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日本,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種叫做“鰆”(サワラsawara)的魚。 鰆。via:yousakana.jp 雖然沒有金槍魚、鯛魚、竹莢魚、秋刀魚那樣的明星臉,可是一些沿海地區(qū)的小伙伴還是覺得它似曾相識。沒錯,鰆其實就是馬鮫魚的一種,中文稱作藍點馬鮫(寫實主義的中文名毫無想象空間啊~)。 瀨戶內海部分海鮮合影,藏在背后長長的、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那頭就是鰆。 via: okayama-kanko.jp 1 鰆和它的親戚們 馬鮫魚在我國也稱馬加鰆、土魠、鲅魚(想吃土魠魚羹、鲅魚餃子的同學立刻找到了歸屬感~)。馬鮫魚是鯖科馬鮫魚屬魚類的統(tǒng)稱,全球共有18種。在我國和日本都可以找到其中5種的足跡:藍點馬鮫(鰆)、康氏馬鮫(橫縞鰆)、中華馬鮫(牛鰆)、斑點馬鮫(臺灣鰆)、 朝鮮馬鮫(平鰆)。 從上至下:鰆、橫縞鰆、牛鰆。via: kotobank.jp 日本是藍點馬鮫的模式產地,藍點馬鮫在日文中直接稱“鰆”,而其他馬鮫被冠以“x鰆”的名字↑。成年鰆體長1米,重10公斤左右,看起來瘦瘦的。因為生得修長,日文名稱為“sawara”,意為“狹腹”。 修長優(yōu)雅的鰆。via: turiking.seesaa.net 鰆背色青灰,腹色銀白,口大齒利。和馬鮫魚屬的其他小伙伴相比,鰆的身體側面中間有七列青灰色圓形斑點,是較明顯的特征。 牙尖嘴利的鰆。via: ebisen.hamazo.tv 鰆在不同地區(qū)、不同成長階段有不同的名字,是一種出世魚,比如在西日本,1公斤以下稱為サゴシ(sagoshi),1公斤以上才可以稱為サワラ(sawara)。 大型和小型的鰆。via: pref.mie.lg.jp 2 鰆與春 既然名字已經充滿春天既視感了,很容易讓人認為“鰆”的時令就是春。其實,不可一概而論。 料理中美美的烤鰆魚。via:okura-asia.com/nihontsu/kanucha 鰆是不安分的洄游性魚,在日本沿岸分為兩個洄游系群。一支沿瀨戶內海、太平洋洄游,以瀨戶內海為產卵地;另一支則沿日本海南部、黃海、東海洄游,以黃海為產卵地。瀨戶內海是鰆的傳統(tǒng)主產地,但因為過度捕撈,近年漁獲量減少;而以京都府、福井縣為代表的日本海沿岸近年漁獲量有迅猛增長。 鰆的洄游路線。via: kensui.on.arena.ne.jp 鰆的漁獲量1984-2010年。via: pref.kyoto.jp 鰆在俳句中常作為春的季語出現。春至初夏是鰆產卵的季節(jié),此時從外海游入瀨戶內海的鰆向沿岸地區(qū)、海水表層靠近,所以自古以來和歌山、岡山等地的漁人便有在此時捕撈鰆,食其魚肉、真子(卵巢)、白子(精巢)的食文化。在櫻花季節(jié)捕撈的鰆更被和歌山人稱為“櫻鰆”。 帶有春天感覺的鰆押壽司。via: pref.kagawa.lg.jp 帶有春天感覺的鰆櫻花蒸。via: ehealthyrecipe.com 而到了冬季,大型的鰆已經積累了豐厚的脂肪,肉身肥美,口感更佳,此時的鰆被稱為“寒鰆”。但寒冷季節(jié)的鰆一般低調地潛伏在較深海域,捕撈起來不如春季的鰆那么容易。人們常說關西食春鰆,關東食寒鰆,其實也不盡然。 寒鰆。via: hakata-sakana.jp 又因為在不同成長階段的鰆洄游路線也有所差異,于是在不同地區(qū)、不同時令,捕撈到大型魚(超過1公斤的sawara)和小型魚(不到1公斤的sagoshi)的比例也會截然不同。 京都府大小型鰆的月捕撈量。via: pref.kyoto.jp 九州、日本海西部、日本海北部大小型鰆的月捕撈量。 via: pref.kyoto.jp 說了半天,其實總結一下就是:除了夏季產卵后的鰆不要吃以外,其他季節(jié)都可以快樂地吃鰆呢。但冬季的“寒鰆”最是肥美美美美~ via: point-i.jp 如果有人真的關心夏季產卵之后的鰆,我們也可以小心地放上它的照片。相比冬季的鰆,它面容有些嚴肅,體色也黯淡了。所以,請讓它休息一陣子吧,嗚嗚嗚~ 冬季的鰆(上)和夏季的鰆(下)。via: kensui.on.arena.ne.jp 3 不是所有烏魚子都是烏魚做的 新鮮的鰆魚肉白色中會帶著通透感。隨著時間推移,魚肉會變成白濁的顏色。像秋刀魚、青花魚這樣的銀身魚往往給人重口味的印象,而鰆的味道相對清淡,有淡淡淡淡的鮮味與甘味,沒有霸氣的魚腥味。 via:nama-sawara.city.sumoto.lg.jp via:fishkun.com 鰆魚肉中脂肪含量一般低于10%,但寒鰆的脂肪含量可達14-16%。魚肉含水量在70%左右,肉質柔嫩易碎。 via:r.gnavi.co.jp 鰆是日本料理的傳統(tǒng)食材之一,過去在婚喪嫁娶的場合經常以燒物或是吸物的形式出現。德島縣婚喪嫁娶時會用鰆和幼鰤做吸物。而愛媛縣新居浜,有夫妻回女方父母家省親時吃鰆料理的風俗,稱為豆年貢。 鰆的西京燒。via: takehachi.com 關東關西地區(qū)食鰆的做法也不太相同。一般認為,關西地區(qū)喜食春鰆,做法包括照燒、西京燒、蕪菁蒸魚、押壽司、炊飯,如果做刺身的話,偏愛直接食用。關東地區(qū)喜食寒鰆,青睞鹽燒或西京燒,如果做刺身的話,偏愛先炙烤魚皮,突出脂肪的香氣。 鰆刺身。via: okayama-kanko.jp 香川縣的鰆押壽司。via: takamatsu-kankou.net 此外,鰆還可以做壽司、炸物、茶泡飯、燉煮、味噌湯、醋漬、粕漬等等。 以稻草熏烤魚皮的鰆壽司。via: itouyaryokan.com 鰆茶泡飯。via: r.gnavi.co.jp 鰆炸物。via: sawara-summit.jp 除了魚肉外,鰆的真子(卵巢)、白子(精巢)、胃、心臟、肝都可以食用。在香川縣,鰆的真子可以制成烏魚子(唐墨,からすみ)。烏魚子多以鯔魚(烏魚)的卵巢制成,因而中文稱烏魚子。古代日本人覺得烏魚子形似我天朝的墨,所以日文稱唐墨。 鰆白子配橘醋。via: blog.goo.ne.jp 煮鰆真子。via: kamada.co.jp 要做烏魚子分成鹽漬、去鹽、酒漬、押制、曬干等幾個步驟,整個過程需要近一個月左右。制成的烏魚子微咸綿密,有奶酪般口感,在日本古代被視為佐酒珍饈。 鰆烏魚子曬干中。via: pref.kagawa.jp 江戶時代時,肥前國(今佐賀縣、長崎縣)的烏魚子,越前國(今福井縣、岐阜縣)的海膽、三河國(今愛知縣)的海參腸被譽為日本三大珍味。 鰆烏魚子。via: gourche.com 話說用鰆做烏魚子并非天馬行空的想法,當年制作烏魚子的技術從明朝傳入日本的時候,原本用的就是鰆的卵巢,但在日本的實踐中人們更常用鯔魚。日本鯔烏魚子最有名的出自長崎縣,除了鯔以外,也會用鰆、鯖、鰤、鯛等做烏魚子。和主流的鯔烏魚子相比,鰆烏魚子味道更淡雅。以烏魚子配白蘿卜是經典搭配,或者以不同的形式應用于料理中,也別有風味。 烏魚子白蘿卜。via: oisiso.com 鰆烏魚子烤魚。via: hitosara.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