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透皮技術(shù)常見病基礎(chǔ)方
一、腹瀉:
方劑:
基礎(chǔ)方: 洛哌丁胺 2-6mg 加(重癥加苯乙哌啶 2.5mg ),病毒性加潘生 丁 25-50mg 寒瀉散: 丁香 10g ,肉桂 10g ,吳茱萸 12g ,藿香 6g ,
熱瀉散: 葛根 15g ,黃連 9g ,黃芩 9g ,炒白芍 6g ,木香 6g ,炙甘草 6g ,
疾病使用:
寒瀉: 基礎(chǔ)方 + 消化散 1g+ 寒瀉散 1g 用藿香正氣液或姜汁調(diào)
熱瀉 :基礎(chǔ)方 + 消化散 1g+ 熱瀉散 1g+ 黃連 1g ,用慶大霉素針調(diào)。
食積瀉 :消化散 2g+ 萊菔子 1g ,木香 0.5g ,藿香正氣液調(diào)
脾虛瀉 :消化散 2g+ 參苓白術(shù)散 1g ,溶媒調(diào)。
注:腹瀉伴嘔吐的用 B6 針劑調(diào),腹瀉統(tǒng)一神闕穴
二咳喘:
方劑:
寒咳散: 麻黃 6 ,桂枝 6 ,干姜 6 ,白芍 6 ,姜半夏 6 ,細(xì)辛 6 ,五味子 6 ,杏仁 6 ,瓜蔞 6 ,貝母 4 ,制甘草 6 熱咳散 :麻黃 3g ,杏仁 6g, 生石膏 12g ,生甘草 3g ,黃芩 6g ,地龍 9g 青黛 6g 中藥透皮技術(shù)常見病基礎(chǔ)方
一、腹瀉:
方劑:
基礎(chǔ)方: 洛哌丁胺 2-6mg 加(重癥加苯乙哌啶 2.5mg ),病毒性加潘生 丁 25-50mg 寒瀉散: 丁香 10g ,肉桂 10g ,吳茱萸 12g ,藿香 6g ,
熱瀉散: 葛根 15g ,黃連 9g ,黃芩 9g ,炒白芍 6g ,木香 6g ,炙甘草 6g ,
疾病使用:
寒瀉: 基礎(chǔ)方 + 消化散 1g+ 寒瀉散 1g 用藿香正氣液或姜汁調(diào)
熱瀉 :基礎(chǔ)方 + 消化散 1g+ 熱瀉散 1g+ 黃連 1g ,用慶大霉素針調(diào)。
食積瀉 :消化散 2g+ 萊菔子 1g ,木香 0.5g ,藿香正氣液調(diào)
脾虛瀉 :消化散 2g+ 參苓白術(shù)散 1g ,溶媒調(diào)。
注:腹瀉伴嘔吐的用 B6 針劑調(diào),腹瀉統(tǒng)一神闕穴
二咳喘:
方劑:
寒咳散: 麻黃 6 ,桂枝 6 ,干姜 6 ,白芍 6 ,姜半夏 6 ,細(xì)辛 6 ,五味子 6 ,杏仁 6 ,瓜蔞 6 ,貝母 4 ,制甘草 6 熱咳散 :麻黃 3g ,杏仁 6g, 生石膏 12g ,生甘草 3g ,黃芩 6g ,地龍 9g 青黛 6g 中藥透皮技術(shù)常見病基礎(chǔ)方
一、腹瀉:
方劑:
基礎(chǔ)方: 洛哌丁胺 2-6mg 加(重癥加苯乙哌啶 2.5mg ),病毒性加潘生 丁 25-50mg 寒瀉散: 丁香 10g ,肉桂 10g ,吳茱萸 12g ,藿香 6g ,
熱瀉散: 葛根 15g ,黃連 9g ,黃芩 9g ,炒白芍 6g ,木香 6g ,炙甘草 6g ,
疾病使用:
寒瀉: 基礎(chǔ)方 + 消化散 1g+ 寒瀉散 1g 用藿香正氣液或姜汁調(diào)
熱瀉 :基礎(chǔ)方 + 消化散 1g+ 熱瀉散 1g+ 黃連 1g ,用慶大霉素針調(diào)。
食積瀉 :消化散 2g+ 萊菔子 1g ,木香 0.5g ,藿香正氣液調(diào)
脾虛瀉 :消化散 2g+ 參苓白術(shù)散 1g ,溶媒調(diào)。
注:腹瀉伴嘔吐的用 B6 針劑調(diào),腹瀉統(tǒng)一神闕穴
二咳喘:
方劑:
寒咳散: 麻黃 6 ,桂枝 6 ,干姜 6 ,白芍 6 ,姜半夏 6 ,細(xì)辛 6 ,五味子 6 ,杏仁 6 ,瓜蔞 6 ,貝母 4 ,制甘草 6 熱咳散 :麻黃 3g ,杏仁 6g, 生石膏 12g ,生甘草 3g ,黃芩 6g ,地龍 9g 青黛 6g 中藥透皮技術(shù)常見病基礎(chǔ)方 一、腹瀉: 方劑: 基礎(chǔ)方:洛哌丁胺2-6mg加(重癥加苯乙哌啶2.5mg),病毒性加潘生丁25-50mg 寒瀉散:丁香10g,肉桂10g,吳茱萸12g,藿香6g, 熱瀉散:葛根15g,黃連9g,黃芩9g,炒白芍6g,木香6g,炙甘草6g, 疾病使用: 寒瀉:基礎(chǔ)方+消化散1g+寒瀉散1g用藿香正氣液或姜汁調(diào) 熱瀉:基礎(chǔ)方+消化散1g+熱瀉散1g+黃連1g,用慶大霉素針調(diào)。 食積瀉:消化散2g+萊菔子1g,木香0.5g,藿香正氣液調(diào) 脾虛瀉:消化散2g+參苓白術(shù)散1g,溶媒調(diào)。 注:腹瀉伴嘔吐的用B6針劑調(diào),腹瀉統(tǒng)一神闕穴 二咳喘: 方劑: 寒咳散:麻黃6,桂枝6,干姜6,白芍6,姜半夏6,細(xì)辛6,五味子6,杏仁6,瓜蔞6,貝母4,制甘草6 熱咳散:麻黃3g,杏仁6g,生石膏12g,生甘草3g,黃芩6g,地龍9g青黛6g 疾病使用: 1,寒咳:止咳散1g-+寒咳散2g,溶媒調(diào),濕貼神闕或膻中穴。 2,熱咳:清熱止咳散1號1g+止咳散1g+熱咳散1g溶媒調(diào),濕貼神闕或膻中穴。 注:1、刺激性干咳:咳必清(4片)或咳平(4片), 2、 發(fā)燒可加安乃近或退燒藥,溶媒用柴胡針劑或安痛定針調(diào)。 3、伴有大便干結(jié)的加大黃1g+消化散1g。 3、發(fā)燒或高熱:清熱止咳散1號+退熱散1號+退燒藥(安乃近或布洛芬或撲熱息痛)柴胡針劑調(diào),濕貼神闕或大椎 三、其他 1牙齦腫痛: 處方:大黃1g芒硝1g,青黛1g,消炎痛4-6片,甲硝唑4片。溶媒調(diào),濕貼患處,冷敷30分鐘。 2口腔炎:黃連1g,大黃1g,冰片0.2g,濕貼雙側(cè)涌泉。 3皰疹性咽頰炎:黃連1g,大黃1g,虎杖1g,吳茱萸1g,冰片0.2g,濕貼雙側(cè)涌泉。 4扁桃體炎:(1)黃連1g,大黃1g,黃芩1g,吳茱萸1g,冰片0.2g,濕貼雙側(cè)涌泉。 (2) 黃芩10,大黃18,黃連10,芒硝10,冰片10,每次2-3g,濕貼患處。 5,急性腮腺炎: 處方:大黃1g,芒硝1g,青黛1g,消炎痛4-6片。溶媒調(diào),濕貼患處,冷敷30分鐘。 6急性乳腺炎:大黃1g,芒硝1g,冰片0.2g,青黛1g,消炎痛4片,濕貼患處,冷敷30分鐘。 7乳腺增生:大黃,芒硝,共2g,消炎痛4片,加甲珠,乳香,莪術(shù)共1g,也可加乳癖消4片或乳核散結(jié)片4片,濕貼患處,每天8-16小時,10-30天一療程。 注:結(jié)合腋中線平第十肋間點刺放血拔罐。3天一次, 8,帶狀皰疹:火療或,也可在皰疹上刺泡拔罐。 處方: (1)消炎止痛貼藥貼+2%利多卡因2ml+VB1,1ml+VB12,1ml貼于 患處。 (2)消腫止痛貼藥貼+2%利多卡因2ml+西咪替?。共《咀饔茫┵N 敷患處。 (3)或消腫止痛貼藥貼+2%利多卡因2ml+聚肌胞2mg貼敷患處。 注意事項:要是面積過大,可以把沙蒿子和梅寶燙傷膏(或京萬紅膏)阿昔洛韋粉針1,利多卡因3ml,加冰片少許,加溶媒混合成膏,涂抹患處,酒精擦拭后再貼,用紗布包創(chuàng)口,保持創(chuàng)口透氣,禁止使用pu膜封住創(chuàng)口。療程:12-16小時/貼,3-7天治愈。 9,頜下淋巴結(jié)腫大:大黃1g芒硝1g,消炎痛4片,梅花點舌丸4?;颍ㄟB翹敗毒片4片),濕貼患處,3-7天一療程。 10,腸系膜淋巴結(jié)腫大:基礎(chǔ)方:消炎痛25mg,654-2 10mg,硝苯地平2.5-5mg,羅通定30mg 治法:基礎(chǔ)方+丁香1g,肉桂1g,濕貼神闕。 11,前例腺炎:芒硝,冰片,吳茱萸,前列康4片,654-2針調(diào),濕貼關(guān)元。急性期也可加加替沙星,3-7天一療程 12,膽囊炎:大黃,芒硝,紅花,元胡,梔子等份,2-3克+甲硝唑片,消炎痛,654-2針調(diào),濕貼膽囊區(qū)。 13,盆腔附件炎: 方劑: 1盆腔炎:盆腔炎1號:.紅藤,敗醬草,元胡,虎杖,小茴香,烏藥,桃仁,消炎痛4片 2 盆腔炎2號:大黃,芒硝,紅花,元胡,甲硝唑片,消炎痛,654-2針調(diào) 疾病治療: 1,慢性盆腔炎:盆腔炎1號 2,急性或熱性:盆腔2號(可加加替沙星片) 可用654-2針劑調(diào),濕貼關(guān)元或神闕。 14,痛經(jīng): 方劑: 1,基礎(chǔ)方:消炎痛100mg,硝苯地平20mg 疾病治療: 1寒性痛經(jīng):基礎(chǔ)方+丁香1g,肉桂1g。 2瘀血性痛經(jīng):基礎(chǔ)方+炮姜1g,大黃0.5g丹參1g,元胡0.5g 可用654-2針劑調(diào),濕貼關(guān)元或神闕。 15,疼痛骨病 方劑: 1疼痛散:生川烏5g,生草烏5g,生半夏5g,細(xì)辛2g,乳香6g,沒藥6g,紅花2g,姜黃2g,桃仁3g,三七3,土蟲1,龍血竭1,透骨草1,麻黃2 2骨痛溶媒1號:麻黃15 細(xì)辛15 草烏10 血竭25 乳香20 沒藥20 馬錢子30紅花10 桃仁15 當(dāng)歸20 川芎15 赤芍20 骨碎補(bǔ)20 甘草15 大黃15 虎杖15 樟腦10 威靈仙15土蟲15 全蝎10 地龍15 上方用95%1500毫升,密封泡5到7天后,加50度左右白酒1000毫升,利多卡因5支,稀釋后作溶媒用。 1,頸椎?。?/p> (1)疼痛為主的:骨痛2號(或疼痛散)2g,+消炎痛4片(或布洛芬),654-2片2-4片,骨痛溶媒調(diào)。濕貼大椎3-7天一療程。 (2)頭暈為主的:骨痛2號(或疼痛散)2g,+地龍0.5g,葛根0.5g,鹽酸氟桂利嗪膠囊10mg-20mg,骨痛溶媒和天麻素針一支調(diào)。濕貼大椎,3-7天 (3)手麻為主的:骨痛2號(或疼痛散)2g,+威靈仙0.5g,桂枝0.5g,654-2片2-4片,骨痛溶媒和天麻素針一支調(diào)。濕貼大椎,3-7天 注:頸椎病必須配合大椎穴或頸椎壓痛點放血拔罐。3天一次。 2,八腰椎病 1處方:骨痛2號(或疼痛散)2g,+土蟲0.5g+血竭0.5g,消炎痛4片(或布洛芬),654-2片2-4片,,利多卡因3ml和骨痛溶媒調(diào)。濕貼大椎3-7天一療程。 注:重癥加強(qiáng)的松2-4片,水腫加甘遂0.2g上方是得腰脫3天以上的,如果剛得的,還要以消腫止痛防滲出為主,方用大黃,虎杖,梔子等份,加消炎痛4片,馬錢子0.5g,甘遂0.2g,用利多卡因3ml調(diào) 注:必須雙側(cè)委中穴點刺放血拔罐。3天一次。 16,褥瘡及糖尿病病足潰瘍: 外用洗藥方:生大黃50 芒硝100 黃連20 生梔子20 丹參30 赤 芍20 丹皮20 川芎20 雞血藤50 紅藤30,水煎外洗。 1褥瘡:洗完用干貼,12-24小時,10-30天一療程。 2糖尿病病足:血糖控制在7以下,創(chuàng)面上撒適量苯妥英鈉,再干貼,12-24小時,10-30天一療程。 防過敏措施: 過敏處理 一、嚴(yán)控時間: 1,成人12--15小時 2,兒童6-8小時 3,1歲以下,不得超過6小時。 二、二次脫敏 1.貼敷前,先行脫敏,建議使用液體脫敏, 配方:爐甘石液,100ml撲爾敏20mg,強(qiáng)力解毒敏2支(每支20ml)。(也可加地米20mg), 2、給患者用自封袋帶一些藥膏或藥粉,揭去后,立即脫敏,建議使用乳膏或粉劑 配方:1、地米軟膏, 2、氧化鋅,爐甘石,滑石粉,比例1:1:1或1:2:4都可以。 注:內(nèi)部協(xié)定方,省里統(tǒng)一配藥,和業(yè)務(wù)人員聯(lián)系。止咳散、退熱散1號、清熱止咳散1號、消化散、骨痛散1號、骨痛散2號 鼻炎:辛夷、白芷、升麻、木通、甘草、蒿本、防風(fēng)、川芎、細(xì)辛+西替利嗪3#,清開靈調(diào)和,貼神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