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是神奇的事物,它以文字承載歷史,以文章傳遞思想;它無聲,卻鏗鏘有力,震撼讀者心靈最深處,它寂靜,卻繽紛燦爛,引領人們穿越時空,讓思想棲息在他方。 我讀到的第一本書中,有一篇文章叫《春天來了,小燕子飛回來了》,其中寫道:春天來了,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梨花、杏花、桃花都開了,小蜜蜂也出來了。那時的我,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這些平凡的事物竟是那么美!從那本書里,我還知道了,在我生活的這個村子外,還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大興安嶺,雪花還在飄舞,長江兩岸,柳樹開始發(fā)芽,海南島上,鮮花已經(jīng)盛開”。從那時起,一個全新的世界,在我眼前鋪展開來,我愛上了觀察生活,更愛上了讀書,迷上了書里那個燦爛的世界。那年我7歲,那本書叫《小學語文》。 后來,我考上了一所重點高中,繁重的學習之余,我迷上了一本散文著作,在那本書中,文明和人生有著相似的軌跡,那就是:一時的興盛和衰落,都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變得無足輕重,只有明確自己方向的文明和人生,才有延續(xù)至今的絢爛,這種觀點對我影響至深。那時,我每周住校6天,回家一天,每次回家,我的母親總會給我做足夠吃好幾天的烙餅,再拌一小罐咸菜,這將是我未來一周的早餐,或是晚餐。我的同學很多是城里的孩子,家庭條件比我好的多,但我從不自卑,不攀比。因為那時我就已經(jīng)懂得:只有目光看的遠了,才能走到想去的地方。那一年我17歲,那本書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再后來,我讀了大學,工作了,成家了,和所有人一樣,也會有不如意的時候,所幸,有家人支持,有良書為伴。一次,我聽了省委黨校一位老教授的講課,他說他驚嘆于書的力量。他的妹妹得了很不好的病,在最后的一段時間里,藥物已經(jīng)無法控制疼痛,他看著痛苦不堪的妹妹說:哥哥沒辦法幫你承擔身體上的痛苦,我來讀書給你聽吧,就像小時候那樣。妹妹點頭了。于是他一本又一本的為妹妹讀書,漸漸的,妹妹變得平靜了,她說:哥哥,聽你念書,我真的不疼了。從那刻起,我深深的懂得,書籍不僅是指引人生的明燈,它承載親情、傳遞溫暖,讓精神強大,更是靈魂的歸宿。那年我27歲,那些書是:余華的《活著》、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溫斯頓·格魯姆(Winston Groom)的《阿甘正傳》。 今年,我33歲了,我的兒子4歲,前一段時間,我為他讀《狼來了》的故事,他聽的很認真,聽完了對我說:媽媽,小朋友不能說謊,要不然就沒人相信啦。恭喜你,孩子,浩瀚的書海,你已采集到屬于自己的第一顆珍珠,它屬于你,并將照耀到你身邊的人。 無論是誰,無論他是貧窮還是富有、失意悵然還是躊躇滿志,總能在書中找到共鳴、尋求溫暖、獲得鼓勵,這恐怕是最長情的陪伴,何其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