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zhēng),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道德經(jīng)·第七章》。水,在中國古典哲學(xué)中為萬物生命之本源,其給予萬物生命為仁者之善,其生存之道為處世之善(兩者之善,字同意不同),所以此便接近于道。人在自然界的頂端,之本質(zhì)即為善,善于生存而進(jìn)化,善于生活而快樂,如水之善,自然之善,非用心之善。 水之品性,避高趨下是一種謙遜,奔流到海是一種追求,剛?cè)嵯酀?jì)是一種能力,海納百川是一種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種毅力,洗滌污淖是一種奉獻(xiàn)。做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造福萬物而不爭(zhēng)名利,樂善好施而不圖回報(bào)。水善而謙卑,自高遠(yuǎn)流向低洼之地,所到之處育萬物卻從不索取,此謂周濟(jì)天下。淡泊明志謙如水,學(xué)水之善,上善若水。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dòng),善時(shí)。夫唯不爭(zhēng),故無尤。逝者如斯乎。 水,遇寒則成冰,越是寒冷,它越堅(jiān)如鋼鐵;遇熱則成霧,自由飄忽于天地之內(nèi),仙蹤不定,無形無味亦無求;遇形則變其形,遇勢(shì)則化為瀑,無論在何種環(huán)境中形態(tài)如何變化,其原生純樸本質(zhì)依然未變,依然為水,此亦為“不忘初心”。人無常在,心無常寬,上善若水,在乎人之心境,即心如止水。 水,越淡越清澈;人,越淡越快樂。云淡方得悠閑,水淡方育萬物。淡然于心,方可自在于世間。水,因靜而平,人,因靜而從容,因有從容而有優(yōu)雅。人生看淡的誘惑越多,貌似缺少了許多做人的歡樂,卻因心的簡(jiǎn)單而少去更多的煩惱。 芝蘭生于幽谷 ,不因無人問津而不芳;梅花開于墻隅,不因陽光不照而不香;流水繞石而過,不因山石之阻而紛爭(zhēng),這就是一種淡定從容的情懷。為人處世,就應(yīng)淡泊榮辱、隨緣得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