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吳縣香山歷來以出能工巧匠而聞名,香山幫(擅長復雜精細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技術的建筑流派)的鼻祖蒯(kuǎi)祥就出生于此地。 世居在此的蒯家是木工世家,在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下,蒯祥自幼就開始學習各種木工技巧。聰穎勤奮的他天分極高,不僅手藝精絕,還擅長繪畫和設計,小小年紀就從眾多工匠中脫穎而出,16歲時已經(jīng)能主持大工程,可以說是明初建筑界的天才少年。 蒯祥的父親是當時技藝最高超的木匠,也是金陵(今江蘇南京)總管建筑皇宮的“木工首”。蒯祥驚才絕艷的技藝就承襲他的父親。明朝皇室選用的匠人都是巧匠中的翹楚,少年蒯祥從小跟隨在父親身邊,除了跟著父親學習,也向其他工匠學習了許多知識和技藝,因此年紀輕輕就成為集大成者的建筑師。 永樂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朱棣征召全國的工匠,年僅20歲的蒯祥就作為隨行人員先期北上,參與了紫禁城的設計和建造。在此期間,他的設計才華和高超的技藝得到了充分發(fā)揮。 蒯祥精于繪圖,無論是樓閣亭臺還是回廊曲宇,他隨手繪出的圖樣都精準而別致,很得朱棣的歡心。蒯祥還有一項絕技:可以左右開弓,同時用雙手在宮殿的梁柱上繪制兩條龍,兩條龍合攏在一起,分毫不差。因此,他深得朱棣信任,朱棣將宮殿的正門承天門(最早的天安門)這一重要的設計和施工的任務交給了他。 年輕的蒯祥深知這一工程的重要性,在經(jīng)過反復的丈量和計算后,他參照了金陵宮殿大門的設計,取其精華,又加上自己獨特的想法,畫好了一幅設計草圖。之后他又請教了幾位經(jīng)驗豐富的年長設計師,綜合其意見反復加以修改,才最終確定了設計圖。 為了能出色地完成這次任務,從設計、備料到施工,蒯祥事無巨細,親力親為,無時無刻不在關注工程的進度和細節(jié),唯恐有疏漏之處。如此三年,承天門終于在永樂十九年順利竣工。 恢弘的城臺之上重樓九楹,金碧輝煌的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驚艷亮相的承天門得到了一眾大臣的交口稱贊。朱棣也贊嘆不已,當即贊蒯祥為“蒯魯班”,并將他擢升為工部營繕所丞。蒯祥由此成功地完成了由匠人到官吏的華麗轉身。 早在蒯祥還沒有到北京時,朝廷已經(jīng)開始了紫禁城的建造,之前大多由其他設計師負責,之后蒯祥等人才加入。莊嚴巍峨、富麗輝煌的紫禁城的后續(xù)建設依然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因為蒯祥出眾的才能,也因為他正處在年富力強的年齡,后期的設計建造多倚重于他。這固然是朱棣對他的信任,卻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如此浩大的工程難免有百密一疏的時候。就在給大殿做門檻的時候,出現(xiàn)了一個意外:一位木匠因為大意鋸錯了尺寸,導致木料比預量的尺寸少了一尺。偏偏這塊木料是緬甸國進貢的一塊巨木,根本找不到其他的木料來代替。木匠和管事的木工都嚇得六神無主,不知該如何是好,只能將這件事情告知蒯祥,請他來處理。 蒯祥到達現(xiàn)場之后仔細地查看了一下,就開始思考怎么樣來解決這個問題。他的思路靈活發(fā)散,很快就想出了補救的方法:他命木工再鋸下一尺。眾人聽后都大驚失色,遲疑著不敢動手,蒯祥卻微笑著說:“但鋸無妨?!笨粗@愕的眾人,蒯祥從容地雕刻了兩個龍頭安放在門檻兩端,并用活絡榫頭裝卸,將原先設計的固定門檻改造成了可以拆卸的活門檻。 這樣的一場意外對別人來說可能是一場災禍,蒯祥卻用自己的智慧將意外變成了一次際遇,經(jīng)由他的妙想巧手,誕生了一個別致美觀的新式門檻。這一次,他不僅發(fā)明了俗稱“金剛腿”的活門檻,還得到了朱棣的贊賞。 建成紫禁城之后,蒯祥反而更加忙碌起來:出色的表現(xiàn)使他得到了朱棣的器重,因此皇室大多數(shù)建筑工程的設計任務都落在了他的肩上,緊跟著,他就投入了五府、六衙署的工程中。 朱棣去世后,仁宗在位僅一年也離世了,其陵寢也交由蒯祥來設計和主持建造。不僅這父子倆,蒯祥所經(jīng)歷的四任皇帝都對他十分看重、信任有加。 當年紫禁城建成僅九個月,就因為雷擊引起大火,三大殿被燒毀,一直到英宗年間才進行修繕。毫無疑問,蒯祥又擔任了這次重建的設計師。 此時蒯祥已經(jīng)人到中年,站在殘損的大殿前,他不由回想起了20年前的情景。那時,他才到北京,正是雙十的好年華,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優(yōu)秀工匠一起在這所陌生的城市中創(chuàng)建著最高規(guī)格的皇宮建筑。 眼前風物依舊,人世卻已幾經(jīng)變遷,當年興建紫禁城的朱棣已駕鶴西去,曾和自己一起設計紫禁城的老匠人也有的年邁返鄉(xiāng),有的老病故去,只剩下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人還在朝廷供職。對于三大殿,蒯祥比別人多的不只是了解,還有感情,無論是為了朝廷的信任,還是為了故人曾經(jīng)的辛勞和汗水,他都要讓這三大殿重新恢復昔日的榮光。 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和辛勞,三大殿又巍然屹立在了紫禁城中。望著眼前丹楹刻桷、畫棟雕梁的三大殿,蒯祥欣慰地笑了,只有他知道,這笑容里包含了多少光榮與驕傲。 紫禁城這片中國最恢宏的宮殿群和蒯祥有著不解之緣,到成化年間重建承天門時,他又一次承擔了設計和施工,以及后期多次的修繕工作。 一次次工程的完美竣工也是蒯祥一步步走向人生輝煌的奠基石。他的官職一升再升,到景泰七年(1456年),他已升至正二品的工部侍郎,還得到了一品俸祿、錦衣千戶和“贈三代,蔭二子”的優(yōu)厚待遇。 即便圣恩如此隆重,蒯祥依然是那個匠心依舊的蒯祥,只醉心于碧瓦飛甍的雄偉,只留戀于雕梁畫棟的精美,保持著匠人的本色和質樸。 《明宮城圖》上的紅袍官員即為蒯祥 一直到他因年邁而主動辭官歸隱之后,關于宮廷的建造工作,還有許多后輩匠人前來請教。每每遇到這樣的事情,蒯祥總是不厭其煩地細心指點,偶爾遇到比較復雜的情況,他還會不顧身體情況,親自跑到現(xiàn)場指點。他的恭謹謙遜和熱情正直得到了朝廷內(nèi)外的一致贊譽。 駱賓王曾作詩曰:“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這千里山河的錦繡也來自桑農(nóng)的一絲一縷,九重的皇居也來自匠人的一磚一木。蒯祥一生只心無旁騖于一事,就是認真地做好一個統(tǒng)領一磚一木的設計師,擎起一桿如椽巨筆,在千里山河的中心畫下最宏偉的一筆。 在蘇州,蒯祥的大名婦孺皆知,人們將他奉為工匠團體香山幫的鼻祖,而如今香山也堪稱中國木工圣地,香山幫的木匠不僅在國內(nèi)建造了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筑,還走出國門,在美國、新加坡等世界各地都留下了代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古建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