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經(jīng)管理臺灣時期,荷蘭人一直想找機會把臺灣奪回來,結(jié)果都被鄭經(jīng)粉碎了。 鄭經(jīng)不但對老百姓不錯,這個很是寬容、人緣也很好,這點這是鄭成功的弱點,鄭成功動不動就大怒,動不動就殺人,施瑯就是明顯的例子,部將動不動就叛變。 鄭經(jīng)統(tǒng)治臺灣18年,做到了,夜不閉戶、百姓安居樂業(yè)。 最重要的還是與其他國家通商,你不與其他國家通商你就不知道,這個世界是什么樣子,也能清晰的判斷自己是個什么樣子。反觀明朝、清朝閉關(guān)鎖國。以天朝上國自居。清朝的結(jié)果大家也都看到了,被各種列強揍來揍去。 可惜的是,鄭經(jīng)和他爹一樣英年早逝,去世的時候只有39歲,鄭經(jīng)雖沒有大的雄才偉略,不過他活著,清朝這邊的施瑯,還是很難收復臺灣的。 鄭經(jīng)去世后,又發(fā)生了政變。鄭經(jīng)把位置給了大兒子。鄭克藏,鄭克藏就是鄭經(jīng)與奶媽生的兒子,本來大位是鄭克藏的,輪不到鄭克爽,鄭克爽有個強勢的老丈人,馮錫范,馮錫范殺了鄭克藏,扶正了鄭克爽。 清朝這邊一看鄭經(jīng)死了,家里亂了。這才派施瑯進攻臺灣。后面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施瑯收復臺灣。 此時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施瑯算不算民族英雄。 咱們說鄭成功是民族英雄這沒錯,打敗了外國人,為中國開疆拓土。 施瑯可就不一樣了身為漢人,幫著異族,打敗了漢人。 如今是56個民族是一家,清朝初期那會可不是,那個時候,漢人你就是二等公民,直到孫中山建立民國的口號還是,驅(qū)除胡虜,恢復中華。 當初清朝這邊也沒有把臺灣太當回事,而是施瑯一直不停的上書要求攻克臺灣,因為對于施瑯來講,不打臺灣他就沒有功勞,一個降將,沒有功勞也就只能一輩子,小心翼翼的看別人臉上。施瑯他想建功立業(yè),沒有別的選擇。只有打臺灣。有意思的是施瑯最初是跟著鄭成功他爹鄭芝龍混的,鄭芝龍的孫子鄭經(jīng)都死了,他還活的好好的,最后施瑯打敗了鄭芝龍兒子的孫子,鄭克爽,收復了臺灣。 當然施瑯本人各方面的能力還是很不多的,心胸也要比鄭成功大,施瑯攻克臺灣并沒有報復鄭家。施瑯還有一大功勞,當初攻克臺灣后清朝這邊一致認為,應該放棄臺灣,把臺灣島上的居民,遷往內(nèi)陸。臺灣這個島不要了。多虧了施瑯力排眾議,最終沒有放棄臺灣。 未完待續(xù)-歡迎關(guān)注-堅持原創(chuà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