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凈明心非別處,惟在眾生妄心中。
2、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3、不見一物名為見道,不行一物名為行道。
4、念念無相,念念無為,即是學(xué)佛。
5、息念忘慮,佛自現(xiàn)前。
6、但悟一心,更無少法可得。
7、但能無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無心,累劫修行,終不成道。
8、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忘乃是真法。
9、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無見,即見法也。
10、一念離真,皆為妄想。
11、菩薩心無取舍,如大月輪,圓滿寂靜,即是涅盤。
12、菩提本自性,性凈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無可作相。
13、一切法相本為緣生,緣生之法,當(dāng)體即空。
14、一切如來本起因底,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15、若起精進(jìn)心,是妄精進(jìn);若能心不妄,精進(jìn)無有涯。
16、雖不即時(shí)暴應(yīng),善惡會(huì)當(dāng)歸之。
17、不以有行,亦不以無行。
18、諸行性相,悉皆無常。
19、諸行是常,無有是處;汝但一切處無心,即無諸行,亦無無行。
20、念動(dòng)急覺,覺之即無,久久收攝,自然心正。
21、盡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其天。
22、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23、從外入者不是家珍,從內(nèi)發(fā)者,方謂真慧。
24、真心應(yīng)物,不生分別。
25、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26、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27、隨緣開妙法,教眾得真情。圣道多辛苦,西方一路平。
28、人人愛此色身,誰信身為苦本;刻刻貪圖快樂,不知樂是苦因。
29、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30、才入信門,便登祖位。
31、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
32、若欲無境,當(dāng)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滅。
33、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34、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35、菩薩心如虛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貪著。
36、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37、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38、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來即非,蓋生即無生也。
39、釋迦所以興出世,惟說彌陀本愿海。
40、夢(mèng)里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千。
41、具足信愿行,這個(gè)人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42、于諸眾生,視若自己。拯濟(jì)負(fù)荷,皆度彼岸。
43、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無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44、觀法如化,三昧常寂。
45、于諸有情,常懷慈忍,和顏愛語,勸諭策進(jìn)。
46、人若開口便刻薄尖酸,好批評(píng)人者,不惟無福且無壽。
47、八風(fēng)吹不動(dòng),端坐紫金蓮。
48、我不敢輕于汝等,汝等皆當(dāng)作佛。
49、彌陀好念,勿虛彼國之金臺(tái);閻老無情,莫惹他家之鐵棒。
50、大可笑,大可笑!好漢多迷屎尿竅!
51、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凈土。
52、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zé);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yè)。
53、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yùn)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54、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shí)性。
55、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56、念佛無難事,所難在一心。一心亦無難,難在斷愛根。
57、真為生死,發(fā)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號(hào)。
58、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dāng)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yuǎn);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59、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世間過,即非真修者。
60、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61、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豈實(shí)有。
62、我自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63、欲平大地,先平心地;心地若平,大地自平。
64、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
65、哀哉三界,愛欲為根。根株不拔,莫望生西!蓮花國土,永離塵情,此緣能斷,彼質(zhì)斯成。
66、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67、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bào),如影隨形。
68、萬事無如退步人,摩頭至踵自觀身。只因吹滅心頭火,不見從前肚里嗔。
69、假使千百劫,所作業(yè)不亡,因緣會(huì)遇時(shí),果報(bào)還自受。
70、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71、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72、我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73、念佛時(shí),即見佛時(shí),亦即成佛時(shí)。求生時(shí),即往生時(shí),亦即度生時(shí)。
74、信愿念佛即是無上菩提心,大悲大智大愿即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即菩提心。
75、不欣世語,樂在正論。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煩惱,二余俱盡。
76、若人以四天下七寶,供養(yǎng)佛及菩薩、緣覺、聲聞,得福甚多;不如勸人,念佛一聲,其福勝彼。
77、口稱彌陀,即彌陀佛再來。
78、戒殺念佛兼放生,決到西方上品會(huì)。
79、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
80、來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觀此,未免心冷。
81、且破心頭一點(diǎn)癡,十方何處不加持,圓明佛眼常相照,只是當(dāng)人不自知。
82、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
83、念佛愈能熟,處事愈精詳。
84、自性彌陀,唯心凈土。
85、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86、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頭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87、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亦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88、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89、誦經(jīng)容易解經(jīng)難,口誦不解總是閑,能解不依空費(fèi)力,日誦萬卷也徒然。
90、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愿海。
91、其佛本愿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zhuǎn)。
92、若要人不死,先做活死人。
93、擊人得擊,行怨得怨,罵人得罵,施怒得怒。
94、若菩薩通達(dá)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95、離一切諸相,即一切諸佛。
96、菩薩所作福德不應(yīng)貪著。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97、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
98、若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
99、人不如我意,是我無量;我不如人意,是我無德。
100、唯心所現(xiàn),唯識(shí)所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