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閱讀《聰明的投資者》最后一章,名為“作為投資中心思想的‘安全邊際’”。被大師作為投資的中心思想來提及,可見“安全邊際”的重要性。 什么是安全邊際? 這里討論的安全邊際是指證券投資領域,價值與價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你可以理解為安全墊,或者價格折扣。即安全邊際=價值-價格。 我特別喜歡安全邊際這個概念,因為它時刻提醒我關于投資的最重要的原則: 安全,或者說,避險 正如巴菲特的投資信條: 第一,不要虧損 第二,記住第一條 如何穩(wěn)健投資?安全邊際正是幫助我們解決如何穩(wěn)健地投資的最好的工具和理念。 作者格雷厄姆衡量股票安全邊際的思想來源于債券投資。前文中,作者在關于債券分析的章節(jié),曾指出,評價公司債券的標準是,以往某些年份的利潤為利息總支出的多少倍。 比如,關于零售企業(yè),要求過去7年平均利潤至少為利息總支出的5倍,那么債券的安全邊際=利潤-利息,也就是說,過去平均利潤超出利息總支出的部分構成了安全墊,即使企業(yè)經(jīng)營惡化,利潤下降,至少仍超過利息總支出,那么債券的利息仍然是有保障的,債券投資者的收益仍然是保障的。 從債券分析中的安全邊際的概念運用到股票分析,作者認為,股票的安全邊際表現(xiàn)為預期的盈利能力大大高于債券現(xiàn)有利率的幅度,比如,假設股票的盈利能力為9%,債券利率為4%,則股票購買者就擁有了五個百分點的安全邊際。 這樣直接把股票與債券進行比較,并不是特別地妥當,畢竟,這不是一個品種,兩者所承擔的風險是不同的,如果股票和債券的收益率一樣,那是沒有人有興趣去買股票的。 所以作者進一步明確安全邊際的概念,即市場價格高于評估價格的差額,也就是本文開頭提出的公式: 安全邊際=價值-價格 價格是市場提供的,顯而易見,所以在確定安全邊際時,最關鍵的因素為,如果確定證券的價值,也就是如果對公司進行估值,合理確定股票的價值。這又是投資的一大主題,一個難點,這里僅說明兩點,一是比較分析,二是分散化。 所謂比較分析,就是將股票與債券進行比較,有人會說,你剛說過股票不能和債券直接比較,這里怎么又要比較了呢。不能直接比,不代表不可以比,我們可以在股票的收益率基礎上再打一個折扣,作為股票高風險的補償。 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認為,股票的收益率約相當于債券收益率的1.5倍或者2倍,多出來的部分視為投資者因投資股票而承擔的高風險的補償。投資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藝術,所以不要糾結于具體的數(shù)字。通俗說法,一眼胖瘦,就是說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便宜才是真的便宜,通過計算機精確計算后才知道是便宜,那又能便宜到哪去呢。 舉例說明,還是剛才說的,假設股票的收益率為9%,債券的收益率為4%,那么我們可以認為股票相比債券更有吸引力,因為9%>4%*1.5或4%*2。 有人問股票的收益率怎么計算,很簡單,市盈率的倒數(shù)即為股票的預期收益率,比如市盈率為20,代表股價/每股利潤=20%,那么股票收益率=每股利潤/股價=1/20%=5%。 提醒,公司的估值絕不是這么簡單,按照這種方法去投資,估計可以把內(nèi)褲都輸?shù)?/b>,切記。這里僅提一個引子,以后有機會,會專門來研究公司估值。 為什么要分散化呢?這就跟為什么要安全邊際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應對不確定性。 有哪些不確定性呢? 你可能會犯錯。在計算公司估值的時候過于樂觀,以至于高估了公司的價值,你原本以為值10塊錢,所以在市場價到6塊的時候買進該股票,擁有4塊錢的安全邊際,結果發(fā)現(xiàn)你計算價值的時候錯了,其實只值8塊錢,那因為你奉行安全邊際的思想,所以對你來說毫發(fā)無傷,但對于那些10塊錢買進的人們,就要接受20%(2/10)的損失,而你甚至還有33%(2/6)的收益。 公司本身或者外部環(huán)境可能發(fā)生不好的變化。我們這個世界是動態(tài)的,一直在不停地運轉(zhuǎn),而我們的投資決策不可能完全預計到未來發(fā)生的變化,如果公司因為各種原因變差了呢,比如,上面的例子,本來確實值10塊錢,但一段時間之后,只值8塊錢了,這時候安全邊際就起作用了。這完全是可能的,所以也提醒我們投資者,對企業(yè)要動態(tài)跟蹤,隔一段時間就要重新審視一下自己所投資的公司,重新估值,以確定自己的投資是安全的。 那既然安全邊際這么好,為什么還要分散化呢?那是因為我沒有說另外一種情況,比如因為你自己犯錯或者公司本身惡化,股票的價值跌到你的買入價6元以下,比如4塊錢,這個時候,如果你重倉一只股票,那么就會很慘,這個時候就需要分散化投資出場了。你如果按照安全邊際的思想分散投資了20只這樣的股票,那么即使一兩只出現(xiàn)這種情況,依然可以輕松應對了,因為你總體還是盈利的。正如作者所說: 安全邊際只能保證盈利的機會大于虧損的機會,并不能保證不會出現(xiàn)虧損。但是,當所購買的具有安全邊際的證券種類越來越多時,總體利潤超過總體虧損的可能性就越來越大。 這也是目前的我只投資指數(shù)基金的一大原因。購買低估的指數(shù)基金就相當于購買了一籃子具有安全邊際的股票。別拿巴菲特說事,因為世上只有一個巴菲特。當然,如果你確信自己有能力準確地識別出公司的真正價值,那么集中投資也不是不可能。關鍵是明白自己是誰,有多大能力。 反正我堅信作者的觀點: 分散化是穩(wěn)健投資者長期堅守的信條。 從安全邊際的角度,如何區(qū)分投資與投資?不管是投資者還是投機者,都認為自己穩(wěn)操勝券,形勢對自己有利。但是,投機者的所謂”安全“,是建立在主觀判斷的基礎上的,以為會有人出更高的價格從自己手上買過去,但不能得到客觀證據(jù)或理性推理的支持,作者指出: 我們十分懷疑,根據(jù)自己對市場走勢的判斷來投入資金的人,是否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安全邊際的保護。 投資者的”安全“則不同,更多來自于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進行的簡單和確定的數(shù)學推理。所以對于投資,可以這樣定義: 必須有真正的安全邊際作為保障,而真正的安全邊際可以通過數(shù)據(jù)、有說服力的推論以及一些實際的經(jīng)歷得到證明。 巴菲特曾這樣評價自己: 因為我是經(jīng)營者,所以我成為好的投資人;因為我是投資人,所以我成為好的經(jīng)營者。 因為他同意他的老師,這就是本書作者格雷厄姆的觀點:買股票就是買公司。所以,做投資,和經(jīng)營企業(yè)沒有什么兩樣。作者在本章結尾,寫下了四條公認的商業(yè)準則: 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即通曉自己的業(yè)務。 不要讓其他任何人來管理你的業(yè)務,除非你能夠足夠細致地監(jiān)控并理解他的行為;或者,你在內(nèi)心中有很強的理由相信他的品格和能力。 如果沒有可靠的計算表明某項業(yè)務獲得合理利潤的機會較大就不要涉足這項業(yè)務。 有勇氣相信自己的知識和經(jīng)驗。 共勉。 本周是第一期讀書群活動的第11周,也是倒數(shù)第二周。再有一周,就要開啟第二期的讀書活動啦,選定書目《窮查理寶典》,領略大師的人生智慧。要求:每天閱讀、每周總結。 延伸閱讀: 讀《聰》每周小結Week1: https://xueqiu.com/6022923094/80211573 《聰》每周小結Week2: https://xueqiu.com/6022923094/80473612 讀《聰》每周小結Week3: https://xueqiu.com/6022923094/80666754 讀《聰》每周小結Week4:https://xueqiu.com/6022923094/80788320 讀《聰》每周小結Week5:https://xueqiu.com/6022923094/81073144 讀《聰》每周小結Week6:https://xueqiu.com/6022923094/81381534 讀《聰》每周小結Week7:https://xueqiu.com/6022923094/81714161 讀《聰》每周小結Week8:https://xueqiu.com/6022923094/82029258 讀《聰》每周小結Week9:https://xueqiu.com/6022923094/82358888 讀《聰》每周小結Week10:https://xueqiu.com/6022923094/82715266 |
|
來自: 昵稱28056923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