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楊德發(fā)專欄|“講授法”新探

 zhaojunyashi 2016-07-30



編者按

這是有史以來最全面,最有價值,最值得收藏學習的“講授法”文章,請至少讀三遍!至少讀三遍!讀三遍!


楊德發(fā)專欄


“講授法”新探


文/楊德發(fā)

手機:18996329345  QQ:529334038  微信:cq-ydf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有聲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guī)律的教學方法。它是教師使用最多的、應用最廣的教學方法,可用以傳授新知識,也可用于鞏固舊知識,其它教學方法的運用,幾乎都需要同講授法結合進行。因此,有的教師甚至一輩子只用講授法上課。講授法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在運用時不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又不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想象,極易形成注入式教學。但不能簡單地把兩者等同看待。講授法的最大缺點是結果的得出沒有經(jīng)過學生的暝思苦想,沒有經(jīng)過學生的深入思考,雖然聽得懂,但仍然做不來題。講授法缺乏學生直接實踐和及時作出反饋的機會,有時會影響學生積極性的發(fā)揮和忽視個別差異的存在。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第17條要求“改革教學方法”。我的理解就是要少用講授法(如果用,一定要用好),多用發(fā)現(xiàn)法(自主學習指導法)、分組討論法(小組合作學習,頭腦風暴)、探究法(探究學習)、案例分析法、示范操作法(包括實驗法)、角色扮演法、結構練習法、游戲法、欣賞法、復習法、發(fā)明法等教學方法。本文從“講”字的本義出發(fā),再探“講授法”的內核,供讀者參考。


一、“講”字的本義小考

 

“講”字的繁體字是“講”,“ 講”字是由“言”字和“冓”字組合而成?!皟凇弊衷诩坠俏暮徒鹞闹卸枷駜蓷l魚嘴對嘴(如右圖所示)。兩條魚嘴對嘴在做什么呢?在相互交換意見(用口語商量、商討),在親吻!在互動(彼此相倚)!兩條魚嘴對嘴不容易做到,需要演習、練習。兩條魚嘴對嘴是上下結構,注意結構才可能嘴對嘴。兩條魚嘴對嘴在做游戲。



 “冓”字有兩個讀音,一個讀音是ɡòu,是“構”(繁體為構)字的本義,表示架木建屋(即建構主義所說的“建構”);也指宮室的深密處,引申為疑難點。另一個讀音是ɡōu,是數(shù)目字,十億為兆,十兆為京,十京為垓,十垓為姊,十姊為冓。用現(xiàn)代科學計數(shù)法來說,1冓==億。古人或許認為,兩條魚嘴對嘴的情況不易觀察到,尾魚才可能出現(xiàn)一對啊。


凡是含有“冓”的字,都有“相互、對等、互動”等義,如講(講)、遘、媾、構(構)、溝(溝)、購(購)、耩、傋、顜、鞲、覯、篝、傋、搆、煹、褠、覯、韝、簼等(讀者如果信不過的話,可以查一查古代漢語詞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


所以,“講”的古代意義是:1研究;商討,商量。2演習、練習。3講(研究)難點(非難點不必講啊)。


仔細觀察“講”字,會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七個“口”,說明要講清楚疑難點是相當費口舌的。仔細觀察“講”字,會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一個“再”字,說明要多次重復講,學生才能領悟難點。


“講”由言和冓構成,為了準確表達意圖,必須注意語言的構成和被講知識的結構。然而,最精妙的地方往往是講不清楚的,需要聽者(如學生)自己去領悟,去建構。如《詩經(jīng)·鄘風·墻有茨》有:“中冓之言,不可道也”。直譯為:“宮中深密處之構造,是不能用語言說清楚的呀?!保粗豢梢鈺?,不可言傳。)引申、意譯為“各科知識宮殿疑難處之構造,是不能用語言說清楚的呀?!毙枰犝咦约喝ビ^察、去領悟、去建構??!這也跟中國古代水墨畫、現(xiàn)代西方的抽象畫相通?。。ㄐ枰串嬚咦约喝ビ^察、去領悟。)推而廣之,任何學問的最精妙處,都是老師講不清楚的,需要聽者自己去領悟??鬃右舱f過:“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保ā墩撜Z·雍也》)新課改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正是要增加“領悟”的時間、空間(減少講授的時間、空間),教會學生去學習,教會學生去領悟。新課改在課堂教學變革中可以概括為“少講多悟,精講泛悟”。(即教師少講,學生多悟;教師精講難點,學生廣泛領悟非難點。教師只講學生無論如何鉆研也解決不了的難點,教師講突破難點的妙招。)

講=語言+結構。你看,這不是與結構主義、建構主義聯(lián)系起來了嗎?結構主義、建構主義是新課改的理念之一。


“講”是簡化字,意為“半讀半耕”。或者說是人在“井”邊講話,當然能聽到回音哦。換句話說,在講課的時候,要聽到回音后再講。“讀”就是賣言子,“耕”就是舌耕。所以有兩種詼諧的說法:教師的工作是“賣聲”(賣聲音,講授法主要用口語,要靠聲音來傳播信息);教師的工作是“舌耕”(用舌頭耕耘)。賣聲也好,舌耕也好,要把課講好,都得花功夫,既要注意“講”的科學性,又要注意“講”的藝術性。一個教師要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首先要在“講授法”下功夫,把講授法練得爐火純青。


“講”的現(xiàn)代意義是:1說:講故事。2解釋;說明;論述:這個字有幾個講法。3商量;商議:講價兒。4就某方面說;論:講技術他不如你,講干勁兒他比你足。5講求:講團結。6(Jiǎng)姓?,F(xiàn)代漢語仍保留了“商量;商議”之意?!吧塘浚簧套h”當然要平等、要互動、要雙方都有話說,不是強買強賣(包括讀言子也不要強買強賣)。但是一般的教師對這層意思并沒有引起注意,尤其是在使用“講授法”時,往往忘了要與學生互動,要與學生“商量;商議”。現(xiàn)代漢語的“講”字沒有講難點之意了,但在組詞時仍有“講解”,這里的“解”就是解疑難。


講授法,英語單詞是Presentation(不是lecture method)。在英語中Presentation有三層意思:1the act or action of PRESETing something表演;演出。(作者評點:西方人認為講課就是表演,就是演出。不是單純的“說”。與古漢語中的“講”的“演習、練習”之意暗合。看來,人心是相通的,無論中國古人,還是西方古人,都認為講的時候要“演”,不是單純的憑口空說。要成功表演、演出,當然要導演。)2the way in which something is said,offered,shown,explained,etc.,to others 表現(xiàn)形式;外表。(作者點評:講授的東西要做到內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注意呈現(xiàn)的結構;講課者要注意外表。兩條魚在水中嘴對嘴,多美??!是十分罕見的優(yōu)美姿勢。)3med the position in which a baby is lying in the mother’s body just before birth (醫(yī))胎位。(作者點評:此意思對應于古漢語中的“宮室的深密處”,胎位在子宮的深密處。講課的人要把難點講清楚,像把胎位講清楚一樣難。)


Presenter的意思是a person who PRESENTS a television or radio show(電視或廣播節(jié)目的)主持人。(作者點評:近年來,我多次宣講“教師是節(jié)目主持人”的觀點,穿衣裳要像電視臺上節(jié)目主持人一樣穿得正規(guī)、端莊、美麗、大方,說話要像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一樣字正腔圓、抑揚頓挫、激情,也是要給觀眾(學生)很多講話、表演的機會。)


小結: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本質是一種互動關系,即相倚關系(相互依賴的關系)。中國古人與西方古人關于“講授法”的定義、理解是基本一致的,而中國現(xiàn)階段大多數(shù)教師對講授法的理解是有偏差的,(這主要是由于中小學教學法、學科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教材的解釋)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恰當?shù)剡\用講授法,形成了滿堂灌的僵化局面,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出現(xiàn)了“假相倚”的情境:教師主要是對自己的計劃作出反應;他的反應很少取決于學生的反應。即教師只注意自己講,沒有注意講的互動性,讓學生也講。今天,在新課改時代,有必要還原“講授法”的本來面目,讓教師掌握好真正的講授法。變“專制型教學”為“民主型教學”,賦予學生更大的權利。教師既是教師,又是學生(要傾聽學生的心聲、學生的講話);學生既是學生,又是教師(要講出自己的心得、教其它不會的學生,甚至老師)。新課改特別強調教師要善于做一個“學生”,以學生為師;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能說會道的“老師”。作家賈平凹寫了一篇《我的老師》的文章,他以三歲半的小孩子為“老師”,學到了很多很多東西。北宋哲學家張載說過“無不知則無知,有不知則有知”。我們做教師的不要怕在學生面前暴露“無知”,而要虛心向學生學習,以學生為師。


二、“講授法”的分類


講授法可以分為滿堂灌式講授法、啟發(fā)式講授法、反問式講授法。


1.滿堂灌式講授法,也叫填鴨式講授法、注入式講授法。很多教師采用滿堂灌式講授法,不管教科書上的內容難不難,不管學生的接受能力如何,一堂課45分鐘,他就講45分鐘,甚至于爭分奪秒地講,有時下課鈴響了之后還要講幾分鐘。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講授的知識和解題經(jīng)驗密集,在單位時間內傳授的知識多,但是由于教師只顧自己講,不顧學生的感受(學生的接受能力是參差不齊的,基礎、態(tài)度不盡相同。),又由于講與聽是一對矛盾,講得好的教師能吸引學生聽,很兇的教師管得住學生能強迫學生聽,這兩類教師采用滿堂灌式教學法也能取得較好的分數(shù)(不是教學效果),一些性格溫和的教師,以及不善講的教師采用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很差,因為學生反感聽,學生會在下面小聲議論產(chǎn)生噪聲或在下面打瞌睡。最嚴重的是,滿堂灌式講授法扼殺了學生的求知欲,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更加被動。教育家赫伯特·斯賓塞說過:“硬塞知識的辦法經(jīng)常引起人對書籍的厭惡;這樣就無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養(yǎng)的那種自學能力,反而使這種能力不斷地退步。”


滿堂灌式講授法教師講話的總句數(shù)遠多于學生講話的總句數(shù)。


2.啟發(fā)式講授法:這種方法是教育家孔子首創(chuàng)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教師提出一系列啟發(fā)思維的問題,前一個問題的求解可以為后一個問題的求解作好鋪墊,循循善誘,層層深入,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步達到問題的彼岸。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降低了學習的難度,但學生沒有進行獨立的、深入的思考,雖然懂得很快,一旦遇實際問題尤其是未見過的陌生問題時,往往還是束手無策,更不會獨立地、首創(chuàng)地解決新問題,不可能培養(yǎng)出杰出人才。啟發(fā)式講授法培養(yǎng)的人才一代不如一代,因為它對學生的提示太多了,而真正解決一個“前無古人”的難題是沒有人來給你提示的??鬃又笥姓l超過孔子呢?沒有。


啟發(fā)式講授法教師講話的總句數(shù)與學生講話的總句數(shù)差不多。


錢學森之問,即針對這兩種講授法提出的。


3.反問式講授法:這種方法是教育家蘇格拉底首創(chuàng)的教學方法。(也叫反詰式講授法、追問式講授法、發(fā)現(xiàn)式講授法,蘇格拉底稱之為“助產(chǎn)術”。)這種教學方法教師拋出現(xiàn)象或問題,讓學生自己去獨立發(fā)現(xiàn)問題、獨立解決問題,學生的解答是否正確教師也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反問問題為什么要這樣思考,為什么要這樣解答,引導學生自己更深入地去排除錯誤答案,尋找正確答案。這種反問式講授法教師講得很少,主要通過“反問”引導學生自己去得出答案。西方國家的中小學課堂教學,用講授法的時間不到一半,即使用講授法,也主要是采用蘇格拉底提出的反問式講授法,所以培養(yǎng)的人才一代比一代強。蘇格拉底之后,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杰出人才輩出。


反問式講授法,教師通過正確的引導、啟發(fā)、激發(fā)學生去探索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的主要特征)。諾貝爾獎得主奧·圣捷爾吉醫(yī)生對創(chuàng)造力的主要特征解釋得很明白,他說:“所謂發(fā)現(xiàn),就是見人之所皆見,而思人之所未思?!保ㄖZ貝爾獎只頒發(fā)給第一個作出重大發(fā)現(xiàn)的人)


啟發(fā)式講授法和反問式講授法都是對話式的,但前者教師搭的梯坎較多,講得較多,學生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后者教師講得很少,問得很巧,逼學生深入思考后自己發(fā)現(xiàn)真理、得出結論。后者棋高一著,能夠培養(yǎng)出杰出人才。


反問式教學法教師講話的總句數(shù)遠少于學生講話的總句數(shù)。


中國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實際上是教師中心論(相當于“地心說”)在課堂教學中的體現(xiàn),教師主動,學生被動(神堂上供著“天地君親師位”,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建構主義、實用主義的兒童(學生)中心論(相當于“日心說”),學生主動,教師被動(教師的一切工作圍繞學生動。學生是上帝,教師是服務員,按照WTO,教育產(chǎn)業(yè)屬于第三產(chǎn)業(yè)。)。美國教育家杜威(陶行知的老師)說過:“……這是一種變革,這是一種革命,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學的中心從地球轉到太陽一樣的那種革命。這里,兒童變成了太陽,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則轉繞著他轉動,兒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圍繞他而組織起來?!毙抡n改要求由教師中心論變革為學生中心論。


筆者提出問題中心論(相當于“雙星說”)教師主動,學生主動,教師和學生共同圍繞問題(中心)轉,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這是問題主義哲學在教育中的體現(xiàn)。與毛澤東在延安練兵時的“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相似。


中國課改前的課堂教學,主要采用滿堂灌式講授法和啟發(fā)式教學法,新課改就是要改變課堂教學的方式,少用講授法,多用其它教學方法;教師少講,學生多悟;教師精講,學生泛悟。


根據(jù)講的側重點不同,講授法又可分為講述法、講解法、講演法、講讀法、講唱法等。(詳見下文)


三、怎樣用好“講授法”


語言是人們傳遞信息、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據(jù)語言學家的分析,人在交往中,語言傳遞的信息只是一小部分,非語言因素傳達信息則占65%——93%。所以要當好教師,僅用講授法是不夠的,講授法要與其它教學方法配合使用。要用好講授法,一定注意講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在備課時,要把每節(jié)課每個環(huán)節(jié)要使用的教學方法備好。建議一節(jié)課至少使用兩種以上的教學方法,不要只用講授法。幾種教學方法交替使用可以消除學習的疲勞現(xiàn)象,刺激學生的求知欲,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北宋哲學家張載說知識分子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本人不勝冒昧,抱著為“為往圣繼絕學”的思想來總結前人關于“講授法”的論述(也可以說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前人關于“講授法”研究也類似于盲人摸象,各有發(fā)現(xiàn),但不完整,本文把前人的研究成果整合起來,建構“講授法”的完整圖景,有利于使用“講授法”的人全面把握“講授法”。筆者在前人的基礎上研究發(fā)現(xiàn),“講授法”涉及的內涵很豐富,要透徹掌握“講授法”,就不能片面地看待“講授法”,而應當從“講授法”的六十一維空間立體地、全面體透視“講授法”。 


要使用好講授法,必須要注意下面六十一個維度,即必須要遵守這六十一條準則(開車要遵守交規(guī),講課要不要遵守講規(guī)呢?):


1.講的互動:講的本義是商量。教師講課就是與學生商量,平等對話,溝通,共同解決問題,或者說帶領學生一起解決問題。教師不要高高在上,拔高自己,貶低學生。教師要走下講臺,學生要走上講臺。要多給學生講的機會,要大力培養(yǎng)學生講的能力。教師講一會兒,學生講一會兒;教師再講一會兒,學生再講一會兒,……。講是互動的,相互的,雙向的。教師不要獨霸話語權,不給學生任何講的機會。在備課時就要設計好,哪些內容教師講?哪些內容學生講?由哪幾個學生來講?(對學生“講”技巧可用本文所述的精神在課前給學生作必須的培訓。)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關于“教學過程”寫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nbsp;“綱要”首先強調的也是“互動”,與本文揭示的“講”的本義驚人的一致。(注:筆者寫完本文再去查閱的上述引文)


2.講的樂音:講課的聲音悅耳動聽,就像音樂中的“樂音”,深度吸引學生。吸引學生愿意聽,樂于聽。多用鼓勵性的語言,多夸獎學生。


3.講的噪聲:物理噪聲是指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不應有而有的聲音。泛指嘈雜、刺耳的聲音。有的教師講話的聲音多是指責性語言,動不動就批評學生,其講課的語言似“噪聲”,學生非常反感,不愿意聽,甚至拒絕聽課。世界上最好的禮物是夸獎人的語言,學生是夸成功的。意大利思想家布魯諾說:“一味地挖苦、貶低,會導致孩子的反抗,反對父母,或者反對整個世界。”有的教師課講得不好,學生就在下面小聲議論,這些議論聲又會影響他人的學習和教師教學,也是噪聲。除討論活動外,課堂教學中只允許一個人講話,其它聲音都是噪聲,應當禁止。安靜環(huán)境中,約30分貝的聲音就是噪聲。


4.講的響度:講課的音量要足夠大,否則由于能量的衰減,后面的學生聽不清楚。有經(jīng)驗的教師講課時總是把前、后門關上,利用口腔共鳴或顱腔共鳴來增大音量或者帶上音量放大器講課。宏亮的聲音富有穿透力和感染力,據(jù)研究教學語言的聲音強度在65——72分貝教學效果最佳。有的教師不懂得正確運用發(fā)音的底氣,因此在講課時要么聲音微弱,學生聽不見,要么扯著嗓子喊,一堂課下來筋疲力盡,嗓音沙啞。


5.講的語速:講課的語速不可太快,尤其是講一些重要的內容,應當一字一詞一句吐詞清楚,讓學生聽得清清楚楚,記得下來。也不可太慢,慢條斯理地,聽起來打瞌睡。一般語速在每分鐘100——200字之間為宜。


6.講的音頻:男教師的音頻為60——200赫茲,女教師的音頻為150——300赫茲。同一個內容,男教師與女教師講的教學效果不同。 我國中小學教師中女教師比例過高不利于人才的培養(yǎng)。


7.講的音色:泛音的多少以及泛音的頻率和振幅決定樂音的音色。泛音豐富,男教師的聲音聽起來有磁性,女教師的聲音聽起來甜美。


8.講的音調:課堂應當一會兒升調,一兒降調,高低起伏,抑揚頓挫,不可平鋪直敘。


9.講的音準:普通話達到標準,流暢,字正腔圓。我高中的生物老師有嚴重的口吃(俗話說的“大舌頭”),幾乎聽不清他在講什么,哪里能學好生物呢。


10.講的重音:語句重音,是指那些最能體現(xiàn)語句目的,需要著意強調的詞或詞組。在口語(有聲語言)的表達中,“重音”這種技巧的作用是很大的,它可以使語句的目的更加突出,使邏輯關系更嚴密,使感情色彩更鮮明。重音可分為邏輯重音和感情重音。邏輯重音:為了突出句子中某些特殊含義而把某個詞加以重讀就叫邏輯重音。它是點明語義,突出重點,揭示主題和內涵的有力手段。同時又使語言的目的性能清晰、明確。感情重音:是表達強烈愛憎的情感的手法,這種重音應該在邏輯重音的基礎上來確定,絕不能亂用。例: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可見,感情重音的特點是幾乎字字重讀,表達了強烈的感情色彩。


11.講的節(jié)奏:以一節(jié)課為單位,一般說由事件所激起的內心情感的強弱叫節(jié)奏。說話的快慢緩急叫速度。速度是由內心節(jié)奏所決定的,一般統(tǒng)稱為語言節(jié)奏。語言節(jié)奏一定要以感情為依據(jù),隨著內心節(jié)奏的變化而變化,內心節(jié)奏強話就快,內心節(jié)奏弱說話就慢。速度時而快,時而慢。說到激動時滔滔不絕,說到關鍵點一字一停。把握好說話的節(jié)奏,可以減弱聽課者的疲勞感。節(jié)奏運用的方法有:欲揚先抑、欲抑先揚、欲快先慢、欲慢先快;欲重先輕、欲輕先重、欲高先低、欲低先高;聲音對比、收縱自如?!拔乃瓶瓷讲幌财健?。講課說話也一樣,要做到有起有伏、有快有慢。


12.講的聲音的停連:是指停頓和連接。在有聲語言的語流中,那些為表情達意所需要的聲音的中斷和休止就是停頓;那些聲音不中斷、不休止的地方就是連接。講課要“抑揚頓挫”,“頓”就是指停頓。有經(jīng)驗的教師會邊講邊問邊寫邊畫。有經(jīng)驗的學生會邊聽邊思邊應邊記。有經(jīng)驗的教師會善待學生,也善待自己,在該停頓的地方停頓,留足時間給學生思考、討論、記錄等,自己也在這個緩沖時間內喝一小口水潤潤喉。


13.講的聲音的干涉:如果你的講課不夠精彩,學生就會在下面小聲議論,產(chǎn)生的聲音就會干涉你講課。所以講課者一定要講出彩,吸引學生聽,這樣學生就不再講廢話。


14.講的聲音的衍射:閉好門窗,可以減弱聲音的衍射(繞射),增強聲音的反射,講課效果更好。教師絕不可以背后議論學生的不是,小心隔壁有耳。相反,要在背后多說贊揚話。如學生甲來問題,教師不經(jīng)意地說贊揚學生乙的話,讓學生甲傳給學生乙,這樣學生乙會對教師更尊重,有利于改善師生關系。


15.講的聲音的多普勒效應:講課者邊講邊走近聽課者,聽課者的聽到的頻率會變高,(有利于醒瞌睡)講課者邊講邊遠離聽課者,聽課者聽到的頻率會變低。有經(jīng)驗的教師會在教室里走來走去地講,絕不只在講臺上講。


16.講的聲音的共振:物理共振,發(fā)生共振時,振幅最大。心理共振,有經(jīng)驗的講課者,總是講到學生的心坎上,引起學生的共鳴,迎得學生的掌聲。


17.講的回音:物理回音指聲音在室內的反射和全反射,教室的裝修要考慮回音對講話者原聲的影響。心理回音指學生聽教師講課之后心靈的反應。教師一定要聽到學生的心理回音后再講。行為主義認為“反饋造就完美”。的確,學生的反饋信息是教師決策下一步教學措施的依據(jù)。有經(jīng)驗的教師在使用講授法時也是教師講一會兒,學生講一會兒,而不是獨霸話語權,剝奪學生的話語權。學生的聽課活動包括:聽講———思考——反饋——筆記等環(huán)節(jié)。有經(jīng)驗的教師會留下足夠的時間給學生完成聽課活動。


18.講的用詞:用詞要貼切。表揚學生可用夸獎的詞。成語、典故、歇后語、諺語、格言、名人名言的引用要恰當。會用時髦語言,如PK、DIY、粉絲、給力等。


19.講的語氣:少用命令語氣,多用商量語氣,多用感謝語氣。


20.講的修辭:善于使用修辭手法。排比、比喻、比擬、夸張、對偶、設問、反問、對比、反復等交替使用。


21.講的表情:表情豐富,面帶微笑。有的教師很吝嗇對學生微笑,這是不對的。微笑是最美的表情,人人喜愛。美國心理學家梅拉別恩發(fā)現(xiàn):信息交流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調+55%的面部表情??梢?,教師在課堂上的表情何等重要。教師在使用講授法時就是一個演員,要靠豐富的面部表情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國人幾千年的歷名造成為人比較內斂,面部肌肉不發(fā)達,面部表情不夠豐富。這方面中國教師要向美國人學習。


22.講的手勢:講話配合手勢,會省力不少。也可根據(jù)不同的課型增加其肢體語言。美國教師講課,手勢不停,手勢配合語言,繪聲繪色,聲情并茂,非常吸引學生。讀者可上網(wǎng)易(www.163.com)去看一看美國各大學名師的“公開課”。(在網(wǎng)頁右邊中上部有“愛上公開課”欄目,不需要花幾十萬元去美國留學,就可以學到美國教師原汁源味的教學方法。)


23.講的眼神:眼神應掃視全班學生,不要只盯著一個學生看,除非那個學生嚴重違犯課規(guī)。關注全體學生的課堂反應,善于用眼神與學生溝通。


24.講的著裝:中國有13億人,有多少人會穿衣裳呢?中國有兩千萬教師,有多少教師會著裝呢?服裝分為工作服、運動服(含泳裝)、休閑服、時裝(流行服)、睡服等。教師在工作時(周一至周五)應當著工作服——標準西裝(教師按國家課程標準施教,國家課程標準未規(guī)定的,則按國際標準辦);在運動時應當著運動裝——比較寬松、結實而有彈性;在休閑時(每天下班后、周末兩天)——應當著休閑裝(如夾克);在社交場合應當作時裝——光彩照人;在睡覺時應當著睡服——舒適(可也裸睡)。男教師穿西服一定要打領帶,最好五套西服,五件襯衫,五條領帶搭配好,輪流穿。(雅戈爾比較好)我天天就是這么做的。女教師穿西服也最好準備五套,輪流穿。(女裝晶娜或PRICH比較好)(體育教師宜著運動裝)


25.講的對象:即對誰講?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包括天賦、年齡、基礎、學習心態(tài)等。(楊德發(fā)、劉美共同設計的《學習診斷與學習指導量表2.0版》揭示出學生的學習成績與41個因素有關,有興趣的讀者,可到wlxxzt@163.com去下載,密碼:60525958)我們經(jīng)常講,備課要備學生。但是,我們常常對學生的了解是不充分的,對學生的了解遠未達到我們對所教知識的了解程度。所以我們的教學不是有的放矢,而是對牛彈琴。深入研究你的學生,是你改變學生、教好學生的前提,不看對象、不加分析的教,效果怎么會好呢?


26.講的時候:學生不愿聽的時候不講,先吊學生的胃口,待到學生愿意聽進再講。


27.講的地方:在教室講?還是在辦室講?效果是大不一樣的。在教室講,是在講臺上講,還是在教室邊走邊講,效果也是大不一樣的。在講臺上講,在黃金分割點講,和在其它點講效果也是大不一樣的。要做一名好教師不可不察?。?/span>


28.講的內容:要研究哪些內容非教師講不可。哪些內容教師不必講,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或探究學習。比如小學語文一年級的拼音,教師非講不可。而拼音教會之后,每個生字的讀音教師就不必講了,讓學生自己去拼讀。美國著名創(chuàng)造家托蘭斯曾經(jīng)提出“內容不完全講授法”,即教師在講授過程中不應將內容毫無保留地講給學生,而應該把某些問題留給學生,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中學習知識和技能。


29.講的問題:講的內容確定之后,要將講的內容問題化。即針對講的內容,設計對聽課學生的提問。學生聽到的不是現(xiàn)存的知識,而是鮮活的問題。問題是思考的源頭,學生思考問題,就達到了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目的。任何時候都應當牢記:“學生的學習是腦力勞動。”“教師的工作也是腦力勞動?!痹谒伎忌舷碌墓Ψ蛟缴?、越廣,取得的效果越好。以“問題為中心”的哲學思想不是懼怕問題,而是喜歡問題;不是回避問題,而是勇敢面對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評估問題——總結問題——面對新問題,循環(huán)往復,和諧發(fā)展。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是善于解決問題的動物。教會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教會學生分析問題、教會學生解決問題(尤其是陌生問題、新問題、復雜問題、疑難問題等),不正是我們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嗎?


30.講的猜想:問題提出之后,教師不要馬上講答案,不要自問自答。先讓學生猜想!先讓學生探究!學生自己去猜想、反駁、驗證之后會得出答案(正確的或者錯誤的)。教師只需要追問學生是“怎么思考的”,點化學生,就能讓學生明白問題的真正答案。所以,教師提出任何問題,都要讓學生先猜想、嘗試、試錯,不可一下就拋出答案。


31.講的感情:講課要有激情。有激情才能感染人,才能感動人。激情哪里來,來源于你對自己所做工作的感情。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樂意把它做好,就會激情四射。要體會到工作的快樂!要讓你教的學生體會到學習本身的快樂!滲透新課程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我經(jīng)常問同事:工作與娛樂有什么不同?他們會給出不同的答案,而我的答案是工作可以賺錢,娛樂則要費錢。有的人從工作中不能得到快樂,下班之后還要去娛樂,支出一大筆錢。有的人在工作中就能得到快樂,下班之后繼續(xù)“工作”(如寫文章、思考)幾個小時,樂在其中,其樂無窮,下班后工作的這幾小時還會賺更多的錢,取得更大的成就,歷史上那些大科學家、大藝術家、大教育家無不是以工作為樂的人。還是愛因斯坦說得好:“人的差異在于業(yè)余時間?!?/span>


32.講的趣味: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記?。簾o論你講得多好,你都不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你在講課時要把興趣的培養(yǎng)放在首位。你的講課應當是有趣味的,在各門學科中,都有許多有趣的素材,勤收集、巧運用。(百度文庫資源很豐富)


33.講的簡明:孟子說:“言近而旨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旋博者,善道也?!薄秾W記》也有專門的論述:“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臂而喻,可謂繼志矣?!边@就是說,教學的語言要令人易解明白,做到雖精少而能表達深奧的義理。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苯處熤v課要注意語言的清晰度、嚴密度、動聽度,切忌啰嗦、言不達意。據(jù)統(tǒng)計,在傳統(tǒng)的、比較正規(guī)的課堂中,平均有70%的時間是教師在講話。在新課改中,要把這一比例下降,據(jù)我的研究,最多不超過50%,或者教師說話的總句數(shù)比學生說話的總句數(shù)少。杜郎口中學、洋思中學的教師做得到,我們大家都應當做得到。關鍵看你愿不愿意“改革教學方法”(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第17條)。只有這樣,才能讓講授法得到限制,讓教師交替使用除講授法外的其它教學方法。(參見本文附錄)


34.講的沉默:“沉默是金”在課堂教學也不例外。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思想品德教育,教師對學生施加喋喋不休、狂轟濫炸的語言影響,并不一定能夠達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教師在與學生的進行語言交流的過程中,要有“語言的沉默”??芍v可不講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懂的不講,不講學生也懂的不講,自己講不好的堅決不講(研究清楚之后再找機會給學生講——研究性教學)。舍得“不講”,就是少講。少講才能講好。不要什么東西都講一遍,這樣既浪費自己的口水,也浪費學生的時間,適得其反,教學效果一點也不好。有位專家說得好:“教育應當是留白的藝術:教育,30%是啟發(fā);70%是等待。對兒童如此,對成人亦如此?!保ā蹲x者》2009年第19期第21頁)


35.講的傾聽: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嘴對嘴。教師講的時候,學生要傾聽;學生講的時候,教師同樣要傾聽。對教師而言,多傾聽不同學生的心聲,是師生交流、互動的基本條件。唯有學會傾聽學生,教師才能教好學生。傳統(tǒng)的教師在這一點上做得很不好,新課改之后,我們教師首先要做一個傾聽者,與學生平等交流。


教師要能講好課,還要善于傾聽各年級、各學科的教師上課,廣吸博納。聽名師的課,取其所長。聽劣師(講課講得不好者)的課,體會講得不好需要聽者的忍耐、體驗聽者的難受,千方百計改進自己的講課,不讓自己的學生忍耐、難受。聽常規(guī)課,體會短時間如何把課備好、上好。聽賽課課,體會如何運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把課磨成精品。善于聽,善于學習,善于超越,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高效的授課風格。


36.講的情境:善講者,總是能創(chuàng)設講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聽講,讓學生喜聞樂見。


37.講的縱橫:縱向講、橫向講,善于比較,建構知識結構,讓學生腦海中形成知識結構和知識網(wǎng)絡。


38.講的視角:站在教科書編寫者的角度看,這節(jié)課該講什么、怎么講。站在考試命題者的角度看,這節(jié)課該講什么、怎么講。站在學生(初學者)的角度看,這節(jié)課該講什么、怎么講。站在競爭對手(如賽課的對手)的角度看,這節(jié)課該講什么、怎么講。然后綜合這四個角度的構思來設計講的思路。我經(jīng)常以中國高中物理教得最好的張大同老師為競爭對手來設計自己的教學。(張大同,華東師大二附中副校長、高中物理特級教師)還經(jīng)常以香港、美國等地的物理教師為競爭對手來設計教學。要苦練講授法,講得比發(fā)達國家、地區(qū)的教師還好!


39.講的真假:教師是宣講真理的,但允許教師說假話。如學生不怎么聰明,絕不能說他不聰明,要說“你使用的方法不恰當。”如學生不勤奮,不能說他懶,要說“你下的功夫不夠?!奔词箤W生很笨,也要說“你是最聰明的傻兒。”總之,教師是真理的傳播者,也是講假話的高手,要善于夸獎“學生的不足”,使學生對學習充滿期望。教師要有意利用羅森塔爾效應在每一個學生身上,使每一個學生的成才最佳化。何珅對乾隆皇帝說話的方式,最值得教師對學生說,讓學生聽得舒舒服服的,乖乖地學習。


40.講的次數(shù):講的繁體字“講”中有個“再”字。不要以為講一次學生就百分之百地懂了,就百分之分地記住了,就百分之百地會做了,就百分之百的能舉一反三了。很多內容要多次講學生才能領會。特別是對“學科智力”低的、接受能力差的學生,更要反復講,直到學生真懂為止。這也是“因材施教”原則的體現(xiàn)。


41.講的目的:講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刺激學生的求知欲。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要求,教師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識上,學生對自己學習上的成績就越冷淡,學習愿望就越低落?!?/span>


42.講的感知:講課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皮膚感覺(包括觸覺、壓覺、振動覺、溫覺、冷覺、和痛覺)、平衡覺(又叫靜覺)、運動覺(又叫動覺)、內臟感覺(又叫機體覺,它包括饑餓、飽脹和渴的感覺,窒息的感覺,疲勞的感覺,便意,性以及痛的感覺等)、直覺。筆者發(fā)明的“實驗識字法”就是充分運用小孩子的九大感覺通過做實驗的方法來認識漢字,可以讓3——6歲的小孩子輕松識別2500個常用字(閱讀中98%的漢字就認識)。經(jīng)比較,“實驗識字法”比古今中外任何識字法識字效果都好。


43.講的邏輯:歸納推理、演繹推理、類比推理、辯證推理,講的邏輯要嚴密,經(jīng)得起推敲。教師是腦力勞動者,第一要善于動腦;第二要善于動口(口頭表達能力、會說);第三要善于動手。學生也是腦力勞動者,第一要動腦學習(學會獨立思考);第二要動口學習(教育實驗表明:自己講過的知識經(jīng)久難忘。語文、外語等學科的學習更應大量動口。);第三要動手學習(技能訓練)。如果教師在動腦上下的功夫不足,教師的勞動就會變成手工業(yè)式的勞動,就會變成費力不討好的事。學生如果在獨立思考上下的功夫不足,就會變成“重復的機器”。德國哲學家狄慈根說:“重復是學習之母?!蔽艺f:“思考是學習之父?!眰ゴ蟮目茖W家牛頓說過:“只有靠不斷地思考,才能達到發(fā)現(xiàn)的彼岸”。愛因斯坦取得了很多重要發(fā)現(xiàn),如果有諾貝爾獎來衡量,他應該得五次諾貝爾獎(實際上只給他發(fā)了一次),有人問他成功的秘訣,他說:“思考,思考,再思考?!睈垡蛩固惯€說過:“發(fā)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yè)知識放在首位?!薄跋胂罅Ρ戎R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笨梢姡徽撌墙處煹慕?,還是學生的學,都只有圍繞問題在思考上下功夫才是最正確的做法。筆者經(jīng)常思考一道題的解法達幾十個小時,直到找出最簡捷的解法才罷休。


44.講的關鍵點:怎樣突破難點正是講課的關鍵點。或者用實驗,或者用推理,或者用作圖,或者用動畫,或者用視頻,等等,不一而足,只要能突破難點,各種手段都可用。我常教學生用“實驗法”突破習題中的難點。難點一定要突破,一定要巧破,一定要講透。俗話說“苦練三年,不如名師一點。”名師這一點,就是點在關鍵點。親愛的讀者,你是這樣的“名師”嗎?講課不在于講得多,而在于突破難點。所以一定要講突破難點的方法和技巧。突破難點,勢如破竹,學生接受起來易如反掌。反之,沒有突破難點,講的話再多,只能增加學生的反感。近年來聽了數(shù)百節(jié)課,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一節(jié)課幾乎全部用講授法,講得太多,而真正的難點,又沒講破講透,把自己講得汗流浹背,把學生講得昏昏欲睡。根據(jù)帕累托法則,20%的難點要用80%的精力去講,80%的非難點僅需要用20%的精力去講。所以使用講授法不可平均用力,而應當把力用在刃上。新課程的“過程與方法”,教師要講“規(guī)律”發(fā)現(xiàn)的過程,講“思維方法、研究方法、學習方法、解題方法”。笛卡爾說得好:“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碧貏e是要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各學科的預習、聽講、復習、作業(yè)、小結、鉆研、應試、反思等學習的八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效率較高的方法;讓學生在各學科的了解、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創(chuàng)新等學習的八個層次上都有較好的方法。做任何一件事都有技巧,學習也不例外。教師要把自己積累的豐富的解題技巧講給學生聽。


45.講的板書: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85%以上的知識是經(jīng)過視覺形象為人所攝取的,所以講課應配合板書、板畫、必要的課件、操作(實驗)。板書一定要寫楷書,字稍寫大點。教師寫的速度慢,清晰,讓后排的學生也看得清楚,抄得下來。初、高中學生一定要學會寫行書,抄筆記用行書,很快抄完,不至于因為抄筆記影響聽課的效果。


46.講的板畫:學生最差的是抽象思維能力。板畫可以讓抽象的變形象。現(xiàn)在是讀圖時代,更要多板畫,畫好板畫。教師一定要用尺規(guī)作圖,給學生留下好的楷模。教師不可在學生面前賣弄手藝高,隨手就可把圖畫好,這樣會給學生作了不好的榜樣。講課時,語言、文字、圖畫、公式、數(shù)據(jù)結合,求得最佳效果。


47.講的操作(實驗):邊講邊操作,邊講邊實驗,對突破難點、引起興趣作用頗大。即講授法與示范操作法配合使用。我提倡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年級,各學科應當大量地做實驗。語文課、數(shù)學課、英語課都可以做實驗。很多成語詞典解釋“冰山一角”解釋不清楚,語文教師如果做一個實驗,不就一目了然了嗎?


48.講的課件:一些在中小學實驗做不出來的實驗,用課件展示出來就非常形象。如高中物理“回旋加速度器”用課件展示出來,學生就可以看清粒子在電場中加速(改變速度的大小)和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改變速度的方向),比教師聲嘶力竭地干講效果好得多。


49.講的數(shù)據(jù):講課時,用數(shù)據(jù)來說明問題最有說服力。


50.講的環(huán)境:教室布置得有吸引力,學生座位舒適,環(huán)境宜人。


51.講的愿景:講本門學科與生活、生產(chǎn)的聯(lián)系及應用。講本門學科在未來的發(fā)展愿景,激勵學生學習的熱情。作為應試,要對學生有高的期望值,有滿分意識。作為杰出人才的培養(yǎng),要有發(fā)現(xiàn)意識、發(fā)明意識。


52.講的方法:不用滿堂灌式的講授法,適當用啟發(fā)式講授法,特別是要多用蘇格拉底的反問式講授法,逼學生自己去得出合理的答案。


現(xiàn)就講的一些具體方法分述如下:


(1)講古:又叫故事法。講本門學科每一個知識點的歷史故事,這是相當吸引人的。如高中物理LC振蕩電路是誰設計的?那么巧妙?是馬可尼在1901年發(fā)明的,講一講馬可尼發(fā)明無線電的故事,學生興趣盎然。好的教師是講故事的高手。


(2)講演:即講演法。邊講邊表演。教師進入角色。也做好導演,引導學生進入角色。要吸收演講家的智慧,在講的過程中與學生互動,讓學生舉手、鼓掌、歡呼等。教師就教材中的某一專題進行有理有據(jù)首尾連貫的論說,中間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的活動。這種方法主要用于中學的高年級和高等學校。


(3)講理:即講理法。不管你講什么,一定要講清為什么。比如高中物理,研究對象是“物”,講的是“理”。這里的“理”就是為什么。如識字教學,根據(jù)字理學,可以講清每一個字為什么是這個形、為什么讀這個音、為什么表這個義。


(4)講述:即講述法。側重在生動形象地描繪某些事物現(xiàn)象,敘述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使學生形成鮮明的表象和概念,并從情緒上得到感染。凡是敘述某一問題的歷史情況,以及某一發(fā)明、發(fā)現(xiàn)的過程或人物傳記材料時,常采用這種方法。在低年級,由于兒童思維的形象性、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在各門學科的教學中,也多采用講述的方法。


(5)講解:即講解法。邊講邊分解、剖析。在自己作研究時要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研究透徹。在給學生講解時要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讓學生清晰明白。主要是對一些較復雜的問題、概念、定理和原則等,進行較系統(tǒng)而嚴密的解釋和論證。講解在文、理科教學中都廣泛應用,在理科教學中應用尤多。當演示和講述,不足以說明事物內部結構或聯(lián)系的時候,就需要進行講解。在教學中,講解和講述經(jīng)常是結合運用的。


(6)講讀:即講讀法。通過師生雙方誦讀和講解教材,借以傳授和學習知識的教學方法。中國古代,儒家經(jīng)典的教學,就是以教師的講讀來指導學生閱讀、回講和背誦的方法進行的?,F(xiàn)在學校的講讀法主要用于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


(7)講習:即講授法與結構練習法相結合。邊講邊練習,形成好的習慣。清代顏元在《顏李遺書》上寫道:“講之功有限,習之功無已?!薄Uf明練習比講授更重要。明代薛廷明在《與薛君采書》寫道:“講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這里的“行”理可以理解讓學生“練習”。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是什么?是改變人的習慣。教師首先要改變自己已經(jīng)習慣了的教學方法(如滿堂灌式教學方法和啟發(fā)式教學方法),采取、吸納新的教學方法。其次要在課堂上讓學生養(yǎng)成好的習慣。因為習慣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學生的命運。講授法和練習法交替使用教學效果更好。[美]安奈特·L·布魯肖在《給教師的101條建議》中寫道:“講課是指導學生效率最低的一種方式之一,但現(xiàn)實中,它的使用頻率卻是最高的?!彼杂斡?、汽車駕駛為例作了全面的證明:光聽課不練習,是學不會的。唯有“實踐出真知”。陶行知是我國近代偉大的教育家,他依據(jù)明代教育家王陽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知行學說,將原名“文?!备臑椤爸小?。他在大量的教育實踐中悟出,“知”離不開“行”,“行”先于“知”,便鄭重宣布將自己的名字改為“行知”,取王夫之“君子之學,未嘗離行以為知也必矣”,魏源“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艱,烏有不行而知者乎”等意。為此,他曾撰聯(lián):“行是知之始;學非問不明。”可見,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行動起來”,這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槺阏f一句:搞課改的人,一定要讀一讀陶行知先生的書,陶先生的書沒有過時,可以說課改精神與陶先生的思想一脈相承。)


(8)講評:即講評法。對講的事、講的人、講的題,講后要評價,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新課改提出三維教學目標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校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要注意多元智力論的研究結果,即使請各行業(yè)的大師來教,也有教不好的學生。不要把教師一桿子打死了。


(9)講唱:即講唱法。音樂課大量使用講唱法。其它各科也可以邊講邊唱,給學生醒一醒瞌睡。傳統(tǒng)的講授法像唱歌的民族唱法,只有唱得很好聽者才會無可挑剔?,F(xiàn)代的講授法像通俗唱法,在講的時候融和其它教學方法,讓觀眾充分參與,即使唱得不怎么樣,觀眾也會追星。


(10)講雙語:即雙語法。邊用漢語講邊用英語講,刺激學生的求知欲。特別是年青教師,能用英語教非英語科目,一定能吸引學生聽的欲望。我的英語很差,但偶爾在課堂上冒一二句英語出來,教學效果出奇的好。特別是用英語夸學生,學生愛聽!我國香港地區(qū)的課堂教學,英語用得多,效果特別好!


(11)講的示錯:即示錯法。傳統(tǒng)的講授法要求教師上課不犯科學性錯誤,要講得完美無缺。學生在課堂上看到的是教師風風光光的一面,看不到教師為解決問題走過的思維彎路、付出的艱辛。新課改后,教師不防實施“不備課教學法”(楊德發(fā)首倡),如例題課教學、習題課教學,課前不做題,在課堂上邊做邊講,把自己的思維過程全程展示給學生看(包括錯誤的過程),讓學生體驗到試題的難度和能力要求。以“自己的錯誤”來教育學生不犯相同的錯誤,效果特別好。美國哈佛大學化學教授賴納德·K·納西說過:“我的學生印象最深的,收獲最大的是我的那些名義上似已宣告‘失敗’了的實驗。因為失誤和失敗能給教師提出尖銳的問題,而且要求教師當場解決。這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機會。”我在近幾年的新課改實踐中大量使用“不備課教學法”,感覺效果特別好。建議老教師們大量采用。


(12)講的暗示:即暗示法。是保加利亞心理學家盧贊諾夫首創(chuàng)。這種教學論是運用心理學、生理學、精神治療學的有關知識和規(guī)律,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境,通過暗示、聯(lián)想與想象、智力、體力、練習、音樂等綜合方式,巧妙地利用無意識的心理活動,充分挖掘心理潛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精神毫不緊張的情況下學習的。包括音樂暗示、言語暗示、目光暗示、動作暗示、實物暗示、表情暗示等。教師善于運用暗示,可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運用得法,比你講幾百句話的效果還好。你有否為不同的課件選配適當?shù)囊魳纺兀?/span>


未完待續(xù)。。。。。由于字數(shù)受限制,余下內容明日再發(fā)。請期待。

  

致謝:本文經(jīng)西南大學物理學院課程論專家熊中碧老師審閱并提出許多修改意見!特此衷心感謝!重慶七中鄭平春老師、王湘渝老師通讀了文稿,提出部分寶貴的修改意見!


(本為發(fā)表《大觀周刊》2012年12期,榮獲重慶市教改征文大賽一等獎)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色婷婷亚洲精品综合网| 午夜福利激情性生活免费视频| 久久永久免费一区二区| 丝袜破了有美女肉体免费观看 | 二区久久久国产av色| 91偷拍视频久久精品| 久久青青草原中文字幕| 久久偷拍视频免费观看| 深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你懂| 麻豆精品视频一二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99| 区一区二区三中文字幕|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野外| 国产av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成人h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热成人网不卡| 毛片在线观看免费日韩| 国产日韩久久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免费不卡视频| 精品亚洲香蕉久久综合网| 精品亚洲香蕉久久综合网| 日本高清不卡一二三区| 欧美在线观看视频免费不卡| 欧美成人免费夜夜黄啪啪|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av大片|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99|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麻豆91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又大| 99久久精品免费精品国产| 欧美中文日韩一区久久| 久热人妻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的视频| 好吊日成人免费视频公开 | 丝袜视频日本成人午夜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午夜福利| 超薄肉色丝袜脚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