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圖語|修真圖悟真(三):人體能量透視圖
2017-05-04騰訊道學
4評
人體之氣脈和關(guān)竅野云閑畫|造舟玉霄下,撫琴云棚間,紅塵亂如麻,坐忘悟真篇。(圖源:吳丹豐) 修真圖可以分人體內(nèi)景圖和外部圖文二部,外部圖文講人體主要之氣脈、關(guān)竅、五臟之功能和修煉方法。《修真圖》是古代道家之人體能量透視圖,西方之解剖圖只顯示有形之肌肉、骨骼、內(nèi)臟,中國道家《修真圖》形神兼重,既繪有人體可見的內(nèi)臟外形,也繪出了人眼看不到的氣場、經(jīng)脈、關(guān)竅。本文我們來通過“修真圖”來透視人體之氣脈和關(guān)竅。 人體能量透視圖(圖源:吳丹豐) 第一排右部原文后有三關(guān):尾閭、夾脊、玉枕也。尾閭在脊椎之盡頭處,關(guān)可通內(nèi)腎之竅。從此關(guān)起一條髓路,號曰漕溪,又名黃河,乃陽升之路。至兩肩胛對處,為夾脊。又上至腦,頸椎頂端與顱骨相接處,為玉枕。此三關(guān)也。前有三田:泥丸、土釜、玉池是也。泥丸為上丹田,方圓一寸二分,虛關(guān)一竅,乃藏神之所。眉心入內(nèi),正中之處。天門入內(nèi)一寸為明堂,再入一寸為洞房,再入一寸為泥丸。眉心之下謂之鼻柱,又名雷霆府。金橋下至口中,有兩竅通喉,謂之鵲橋。喉是頸骨,乃內(nèi)外之氣所由出入者也。后有軟喉謂之咽,乃進飲食通腸胃者。其喉有十二節(jié),號曰重樓。直下肺竅,以至于心。心上有骨,名為鳩尾;心下有穴,名曰絳宮。乃龍虎交會之處。直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黃庭宮也,乃中丹田。左有明堂,右有洞房。無英居左肝,白元居右肺。亦空一寸二分,乃藏炁之鼎。直下,至臍三寸六分,乃臍門也。故曰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自天至地,八萬四千里;自心至腎,有八寸四分。天心三寸六分,地腎三寸六分,中有丹田一寸二分,非八寸四分而何?臍門號曰生門,有七竅通與外腎,乃精神漏泄之竅,名曰偃月爐。即任脈,下有九竅,地獄豐都是也,又曰氣海。稍下一寸三分,曰玉池,又曰下丹田,乃藏精之所,采藥之處。左明堂,右洞房,亦空一處,方圓一寸二分。此次有二竅通于內(nèi)腎,腎中有竅通于尾閭。由尾閭通兩腎,下以至于膝下三里穴,再下涌泉穴。此人身之相通關(guān)也。腎中有竅通于尾閭。由尾閭通兩腎,下以至于膝下三里穴,再下涌泉穴。此人身之相通關(guān)也。 野云閑畫|花開見性,漕溪沐浴。(圖源:吳丹豐) 一,人體能量通道漕溪。貧道解為督脈之別名,古時從水路運米供給京城,稱為漕運,漕溪乃漕運的水路也;丹家以此喻人身真氣之通道,此脈疏通,人體之能量通道就開了,丹田真氣通過此脈向全身運輸。 督脈為陽脈之海,《莊子》 “養(yǎng)生主” 篇云: “緣督以為經(jīng), 可以保身”,可見古人已在煉功中知道督脈對于養(yǎng)生的重要。 督脈之養(yǎng)煉,可在靜中坐忘,心虛明之時,目微閉,神內(nèi)照,意念引神光虛照丹田氣竅,聽氣機之自然變化。真氣發(fā)生時,從尾閭起自然而生,氣之潤,或如云霧氤氳全身,或如江河流過督脈,皆是一片生機,活活潑潑,不可執(zhí)著,不可運氣。 氣感會因人而不同,修真之人要知其有而不執(zhí),過河不用筏。 野云閑畫|三關(guān)過去,飛龍現(xiàn)天。(圖源:吳丹豐) 二,督脈能量的關(guān)口,尾閭、夾脊、玉枕三關(guān)。丹田能量發(fā)動后經(jīng)過督脈的三個關(guān)口,尾閭關(guān)在脊椎之底部,夾脊關(guān)在兩肩胛相對脊椎之處,玉枕關(guān)在頸椎頂端與顱骨相接處。 通關(guān)有訣竅,氣機生起,發(fā)動過三關(guān)時候,意念隨氣而走,即不忘他,也不幫他,所謂氣不功我不動,氣一動,意微動。一切要天機自然,氣機如云,來自丹田腎氣之水,得微意之真火而蒸騰,如云氣上升,尾閭、夾脊、玉枕三關(guān),到頭頂昆侖自然陽火盡,而陰氣升,化為雨露而下任脈。此中全自然之變化,切不可運氣導氣。此時之妙,如悟真篇言“甘露降時天地合,黃芽生處坎離交”。 輔助通關(guān)之法,可靜坐后練習洗髓經(jīng)之坐功,從尾閭起,脊椎一節(jié)節(jié)向前、向上動到頸椎,如波濤之動,如微風之揺。 野云閑畫|海上素女,一脈蓮花。(圖源:吳丹豐) 三,陰脈之海任脈。任脈最早記載于《黃帝內(nèi)經(jīng)》,有'陰脈之海'之稱。任脈起于小腹內(nèi)胞宮,下出會陰部,上至眼眶下(承泣穴)。 “修真圖”中任脈起處在臍門,號曰生門,有七竅通與外腎,名曰偃月爐。貧道體會下丹田非一點,而是以臍門為中心的大穴。修真時真意微照于此,如月照寒潭,如湖水印日。有三潭印月之美,有陽光萬波之象,坎離相交之真。悟真篇之“潭底日紅陰怪滅,山頭月白藥苗新”,就是繪此景象。 野云閑畫|蟾光修真,紫陽妙傳。(圖源:吳丹豐) 四,人體三塊能量田:泥丸、土釜、玉池。第一塊能量田,上丹田泥丸,是性宮所在,方圓一寸二分,也稱玄關(guān)一竅,乃藏神之所。位置在眉心入內(nèi),正中之處。天門入內(nèi)一寸為明堂,再入一寸為洞房,再入一寸為泥丸。 第二塊能量田,中丹田名曰土釜,黃庭宮也,在絳宮下直下三寸六分,在兩乳頭連線中膻中穴位置,女丹功多從此處下手。 第三塊能量田下丹田,以氣海為中心一竅,乃藏精之所,采藥之處。是命宮所在,腎精化氣之所。 野云閑畫|涌泉天地,靈氣真水,火化為藥,是妙玄機。(圖源:吳丹豐) 五,修真之天機通涌泉穴。修真圖原文”下丹田二竅通于內(nèi)腎,腎中有竅通于尾閭。由尾閭通兩腎,下以至于膝下三里穴,再下涌泉穴。此人身之相通關(guān)也。腎中有竅通于尾閭。由尾閭通兩腎,下以至于膝下三里穴,再下涌泉穴”。 此處透露了一修真之天機,要打通尾閭到涌泉的經(jīng)脈,涌泉穴。屬足少陰腎經(jīng),氣通涌泉,才能心腎相交,丹功不易有上火沖頭之弊,且精滿氣足,真陽起時,欲動之機,此脈一開,真陽自然合于腎陰之水,欲火自降,得水火既濟之妙。打坐后配合行腳,也能輔助氣通涌泉。(編輯:若木) 結(jié)語上微信搜“騰訊道學”,輕松關(guān)注騰訊道學微信公眾號:qqdaoxue
版權(quán)聲明
本文源自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歡迎轉(zhuǎn)載,但請務(wù)必請注明作者與文章出處。文章作者觀點與立場,不代表騰訊媒體的觀點與立場。
作者
吳丹豐
|
|
來自: 草率高菡 > 《舍衛(wèi)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