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月祖師,明末清初全真-龍門派道士,俗名平,法名常月,號昆陽。潞安府長治(今屬山西)人。年甫弱冠,即遍游名山,參求大道。迨至中年,始于王屋山(山西陽城縣西南)遇龍門六祖趙復(fù)陽(名真嵩,號復(fù)陽),一再求為弟子。趙授以戒律,命名“常月”,屬全真-龍門派,為全真道龍門支派律宗的第七代律師。
▲王常月祖師畫像 | 圖源于網(wǎng)
王常月祖師最大的貢獻,在于讓本已衰落的龍門派復(fù)興,可說也是令全真道的復(fù)興,甚至可以說是整個道教離現(xiàn)今時代最近一次的復(fù)興!王常月本人被譽為“中興之祖”,清朝康熙十九年,他傳衣缽于弟子譚守成而后飛升。
他生于明末華夏之亂,慨然有出塵之心。囑之曰:“
成道甚易,然亦甚難。必以苦行為先,種種外務(wù),切須掃除。依律精持。潛心教典,體《道德》自然之元奧,探《南華》活潑之真機,方為穩(wěn)當?!?/span>
辭師后,周流諸山間,搜覽三教經(jīng)書,孜孜不倦。八九年間,參師二十余處,印證五十余人。聞九宮山(湖北通山縣南)有隱士,亟往訪之,仍為其師趙復(fù)陽。復(fù)陽問其別后持心應(yīng)物,何得何失?常月歷敘玄風頺敝,罹諸艱苦,求師指示。趙復(fù)陽祖師曰:
“君子窮于道謂窮,通于道謂通;道備我身,何憂窮通?若違時妄行,安能免世俗之妄議,匪類之妬忌哉!”
遂以天仙大戒密授之。別師后,隱居華山多年。
清朝順治十二年(1655年)秋,王常月北上至北京,掛單靈估宮。適全真道祖庭北京白云觀,在明末李自成破北京后已荒蕪,僅一俞姓居士留居其中。俞居士請常月住白云觀,任方丈。次年三月,奉旨說戒于白云觀,開壇說戒凡三次,收弟子千余人。陶守貞(號靖庵)、黃守元(號赤陽)等先后入其門下。
王常月晚年曾先后南下至南京隱仙庵、杭州宗陽宮、湖州金蓋山等地收徒傳戒,再到湖北武當山收徒傳戒,度弟子甚眾,使久衰的全真龍門派逐漸復(fù)興,被后世道士譽為龍門中興之臣,卒后敕贈“抱一高士”。
他在南京收徒傳戒,后輯有說戒記錄《碧苑壇經(jīng)》(或稱《龍門心法》)二卷,既講修煉次第,又講修煉方法。提出入道學(xué)仙,須按皈依三寶、懺悔罪業(yè)、斷除障礙、舍絕愛緣、戒行精嚴、忍辱降心、清凈心身、求師問道、定慧等持等二十要,依次修行;并須嚴持初真、中級、天仙三級道戒,以戒、定、慧為漸進之基。
其內(nèi)丹修煉法,標榜“無相法門”,反對“看相修行”,破斥拘于煉化精氣的金丹命術(shù)。認為只要了性,不愁命不立。尤其反對通過煉化精氣以求卻病延年。認為肉體總是要死的,不死的只是真性法身?!八f延生,不是卻病延年,長生不死,乃是萬劫不壞真性,亙古長存之法身”。
▲《龍門心法》 | 圖源于網(wǎng)
又說:“如來亦有滅度之時,老聃亦有飛升之日?!薄吧砜v留千年,止名為妖,不名為道。法身去來常在,朝聞道夕死可也?!?/span>
他的卒年(康熙十九年,1680),諸書記載皆同,而生年則各執(zhí)一詞。其弟子呂守璞(號云隱)所撰《王昆陽傳》謂生于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據(jù)此,常月壽為八十八。其徒孫范太清(號青云)所纂《缽鑒續(xù)》則力辯其非,謂生于明嘉靖元年(1522),據(jù)此,常月壽則為一百五十九。著作有《缽鑒》五卷,記述明清全真道史實。又有《初真戒律》一卷,收入《道藏輯要》。《碧苑壇經(jīng)》收入《古書隱樓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