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談止 1、不可動搖之寂靜 以下內(nèi)容是阿姜 查在巴蓬寺為前來禮敬他的學術(shù)僧及隨行信眾所做的隨機開示。 本文在六0年代,曾以泰文 Gunjaer Bhavana 為題付梓,可說是他最早期出版的著作。二00二年完成的新譯英文版,曾以“解脫之鑰”為題付梓。 修習佛法的目的無非在于尋求一條解脫苦而達寂靜喜樂的道路。我們不論是學心理的(法名)或生理的(色法),或研究心、心理元素(心所 cetasikas)也罷,唯當視解脫苦為究竟的目的地時,才算走在正道上,如此而已??嘀陨?,是有其因緣的。 請務必明白,當心靜止不動時才是它本然、正常的狀態(tài);一旦它動了,就成了受制約的“行”(sankhara)法。如果我們的覺醒沒能趕上它們,這些心理造作(mental proliferation)生起時,心只能尾隨其后,任其擺布。心念一動的那一剎那,立刻成為世俗諦。 佛陀因此教導我們要善加思惟(觀照)這些浮動的心理狀態(tài)(Conditions of the mind)。一旦心有所動,便是不穩(wěn)定且無常、不圓滿(苦),以及無法視之為“我”(無我);它們是世間一切有為法的三項普世真諦(三法印)。佛陀教我們要好自觀照和思惟這些心理活動。 如同我們在經(jīng)典上所學的十二緣起法:無明是行生起的因、緣;行又是識生起的因、緣;識則是名(精神)、色(物質(zhì))二法生起的因、緣等.....。佛陀為了方便我們學習,將此鎖鏈的每一環(huán)節(jié)個別區(qū)分開來。雖然這是對實況精確分析,但即使是學者,也無法在此鏈鎖過程于日常生活中實際發(fā)生時,追趕上它們。這就好比我們從樹梢墮落到地上,全然不知過程中掠過多少樹枝一樣。同樣地,當心驀然受到心理印象(法塵 mental impression)沖擊時,它若是心所喜歡的,便會有好情緒。然而,心以為這是件好事時,卻沒有覺察到在此之前發(fā)生的因緣鎖鏈。當時的發(fā)生過程雖和經(jīng)典里所列出的一模一樣,但實際的情形卻遠超乎有限理論的范疇。 它不會公布:“這就是無明,還有行、以及識?!币膊粫o學者一絲能大聲頌出當前狀況的機會。雖然佛陀仔細剖析、解說了瞬息間的心理次序,可是對我而言,更像是從樹上掉下來。當我們從樹上掉落地面時,根本沒有機會評估自己掉落的高度,只知道砰然一聲著地,好痛! 心亦然如此,當它因某情境而陷落時,我們唯一能覺察到的是“苦”。這種種苦、痛、悲、傷等到底從何而來?絕非來自經(jīng)本里的理論罷。我們不見任何地方曾把痛苦鉅細靡遺地記錄下來。我們的痛苦雖無法與理論全然吻合,但卻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說,光學術(shù)是追不上實況的。這就是為何佛陀要我們自行長養(yǎng)清明覺知的原因。不論什么生起,都要在覺知中生起。當那如實的覺知者覺知時,心和心理元素(心所)都會被視為非我們所有的。畢竟,一切法皆應棄之如糞土,不應執(zhí)取或賦予它們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