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做的最不靠譜的一件事 2016-10-25 08:35閱讀: 東坡先生是宋朝詞人中豪放派的代表者,生性樂觀灑脫,知天命,還是一顆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當當?shù)囊涣c~豌豆,面對命運一次又一次突如其來的捉弄和打擊,總是能夠迅速撥云見日,在豁達與恬淡中與厄運拔河,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把生命演繹的多姿多彩,令后世文人仰之彌高。 雖然時人評價“學士詞須關(guān)西大漢執(zhí)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其實東坡先生的婉約和兒女情長一點都不遜于柳永、姜夔等人,且看這首《江城子 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br> X 這是東坡先生紀念亡妻的悼念詞,此詞可入悼亡詞排行榜榜首,由此可見他對發(fā)妻王弗之死的無限感傷。東坡先生一生有兩次正式婚姻,發(fā)妻王弗是進士之女,十六歲嫁與蘇軾,十余年耳鬢廝磨、舉案齊眉,二人情深意篤,恩愛有加,更難得的是王弗知書達理,紅袖添香,蘇軾讀書之際偶有遺忘,王弗都能隨口答來,可惜王弗二十七歲就香消玉殞,令蘇東坡悲痛萬分。 王弗臨死留下遺言,將自己的堂妹王閏之許配給此時孤苦無依的蘇東坡,王閏之是個農(nóng)家女,漿洗縫補是其特長,雖然能夠操持家務(wù)、照顧伺候家人,但是不通文墨,和儒雅俊逸的蘇東坡在一起少了許多情趣。此時一名叫做王朝云的女子成為他的侍妾,此女早年因家境貧寒,流落風塵,后來被蘇東坡買于府中,因仰慕東坡先生絕世才華,遂決定終身相伴。 王朝云聰明伶俐,又蘭心蕙質(zhì),因受東坡先生的耳濡目染熏陶和影響,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禪機佛理都有一定修養(yǎng),因而成為一生多情浪漫的蘇軾可遇不可求的千古知音,關(guān)于朝云和蘇軾之間的故事后人筆記多有涉獵。據(jù)毛晉所輯的《東坡筆記》記載,蘇軾一日退朝后,在花園之中撫摸著自己的大肚子踱步,與身邊侍兒開起了玩笑,你們說我這肚子里都藏著什么好東西?一婢說都是錦銹文章,東坡答非也,一婢說是滿腹智慧,東坡也不認可,唯有王朝云答,先生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啊。東坡?lián)嵴拼笮Γ艺叱埔?,從此更加憐愛朝云。 加載中... 內(nèi)容加載失敗,點擊此處重試 加載全文 據(jù)宋人筆記載,東坡流放至惠州時,與朝云閑坐,時逢霜雪降臨,落木蕭蕭,儼然悲秋已至,東坡讓王朝云唱《蝶戀花》,此曲全文如下“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碑敵健爸ι狭d吹又少時”朝云禁不住掩面悲泣,不勝傷感,東坡問其何故。朝云答我之所以悲傷是因為這句“天涯何處無芳草”,東坡大笑,我正悲秋,你卻又傷春了。朝云死后,東坡終身不復再聽這首《蝶戀花》。 那么王朝云為什么唱不下去了呢?一種解釋是東坡先生一生坎坷,總是在貶謫中流浪流浪,天涯羈旅中無限凄涼,于是朝云感同身受,一時不能自已,淚如雨下。蘇東坡一生不合時宜,在于新黨舊黨都不能容己,就連自己最好的朋友章惇都下絆子,那位曾寫過“故人早晚登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的御史舒亶,用子烏虛有的“烏臺詩案”必欲置其于死地,好在有皇帝賞識,王安石關(guān)鍵時候一決救命,“安有圣世而殺才士乎?”,蘇軾才逃過死劫。但從此后,卻亡命天涯,蘇東坡越是快活似神仙,政敵越是難以忍受,因而一貶再貶。 王朝云唱不下去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對自己身世的感傷,正是在唱完這首由蘇軾作詞的曲子后,沒過多久,就在惠州這處貶謫之地,王朝云病死他鄉(xiāng)。莫非朝云當時已經(jīng)就有預感,自己會不久人世,而擔心蘇東坡形單影只,孑孓一人再無自己相伴,頗感凄涼?還是多情自古傷離別,憂慮自己不能陪伴學士終老,感慨天涯處處有芳草,自己不過是學士生命中的驚鴻一瞥,紅顏薄命,一抔黃土終掩風流。 不管怎樣,蘇東坡對于王朝云是真心相待,朝云死后,蘇東坡寫下了大量的悼亡詩詞,無不寄托著自己的無限哀思。比如這首《西江月 詠梅花》,“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王朝云陪伴了蘇軾二十多年,這二十多年間,多是在不停的奔波和流離中,東坡先生曾經(jīng)在一首詩的序言中寫道,我雖然有侍妾數(shù)人,但四五年間相繼辭去,只有朝云隨我一路南遷,終生不離不棄,才子佳人同甘共苦,患難與共,又怎能不讓垂暮之年老之將死的東坡先生感慨萬千,淆然淚下呢? 蘇軾一生對王朝云青睞有加,正是因為有善解人意的王朝云的存在,所以他對其他侍妾就未必就會很上心,自朝云死后,東坡先生永失最愛,此后不復再娶。如前所述,也許有的侍妾如其所說,在他窮困潦倒或者厄運降臨時會不辭而別,但是有一位侍妾卻并非如其所說,這也是蘇東坡一生中做過的最不靠譜的事,且看明代馮夢龍在《情史》中的一則記載,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時,有一名姓蔣的公使前來送行,蘇軾命侍妾春娘倒酒致謝。 蔣公問道,你家主人逢此劫難,你會和他一塊去黃州嗎?蘇軾接過話,她不去,她想回娘家。蔣公接著發(fā)問,真是可惜,學士路途遙遠,我能用一匹白色的駿馬來交換春娘嗎?蘇軾不假思索的回答,好啊。興高采烈的蔣公使隨口吟詩一首“不惜霜毛雨雪蹄,等閑分付贖蛾眉。雖無金勒嘶明月,卻有佳人捧玉卮?!碧K軾亦酬謝唱和道“春娘此去太匆匆,不敢啼嘆懊恨中。只為山行多險阻,故將紅粉換追風?!睎|坡先生為自己找了一條多么無奈卻又牽強的理由。 兩個文人在這里一唱一和,完全忽視了此刻春娘內(nèi)心悲苦交加的感受,聽到這里,春娘再也忍不住了,只見她收攏衣袖上前質(zhì)問兩名文士,妾聽說齊景公欲斬馬夫時,晏子勸阻,馬棚被焚燒了而不問馬,是以人為貴,而以馬為賤,今學士以馬換人,是以馬為貴,以人為賤。遂口占一絕,“為人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今日始知人賤畜,此生茍活怨誰嗔?!闭f完,性情剛烈的春娘一頭撞向大槐樹,氣絕而亡。眼見此情此景,蘇軾既后悔又懊惱。 后人多置疑這則以人換馬的記載,認為像蘇東坡這樣的大名士不會做出這種有失身份的事情,而不會賤人而貴畜,這分明是一盆潑向大才子的臟水,很顯然這是一條孤證,但人們大可不必為此翻案,宋朝時馬匹遠比人貴重的多,而且蘇軾此刻正遭受著多重打擊,眾叛親離,故人都像躲瘟神一樣閃身不見,而此去前路多危途,加之心緒不寧,難免倉促應(yīng)答。此外,將春娘托付給此刻能夠不怕牽連前來送行的朋友未必不是一種好的選擇,只是事先沒有征求春娘的同意罷了。 侍妾也好,婢女也好,在宋朝時主人是擁有絕對的所屬權(quán)的,蘇軾也只是在行使他買斷的權(quán)力而已,這是現(xiàn)在的女權(quán)運動者所不能理解的,從蘇軾將朝云十二歲就買入府里看,蘇府中多有這種類型的契約關(guān)系。在宋朝,侍妾或送人或贈與朋友,或作價賣掉,多有發(fā)生,詞人文士也不例外,也或許蘇東坡自信有朝云朝夕陪伴,不再需要其他人,而以馬換人現(xiàn)在看來難以理解,但在當時實在無損蘇大學士的英名,后人大可不必為此義憤填膺。 只是春娘竟然如此剛烈,春娘之死,人命賤如螻蟻,發(fā)生在蘇東坡這樣一個大才子身上,多少顯得蘇東坡此事做的很不靠譜,春娘未必不愿陪同大才子流落江湖,也或許春娘正是因為東坡先生辜負了她的一片癡情,心中只有王朝云而再無別人,并被主人拋棄而絕望蹈死,只是個中原因,后人已經(jīng)無法探知了。 文:老蔡的菜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