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有關檢查主要用于糖尿病的篩查、診斷、分型,并了解患者胰島功能狀況,評價治療效果以及早期發(fā)現(xiàn)糖尿病并發(fā)癥。而在檢查后免不了和各種化驗單打交道,因此,學會看化驗單就成了糖友的一項基本功。 尿糖(U-GLU )在正常的情況下,尿液中只含微量葡萄糖,尿糖檢查定性為陰性。當血糖濃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時(≥8.9~10.0摩爾/升)時,腎小管不能將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尿糖增高呈陽性,臨床用“+”號表示。一般情況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況,但尿糖還受其他許多因素的影響,有時與血糖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尿糖結果只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的唯一依據(jù)。 血糖(BS) 空腹血糖(FPG)的正常值為3.9~6.1毫摩爾/升;空腹血糖≥7.0毫摩爾/升和(或)餐后2小時血糖≥11.1毫摩爾/升即可診斷為糖尿病;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爾/升為空腹血糖受損,餐后2小時血糖在7.8~11.1毫摩爾/升為糖耐量受損。空腹血糖受損和糖耐量受損統(tǒng)稱為糖尿病前期。 作為糖尿病患者,理想情況下血糖應控制在:空腹血糖<6.1毫摩爾/升,餐后2小時血糖<8.0毫摩爾/升(具體控糖目標個體化,請咨詢醫(yī)生)。如果出現(xiàn)空腹血糖異常和糖耐量異常,說明體內血糖偏離正常,有可能患糖尿病,必須引起高度注意了。 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空腹正常值為3.9~6.1毫摩爾/升,服糖后30~60分鐘達到高峰,峰值為<8.89毫摩爾/升,2小時后<7.8毫摩爾/升,3小時后恢復正常,而且各次尿糖均為陰性。如患糖尿病,空腹血糖會高于正常值,且服糖后2小時的血糖≥11.1毫摩爾/升。 正常人在一次食入大量葡萄糖后,通過體內各種調節(jié)機制的調節(jié),血糖濃度暫時升高,2小時后恢復到正常水平,這是人體的“耐糖現(xiàn)象”。 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果糖胺(FA) 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采血前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值為4%~6%。果糖胺僅反映采血前2周的血糖總體控制狀況,其正常值為1.5~2.4毫摩爾/升。 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是葡萄糖與血清蛋白結合的產(chǎn)物,其水平的測定可反映2~3周前的血糖控制水平,不受臨時血糖血波的干擾。正常值為1.5~2.4毫摩爾/升。 由于其測定周期較短,所以對糖尿病有較高的檢出率,而且能反映病情的嚴重程度,特別是對監(jiān)護妊娠糖尿病有重要意義。 血脂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紊亂綜合征,除血糖高以外,往往還同時伴有血脂代謝異常等,共同構成了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高危因素。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控制應比一般人更加嚴格,我國糖尿病學會要求,糖尿病患者血脂應控制在:總膽固醇<4.5 mmol/L,甘油三酯<1.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6 mmol/L。 胰島β細胞功能測定試驗,通常包括: 1、C肽釋放試驗:正常人空腹血漿C-肽值為0.8~4.0微克/升,餐后1~2小時增加5~6倍,3小時后基本恢復到空腹水平。 C-肽與內源性胰島素生成的量成正比關系,試驗意義與胰島素釋放試驗性同。其優(yōu)點在于可以排除外源性胰島素干擾,更準確的反應患者自身胰腺分泌功能。 2、胰島素釋放試驗:空腹正常胰島素值為5~25為微單位/毫升,服糖后1小時上升為空腹的5~10倍,3小時后恢復至空腹水平。 I型糖尿病人胰島素分泌嚴重缺乏,餐后胰島素值分泌也無明顯增加;II型糖尿病人早期空腹胰島素水平可略高或正常,晚期則往往減低,餐后胰島素分泌高峰多延遲在2~3小時出現(xiàn)。 尿微量白蛋白 如尿中微量蛋白超過30毫克/24小時,或20微克/分,則提示有早期腎損害。 早期糖尿病腎病,一般化驗的尿蛋白常為陰性,易被忽略,待尿中出現(xiàn)蛋白或其他異常時,腎臟病突變不能逆轉。 血、尿酮體檢查 尿酮體:是脂肪代謝的產(chǎn)物,糖尿病患者血糖嚴重升高時,會引起體內脂肪大量分解,導致酮癥酸中毒,若救治不及時,會導致患者嚴重昏迷甚至死亡,但是尿酮體檢查因準確性較差只作為篩查試驗。 重癥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素嚴重缺乏及糖利用障礙,造成脂肪分解,產(chǎn)生大量酮體并在血中堆積,引起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如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和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 尿酮體檢查是篩查試驗,結果陽性也可能是由于不能進食或嘔吐造成的;結果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酮癥,故準確性較差??煽康脑囼炇菧y定血中的β-羥丁酸含量,超過0.5 mmol/L,就提示有糖尿病酮癥。 免疫學檢查 正常人及II型糖尿病人這三種抗體測定均為陰性,而I型糖尿病人多呈陽性。 包括谷氨酸脫羥酶抗體、胰島細胞抗體和胰島素自身抗體等,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其中,谷氨酸脫羥酶抗體最有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