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門》,黑澤明影片,1950年搬上熒幕后,榮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金獅獎以及第2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入選日本名片200部。今天“羅生門”已經被大眾作為一個專用詞特指事件撲朔迷離,眾說紛紜真實難辨的現(xiàn)象。 黑澤明大名自不多言,然而《羅生門》對于人性的清冷深度的刻畫應歸功于日本文豪芥川龍之介,影片正是改編自芥川的短篇小說《筱竹叢中》。 芥川善于用極簡的筆墨刻畫人性,短短十幾年創(chuàng)作生涯中寫了148篇小說。芥川于1927年服毒自殺,年僅35歲,自殺前芥川給友人的信中提到他對未來只有隱隱的擔心。他的筆墨呈現(xiàn)自私、冷漠、無情的人生百態(tài),不幸的是,對人的洞察停留在表面,讓他最終無力面對他所看到的世界。 · 《羅生門》主題描述一樁謀殺案,強盜多襄丸、武士、武士之妻、樵夫四個人的不同故事版本,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不同視角下故事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是什么影響著我們對信息的演繹和解讀呢?我們可以從“人物背景、情節(jié)、目標、故事主題”這樣一個架構,用心理學的方式一一解析。 影片第一個出場的人物:強盜多襄丸 人物背景:京城遠近聞名的大盜。 大盜,會讓我們聯(lián)想到:“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強悍、勇猛、爽直、行事光明磊落,俠義……在影片開頭,衙役說在河邊看見多襄丸躺在地上打滾,是被馬給摔下來。多襄丸立即沖其吐口水,怒斥說自己是因為喝了水,肚子疼才打滾,自己響當當?shù)囊粋€大盜,怎么可能被馬給摔下來。 故事情節(jié):女子是剛烈型女子,讓“我”欽佩愛慕,所以才去搶奪。武士,也是勇猛之人,能和“我”斗上二十多個回合的,沒有幾個人,武士是其中一個。20多個回合后,才終于把武士打敗殺死。 目標:俠義、勇猛。 故事主題:響當當?shù)拇蟊I版 武士之妻: 人物背景:日本武士時代的女子。 結合影片的時代背景,女子出門要戴頭巾,把臉遮掩起來,以防被其他男子看到。這是一個女人視貞潔高于性命的時代。 故事情節(jié):看著被捆的丈夫,很心痛,但是自己很柔弱,什么也做不了。強盜走后,拿著短刀,把被捆綁的丈夫解救出來。并把短刀交給丈夫,要丈夫殺了自己,因為自己被玷污。但是丈夫只是充滿鄙夷地看著她(暗指丈夫不顧夫妻情義),受不住,暈厥過去。后來,自己走到河邊,嘗試用多種辦法自殺,都沒能死掉。 目標:忠貞與貞潔。 故事主題:貞潔烈女版 武士: 人物背景:日本的武士精神——士可殺不可辱,名節(jié)重于生命。 故事情節(jié):妻子水性楊花,不守婦道,多襄丸幾句甜言蜜語就讓妻子改了主意,要隨其走。暗指作為丈夫的武士,自己并沒有受辱,一切都是源于妻子自己水性楊花。也將作為丈夫的自己不能保護妻子——這樣一件恥辱的事情責任推拖開。妻子的不貞潔、絕情,讓其傷心欲絕,最后拔刀自盡。 目標:武士節(jié)氣。 主題:為情自殺的武士版 武士的故事版本不會講述與強盜的決斗,戰(zhàn)敗被殺是一件丟臉、恥辱的事情,為此,武士選擇為情自殺的版本。 樵夫: 人物背景:旁觀者,生活拮據(jù)、貧困,私藏命案現(xiàn)場遺落的短刀。 樵夫的故事版本可以說最接近真實故事。樵夫沒有參與故事,只是事件的旁觀者。然而,旁觀者就一定清么?影片透過樵夫由于心生貪念,私藏起遺落在命案現(xiàn)場的短刀這件事,告訴我們,旁觀者也未必清。他的故事自然而然,從頭到尾隱去了短刀。 目標:隱去短刀。 主題:沒有短刀的命案 同一事件,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版本的講述。孰真孰假,似乎無法依靠每個人的一面之詞定論。沒有真實,沒有真相,那我們還能相信什么?一層層浮華虛妄的表象背后,表達著什么,存在著什么。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對誰錯?誰講的故事是真實的?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底誰說的對,其實都沒有錯,每個人他們講的真實的,因為他們的故事,來自于他們內心的社會現(xiàn)實、來自于他們內心的情感需要。 由于人物的背景不同,心理需求不同,為滿足、符合他們內心的需要或條件,他們必然會去尋找、編造與之相關故事情節(jié)來達成他們的目的。 在生活中,當我們與他人交往時,總是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對事實在細節(jié)處作不同程度地扭曲。這種情況不只是工作出現(xiàn)失誤或牽涉利益責任時,甚至在平平常常的聊天中,我們也會有傾向性地美化自己,為自己獲得一些滿足在講述的過程中揚長避短。同一個故事,我們從不同的當事人那里聽說,總是會有不同程度的出入。 那么,如果不涉及自身利益,是否我們就能聽到真實的故事?有沒有所謂的“旁觀者清”? 受過媳婦氣的年長者,在別人的婆媳矛盾中,就會對故事中媳婦的“不是”比較敏感。夫妻感情不和的人,往往也會更多看到別人家庭的不和。飽受生活不公的人,他會更多關注生活中不公平事件,并且無比敏感。 我們常常將我們內在的情感、態(tài)度投射到別人身上。我們用自己的經驗進行對世界有選擇性地解讀。由于生命經驗的不同,對一件事情的敏感點、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旁觀者也不可能清。我們看到的真實只是來自于我們內心的對事件的再加工和投射。 這個世界有絕對的真實么? 我們常說的現(xiàn)實,有兩種,一種是現(xiàn)實世界,即客觀現(xiàn)實,另一個來自于我們的內在,心理現(xiàn)實。 心理現(xiàn)實由我們對自己創(chuàng)造的故事而決定??陀^現(xiàn)實和心理現(xiàn)實都是一種真實存在。我們常常強調客觀現(xiàn)實,卻忽略有著決定影響力的心理現(xiàn)實??梢哉f,心理現(xiàn)實影響和決定著我們對客觀現(xiàn)實的感知。 我們的知覺到的現(xiàn)實,來自我們的生命經驗,息息相關。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火車,不知道火車是什么樣子的孩子,即使進了火車站,望著滿眼的火車,這個孩子仍會四處張望:“火車在哪兒?火車在哪兒?”對于沒有相關經驗的事物,我們往往是“相見不相識”。 同樣一杯茶,有人喝了覺得淡,有人覺得濃,有人覺得熱,有人覺得涼。同樣的東西,不同的人感受到的卻仍然是不同的感覺。這是因為我們有著不同的生命經驗和需求。 作為人類,我們一直都在詮釋。為生活中經歷的許多事件,尋找意義,找到理解或解釋的方式。 后現(xiàn)代心理學認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由一連串的故事組成,而我們怎么解讀、看待這些故事,就構成了我們對自己的看待與信念。就是說,事件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賦予事件什么樣的意義——我們加工解讀后的事件,是我們?yōu)樽约簞?chuàng)造的生命故事。 我們的故事中包含著我們的意圖、動機、驅力,暗藏著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情感渴望。每個講述故事的人背后,都有著他自己的情感需求。這樣的故事背后,他想要表達的情感是什么。聽故事,不再只是聽內容,而是去聽故事背后所表達的情感、表達的需要。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了解這個人。只此一點,就夠了。 |
|
來自: sonocaddie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