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jaan(巴利語 acariya): 導(dǎo)師;阿闍梨。 · Appana samadhi: 安止定,最高層次的定。 · Arahang: (巴利語: araham): 阿羅漢; 尊貴者; 清凈者; 佛陀的名號。 · Brahma: 梵天; 字面意義是 “偉大”。居住在最高天界層次之一的天神。梵住心乃是四種心理素養(yǎng)——慈、悲、喜、舍——這些心態(tài)使人在死后轉(zhuǎn)生為梵天。 · Buddho: 覺醒; 覺悟; 佛陀。 · Deva: 天神; 字面意思是“發(fā)光者”。一位地居神或者多層天界之一的居住者。 · Dhamma(dharma): 法; 事件; 現(xiàn)象; 事物實相; 其內(nèi)在性質(zhì); 事物發(fā)展的基本原理。也指為了順應(yīng)自然法則人們當(dāng)採取的行為準(zhǔn)則,以及為了實證不死之境界,人們當(dāng)培育的心理素質(zhì)。在引申意義上,法(大寫的Dhamma) 也指任何傳授上述原理的教義。因此佛陀之法既指他的言教,也指這些言教的所趨的目的,即涅槃體驗。 · Dhutanga: 頭陀支; 苦行。這是比丘們?yōu)榱藬財嘈睦黼s染和對生活必需品的執(zhí)取,自愿選擇的修行途徑。一共有十三支,包括: 著棄布縫起的僧衣(糞掃衣); 只用一套三片僧衣; 常行乞食; 次第乞食,不繞避施主; 一日一食; 自缽中取食; 飽后不吃余食; 住野外; 住露地; 住樹下; 住冢間; 住隨處被指定處; 常坐不臥。 · Jataka: 本生經(jīng): 講述佛陀前生的故事,常有傳奇色彩。 · Jhana: 禪那:專注單一所緣(概念或體感)的深度禪定狀態(tài)。 · Kamma(karma): 業(yè); 導(dǎo)致存在與出生[有生]狀態(tài)的有動機(jī)的行動。 · Khandha: 蘊; 聚集體; 總體個性與感識[sensory perception]的身和心的構(gòu)成單元,從中造作起人的自我感。一共有五蘊: 色蘊(身體現(xiàn)象)、受蘊(苦、樂、不苦不樂之感受)、想蘊(心理標(biāo)籖、概念)、行蘊(思維構(gòu)成)、識蘊(六種感官意識) 。 · Luang Phaw: 龍波; 尊敬的父親; 師父。對年長比丘的敬意稱呼。 · Luang Pu: 龍普; 尊敬的祖父.對一位長老比丘表示極大敬意的稱呼。 · Luang Taa: 龍榻: 尊敬的外公; 含有的親近感多于敬意感。該詞通常,但也不總是用于稱呼老年出家的比丘。 · Magga: 道。特指趨向苦的止息之道。四條超世之道——更貼切地說,是一條具有四個精細(xì)層次的道——即是: 入流道(進(jìn)入涅槃法流,只將重生七次)、一還道、不還道、阿羅漢道。 · Nibbana(nirvana): 涅槃。心從貪、嗔、癡、名色之綁束中的解脫。因該詞也指火的熄滅,故含有靜止、冷卻、安寧之義。(據(jù)佛陀時代的物理學(xué),萬物或多或少都含有火的潛在屬性。激活時它抓緊並受制於燃料。熄滅時則獲得解脫。) · Paticca-samuppada: 十二因緣。對結(jié)合起來造苦的身與心的諸因素的分析。 · Patimokkha: 波羅提木叉。兩周一次持誦的比丘227戒。 · Phala: 果。特別是四條超世之道任一之果(見“道”)。 · Phra: 帕; 尊者; 對比丘的常用稱呼。 · Sambojjhanga: 覺支; 覺悟的因素。一共有七支: 念覺支、擇法覺知、精進(jìn)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舍覺支。 · Sangha: 僧伽。跟隨佛陀的弟子團(tuán)體。常規(guī)意義上,指佛教僧侶。理想意義[ariya,圣義]上,指無論在家、出家的佛弟子中至少已修練成就解脫的第一種出世品質(zhì)[初果]者。 · Sanghadana: 供僧; 贈與整個僧團(tuán)而不是特定個人的禮物。 · Sati: 念; 念住。 · Sutta(sutra): 經(jīng); 經(jīng)文。 · Vinaya: 比丘戒律。佛陀把他的教導(dǎo)稱為 “此法律”。 · Vipassana: 內(nèi)明; 毗婆奢那。 · Wat: 寺院; 道場。 · Yakkha: 夜叉。一類兇厲的精靈,通常出沒樹木、山丘、洞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