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結構包括素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和其他形式的加勁混凝土結構。 2,混凝土和鋼筋共同工作的條件是: (1)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有良好的粘結力,使兩者結合為整體。 (2)鋼筋與混凝土兩者之間線脹系數(shù)幾乎相同, 3、鋼筋混凝土結構其主要優(yōu)點: (1)材料利用合理 (2)耐久性好 (3)耐火性好 (4)可模性好 (5)整體性好 (6)易于就地取材 5、鋼筋混凝土結構缺點: 主要是結構自重較大,抗裂性較差,一旦損壞修復比較困難,施工受季節(jié)環(huán)境影響較大等,這就使得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應用范圍受到一定限制。 混凝土按化學成分分為碳素鋼和普通低合金鋼。 按生產工藝和性能不同分為:熱軋鋼筋,中強度預應力鋼筋,消除應力鋼筋,鋼絞線,和預應力螺紋鋼筋。 冷加工鋼筋是將某些熱軋光面鋼筋經冷卻冷拔或冷軋冷扭進行再加工而形成的直徑較細的光面或變形鋼筋。有冷拉鋼筋,冷拔鋼筋,冷軋帶肋鋼筋,和冷軋扭鋼筋。 9.鋼筋的冷彎性能:檢驗鋼筋韌性,內部質量和加工可適性的有效方法,是將直徑d的鋼筋繞直徑為直徑為D的彎芯進行彎折,在到達冷彎角度時,鋼筋不發(fā)生裂紋,斷裂、起層現(xiàn)象。 10.鋼筋的疲勞是指鋼筋在承受重復周期性的動荷載作用下,經過一定次數(shù)后,從塑性破壞變成脆性破壞的現(xiàn)象。 鋼筋的疲勞強度是在某一規(guī)定的應力幅內,經受一定次數(shù)循環(huán)荷載后發(fā)生疲勞破壞的最大應力值。 混凝土結構對鋼筋性能的要求 (1)鋼筋的強度 (2)鋼筋的塑性 (3)鋼筋的可焊性 (4)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 混凝土是用水泥,水,砂,石料以及外加劑等原材料經攪拌后入模澆筑,經養(yǎng)護硬化形成的人工石材。 水泥凝膠體是混凝土產生塑性變形的根源,并起著調節(jié)和擴散混凝土應力的作用。
混凝土結構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采用400MP不小于C25,承受重復荷載的不應低于C30,預應力不宜低于C40,且不應低于C30 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不僅與養(yǎng)護是的溫度濕度和齡期有關,還與立方體試件的尺寸和試驗方法密切相關。 混凝土的變形分兩類:混凝土的受力變形,包括一次短期間加荷的變形,荷載長期作用下的變形,多次重復荷載下的變形。2是混凝土由于收縮或由于溫度變化產生的變形。 混凝土強度越高延性越低。 螺旋筋能很好地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和延性;密排箍筋能較好地提高混凝土延性,但提高強度不明顯。 橫向應變與縱向應變的比值稱為橫向變形系數(shù)Vc 可取0.2 混凝土的變形模量:彈性模量Ec ,切線模量Ec〞;割線模量Ecˊ 總變形ε包含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V是混凝土受壓時的彈性系數(shù),為混凝土彈性變形與總應變的比值。 16.疲勞破壞: 混凝土在荷載重復作用下引起的破壞。疲勞強度FcF是混凝土能承受多次重復作用而不發(fā)生疲勞破壞的最大應力限值。 17.混凝土的徐變:混凝土在荷載的長期持續(xù)作用下,混凝土的變形隨時間而緩慢增長的現(xiàn)象。 徐變值與應力的大小成正比,稱為線性徐變。臨界是0.5;0.5到0.8,徐變的增長比應力快,稱為非線性徐變。 混凝土的收縮水一種隨時間增長而增長的變形。 18.徐變有利影響:有利于結構或構件的內力重分布,減少應力集中現(xiàn)象及減少溫度應力等;在某種情況下,徐變有利于防止結構物裂縫形成。 20.影響混凝土徐變的因素很多,總的來說可分為三類: (1)內在因素 內在因素主要是指混凝土的組成與配合比。水泥用量大,水泥膠體多,水膠比越高,徐變越大。要減小徐就應盡量減少水泥用量,減少水膠比,增加骨料所占體積及剛度。 (2)環(huán)境影響 環(huán)境影響主要是指混凝土的養(yǎng)護條件以及使用條件溫度和濕度影響。養(yǎng)護的溫度越高,濕度越大,水泥水化作用越充分,徐變就越小,采用蒸汽養(yǎng)護可使徐變減少20%--35%;試件受荷后,環(huán)境溫度越低、濕度越大,以及體表比(構件體積與表面積的比值)越大,徐變就越小。 (3)應力條件 應力條件的影響包括加荷時施加的初應力水平和混凝土的齡期兩個方面。在同樣的應力水平下,加荷齡期越早,混凝土硬化越不充分,徐變就越大;在同樣的加荷齡期條件下,施加的初應力水平越大徐變越大。 21.徐變值與應力的大小成正比,這種徐變稱為線性徐變。徐變的增長較應力增長快,這種徐變稱為非線性徐變; 23.混凝土的收縮是一種隨時間增長而增長的變形。 24.鋼筋和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由三部分組成: (1)化學膠結力 (2)摩阻力 (3)機械咬合力 25. 影響鋼筋與混凝土粘結強度的因素主要有: (1)鋼筋表面形狀 試驗表明,變形鋼筋的粘結力比光面鋼筋高出2~3倍,因此變形鋼筋所需的錨固長度比光面鋼筋要短,而光面鋼筋的錨固端頭則需要作彎鉤以提高粘結強度。 (2)混凝土強度 變形鋼筋和光面鋼筋的粘結強度均隨混凝土強度的提高而提高,但不與立方體抗壓強度fcu成正比。粘結強度 與混凝土的抗拉強度Ft大致成正比例關系。 (3)保護層厚度和鋼筋凈距 混凝土保護層和鋼筋間距對粘結強度也有重要影響。對于高強度的變形鋼筋,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較小時,外圍混凝土可能發(fā)生劈裂粘結強度降低;當鋼筋之間凈距過小時,將可能出現(xiàn)水平劈裂而導致整個保護層崩落,從而使粘結強度顯著降低,如圖2.38所示。 (4)鋼筋澆筑位置 粘結強度與澆筑混凝土時鋼筋所處的位置也有明顯的關系。對于混凝土澆筑深度過大的“頂部”水平鋼筋,其底面的混凝土由于水分、氣泡的逸出和骨料泌水下沉,與鋼筋間形成了空隙層,從而削弱了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作用. (5) 橫向鋼筋 橫向鋼筋(如梁中的箍筋)可以延緩徑向劈裂裂縫的發(fā)展或限制裂縫的寬度,從而可以提高粘結強度。在較大直徑鋼筋的錨固區(qū)或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以及當一排并列的鋼筋根數(shù)較多時,均應設置一定數(shù)量的附加箍筋,以防止保護層的劈裂崩落。 (6)側向壓力 當鋼筋的錨固區(qū)作用有側向壓應力時,可增強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摩阻作用,使粘結強度提高。因此在直接支承的支座處,如梁的簡支端,考慮支座壓力的有利影響,伸人支座的鋼筋錨固長度可適當減少。 極限狀態(tài)是當整個結構或結構的一部分超過某一特定狀態(tài)(失穩(wěn)變形)就不能滿足設計規(guī)定的某一特定功能的要求時,此特定狀態(tài)就為極限狀態(tài)。 作用效應S是指由作用引起的結構或者是構件的反應。 結構抗力R是指結構或結構構件抵抗內力和變形的能力。它是材料性能、幾何參數(shù)、計算模式的函數(shù)。 結構的可靠度是指結構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和規(guī)定條件下完成預定功能的概率。建筑結構三個等級:1—重要的工業(yè)和民用建筑,破壞后果很嚴重,2,一般的,后果嚴重,3,次要的建筑物,破壞后果不嚴重。 永久荷載分項系數(shù),對由可變荷載控制的,分項系數(shù)rG=1.2;永久荷載控制是rG=1.35 可變荷載系數(shù),一般情況下γQ=1.4;對于標準大于4KN/M2的工業(yè)房屋樓面結構的活荷載,rG=1.3 可變荷載的準永久值是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長期效應組合設計時采用的荷載代表值。 材料強度的標準值是一種特征值,其取值原則是在符合規(guī)定質量的材料強度實測總體中,標準值應具有不小于95%的保證率。 熱軋鋼筋的強度標準值按屈服強度確定,無明顯屈服點的預應力筋的強度標準值按條件屈服強度確定(取抗拉強度的0.85倍) 材料強度的設計值是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的設計中所采用的材料強度代表值,材料強度設計值由材料強度標準值除以分項系數(shù)得到。 結構的設計狀態(tài):持久設計狀況,短暫設計狀況,偶然設計狀況,地震設計狀況。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最大撓度應按照荷載效應的準永久值組合演算。預應力應按標準組合驗算 一級按標準組合驗算,二級按標準組合驗算,三級可按荷載標準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影響的的效應計算。 為保證鋼筋與混凝土的粘接和混凝土澆筑的密實性,梁上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d1不應小于30mm和1.5d 適筋截面梁受力過程三個階段:1,彈性工作階段,此階段未受壓區(qū)應力圖形為三角形,而受拉區(qū)混凝土應力接近均勻分布。2,帶裂縫工作階段,在裂縫截面處的受拉混凝土大部分退出工作,拉力基本上有鋼筋承擔,受壓區(qū)混凝土應力圖呈曲線分布;3,破壞階段,此時受拉鋼筋先屈服,而后裂縫向上延伸,直至受壓區(qū)混凝土被壓壞,應力圖形曲線分布較豐滿。 混凝土即將壓壞的狀態(tài)為正截面破壞極限狀態(tài),為承載力計算的依據(jù)。 配筋率與受彎構件正截面破壞特征。 縱向鋼筋配筋率:鋼筋混凝土梁受彎破壞特征,與受拉鋼筋面積As和構件截面上混凝土有效面積bho的比值有關。ρ=As/bho 適筋梁,破壞特征受拉鋼筋首先屈服,然后受壓區(qū)混凝土被壓碎,屬于延性破壞。 超筋梁,受壓混凝土先被壓碎,受拉鋼筋未屈服,屬于脆性破壞。 少筋梁,混凝土一開裂,就破壞,屬于受拉脆性破壞,且承載能力低,應用不經濟,工程中避免采用。 平截面假設:受彎構件正截面彎曲變形后,截面平均應變保持為平面,即截面上各點應變與該點到中和軸的距離成正比。 ξ是將等效矩形應力圖受壓區(qū)高度x與截面有效高度ho的比值,稱為相對受壓區(qū)高度。 界限相對受壓區(qū)高度,界限破壞時,受拉鋼筋屈服與受壓混凝土壓碎同時發(fā)生,這時受壓區(qū)高度x與截面有效高度ho的比值。 界限破壞等效矩形應力圖的相對受壓區(qū)高度xb,則界限破壞時的界限相對受壓區(qū)高度ξb,界限受壓區(qū)高度ξb僅與材料性能有關,而與截面尺寸無關。當相對受壓區(qū)高度ξ<ξb,受拉鋼筋先破壞,然后受壓混凝土破壞,屬于適筋梁;當>時,受壓混土先破壞,受拉鋼筋未屈服,屬于超筋;當=時,同時屈服和壓碎,屬于適筋梁上限。ξb,受拉鋼筋先破壞,然后受壓混凝土破壞,屬于適筋梁;當>
①適筋截面梁的延性破壞,特點是受拉鋼筋先屈服,而后受壓區(qū)混凝土被壓碎;②超筋截面梁的脆性破壞,特點是受拉鋼筋未屈服而受壓混凝土先被壓碎,其承栽力取決于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③少筋截面梁的脆性破壞,特點是受拉區(qū)混凝土一開裂受拉鋼筋就屈服,甚至進入硬化階段,而受壓區(qū)混凝土可能被壓碎,也可能未被壓碎,它的承栽力取決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 工程設計中,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的計算分為截面設計和界面復核兩種。 箍筋和彎起鋼筋統(tǒng)稱為腹筋。有腹筋梁是配置了箍筋,彎起鋼筋和縱筋,僅僅有縱筋的是無腹筋梁。 33. 無腹筋梁的受剪破壞形態(tài)(1)斜壓破壞(λ<1>1> 當集中荷載距支座較近時,剪跨比A很小,集中荷載和支座間的主壓應力較大,斜裂縫多而細密,且在梁腹主壓應力作用下發(fā)生,裂縫方向與支座和荷載作用點的連線基本一致,斜壓破壞如同斜向受壓短柱的受壓破壞。斜壓破壞受剪承載力主要取決于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破壞荷載為梁受剪承載力的上限,呈受壓脆 性破壞特征2)剪壓破壞(1λ<3)>3)>由于剪跨比適中,斜裂縫出現(xiàn)后,部分荷載通過受壓混凝土傳遞到支座,承載力沒有很快喪失。主斜裂縫形成后,隨著荷載增大,斜裂縫頂端剪壓區(qū)混凝土在剪應力和壓應力共同作用下被壓碎而破壞. 剪壓破壞的過程比斜壓破壞緩慢,梁的最后破壞是因主斜裂縫的迅速發(fā)展引起,破壞仍呈脆性,剪壓破壞的承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部分取決于斜裂縫頂端剪壓區(qū)混凝土的復合(剪壓)受力強度,其承載力介于斜拉破壞和斜壓破壞之間。(3) 斜拉破壞(λ>3)當剪跨比很大時,無腹筋梁極易發(fā)生斜拉破壞。由于正應力與剪應力的比值較大,當混凝土的主拉應力產生的拉應變超過混凝土極限拉應變時,立刻出現(xiàn)斜裂縫,并迅速向受壓邊緣延伸,很快形成主裂縫,將構件整個截面劈裂成兩部分而破壞。斜拉破壞的破壞荷載較小,破壞取決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梁的抗剪承載力很低,屬于受拉脆性破壞34. 影響無腹筋梁受剪承載力的因素(1)剪跨比λ.無腹筋梁的受剪破壞形態(tài)要受剪跨比的影響,其實質是因為剪跨比λ=M/Vho=a/ho反映了截面彎矩與剪的荷載組合情況,從而直接影響到梁中的應力狀態(tài)。 (2)混凝土強度 受剪的三種破壞形態(tài)中,斜拉破壞取決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剪壓破壞也基本取決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只有在剪跨比很小時的斜壓破壞才取決于混凝的抗壓強度,而斜壓破壞是受剪承載力的上限。可見,無腹筋梁的受剪破壞是由于混凝土達到復合應力狀態(tài)下的強度而發(fā)生的,混凝土強度對受剪承載力有很大的 影響。 (3)縱筋配筋率p 增加縱筋配筋率風可限制斜裂縫的發(fā)展,提高斜縫間骨料咬合力作用,加大混凝土受壓區(qū)截面高度,提高受剪面積,增加縱筋的銷栓作用。因此,受剪承載力隨縱筋配筋率的增大而有所提高。 (4)尺寸效應 對于無腹筋梁,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梁的高度越大,相對抗剪承載力越低。尺寸效應對無腹筋梁受剪承載力影響的原因是,隨著梁的高度增大,斜裂縫寬度也較大,骨料咬合作用削弱,撕裂裂縫較明顯,從而導致銷栓作用大大降低 (5)其他箍筋的作用:1斜裂縫出現(xiàn)后,斜裂縫間的拉應力由箍筋承擔,與斜裂縫相交腹筋中的應力會突然增大,增強了梁對剪力的傳遞能力2 箍筋能抑制斜裂縫發(fā)展,增加斜裂縫頂端混凝土剪壓區(qū)面積,使Vc增大。3,箍筋可減少斜裂的寬度,提高斜裂縫間骨料咬合力,是Vu增加。4,阻止了混凝土沿縱筋的裂裂縫發(fā)展,增強了縱筋小栓作用Vd。5,箍筋參與了斜截面的受彎,使斜裂出現(xiàn)后a-a截面處縱筋應力σs 的增量減少。適用條件:通過斜截面受檢承載力的計算配置合適的腹筋,可避免受彎構件發(fā)生斜截面的剪壓破壞。而對于斜壓破壞和斜拉破壞,應通過截面限制條件及最小配筋率來避免。 35. 抵抗彎矩圖:按受彎構件正截面計算所得實際截面尺寸、縱向受力鋼筋配情況,并沿構件軸線方向繪出的各截面Mu圖.;通常有支承條件和荷載作用形式所得彎矩,并沿構件軸線方向繪出的分布圖形,稱為設計彎矩圖。 36.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扭轉可以分為兩類,即平衡扭轉和約束扭轉。若構件中的扭矩由荷載直接引起,其值可由平衡方程直接求出,為平衡扭轉:吊車梁,雨棚梁。若扭矩是由相鄰構件的位移受到該構件的約束而引起的,扭矩值需結合變形協(xié)調條件才能求得,為約束扭轉。 37.破壞特征可分為適筋破壞、少筋破壞、部分超配筋破壞和完全超配筋破壞。 適筋破壞: 對于箍筋和縱筋配置都合適時,與裂縫相交的鋼筋均能達到屈服,然后混凝土壓壞. 其破壞特征類似于受彎構件適筋梁破壞,屬于延性破壞,破壞時極限扭矩的大小取決于箍筋和縱筋的配筋數(shù)量。 少筋破壞: 當箍筋和縱筋配置數(shù)量過少時,鋼筋不足以承擔混凝土開裂后釋放的拉應力,一旦開裂,受扭變形便迅速增大其破壞特征類似于受彎構件的少筋梁,表現(xiàn)出明顯的受拉脆性,受扭承載力取決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此時,構件破壞時的扭矩與開裂扭矩接近,配筋對極限扭矩影響不大。 完全超配筋破壞: 當箍筋和縱筋配置都過多時,受扭構件在破壞前出現(xiàn)較多密而細的螺旋形裂縫,在鋼筋屈服之前混凝土先壓壞,為受壓脆性破壞, 其破壞特征類似于受彎構件的超筋梁,屬于脆性破壞,其受扭承載力取決于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部分超配筋破壞: 當箍筋和縱筋的配筋比例相差過大時,破壞時還會出現(xiàn)兩者中配筋率較小的一種鋼筋達到屈服,而另一種鋼筋未達到屈服的情況,這種破壞具有一定的延性,但小于適筋構件。
由于受扭鋼筋由封閉箍筋和受扭縱筋兩部分鋼筋組成,兩者的配筋比例對受扭性能及極限受扭承載力有很大影響。為使箍筋和縱筋均能有效發(fā)揮作用,應將兩部分鋼筋在數(shù)量和強度上加以控制,即控制兩部分鋼筋的配筋強度比。配筋強度比可定義為受扭縱筋與箍筋的體積比和強度比的乘積根據(jù)試驗結果,當0.5≤ξ≤2.0時,受扭構件破壞時縱筋和箍筋基本上都能達到屈服強度,但兩種鋼筋配筋量的差別不宜過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0--2010)建議應滿足:0.6≤ξ≤1.7 39.彎剪扭構件的破壞形式 1 彎型破壞 M較大, T/M較小,且剪力不起控制作用。此時,彎矩起主導作用,構件底部受拉,頂部受壓。底部縱筋同時受彎矩和扭矩作用產生拉應力疊加,裂縫首先在構件彎曲受拉底面出現(xiàn),然后向兩側面發(fā)展,最后三個面上螺旋裂縫形成一個扭曲破壞面。若底部縱筋配置不夠,則破壞始于底部縱筋受拉屈服,止于頂部彎曲受壓混凝土壓碎,,承載力受底部縱筋控制,且受彎承載力因扭矩的存在而降低, 2扭型破壞 當扭矩T較大,而T/M和T/V均較大,且構件頂部縱筋少于底部縱筋 扭矩引起頂部縱筋的拉應力很大,而彎矩較小,其在構件頂部引起的壓應力也較小,所以導致頂部縱筋的拉應力大于底部縱筋,破壞始于構件頂面縱筋先受拉屈服,然后底部混凝土被壓碎,所示,承載力由頂部縱筋控制。 . 3剪扭型破壞 V和T均較大, M較小,對構件的承載力不起控制作用時,構件在扭矩和剪力的共同作用下,截面均產生剪應力,結果是截面一側剪應力增大,另一側剪應力減小。裂縫首先在剪應力較大一側長邊中點出現(xiàn),然后向頂面和底面擴展,最后另一側長邊的混凝土壓碎而達到破壞, 如果配筋合適,破壞時與螺旋裂縫相交的縱筋和箍筋均受拉并達到屈服。 當扭矩較大時,以受扭破壞為主;當剪力較大時,以收件破壞為主。 剪扭相關性定義:構件受扭承載力與受彎,受剪承載力的這種相互影響的性質。 通常在荷載作用下,受壓構件其界面上作用有軸力、彎矩和剪力。 當軸向力作用線與構件截面重心軸重合時,稱為軸心受壓構件;當彎矩和軸力共同作用于構件上或當軸向力作用線與構件截面重心軸不重合時,稱為偏心受壓構件;當軸向力作用線與截面的重心軸平行且沿某一主軸偏離重心時,稱為單向偏心受壓構件;當軸向力作用線與截面的重心軸平行且偏離兩個主軸時,稱為雙向偏心受壓構件。 鋼筋混凝土受壓構件中,縱向受力鋼筋的作用是與混凝土共同承擔由外荷載引起的內力,防止構件突然脆性破壞,減小混凝土非均勻質性引起的影響??v向鋼筋還可以承擔構件失穩(wěn)破壞時凸出面出現(xiàn)的拉力以及由于荷載的初始偏心、混凝土收縮徐變、構件的溫度變形等因素所引起的拉力等。 矩形截面受壓構件中縱向受力鋼筋根數(shù)不得少于四根以便與箍筋形成鋼筋骨架。 鋼筋混凝土受壓構件箍筋的作用是為了防止縱向鋼筋受壓時壓屈,同時保證縱向鋼筋的正確位置,并于縱向鋼筋組成整體骨架。柱中箍筋應做成封閉式箍筋,也可焊接成封閉環(huán)式。 依據(jù)鋼筋混凝土柱中箍筋的配置方式和作用不同,軸心受壓構件分為兩種情況:普通箍筋軸心受壓柱和螺旋箍筋軸心受壓柱。普通箍筋的作用是防止縱筋壓曲,改善構件的延性,并與縱筋形成鋼筋骨架。便于施工。而螺旋箍筋柱中,箍筋外形為圓形,且較密,除了具有普通箍筋的作用外,還對核心混凝土起約束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延性。 計算配有縱筋和螺旋式(或焊接環(huán)式)箍筋柱的承載力時,應滿足一定的適用條件: 1為了保證在使用荷載作用下,箍筋外層的混凝土不至于過早剝落,配螺旋式(或焊接環(huán)式)箍筋的軸心受壓承載力設計值不應比按普通箍筋的軸心受壓承載力設計值大50% 2當遇有下列任意一種情況時,,不考慮間接鋼筋的影響,當L/D>12時,因構件長細比較大,可能由于初始偏心引起的側向彎曲和附加彎矩的影響使構件的承載力降低,螺旋式箍筋不能發(fā)揮其作用。當間接箍筋的換算截面面積A小于縱向鋼筋全部截面面積的25%時,可以認為間接鋼筋配置得太少,不能起到套箍的約束作用。 大偏心受壓破壞———受拉破壞 當構件截面的相對偏心距e/h較大,即彎矩M的影響較為顯著,而且配置的受拉側鋼筋A適合時,在偏心距較大的軸向壓力N作用下,遠離縱向偏心力一側截面受拉。 關鍵的破壞特征是受拉鋼筋首先達到屈服,然后受壓鋼筋也能達到屈服,最后受壓區(qū)混凝土壓碎而導致構件破壞。這種破壞形態(tài)在破壞前有較明顯的預兆,屬于塑性破壞,這內破壞也稱為受拉破壞。 產生小偏心受壓破壞的條件和破壞形式有三種: 1相對偏心距e/h較小或很小,截面大部分處于受壓狀態(tài),甚至全截面處于受壓狀態(tài)。 2相對偏心距e/h較大,但受拉側鋼筋As配置較多時,這種情況類似于雙筋截面超筋梁,屬于受拉一側配筋過多引起的,一般可能出現(xiàn)在對稱配筋的情況 3當相對偏心距很小,而距軸壓力N較遠一側的鋼筋配置的過少,還可能出現(xiàn)遠離縱向偏心壓力一側邊緣混凝土的應變首先達到極限壓應變,混凝土被壓碎,最終構件破壞的現(xiàn)象。 由于工程中實際存在著荷載作用位置的不定性、混凝土質量的不均勻性及施工的偏差等因素,都可能產生附加偏心距。 從大小偏心受壓破壞特征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根本區(qū)別在于破壞時受拉鋼筋能否達到屈服,這和受彎構件與超筋破壞兩種情況完全一致兩種偏心受壓破壞形態(tài)的界限條件,在破壞時縱向鋼筋As的應力達到抗拉屈服強度,同時受壓區(qū)混凝土也達到極限壓應變值,此時其相對受壓區(qū)高度稱為界限受壓區(qū)高度。
41.偏心受壓構件:當彎矩和軸力共同作用于構件上或當軸向力作用線與構件截面重心軸不重合。 42.單向偏心受壓構件:當軸向力作用線與截面的重心軸平行且沿某一主軸偏離重心。 43.雙向偏心受壓構件:當軸向力作用線與截面的重心軸平行且偏離兩個主軸。 49.影響耐久性能的主要因素:(1)混凝土的碳化(2)鋼筋的銹蝕: (3)混凝土的凍融破壞:(4)混凝土的堿集料反應。(5)侵蝕性介質的腐蝕: 51. 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與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其點是:(1) 改善結構的使用性能 (2)減小構件截面尺寸,減輕自重 (3)充分利用高強度鋼筋 (4)具有良好的裂縫閉合性能 (5)提高抗疲勞強度 (6)具有良好的經濟性 52.預應力混凝土主要用于以下一些結構當中:(1)大跨度結構 (2)對抗裂性有特殊要求的結構 (3)某些高聳結構(4)大量制造的預制構件 (5)特殊要求的一般建筑 53.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分類:(1)按預應力的施加方式分類:分為先張法與后張法兩種。(2)按預應力施加的程度分類全預應力混凝土構件。部分預應力構件。 (3)按預應力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是否存在粘結作用分類 54.根據(jù)預應力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是否存在粘結作用可分為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構件與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兩類。 55.對鋼筋有較高的質量要求,具體為:(1)高強度 (2)與混凝土間有足夠的粘結強度 (3)良好的加工性能 (4)具有一定的塑性。 56.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對混凝土的基本要求是: (1)高強度 (2)收縮與徐變小 (3)快硬早強 57.張拉控制應力 張拉控制應力是指張拉鋼筋時,張拉設備的測力裝置顯示的總張拉力除以預應力鋼筋橫截面面積得出的應力值。 58.預應力損失:張拉端錨具變形和鋼筋內縮引起的預應力損失預應力鋼筋與孔道壁之間摩擦引起的預應力損失 , 混凝土加熱養(yǎng)護時受張拉的鋼筋與承受拉力的設備之間的溫差引起的預應力損失,預應力鋼筋的應力松弛引起的預應力損失,混凝土收縮和徐變引起的預應力損失,環(huán)形構件用螺旋式預應力鋼筋作配筋時所引起的預應力損失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最大裂縫寬度按荷載標準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效應影響計算的最大裂縫寬度不應超過規(guī)定的最大裂縫寬度限值對環(huán)境類別為二a類的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在荷載準永久組合下,受拉邊緣應力 20.影響混凝土徐變的因素很多,總的來說可分為三類: (1)內在因素內在因素主要是指混凝土的組成與配合比。 (2)環(huán)境影響 環(huán)境影響主要是指混凝土的養(yǎng)護條件以及使用條件下溫度和濕度影響。 (3)應力條件 應力條件的影響包括加荷時施加的初應力水平和混凝土的齡期兩個方面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分為可逆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和不可逆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可逆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指當產生超越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的作用卸除后,該作用產生的超越狀態(tài)可以恢復的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不可逆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指當產生超越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的作用卸除后,該作用產生的超越狀不可恢復的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 對于可逆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驗算時荷載效應取值可以低一些通常采用準永久組合,對于不可逆的驗算時取值可以高一些通常采用標準組合裂縫的計算模式主要有三種:第一類粘結滑移理論第二類無滑移理論第三類是基于試驗的統(tǒng)計公式 混凝土受彎構件的短期剛度:在開裂截面混凝土受壓區(qū)的高度較小而在未開裂截面的混凝土受壓區(qū)的高度較大,中和軸呈波浪形,受壓區(qū)混凝土、受拉鋼筋的應變以及界面的曲率均沿構件長度變化,開裂截面的曲率較大,未開裂截面的曲率較小 混凝土受彎構件的長期剛度: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在荷載長期作用下,受壓區(qū)混凝土將發(fā)生徐變,即荷載在不增加而混凝土的應變將隨時間增長。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撓度計算中通稱的最小剛度原理。 1.正常受荷前預先對混凝土受拉區(qū)施加一定的壓應力以改善其在使用荷載作用下混凝土抗拉性能的結構成為“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2.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與普通結構鋼筋混凝土比,優(yōu)點:改善結構的使用性能;減小構建截面尺寸,減輕自重;充分利用高強度鋼筋;具有良好的裂縫閉合性能;提高抗疲勞強度;具有良好的經濟性 3.預應力混凝土主要用于以下一些結構:大跨度結構,如大跨度橋梁、體育館和車間、機庫等,大塊度建筑的樓蓋體系、高層建筑結構的轉換層等;對抗裂性有特殊要求的結構,如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水工或海洋建筑,以及冶金、化工場的車間、構筑物等;某些高聳結構嗎,如水塔、煙囪、電視塔;大量制造的預制構件,如常見的預應力空心樓板、預應力管樁等;特殊要求的一般建筑,如建筑設計限定了層高、樓蓋梁等的高度 5.澆筑混凝土前先張拉預應力鋼筋的方法稱為先張法 7.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對混凝土的要求:高強度,收縮與徐變小,快硬早強 8.張拉控制力是指張拉鋼筋時,張拉設備的測力裝置顯示的總張拉應力除以預應力鋼筋橫截面面積得出的應力值 9.張拉應力過高時:個別預應力鋼筋可能被拉斷;施工過程中可能引起構件某些部位出現(xiàn)拉應力,甚至開裂,還可能造成后張法構件端部混凝土產生局部受壓破壞;構件開裂荷載可能接近構件破壞一旦開裂,很快就臨近破壞,表現(xiàn)為沒有明顯征兆的脆性破壞性能 10.預應力損失: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在制造、運輸、安裝、使用的各個構成中,由于材料性能、張拉工藝和錨固等原因,使鋼筋中的張拉應力逐漸降低的現(xiàn)象。 12.預應力鋼筋中的預應力損失值的規(guī)定計算求得的預應力總損失小于下列數(shù)值時,為保證構件的抗裂性能,應按下列數(shù)值取用:先張法構件100N/mm2;后張法構件80N/mm2
|
|
來自: 隨意r89ntxses6 > 《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