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體現,它代表著一種文學修養(yǎng)、一種文學內涵和中國的博大精深。而書寫者則要擁有深厚的知識積累、厚重的藝術修養(yǎng)、廣博的學術水平和不同凡響的氣質,他們將帶領中國書法走上新的高度。 書法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體現,它代表著一種文學修養(yǎng)、一種文學內涵和中國的博大精深。一幅好的作品可以反映出一個書法家的品格修養(yǎng),文化積淀,人生閱歷,同時也可以映射出其人格魅力、審美觀和價值觀,所以書品和人品是密不可分、息息相關的。 書法即人,這就和相由心生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國書法與中國人無法分離。在王根權老師得到《書譜>品評一百講》中教會了的不僅僅是學書人認識到書法的線條美和輪廓美以及學習書法的正確方法,更多的是讓學書人學會一種書法修養(yǎng),由此體現的是中國書法的無窮魅力之所在。書法家劉熙載在《藝概》中記載: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也。這就道出了書法即人的道理,書法一定程度表達了書寫者的才學,志向,學識,人生經歷和文化積淀;余秋雨說,非人磨墨,墨磨人。所以書法與生命合二為一時,筆下的字才會有生命。 古代強調學書需立品,要求書法家“品高”,作品才會有清剛雅正之氣。就如孫過庭的書法是天真瀟灑,掉臂獨行,無意求合,而無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顏真卿的書法是其忠厚剛正、愛國衛(wèi)家的反映,顏書表現了他質樸敦厚,含有剛正堅強的人格力量。所以從古至今都有“字如其人”之說,強調的就是學書人的品德修養(yǎng),古人對人格的教育是十分注重的,它追求人品與書品的高度統(tǒng)一,要求“欲正其書者,先正其筆,欲正其筆者,先正其心”。我們古可以從王羲之的書法中看出他做人的灑脫、孫過庭的書法展示其高尚的品行,今可以從王根權的書法中看出他做人的儒雅。那么為什么“字”能“如其人”呢?因為書法可以提高人的修養(yǎng),練就人的品格。 真正潛心修習書法的人,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對書法精神理解的深入,做人也會越來越清靜雅淡。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和中國書法的發(fā)展,熱愛書法的人是越來越多,這是好事。但是現在書法界受到社會上一些不正風氣的影響,書法無可避免地遭受了世俗氣味的玷污。有的人談書法是為了附庸風雅;而有的人則是為了獲得利益。正如某大學中文系的一位教授所說:“現在我是不敢‘字如其人’這句話了”。例如有個人為了進一所中學當教師,便拿著“大禮”到某位書法老師家中拜訪,讓老師'幫'他寫了一幅書法作品,然后郵寄出去,弄了個書法家協會會員證,這是多么荒唐可笑的事情。這個走后門的朋友不懂書法,不懂真誠做人之本,如何為人師表。這位書法老師,他有對書法藝術負責嗎?即便他的“字”寫得再好,能說是“如其人”嗎? 在中國書法史上,古有“二王”、“歐、顏、柳、趙”、“蘇、黃、米、蔡”,他們都是書法大家。而現如今,有幾人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書法大家?這是為何,其一是沒有找到正確學習書法,其二沒有練就書法大家的修養(yǎng)。練書法,練的不單是“字”,更重要練的是“心性”,練的是“做人之法”。 古代書法家評論書法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書以人重”。縱觀書法史上被后人膜拜、推崇的書法大家無不品格高尚、德才兼?zhèn)洹?span>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之所以流芳百世,首要原因就在于“人品高,故書入神品?!倍?span>蔡京、秦儈書法同樣精妙,但是后世能知能見者甚少,原因在于為后人所不恥。品德高尚是學習書法的先決條件,學書須先學做人。歷史上許許多多的書法家其品行一直被后人稱贊。我們在領略顏真卿那磅礴陽剛、樸拙雄渾的背后,敬仰的是他滿腔的愛國熱忱和充塞天地間的浩然正氣;在體味蘇軾那跌宕自然,流光顧盼的同時,我們欽佩的是他百折不撓的信念和灑脫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在尋味鄭板橋怪誕奇詭、險峭倒斜的背后,我們敬重的是他秉性剛直的性格和關心民瘼的強烈責任感……我們可以看到,在我國書法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具有著道德象征,在其審美的同時還是培養(yǎng)道德的途徑和手段。 老子說過:“大道合乎自然.?!闭f的就是:世間最好的規(guī)律就是順其自然,而做人修身的至高境界也是順其自然。這種順其自然不是刻意追尋的,而是在一種“無求”、“無為”、“無心”的狀態(tài)下,順其自然地達到一種境界?!按蟮篮虾踝匀弧斌w現的也是學習書法的一種心境。 《<書譜>品評一百講》講述了書法的技巧掌握,更重要的是內涵素養(yǎng)。如果書寫者擁有深厚的知識積累、厚重的藝術修養(yǎng)、廣博的學術水平和不同凡響的氣質,那么它的作品必定是不同凡響、超凡脫俗的。它不但要求書寫者擁有相當好的文學與文字功底,還必須具備良好的文化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中國書法承載著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梢哉f,書法的教育就是對人的教育,是幫助人提高文化素質的教育。 中國書法是我們祖先智慧與文化的象征,它的發(fā)展和進步與中國人的精神面貌是密不可分的。作品的風格則可以反應出作者當時創(chuàng)作的心境。孫過庭結合自己的書法藝術創(chuàng)作和實踐經驗總結出創(chuàng)作書法時的“五合”、“五乖”,其《書譜》記載:“神怡務閑,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時和氣潤,三合也;紙墨相發(fā),四合也;偶然欲書,五合也。心遽體留,一乖也;意違勢屈,二乖也;風燥日炎,三乖也;紙墨不稱,四乖也;情怠手闌,五乖也”。《書譜>品評一百講》中解釋道:孫過庭結合自己的書法藝術創(chuàng)作實踐經驗,根據影響書法藝術創(chuàng)作的心理因素,以及影響心理情緒的天氣因素,歸納總結出了五種適宜于進行書法藝術創(chuàng)作的時機和五種不適宜于進行書法藝術創(chuàng)作的時機,并對各種書寫時機的適宜與不適宜進行了簡單的原因說明。 孫過庭也說過書法“達其性情,形其哀樂”,均強調情感是書法創(chuàng)作的原動力??梢哉f書法是吟詠性情,宜悅性情的一個載體和方式,情感宣泄和抒發(fā)是書法的功能和基本。研究表明“長期書法練習,可以使書者進入安詳、穩(wěn)定、舒緩、寧靜的情緒狀態(tài),使焦慮、不安和緊張心情得到緩解,保持身心健康”??梢姡瑢W習書法能后有助于寫作者平心靜氣,及時消除“矜躁”之氣,煥發(fā)出心中的靈氣。無疑,書法能夠幫助生活在現在都市的人們戒除驕矜之氣和浮躁之氣,有利于他們修身養(yǎng)性,在急功近利的大環(huán)境下保持一顆寧靜致遠的心境。 書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