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詞類活用? 首先,我們來舉幾個例子。 《送東陽馬生序》中有這樣一句話: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 當我們翻譯這句話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按照常理,前后應該是對應的,比如“帽”和“環(huán)”相對,前面的形容詞“朱纓寶飾”和“白玉”相對,但是動詞“戴”卻不能和名詞“腰”相對。如果我們把中間的形容詞去掉,會發(fā)現(xiàn)“戴帽”很通順,而“腰環(huán)”卻不是很通順。這種情況,需要我們根據(jù)語境靈活處理。既然“戴”是動詞,那么“腰”同樣應該理解成動詞,所以我們要翻譯成“在腰上佩戴”。 《傷仲永》中有這樣一句話: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 “聞”在古代是“聽”的意思,比如“聞雞起舞”。這里如果直接采用這個意思,就會翻譯成“不能稱得上之前的聽”,顯然不通順,應該翻譯成“不能稱得上之前的名聲”。這樣一個動詞的“聞”就轉(zhuǎn)化成了名詞“名聲”。這里同樣是詞性的變化。 通過以上兩個例子,我們發(fā)現(xiàn),在文言文中,如果按照字詞本身的詞性以及含義去理解,有時會出現(xiàn)不通順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靈活處理文言詞的詞性含義問題。這就是文言文的詞類活用。 含義:文言文中的詞類活用是指某些實詞在特定的語境中,臨時改變其用法和含義,當成另一類詞使用。 在這一定義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詞類活用都是實詞的活用,主要包括名詞的活用,動詞的活用以及形容詞的活用。具體的類型在下面會詳細介紹。其次,詞類活用實際上是對詞性的改變。隨著詞性的變化,詞義自然而然發(fā)生變化。再者,詞類活用是在特定語境下對詞性的改變。同一個詞在不同語境下會有不同的含義,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二、詞類活用的類型 1、名詞的活用 名詞的活用主要掌握兩種類型:名詞活用為動詞,以及名詞作狀語。 ①名詞活用為動詞 名詞活用為動詞時,活用后的動詞與活用前的名詞意義相關,只是詞義發(fā)生了動作化。例如:《公輸》:吾【義】固不殺人。 “義”原指道義。在這里,句中沒有動詞,因而“義”字當為動詞,意思是“堅守道義”。因此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堅守道義,絕對不去殺人?!?/p> 注意,在名詞活用為動詞的時候,有些字的字音會發(fā)生變化。常見的字有“雨”、“王”、“妻”等。例如:《陳涉世家》:大楚興,陳勝【王】。 這里的“王”字是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的例子,在讀的時候要讀成“wàng去聲,旺”。 ②名詞作狀語 名詞作狀語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一般只有時間名詞才能作狀語,普通名詞很少作狀語。 但是在文言文中,普通名詞經(jīng)??梢宰鳡钫Z,表示動作的時間、地點、依據(jù)、狀態(tài)等。例如: 《狼》:其一【犬】坐于前。 這里“犬”字表示動作的狀態(tài),意思是“像狗一樣”。句意為:“其中的一只像狗一樣地坐在前面。” 《陳涉世家》:失期,【法】皆斬。 這里的“法”表示動作的依據(jù),意思是“按照法律”。句意為:“錯過了日期,按照法律應當斬首?!?/p> 《小石潭記》:【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這里的“斗”和“折”都表示動作的狀態(tài),意思是“像北斗星一樣”、“像蛇一樣”。 2、動詞的活用 動詞的活用主要掌握兩種類型:動詞活用為名詞,以及動詞的使動用法。 ① 動詞活用為名詞 在文言句子中,動詞有時不放在謂語的位置,而是放在主語或者賓語的位置,表示與這個動作或行為相關的人和事。這種情況屬于動詞活用為名詞。在本講開始“不能稱前時之聞”這個例子就是動詞活用為名詞。再如:《三峽》: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這里的“奔”本義是奔跑。前面的“乘”字是動詞,那么這里的“奔”應該是“乘”的賓語,所以屬于動詞活用為名詞,翻譯為“飛奔的馬”。 ② 動詞的使動用法 動詞的使動用法翻譯為“使……怎么樣”。文言文中沒有“使”這個介詞。因此我們要結(jié)合語境去分析動詞與后面賓語之間的關系??梢赃@樣講,動詞和賓語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動詞支配賓語,而是使賓語產(chǎn)生了這個動作。例如:《孟子》:【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這里的“勞”是形容詞,“餓”是動詞,這里都是使動的用法,是使后面的賓語“筋骨”、“體膚”產(chǎn)生了“勞”和“餓”的動作,因此應該翻譯成“使他的筋骨勞頓”,“使他的體膚饑餓”。 3、形容詞的活用 形容詞的活用主要有四種類型: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同名詞一樣,形容詞作狀語。 ①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一般情況下,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的時候,往往是指代與這個形容詞相關的人或事物,表示人或物的性質(zhì)、狀態(tài)或特征。在翻譯的過程中,由于中心詞常常被省略,因此要將其補充出來。例如:《陳涉世家》: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 “堅”和“銳”是形容詞,這里用作動詞“被”和“執(zhí)”的賓語,實際上是用鎧甲和武器的特點來指代它們自身。因而要翻譯成“堅固的鎧甲”和“銳利的武器”。 ②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與動詞的使動用法相同,形容詞也有使動用法,之前已經(jīng)舉過兩個例子。再如:《陋室銘》: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這里的“亂”和“勞”都是使動用法,意思是“使耳亂”“使形勞”。 ③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與名詞的意動用法相同,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也翻譯成“認為……怎么樣”。例如:《鄒忌諷齊王納諫》: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這里的“美”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思是“認為我美”。結(jié)合語境,可以翻譯成“夸贊我美”。 ④形容詞作狀語 與名詞作狀語方式類似,一般是用形容詞直接修飾動詞。例如:《隆中對》:【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 這里的“外”與“內(nèi)”字意思是“對外”、“對內(nèi)”,屬于形容詞作狀語的范疇。 三、總結(jié) 在面對文言文語句時,如何判斷是否出現(xiàn)了詞類活用,如何判斷具體的活用類型,有著一定的規(guī)律,在這里我們簡單做一下方法總結(jié)。 首先,在面對文言文語句時,可以先按照字面意思進行翻譯。如果字面意思翻譯不清楚,要考慮是不是詞義的選擇出了問題。之前應該講過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換一個詞義試試。如果換過詞義之后仍然不清楚,那么就要考慮是不是詞類活用的問題了。 其次,一般情況下,一個完整的句子應該包含主語、謂語和賓語等主要成分。如果這些主要成分有殘缺,首先考慮是否是省略的情況。如果不是,一般就是詞類活用的問題了。 再有,詞類活用一般情況下有固定的模式與結(jié)構(gòu),比如各種使動用法一定是活用后的動詞與后面的賓語之間的關系,而意動則是和主語之間的關系。了解一些必要的語法結(jié)構(gòu)以及詞性是破解詞類活用問題的關鍵。 最后,詞類活用一般情況下只是詞性發(fā)生了變化,或者詞性沒變而語法規(guī)則變化,因而在分析的過程中意義的變化不大,肯定與原來的詞義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lián)。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如果能發(fā)現(xiàn)詞類活用的問題,找出含義應該是不難的。關鍵是要理解到底如何活用的,至于詞義只是簡單變化一下詞性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