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三千多弟子,一個人有那么多追隨者,這在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在沒有紙張、沒有網(wǎng)絡(luò)、沒有點擊率的時代,在一個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傳媒工具都還不存在的時代,信息的傳播還處于幾近原始階段的時候,一個人因為他的思想或者說是他所追求的道,能在當(dāng)時的那種社會環(huán)境中喚起那么多追隨者,可見他的思想具有多么大的影響力。志同道合的弟子們不遠(yuǎn)萬里從四面八方來到孔子的門下,他們在一起共同學(xué)習(xí)和研討孔子的道,這樣一種喜悅的心情和歡樂的心緒實在是讓人難以言說。這就猶如孔子所說的一樣:“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如果我們能夠把鏡頭推近到當(dāng)時的歷史事件場景,誰又不會為那個場景所顯現(xiàn)的畫面感動呢! 在這么多熱衷于孔子之道的弟子當(dāng)中,有一個叫顏回的弟子最深得孔子的贊賞??鬃诱f:“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在這里稱贊的“賢哉,回也!”,說的就是顏回??鬃诱f:難得啊,顏回!顏回怎么難得呢?因為顏回過著簞瓢陋巷的苦日子都還不改其樂。簞食、瓢飲、陋巷是講顏回的生活過的非常清苦,居住在破舊的屋子里,用竹籃盛飯吃,用瓜瓢打水喝,過著別人都難以忍受的清苦生活,即便如此顏回的心里卻沒有一絲憂苦,反而充滿著快樂。為什么顏回過著人不堪其憂的日子還這么快樂,這是因為顏回好學(xué)樂道,心中充滿著對道追求的激情和喜悅。一個和圣人在一起的人,天天聆聽著圣人講經(jīng)傳道,內(nèi)心被真理充滿著,心靈的空間填滿了被真理充滿的喜悅,發(fā)自于內(nèi)心的激情須臾之間都渴望著對道的追求,他所感受到的都是追求道的快樂,哪里還感受得到有什么憂苦!顏回的快樂并不是什么簞瓢陋巷之樂,吃粗食、飲涼水、曲臂而枕之,這不過是心不為外物所羈絆而已,君子求道又怎么會去憂食憂居呢?宋代大儒朱熹就說過,一個人心欲求道,又為自己吃的穿的不如人而感到羞恥,這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也未免太卑陋了,這樣的人又怎能與他在一起談?wù)摰滥??心欲求道又不為自己的衣食住行不如人而感到羞恥,這就是顏回的人格品性??鬃訛槭裁匆绱速潎@顏回呢?就是因為顏回具有的那種心不為外物所役,一心求道的精神。人要具有這種精神是很難得的,有的人也在求道,見人就標(biāo)榜自己的信仰,我信什么了,嘴上講的頭頭是道,可心卻始終被外物所役,想到的都是自己衣食住行的事,為自己衣食住行不如人而感到羞恥。像這樣的人又怎么能在心里堅守住信仰呢?當(dāng)然是不可能的,人的心都被外物所役,成天滿腦子想的都是怎么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又怎么能做到安貧樂道。一個安貧樂道的人是不會恥于惡衣惡食,他的心是不會為外物所困,君子謀道不謀食,這就是中國古代的仁人志士所具有的一種高尚的人格精神。在顏回看來人不是為吃喝拉撒而活著的,人性里的善是應(yīng)該把人引導(dǎo)到更高的境界中去生活,在那里和諧、仁愛、善良是人的本質(zhì),人的全部生活內(nèi)容都應(yīng)該是建立在人的這種完美的本質(zhì)上。只有當(dāng)人活在人的這種完美的本質(zhì)中,人的生活才稱得上是幸福的;只有當(dāng)人為追求人的這種完美的本質(zhì)而不懈努力,人的生命存在才稱得上是有價值的。 顏回是挺窮的,囊中羞澀,甚至一貧如洗,但是就是處在這樣一種窮困潦倒的境況中,他仍能安貧樂道,始終不渝地持守著自己心目中所向往的信仰。顏回這種以仁為己任的求道精神,實際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讀書人追求真理的使命感。顏回所處的時代,已是中國的春秋末期,當(dāng)時社會正處在“禮崩樂壞”的大亂之中,救國救世幾乎是當(dāng)時有志中國古代讀書人所共同具有的志向。所以,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痹舆@句話一語道出了讀書人的使命感。讀書人讀書是為了什么?這在曾子看來就是為了要去肩負(fù)重任,完成時代所賦予讀書人的使命。要擔(dān)的擔(dān)子重,要走的道路長,讀書人如果沒有寬大的胸懷和堅韌的毅力又怎么能行呢?顏回就是這樣一個“不可以不弘毅”的讀書人。這就正如孔子所說:“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笨鬃诱f凡是傳授給他的學(xué)問和道理,他都不遺余力的發(fā)奮學(xué)習(xí),能如此毫無懈怠的專心致志學(xué)習(xí)我的道的人,恐怕就只有顏回了。老師如此評價一個學(xué)生,可見顏回是多么用心好學(xué)。顏回好學(xué)完全是發(fā)自于內(nèi)心,他把孔子之道完全視若為真理,滿腔熱情地追求這種真理,又怎么能不去竭盡全力,追求真理就是顏回人生的使命??鬃釉?jīng)問他的弟子:我的道不好嗎?顏回說:老師的道怎么不好!天下再也找不出比老師的道更好的道了,現(xiàn)在天下容不了老師的道,那是天下還沒有認(rèn)識老師的道。即使如此,老師仍然堅持不懈地推行你的道,天下不容老師的道并非是老師的道有什么不好,老師明知不為還要堅持不懈地去推行,這就更顯老師的君子本色!如果我們不去修明道,那是我們的恥辱。我們的道既已修明而還是不被采納,那就是那些掌權(quán)者的恥辱。在顏回的心中,孔子的道是至大的,他從不懷疑孔子的道,一生都堅定不移地追求著這種真理,在孔門弟子中塑造了一個仁人的典范。兩千多年前,正是有顏回這樣一大群有志的青年人追隨孔子不懈努力的心欲求道,才開創(chuàng)了奠定中華文明大發(fā)展的儒學(xué)思想。沒有孔子及其追隨他的眾多弟子,就不可能再有代表儒家思想的四書五經(jīng);沒有代表儒家思想的四書五經(jīng),還會有后來的中華文明大發(fā)展嗎?所以,顏回說:“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如果我們不去肩負(fù)起修明天下大道的責(zé)任,那就是我們的恥辱。不修道是吾丑,這就是中國古代讀書人所具有的那種“士不可以不弘毅”的以仁為己任的使命感,今天的中國讀書人還有沒有這樣的使命感而使命感又在哪里! 在顏回的心中孔子的道是至高無上的,能追隨老師并學(xué)習(xí)老師的道,這對他來說比什么都重要??鬃又涝陬伝氐男闹袑嵲谑菑V博深厚,他即便是用盡了畢生精力都還是感到高不可攀。所以,顏回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這段話是《論語》里記載的顏回對孔子的評價,顏回如此感嘆稱頌孔子,既是對孔子的偉大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嘆,又是對廣博深厚的孔子之道的無比崇敬。顏回說:老師在我的心中顯得是多么的高大,以致我仰視都無法看到他有多高;老師的學(xué)問是多么的深邃,以致我怎么鉆研都覺得不可窮盡。老師的思想就如同他變化莫測的道彌漫于我的周圍,以致我想找到進(jìn)入他思想的門徑都感到無所適從。我又是多么的幸運啊,從學(xué)孔門得到了老師的諄諄教誨,老師不知厭倦地啟發(fā)我教導(dǎo)我,循循善誘地把他的學(xué)問一點一滴的傳授給我,還用禮樂文章來豐富我的知識,又用禮儀來約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學(xué)習(xí)都停止不下來,直到耗盡了我的余力。即使如此,老師好像仍如高山一樣立在我的眼前,雖然我想要攀越上去,卻還是尋找不到行進(jìn)的路徑。顏回的好學(xué)不僅僅是在學(xué)習(xí)上的不懈怠,而且還體現(xiàn)在對孔子的深刻認(rèn)識上。整整一本孔門弟子記述的《論語》,也就只有顏回如此深刻地描述了孔子??组T弟子三千、七十二賢,顏回就居七十二賢之首, 從這無不看出顏回在孔門的作為?!墩撜Z》中孔門弟子記述孔子稱贊最多的就是顏回,孔子知顏回,顏回知孔子,師生二人心心相印,難怪顏回不幸早亡,孔子要嚎啕大哭?!墩撜Z》里是這樣描述孔子的極度哀痛的: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顏淵(顏回)死了,孔子哭得極度悲傷,他身邊的人就說:“先生悲痛過度了。”孔子回答說:“真的悲痛過度了嗎?我不為這個人悲痛,又能為誰悲痛呢?”顏回十四歲入孔門學(xué)習(xí),追隨了老師十八年,視師猶父??鬃油词ь伝?,又怎么不感到莫大的悲痛,他甚至極度悲痛的呼喊到:“噫!天喪予!天喪予!”哎呀!上天要斷送我??!上天要斷送我?。】鬃尤绱吮?,可看出他是多么的不愿失去顏回。 顏回只活了三十二歲,就倒在了君子謀道的路途上,這么青春年華就走完了他的一生,如此英年早逝,這的確不得不讓人感到痛惜。所以,孔子說:“惜乎!吾見其進(jìn)也,未見其止也!”顏回怎么不叫我痛惜!我只看見他在追求道的路途中不停地行進(jìn),從沒有看見他停止過。學(xué)道不止,至死方休,這就是顏回的求道精神。也許我們曾經(jīng)都誦讀過這首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弊杂删褪钦胬恚寮业牡谰褪钦f的這種真理,為真理拋棄生命,孔子卻說得更直接了當(dāng) :“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說:我即便是早晨聞道,哪怕傍晚而死,也無所遺憾。朝夕之瞬,雖然短促,聞道而死,也在所不惜。幾千年來,中國的仁人志士就是這么去求道的,顏回就是其中的一個用他年輕的生命以身殉道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