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層醫(yī)院,我們經??梢钥吹健案篂a則止瀉”、“盲目應用抗生素”等現(xiàn)象。實際上,針對不同病情的患者,臨床處理原則是不同的。以下就急性腹瀉治療中基層醫(yī)生常見的問題和容易踩到的“雷區(qū)”敘述如下。
將腸道內的“毒物”經腹瀉的方式快速排出體外,是機體重要的保護性措施。急性腹瀉一開始不要用止瀉藥,而感染性腹瀉出現(xiàn)發(fā)熱者非但不止瀉,還要用瀉藥。對便次多、排水便的菌痢患者也要通便,不能止瀉。根據(jù)中醫(yī)“通因通用、急下存陰”的治則,可用中藥促進排便,促進排出毒物,具有解毒、退熱、殺菌、抑菌的作用。如用新清寧及瀉熱湯(大黃15g,芒硝9g,元參15g,甘草6g,北京友誼醫(yī)院研制),分次口服或灌腸治療。提示:明確感染性腹瀉者應禁用止瀉藥,診斷不明又未能排除嚴重疾病時,應慎用止瀉藥。感染性腹瀉患者,除腹瀉之外還有發(fā)熱,有的發(fā)熱>39℃。一般可應用中藥退熱,根據(jù)中醫(yī)反治法的理論、“通因通用”的法則,常以“通腑”療法治療本癥。一些清熱解毒中藥能激活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的吞噬作用,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常用“攻下法”通導大便,排出體內異常的水液滯留,驅毒熱于體外,具有清除邪氣和推陳致新作用。筆者的經驗是用元參15g,芒硝9g,大黃15~30g,甘草6g,1~2劑/日。對高熱不便,或少便的更應用此法。傳統(tǒng)配方中大黃有增加大腸張力,促進其運動,促進排便,消炎抗菌和退熱作用?!巴ǜ痹谥委熅≈幸财鸬疥P鍵性作用。在臨床工作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凡是腹瀉重,甚至水樣便者,反而體溫不太高,而且病情也容易好轉。提示:感染性腹瀉患者一般伴有發(fā)熱,這類患者一般不用西藥退熱,因為服用此類藥物退熱之后,可能出現(xiàn)大汗,容易使患者脫水,體溫也容易反跳升高。一般患者,病情不重,可不用輸液。非老年患者,能進食水者可吃稀飯加咸菜、米湯或糖鹽水,以補充水分及熱量;如不能進食,惡心嘔吐很重,腹瀉也重者可酌情靜脈補液,注意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特別是老年患者,要確實保證患者入量。老年患者腹瀉、發(fā)熱、嘔吐、脫水容易造成血容量減少,腎血容量減少,腎功能減退;血容量減少,血液瘀滯,可誘發(fā)心腦血管病,應引起注意。
提示:老年患者補液不宜過快,過快易誘發(fā)心功能不全。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期間,如出現(xiàn)腹瀉、嘔吐、高熱、脫水癥狀,應暫停降壓藥。腹瀉按照病因不同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瀉,只有明確是細菌感染,才應用抗感染藥物。
①感染性腹瀉:腸道的各種感染導致腸道滲出增加,分泌旺盛,糞便中含有滲出物、炎性細胞和血液。
②非感染性腹瀉:主要是腸腔滲透壓增高,腸黏膜通透性異常或胃腸運動加快所致。糞便中無炎性細胞、滲透壓較高,可含有未消化的食物。 對于感染性腹瀉,如細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原蟲性,或非感染性腹瀉合并感染,或菌群失調、假膜性腸炎等,往往病情較重,發(fā)熱、腹痛、腹瀉次數(shù)多,可發(fā)生脫水、酸中毒甚或休克。這種情況應給予積極治療,除了輸液,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外,要針對性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根據(jù)大便培養(yǎng)結果選用敏感的抗生素,在培養(yǎng)結果未出前,根據(jù)臨床經驗選用抗生素。如為細菌性痢疾、沙門菌感染、大腸桿菌腸炎、弧菌性腹瀉,可選用氟喹諾酮類;如為難辨梭狀芽胞桿菌腸炎,則用甲硝唑、萬古霉素;如為病毒性腸炎,則用利巴韋林(病毒唑)及干擾素。大蒜素、大蒜腸溶片的主要成分為蒜氨酸,對多種球菌、百日咳桿菌、白喉桿菌、痢疾桿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結核桿菌等有抑菌和殺菌作用,尚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可作為首選。本藥對真菌感染有抑制作用,對阿米巴原蟲、陰道滴蟲、蟯蟲等也有抑制和殺滅作用。也可選用利復星等藥物,先口服給藥,如口服有困難或病情重者,則靜脈給抗生素。提示:腹瀉一般不需應用抗生素,如果已明確有感染,這些患者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是病毒感染,應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因此,只有當明確細菌感染時,才應用抗生素。
作者:劉鳳奎 王浩(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 )
|