽陵,升任河源軍經(jīng)略大使,負責(zé)河源地區(qū)的防御。黑齒常之上任后在當(dāng)?shù)卣归_屯田,使得駐軍糧食得以自給,穩(wěn)定了河源戰(zhàn)線。開耀元年(681年)五月廿一,黑齒常之在良非川率軍擊敗同樣企圖在當(dāng)?shù)赝吞锏母翣枴べ澠?,斬?000級。永淳元年(682年),論欽陵侵掠唐朝柘、松、翼等州。高宗命李孝逸等分道抵御。吐蕃在河源軍被軍使婁師德的軍隊在白水澗反擊,八戰(zhàn)八捷。高宗任命婁師德為比部員外郎、左驍衛(wèi)郎將、河源軍經(jīng)略副使。 武則天在收復(fù)安西四鎮(zhèn)后,開始在青海積極反擊吐蕃。長壽三年(694年),王孝杰在青海湖附近的冷泉,打敗吐蕃。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吐蕃入侵臨洮,他作為肅邊道行軍大總管,以婁師德為副手,出擊吐蕃,交戰(zhàn)于素羅汗山,敗于論欽陵、贊婆兄弟。699年,吐蕃贊普器弩悉弄逼迫論欽陵自殺,結(jié)束了噶爾家族幾十年的專權(quán)統(tǒng)治。贊婆和論欽陵的兒子論弓仁投奔武周。吐蕃實力開始衰落。 長安四年(704年),器弩悉弄去世,他的兒子尺帶珠丹繼位,向唐朝(武則天當(dāng)時已經(jīng)退位,唐中宗即位,改回唐朝國號)求和親。唐中宗把自己收養(yǎng)的雍王李守禮的女兒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作妻子。尺帶珠丹派遣他的大臣尚贊咄等一千余人前來迎娶金城公主,景龍四年(710年),唐中宗派左驍衛(wèi)大將軍楊矩送金城公主到吐蕃去。唐中宗在位期間,唐朝與吐蕃之間沒有大規(guī)模的沖突。 玄宗時期 安西都護張玄表侵擾吐蕃北境,吐蕃不滿,請求唐睿宗將河西九曲之地送給吐蕃,作為金城公主的湯沐邑。楊矩上奏唐睿宗,唐睿宗準許了。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年)八月二十,吐蕃將領(lǐng)乞力徐率領(lǐng)十萬人馬進犯臨洮,人馬駐扎在蘭州,入渭源地區(qū)掠取牧馬;唐玄宗命令薛訥以布衣之身出任隴右防御使,郭知運為隴右防御副使,與太仆寺少卿王晙一起率軍十余萬迎擊吐蕃軍隊。十月初十,薛訥與吐蕃軍隊在武街作戰(zhàn),取得了大勝,吐蕃軍被殺俘者達數(shù)萬人。后來吐蕃請和,想用與唐朝對等的禮節(jié),唐玄宗拒絕了。于是唐蕃戰(zhàn)爭繼續(xù)下去。開元四年(716年)二月,吐蕃攻打松州之戰(zhàn),都督孫仁獻反擊勝利。開元五年(717年)七月初五,隴右節(jié)度使郭知運在九曲之地大敗吐蕃軍隊。之后,在青海地區(qū)戰(zhàn)爭減少。吐蕃又表示請和。 開元十五年(727年),吐蕃大將悉諾邏恭祿在青海湖西被王君?擊敗。九月,吐蕃攻陷瓜州,河西節(jié)度使蕭嵩用反間計,使贊普殺死了悉諾邏恭祿。第二年,瓜州都督張守珪在瓜州城下大敗吐蕃軍隊;河西節(jié)度使蕭嵩、隴右節(jié)度使張忠亮在渴波谷大敗吐蕃軍隊;杜賓客在祁連城大敗吐蕃軍隊。開元十七年(729年)三月,信安王李暐攻克了石堡城。唐蕃之間在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訂立了赤嶺之盟。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持續(xù)八年的和平結(jié)束。河西節(jié)度使崔希逸在青海湖西擊敗吐蕃。次年,吐蕃進攻河西,鄯州刺史杜希望攻克吐蕃城堡,定為威戎軍。唐玄宗派蕭炅、杜希望、王昱三路合擊吐蕃。蕭炅、杜希望大勝,但王昱失掉了安戎城,開元二十八年(740年),金城公主去世,次年,吐蕃再次攻陷石堡城。天寶元年(742年)、二年(743年)、四載(745年),皇甫惟明攻打石堡城,沒有攻克。天寶六載(747年),王忠嗣又攻打石堡城。直到天寶七載(748年),哥舒翰建神威軍,吐蕃不敢靠近青海湖,天寶八載(749年),收復(fù)石堡城,唐軍在青海勢力達到頂峰。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唐朝將朔方、河西、隴右邊軍大量內(nèi)調(diào),平息安祿山叛亂,西北邊防虛弱,吐蕃趁唐內(nèi)亂攻略隴右諸州。 廣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派馬重英、尚悉結(jié),聯(lián)合吐谷渾與黨項20萬軍隊,乘勝長驅(qū)直入,逼近長安,唐代宗倉皇出奔陜州,吐蕃軍隊占領(lǐng)長安,擁立吐蕃國舅廣平王李承宏(金城公主的弟弟)為帝,蕃軍不適應(yīng)長安秋季的酷熱,吐蕃軍中疾病流行,加上唐朝勤王之軍逼近,吐蕃軍入據(jù)長安15天而退出長安。至此,隴右道東段的十三個州全陷入吐蕃之手。 此后,吐蕃軍隊開始向西行,取黃河西北地區(qū)的隴右諸州,亦稱河西道。廣德二年(764年),吐蕃陷涼州;河西節(jié)度使楊志烈因攻仆固懷恩不成,軍隊喪失殆半,以孤城無援,出奔甘州,被沙陀人所殺。永泰二年(766年),陷甘州及州境的居延海(今內(nèi)蒙古額濟納旗),吐蕃北邊界拓至回紇,大歷元年(766年)與大歷十一年(776年),由東而西攻克肅州、瓜州。同時,吐蕃也開始圍攻沙州;大歷元年(766年),楊休明繼任河西節(jié)度使,徙鎮(zhèn)沙州,后有刺史周鼎,大歷六年(771年),因欲棄城東奔而被都知兵馬使閻朝殺,此后閻朝領(lǐng)州人保城抵抗,建中二年(781年),在糧械皆竭的情況下,以勿徙它境為條件而開城出降,沙州遂陷。吐蕃西進陷伊州(今新疆哈密),刺史袁光庭自天寶末年堅守累年,后糧盡兵乏,城陷而殉城。 在入據(jù)長安之后,終唐代宗之世,吐蕃軍隊每年秋季都要騷擾攻擊唐朝,京城每次都要戒嚴,稱之為“防秋”。廣德二年(764年),仆固懷恩引吐蕃攻邠州。永泰元年(765年),聯(lián)合回紇入侵,回紇軍被郭子儀勸退且反擊吐蕃軍。大歷元年(766年),吐蕃攻打原州。大歷二年(767年)春,代宗派宦官魚朝恩和吐蕃會盟,九月,吐蕃攻打靈州,郭子儀、路嗣恭率軍防守。大歷三年(768年),吐蕃攻邠州、靈州,馬璘、李抱玉、白元光、李晟率軍抵御。宰相元載建議,郭子儀的朔方軍鎮(zhèn)守邠州,馬璘率領(lǐng)安西四鎮(zhèn)軍鎮(zhèn)守涇州。大歷四年(769年),吐蕃攻靈州,留后常謙光擊退。大歷五年(769年),吐蕃攻永壽。大歷六年(771年),吐蕃攻青石嶺。大歷七年(772年),吐蕃攻靈州。大歷八年(773年),吐蕃攻靈州,渾瑊敗于宜祿,馬璘敗于鹽倉,段秀實堅守邠州。之后,郭子儀檢討了責(zé)任,渾瑊、馬璘在百城、潘原截獲了吐蕃掠奪的輜重。 大歷十年(775年),吐蕃攻隴州、涇州,馬璘和剛剛?cè)氤挠闹莨?jié)度使朱泚率兵抵御。大歷十一年(776年),吐蕃攻石門鎮(zhèn)。大歷十二年(777年),吐蕃攻原州、坊州、鹽州、夏州,郭子儀派李懷光抵御。大歷十三年(778年),吐蕃大將馬重英攻靈州、慶州、鹽州、銀州、涇州。唐朝軍隊疲于應(yīng)付吐蕃的擾邊,無力處理安史之亂的善后,導(dǎo)致了河北三鎮(zhèn)的作大,藩鎮(zhèn)割據(jù)的形成。 清水會盟 唐德宗即位后,吐蕃開始和唐朝商議會盟事務(wù)。詔書中改“獻”為“進”,“賜”為“寄”,“領(lǐng)取”為“領(lǐng)之”。以表示兩國的對等地位。建中四年(783年),隴右節(jié)度使張鎰與幕府齊映、齊抗、鴻臚卿崔漢衡、計會使于頔、樊澤、入蕃使判官常魯在清水縣,與吐蕃大相尚結(jié)贊、大將論悉頰藏、論臧熱、論利陀、論力徐會盟,厘定兩國邊界:“唐地涇州右盡彈箏峽,隴州右極清水,鳳州西盡同谷,劍南盡西山、大度水。吐蕃守鎮(zhèn)蘭、渭、原、會,西臨洮,東成州,抵劍南西磨些諸蠻、大度水之西南。盡大河北自新泉軍抵大磧,南極賀蘭橐它嶺,其間為閑田。二國所棄戍地毋增兵,毋創(chuàng)城堡,毋耕邊田?!?/p> 之后,爆發(fā)了涇原兵變,吐蕃表示可以幫助唐朝平叛,唐德宗答應(yīng)讓出安西和北庭,吐蕃后來僅出一偏師二萬,叛亂平定后,唐德宗想讓駐守西域的李元忠與郭昕回長安,被李泌勸止。 平?jīng)鼋倜?/strong> 貞元二年(786年)九月,吐蕃叛盟,尚結(jié)贊率軍攻打涇州、隴州、邠州、寧州,京城戒嚴,李晟率軍在汧城大敗吐蕃軍,攻克摧沙堡。十一月,吐蕃攻克鹽州、夏州、銀州、麟州,刺史杜彥光、拓跋乾暉等出逃。 尚結(jié)贊對他的部下說:“唐朝的良將,只有李晟、馬燧、渾瑊三人罷了,我們應(yīng)當(dāng)用計策去掉他們?!彼M入鳳翔境內(nèi),并不擄掠,帶著士兵兩萬人一直開到鳳翔城下說:“李令公叫我們到這里來的,為什么不出來犒勞我們!”過了一夜,尚結(jié)贊才領(lǐng)著人馬退去。宰相張延賞向德宗說李晟的壞話,在韓滉、劉玄佐的協(xié)調(diào)下,李晟得以繼續(xù)駐守鳳翔。 貞元三年(787年),尚結(jié)贊向馬燧表示要會盟,馬燧同意了,李晟和韓游瓌反對。這時,韓滉去世,張延賞和馬燧勸說皇帝罷免了李晟的軍職,三月廿三,回京任太尉、中書令。主和派占據(jù)了上風(fēng)。三月廿七,馬燧也回京。四月十七,德宗任命崔浣為鴻臚卿,讓他要求吐蕃先歸還鹽州、夏州兩地。五月初一,渾瑊從咸陽入京朝見,德宗任命他為清水會盟使。尚結(jié)贊要求在原州的土梨樹會盟。神策軍將領(lǐng)馬有麟怕吐蕃憑借土梨樹的險阻設(shè)下埋伏的兵馬,建議在平?jīng)龃〞?。李晟深切告誡渾瑊在會盟地點要嚴密防備。張延賞認為李晟這樣說會破壞了對吐蕃的誠意。閏五月十九日,渾瑊和尚結(jié)贊在平?jīng)鰰耍栖姷耐鈬筷牨煌罗塬@。渾瑊、崔漢衡剛剛換下朝服,就見吐蕃軍隊來劫持使臣。渾瑊迅速跳上身邊一匹馬,逃出平?jīng)龃āM罗谒砗蠓偶珱]有射到他。崔漢衡和宦官俱文珍等其他會盟人員全部被吐蕃擒獲。 尚結(jié)贊本來計劃李晟罷官、擒獲渾瑊,再使這些責(zé)任歸于馬燧,這樣唐朝的良將就可以盡除了。張延賞知道后,羞愧而終。李泌建議唐德宗聯(lián)絡(luò)回紇、南詔、大食、天竺圍攻吐蕃,德宗與回紇武義成功可汗訂立貞元之盟。秋季,吐蕃把擄掠的年老體弱的人,有的砍斷手臂,有的挖去眼睛,然后將他們拋棄。在安化峽對擄掠的成年壯丁一萬多人說:“準許你們向著東方哭泣,告別故鄉(xiāng)!”大家放聲大哭,從山崖跳下深谷而死亡和受傷的有一千多人。之后,吐蕃兵勢漸弱,被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和回紇多次擊敗。貞元九年(793年),唐朝收復(fù)鹽州、夏州等州縣。貞元十三年(797年),尚結(jié)贊和吐蕃贊普赤松德贊去世。 長慶會盟 進入9世紀后,吐蕃開始衰落。唐憲宗在位時,只是有小股吐蕃軍騷擾涇州、宥州、鹽州,無法與德宗時期的大規(guī)模頻繁的軍事對抗相比。同時,唐蕃使者往來明顯增多。唐穆宗長慶元年至二年(821年至822年),唐蕃進行第八次會盟,稱為“長慶會盟”。 第八次會盟碑至今仍矗立在拉薩大昭寺前。其后,唐文宗時,吐蕃維州守將降唐,西川節(jié)度使李德裕接納,引起宰相牛僧孺的不滿,成為牛李黨爭的一個重要事件。除此之外,不見唐蕃之間的其他沖突。 更多歷史,敬請關(guān)注王昆明細說歷史 |
|
來自: 龍騰rznqf4v697 >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