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重慶長江南岸,北起銅鑼峽,南至金竹溝,包括汪山、黃山、袁山、蔣山、岱山、老君山、文峰山等數(shù)十座山峰,總面積約2500公頃,平均海拔400余米,最高峰春天嶺海拔681.5米,從渝中區(qū)隔江遙看,峰巒疊嶂,沿江列峙,林木聯(lián)袂,郁郁蒼蒼,恰似一道拱衛(wèi)山城的綠色屏障。 涂山寺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寺院,唐時,大詩人白居易曾寫有《涂山寺獨游》一詩。古人為紀念夏禹治水的功績,在山上建“禹王祠”,其后建禹王廟、真武寺。明清時期,真武寺因與禹王祠舊址合并,故人們稱為“涂山寺”。 風景區(qū)內(nèi)旅游資源積淀豐厚,山、水、林、泉、瀑、峽、花等,自然景觀俱全;佛、道、基督、天主、伊斯蘭教建筑,以及完整的“陪都”遺址群等,人文景觀畢集。廟觀亭樓飄渺于層巒翠柏之巔,歷代朝山信徒,留住斑斑足跡,弄筆騷客,遺下累累華章。游人或涂山禹廟懷古,或“陪都”遺址尋蹤,或林壑龍洞探幽,或南山公園賞花,或臨古經(jīng)堂禮拜莊嚴神佛,或登“一棵樹”俯看“字水宵燈”,四時有景,八節(jié)各異。古巴渝十二景,南山景區(qū)有其四;今巴渝十二景,更添“南山醉花”。
涂山寺廟齡悠久,年代悠久已不可考。 據(jù)查,西漢年間為禹王祠、涂后祠、廟宇供奉大禹與涂后的塑像。唐時,任忠州刺史的大詩人白居易曾寫有《涂山寺獨游》一詩,可見當時此寺已易名為涂山寺。涂山寺中現(xiàn)有殿宇8重,房間100間,占地1萬多平方米。主殿之內(nèi)即供有釋迦牟尼像,又供真武祖師像,第三層殿中則供有禹王、涂后像,立有"禹王治水碑",可稱是佛道和睦共處的廟院。涂山寺,巴國人民仿佛格外尊重這個"四川女婿",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朝山盛會,游人如織,熱鬧非凡,清代名人王士禎曾有"飛瀑落長虹,登臨見禹功"的詩句加以描述。 云陽龍脊石不僅是有名的長江水文標志。這里山勢高聳,古樹參天,林壑幽深,嵐光滴翠。共有殿堂8所,飛檐翹角,雄偉莊嚴,香火旺盛。史載大禹治水在涂山娶涂山氏為妻,古人為紀念夏禹治水的功績,在山上建“禹王祠”,其后建禹王廟、真武寺。明清時期,寺廟有所擴大,真武寺因與禹王祠舊址合并,故人們稱為“涂山寺”。 公元818年,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被貶忠州(今忠縣),經(jīng)過重慶時夜宿南岸下浩,看到山中隱有寺廟飛檐,打聽之后聽說是涂山寺,第二天便獨自騎馬前去游覽,并因為遇到了喜愛他詩歌的老和尚,在涂山寺住了好幾天。 “野徑行無伴,僧房宿有期。涂山來去熟,唯是馬蹄知?!北闶前拙右自?192年前,在涂山寺留下的詩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