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體態(tài)系列講解(3)---足弓對于體態(tài)的意義 本文選自臺灣康健雜志 并做了小幅度的修改 本文2784個字,建議閱讀時間15分鐘 穿鞋這件事情 簡直是簡單至極 但,您是否考慮過? 龐大的身軀之下 卻是細小的踝關節(jié)和足銜接 很多抱怨足踝疼痛 除了過度使用之外 我們必須考慮另一個外因 那就是您選擇的鞋,是否是正確? 根據(jù)腳型進行篩選 足弓高的人 足的外側(cè)壓力會過大 因此在選擇鞋子的時候 不能選有足弓設計的鞋子 否則會增加腳外側(cè)的壓力 足弓塌陷的人,即扁平足 就需選有足弓設計的鞋子 讓足部承受的全身重量能均勻分布 如果經(jīng)常穿 足跟過高的鞋子、厚底高跟鞋 容易造成拇趾外翻 引起發(fā)炎、疼痛 腳掌即寬又高的人 要選擇楦頭較寬的鞋子 讓腳有足夠的空間可放 試鞋時要多多走動 試鞋時要多花點時間走動 才能確認尺寸是否適合自己 通常,鞋子的最前端與最長的腳趾之間仍應有1~1.5公分的距離 鞋子前端要稍微寬一些 避免過度擠壓到腳趾 確認目標 要看場合穿鞋買鞋 如果要去郊游、爬山,鞋底要夠硬 以減少路面對腳的影響 此外 也要根據(jù)運動類型買鞋 打籃球要穿籃球鞋 有吸收震動、止滑與保護跟腱的功能。 健走要穿走路鞋 避震點設在后腳跟的中心 以降低腳、腳踝與膝蓋的傷害 鞋子的結(jié)構要好 盡量選擇包覆性較佳的鞋子 鞋底和中底的材質(zhì)不能過軟 避免肌肉過度疲勞 鞋子要有較好的吸震功能 如果長時間腳跟與地面產(chǎn)生震動 影響整個脊椎 容易腰痛和腳痛 一些簡單評測的方法 哪種運動鞋功能最好? 比如低沖擊的運動健走,適合大多數(shù)人,鞋子要求的功能和保護性也比跑步、籃球等運動少一些。 在避震和穩(wěn)定的功能上就足以提供不錯的保護作用 因為人在走路時 腳底受到的壓力大約是體重的1.5倍 跑步時就大約是2-3倍,而跳躍時增加到4-4.5倍。 如果穿慢跑鞋去打籃球 就有潛在的受傷危險 因為打籃球時最容易造成腳踝扭傷 慢跑鞋比較不強調(diào)扭轉(zhuǎn)控制的功能 而高筒的籃球鞋特別著重保護腳踝 及跳起落下時的穩(wěn)定性、抓地力,以防跌倒 如果穿著籃球鞋去跑步 因為鞋子本身比較重 身體的負擔相對較大 跑不了多久就覺得累 反而會因疲勞而扭傷腳
針對特定一種運動應該穿專門的運動鞋 而不適合一雙鞋「打遍天下」 否則不慎受傷的話,得不償失 并沒有長期頻繁從事某一種運動 像是上健身房 建議可以穿「多功能運動鞋」 顧名思義這種鞋含括各種功能 可應付多種運動 但是比較「不專業(yè)」 各種功能都不強 至于需要準備兩雙以上的運動鞋嗎? 這要視每個人的運動習慣而定 如果一個人固定打籃球,也經(jīng)常跑步 這兩種運動的特性和需要保護的重點各有不同 那就同時需要籃球鞋和慢跑鞋 但如果一個人會上健身房及健走 這樣一雙多功能運動鞋就可滿足他的需求了。 選購運動鞋必做的事情 這時候,腳經(jīng)過白天的站立走動 會比較腫脹 所以能選到稍微寬大的鞋子,比較舒服。 比如平時大多從事哪一些運動、運動的頻率、去哪些地方運動等 這些信息有助于他推薦比較適合的鞋子給你 而且不嫌麻煩,兩腳都試 不要只依自己的鞋號去買鞋 因為每個廠牌同一鞋號的大小尺寸會不同
先平放在地上或桌上 看一下鞋子是不是三點(大、小姆趾及腳跟處)穩(wěn)穩(wěn)著地 不會晃動(做歪的瑕疵鞋會搖晃而不穩(wěn)固) 另外 也觀察兩只鞋子腳后跟的中線要正 因為太厚或太薄的襪子都會影響穿運動鞋時的合腳性 需要空出大約1~1.5公分(塞得進一根指頭)的空間 并讓五個腳趾頭都能活動 綁好鞋帶之后,確定腳背沒有受壓迫而不舒服。 并在原地跑幾步、跳幾下 感覺腳在運動鞋里是不是舒適。 記得帶他們在店里繞幾圈 走5分鐘以上,或讓他們跑一跑 并問他們會不會覺得腳在鞋子里緊、不舒服 活動時,要是腳有卡住的感覺 那表示大小不適合,不要勉強買回去。 鞋的寬度也要夠 東方人的腳比較寬厚 和西方人的細長腳型不同 因此穿一些國外廠牌的運動鞋 可能發(fā)生鞋長適合 但鞋的楦頭卻太窄的情形 「勉強穿的話,可能造成趾間神經(jīng)壓迫而發(fā)炎,」 因此選購運動鞋時 最好進一步詢問店員 有沒有寬楦頭或亞洲版的款式 而有些廠牌會標出楦頭的尺寸
鞋底的前三分之一部份要柔軟容易曲折 以保護腳的跖骨。 比較有保護作用 而且護跟范圍愈大 保護效果愈好。 因為就算買來不常穿去運動 鞋底也會因為環(huán)保設計而慢慢氧化,失去作用。 當運動鞋的鞋底明顯看出磨損掉一塊時 就該換雙新鞋了 或者平均一星期運動3天以上的人 建議3~6個月汰換一次運動鞋 以免磨損的鞋子失去保護功能 容易引起運動傷害,不能輕忽 本次千聊課程,將通過功能解剖學的角度,為一些經(jīng)過詳細醫(yī)學檢查并未診斷為神經(jīng)、血管型以及其他器質(zhì)性疾病引發(fā)頭痛的人,提供緩解頭痛的一些方法和原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