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反思一個問題,時間管理的方向對不對?不是對技術的質疑,而是在想,這一套體系是在順應時代的潮流,還是逆潮流而行。 在前幾天看孩子玩手機時,我突然就有了這個想法,我們中國的家長總喜歡禁止孩子玩手機,至少會說這是不好的,這種概念本身是否本身就是一種錯誤?這一代的孩子事實上就是在手機屏幕前長大的一代,他們在我們眼中的沉迷,會不會就是未來的一種生活方式呢? 我講時間管理課程也有相當長的時間了,許多人學了工具、方法,甚至心法,但真正徹底改變生活的,總是少數(shù),為什么?是否因為這些技術與人性本身并不是相符,沒有能夠照顧到人性本身的脆弱性和惰性,最終只有少數(shù)意志堅強、需求強烈的人才能走出來呢? 未來的趨勢是什么? 這真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我只能說我肯定不知道未來會變成什么樣子,只知道它一定會變得我現(xiàn)在無法想象,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隨著我從原來企業(yè)里封閉的環(huán)境往外走的過程,我越發(fā)會感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速度是如此之快,而且這種速度還有著加速的趨勢。 前一段時間比較自我封閉,與社會隔離的時候,這種感覺還不強烈,但當我內心開始有社會化的需要,往外走的時候,就立刻感受到那種科技推動社會變化的趨勢,它不僅存在于我們的電腦和手機上,而且正在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幾乎都已經(jīng)被互聯(lián)網(wǎng)+所占據(jù),而且別忘記了,這些是已經(jīng)成熟的層次,這些是生存的最基本需要,而一旦這些基本功能實現(xiàn)以后,各種高階的需求就會開始出現(xiàn)。 不可替代的體驗 時間管理的培訓之所以無效,為什么培訓中總是少不了一些打雞血的環(huán)節(jié),游戲的環(huán)節(jié),其實不就是個人缺乏培訓內容宣傳的體驗感,比如說“目標=事實+數(shù)字”,這是時間管理中相當簡單的一個概念,但一般在職場溝通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不論是領導布置任務還是員工提交報告,往往缺乏事實和數(shù)字,反倒是充斥著個人主觀模糊的判斷,原因就在于一個人其實是無法理解自己不曾體驗過的東西。 從人的理解過程來思考,一個人要學會一個東西,最快的辦法是先具備相應的體驗,過去的師傅帶徒弟就是不講道理,直接上來就要徒弟干一些很粗笨的雜活,這實際上不僅是在打磨意志力,也是讓他們體驗這個工作的真實過程,等有足夠積累后,才做思維上的點撥,所謂的一點就通,其實仍然是建立在這個體驗的過程中。 為什么現(xiàn)在的培訓中體驗總還是少數(shù),原因就在于模仿體驗過程的困難性,甚至可以說,一個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比一個模擬的環(huán)境還便宜,如此來看,時間管理最好的學習方法,并不是課堂,而是自己的工作場所,這個情況不僅適用于時間管理,也適用于一切的技能型職業(yè) 與技術的結合 現(xiàn)在時間管理的很多痛點,比如干擾太多,其實有相當根源在于技術因素的不當使用,郵件、微信是不斷往我們行動清單里塞任務的工具,如果我們不懂得隔離,就會變成它的奴隸,沒有自主能力的人,沒有邊界的人,就無法克服對技術的恐懼,而這些問題嚴格來說,并不能算是時間管理的問題,而是如何駕馭技術元素的問題。 技術要素的問題只有兩個:進入、離開 進入是借助技術工具幫助自己工作的能力問題,比如說如果我擅長用excel批處理數(shù)據(jù),就能節(jié)省我大量的時間,我們每天使用滴滴打車、餓了么叫快餐都屬于這個領域的能力,越年輕往往使用的人群比例越高,實際上就表明了你與時代趨勢的落差的大小。這里主要的問題是你是否愿意向比自己年輕的人請教。 離開則要艱難的多,如果你有網(wǎng)游游戲的癮、網(wǎng)絡小說的癮,這實際上都表明你能入戲,卻無法出戲,我自己最困難的就是讀書,一本書如果沒讀完,我就會全身不舒服,總是想辦法要一天讀完它,但這又需要很多時間,有時就會耽誤事情。 在工作中被打斷干擾已經(jīng)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它包含了進入和離開兩個要素,首先我們要離開現(xiàn)在正在進行的工作,然后要接下新加入的工作,經(jīng)過選擇以后,又要重新進入選擇好的工作,這個切換的能力,很可能是未來一項重要的能力,而這恰好是我的弱項。 以往我做的時間管理訓練,大多是逆流而上,頂多是在心理和生理層面上順應自己的感覺,但在現(xiàn)實的工作中仍然會強迫自己的堅持,或許未來就連工作本身,都應該有足夠的設計,讓它變成可以自己順流工作的狀態(tà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