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是中國文字變遷最為劇烈的時期,大篆經(jīng)過省改而創(chuàng)造了小篆,隸屬發(fā)展成熟,草書發(fā)展成章草,行書和楷書也在萌芽。人們已經(jīng)把書法視為“藝事”,出現(xiàn)了第一批姓名載諸史冊的書法家。中國書法作為一門藝術主要是在秦漢時期確立起來的。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實行“書同文”,這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意義深遠的正字活動。原先六國的各種歧異字體都被廢止,以秦國文字為基礎的“小篆”成為秦代官方通行文字。而民間通用的則是隸書?,F(xiàn)存秦代小篆作品有傳為李斯所書的《泰山刻石》和《瑯琊臺刻石》,形體長方,用筆圓轉,結構勻稱,筆勢痩勁俊逸,體態(tài)典雅寬舒,是秦代小篆的典型面貌。 ▲《泰山刻石》殘字 秦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F(xiàn)僅存秦二世詔書10個殘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請矣臣”,又稱“泰山十字”。 ▲《泰山刻石》(安國北宋拓本) ▲《陽陵虎符》 ▲《陽陵虎符》錯金銘文 李斯所書的還有體勢與刻石相同,圓潤渾厚的《陽陵虎符》上的錯金銘文。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出土的秦陶量上的文字,它是用刻有小篆的戳子在陶坯上捺印出來的,亦代表秦代小篆的風貌。這些小篆實例都意在創(chuàng)造規(guī)范、強調整齊劃一。單從書法藝術上來說,個性發(fā)揮的空間較小,比甲骨文、金文和六國古文都有倒退。 ▲李斯《嶧山刻石》宋拓本 秦代存世的墨跡有帛書和簡書。1975年在湖北云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文字屬于篆書向隸書演變過渡時期的“古隸”,有的字還保留著篆書的結構,筆法渾厚樸茂,結構方圓相輔,用筆不盡圓轉,而多用有頓挫的直線,已見波勢的雛形。 ▲云夢睡虎地秦簡 此外,秦代還出現(xiàn)了第一批載諸史籍的書法家:李斯、趙高、胡毋敬、程邈等。其中程邈對隸書的規(guī)范做過貢獻,被傳說為隸書的創(chuàng)造者。 END 書法思考◎有益分享 發(fā) 現(xiàn) 書 法 的 美 好 YES!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