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是一個宗教意識很濃的國家,大部分人都信仰佛教,又被稱為“佛”國。
男人一生必須出一次家
由于緬甸存在重男輕女的觀念,所以就算出家,緬甸男女也是不平等的:男人出家當和尚可以還俗,還俗后可以酒照喝,肉照吃,媳婦照娶,而女人一旦出家當了尼姑,則終生不能還俗,必須伺候佛祖一輩子。 送孩子出家在緬甸像節(jié)日一樣隆重,儀式感很強。每年春季,寧靜的緬甸村莊會突然熱鬧起來,因為這個時候許多小男孩要出家當和尚,小女孩也要進廟行“扎耳朵”禮。 孩子做剃度一般有3種形式:單獨一家一戶做剃度;幾家?guī)讘袈?lián)合起來給孩子做剃度;以政府各部門、街道、學校或集市為單位給孩子做剃度。
寺廟每天要誦經念佛,讓佛教經典得以世世代代相傳。佛教的經文,尤其是《吉祥經》,是緬甸人民的生活哲學,深深地印在人們的心中;同時,這里也是讀書寫字的好地方,讓孩子從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樂善好施是一種習慣 緬甸有僧侶50多萬人,也就是說,每100個人中就有一個僧侶,但這個數字每時每刻都在變化。 在這片“僧僧”不息的國度,僧侶的虔誠會深深感染每一個人。 緬甸人歷來十分尊敬僧侶。在古代,佛教大法師就是國王的國師。國王見國師必須赤腳膜拜。召見法師時要主動讓開寶座以示尊敬。人們見到僧侶要停步,雙手合十,躬身施禮。在現代,緬甸人對僧侶的崇敬之情絲毫未減。 緬甸人的施舍和捐獻到處可見,數以萬計的佛塔和數不清的寺廟都是人們捐款修建的; 全國32萬僧尼的齋飯、袈裟和日用品是教徒布施的; 就連市內公共汽車的涼棚、公園里供游人小憩的亭子和石凳也都是教徒捐錢修起來的,上面都刻有施主的名字。 緬甸人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捐錢修佛塔。他們一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臨終時把全部積蓄捐獻出來修一座佛塔才算了卻心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